高层安全出口设置规范_第1页
高层安全出口设置规范_第2页
高层安全出口设置规范_第3页
高层安全出口设置规范_第4页
高层安全出口设置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安全出口设置规范篇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高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1.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 8 户、建筑面积不超过 650 平方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2)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3)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倍的公共建筑。 2.塔式高层建筑内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2)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1小时的实体墙分隔。 (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实践证明,高层建筑采用剪刀楼梯作两个安全出口,是一种既节约建筑面积和投资,又能满足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较好措施,但由于有的设计人员对剪刀楼梯在安全疏散上应具备的功能不甚了解,在设计上出现了一些缺陷。例如:有的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没有用隔墙隔开,不能形成每座楼梯的上面和下面为各自独立的楼梯间,起不到真正两个疏散楼梯的作用;又如有的剪刀楼梯只有一个与电梯厅合用的前室,失火时一旦合用前室被烟火封住,人员无法通过楼梯疏散脱险等等。 3.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4.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房间面积不超过 50 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 5.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5 米。 6.高层建筑(除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塔式住宅和顶层为外通廊式住宅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7.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 60平方米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米。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 75 平方米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米。 8.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250 人。其它设置要求: 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3.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 1 米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 20 米。 4.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 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5.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 20 分钟;高度超过 100 米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 30 分钟。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墙分隔。 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篇二:一、安全出口一般规定一、安全出口一般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XX)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XX 年版)对各类建筑的安全出口作了详细的规定。 (一)安全出口的布置及数量确定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应设两个安全出口,其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m,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而定。 工业建筑和一般民用建筑对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情形有不同的规定。对地下室而言,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上有防火墙连通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 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二)安全出口宽度计算 现以一般民用建筑作为例子计算安全出口的宽度,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条规定,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米;不超过 6 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高层安全出口设置规范)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 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出口疏散宽度除满足上面规定外,其实际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如一耐火等级为二级的三层商场,单层建筑面积 3000 平方,二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如何计算。首先要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第 5 款规定,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 50%70%,地下商场不应小于 70%。所以该商场二层疏散折算面积应为 3000 平方米*50%1500 平方米。再按第条表2 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表,以折算面积乘以换算系数,即 1500 平方米*1275,也就是说此商场可容纳1275 人。再按表1 规定每 100 人疏散宽度计算安全出口总宽度,以可容纳总人数乘以换算系数确定,即 1275*/100=,所以该商场疏散总宽度应为米,对于商场不同楼层不同面积的计算方式按照以上方式以不同的系数同理计算。其余场所安全出口疏散宽度有不同的计算方式,这里就不一一举例阐述了。 (三)安全出口的设置形式 安全出口的设置形式有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根据建筑防火的重要性,不同性质的建筑和不同规模的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形式不同。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超过 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设置有歌舞娱乐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 2 层的建筑、超过 5 层的公共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通廊式居住建筑层数超过 2 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当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其他形式的居住建筑层数超过 6 层或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平方时,应设封闭楼梯间。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年我建筑高度超过 32 米的二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小于32 米的二类高层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二层及十八层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 设防烟楼梯间。以上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安全出口(楼梯间)设置形式的一般规定,其余就不细说。(四)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出口的设置除满足数量和疏散宽度要求外,还应满足疏散距离的要求,疏散距离较长,发生火灾时就会给人员疏散带来一定的困难,不能在短时间内进入相对安全的楼梯间,可能会导致人员不能及时疏散而伤亡。所以合里设置建筑最远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也是建筑防火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此作了祥细说明,以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一般民用建筑举例。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规定,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托儿所、幼儿园为 25 米,医院、疗养院、学校为 35 米,其他民用建筑为 40 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疗养院为 20 米、学校和其他民用建筑为 22米。高层建筑由于整体疏散困难,对此比多层建筑较严,相关距离相对减小。对于安全出口在各种防火规范中还有许多具体要求,情况繁多、内容复杂,这里就不作说明了。二、安全出口数量不足、宽度不够和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分析 一是一些老建筑未经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后来擅自改变其使用功能用途,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二是一些村民自建房改作旅社、宾馆或其他公众聚集场所使用,导致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和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三是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把关不严,未按相关防火设计规范计算安全出口数量、宽度等;四是消防设计审核、验收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消防设计审核,设计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时未能发现图纸设计存在安全出口数量、宽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五是对已建投入使用存在安全出品数量不足,疏散宽度不足问题的建筑,由于整改难度较大或牵涉整改资金较大,建筑使用单位不能整改或整改不符合要求。六是对新建建筑业主方为了追求较大的经济效益,减少资金投入,要求设计单位在消防设计时减少安全出口特别是楼梯间的设置数量,消防部门在审核时未能提出,导致问题的存在。七是消防监督员业务素质不够高在监督检查时未能发现所检查单位建筑存在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宽度不足,楼梯间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八是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素质不够高未能按照规范进行消防设计或按照业主方要求擅自降低消防设计。九是部门联动不力,一些单位的建设工程特别是达到审核验收条件的工程在没有得到消防部门的审批合格意见,建设、规划等主管部门就办理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建设单位就开工建设,造成先天性的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宽度不足或楼梯间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等。 三、怎样杜绝安全出口、疏散宽度不足和安全出口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 一是消防部门防火监督员特别是审核验收人员应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熟悉掌握规范,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在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消防验收和消防验收备案时严格按照规范把关,杜绝先天性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宽度不足,安全出口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和疏散距离较大等问题;二是消防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大施工巡查力度,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加大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处罚力度,增强建筑消防设各单位的责任,切实杜绝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的现象发生,从源头上杜绝安全出口不足,疏散宽度不足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联动,消防部门要与建设、规划、质监部门加强联动,把消防工作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前置条件,切实解决未审先建,未验收先用情形的发生。四、安全出口、疏散宽度不足 和安全出口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的解决办法对于一些已建成的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疏散楼梯间数量不足,在室内增设楼梯间难度较大甚至无法增设,针对这种建筑,在室外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只能在建筑的适当位置增设室外楼梯,多数为钢结构楼梯,这样可能解决安全出口数量不足,同时也可以解决疏散宽度不足和疏散距离较大的问题。对于首层安全出口数量不足和疏散宽度不足的情况直接增设便可。对于楼梯间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大多增加防火门形成封闭楼梯楼或防烟楼梯间。对于一些楼梯间无法设置防火门的多层民用建筑,可将与楼梯间相通的部份房间门设为乙级防火门便可。对于一些建筑可改变局部功能用途或减小使用面积可解决安全出口不足和疏散宽度不足的问题,如对大型商场,如疏散宽度不足可以把商场局部改为库房使用,并采用防火分隔隔开,疏散时不经营业厅。因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商场面积不包括仓储、工具房、设备房等。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四层旅馆建筑,每层建筑面积300 平方,每层 5 间床位,根据建筑防火规范条规定,该旅馆应设两个安全出口(两个楼梯间) ,但如改变四层使用功能,改为住宅或闲置不用,则可以解决安全出口的足的问题。对于地下室而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直接增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无法增设时,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上有防火墙连通时,可在防火墙上开设门洞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用甲级防火门作为分隔。 本文作者:杨雪松 工作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消防大队 篇三: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安全出口 所谓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房间的门、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除按要求设置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外,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并应有明显标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地 建筑中的疏散用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 60 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30 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2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3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4 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a) 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指示标志图形应指向最近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 b) 设置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上方的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 c) 设置在墙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标志中心线距室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