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设计规范_第1页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_第2页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_第3页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_第4页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篇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最新版)1 总则 为统一高速铁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高速铁路设计符合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250350km/h 的高速铁 路,近期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还应执行相关规范。高速铁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 的建设理念; (2)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的技术; (3)体现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高舒适的技术要求; (4)符合数字化铁路的需求。 高速铁路设计速度应按高速车、跨线车匹配原则进行选择,并 应考虑不同速度共线运行的兼容性。 高速铁路设计年度宜分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 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二十年。 对铁路基础设施及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 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要求。 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可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 远期发展条件。 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五年运量进行 设计。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应符合图 的规定,曲线 地段限界加宽应根据计算确定。 7250 5500 4000 2440 1700 1750 1250 650 1700 25 1250 轨面 区间及站内正线(无站台)建筑限界 有站台时建筑限界轨面以上最大高度 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距离(正线不适用) 图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单位:mm) 高速铁路列车设计活载应采用 ZK 活载。 ZK 活载为列车竖向静活载,ZK 标准活载如图 所示,ZK 特种 活载如图 所示。 图 ZK 标准活载图式 图 ZK 特种活载图式 高速铁路应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 高速铁路设计应执行国家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节 省用地、保护环境等有关法律、法规。 高速铁路结构物的抗震设计应符合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11)及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高速铁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术语 高速铁路 high-speed railway(HSR) 新建铁路旅客列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达到 250km/h 及以上的铁路。总体设计 general design 总体设计是指完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技术路 径的设计过程,包含合理选定主要技术标准、线路走向和建设方案,明确 系统构成并选定系统集成方案,明确工期、投资和其他控制目标以及系统 可靠性与内部控制设计等工作内容。 系统集成 System Integration(SI) 系统集成是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根据项目需求,优选各种 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 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性能最优。 综合维修天窗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skylight window 在列车运行图中,对某一区间、某一时段终止列车运行并停电,用于 线路、接触网等设备检修的时间。 通过能力 carrying capacity 在一定的行车组织条件下,区段内各种固定设备,在一昼夜中所能通 过或接发的最多列车数(或列车对数) 。 输送能力 annual line capacity 在一定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的条件下,一列车一昼夜内能够运送的旅 客人数。工后沉降 settlement after acceptance 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ZK 活载 ZK-live load(CRS (PDL) live load) 中国高速铁路列车设计活载。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ed service life) 设计人员用以作为结构耐久性设计依据并具有足够安全度或保证率的 目标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应由业主或用户与设计人员共同确定,并满 足有关法规的要求。 隧道洞口缓冲结构 the buffer structure of tunnel portal 隧道两端洞口有建筑物或有特殊环境要求时,为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 减小声震危害在洞口设置的结构。 动车组 multiple unit(MU) 具有牵引动力、固定编组、在日常运用维修中不摘钩的一组列车。 动车组走行线 running line for multiple units 出入动车段(所、场)专用的动车走行线路。 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 running line for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rain 篇二:铁路线路专业设计规范考试题XX 年员工技能考核 设计规范考试线路专业试题 姓名: 考试成绩: 一、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普速铁路部分) 1、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直线部分 铁路线间距区间双线 120 km/hv160 km/h 线间最小距离为:;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 v120 km/h 线间最小距离一般为: m。 (本题 1 分) 2 3、车站应设在线路平道、直线的宽阔处。车站必须设在坡道上时,其坡度不应大于 1;在地形特别困难的条件下,会让站、越行站可设在不大于 6的坡道上,且不应连续设置,并保证列车的起动。 4、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应按有关规定的办法和标准确定。最大实设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 150 mm,单线地段不得超过 125 mm。 5 6、列车运行速度 120 km/h 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7 8、线路安全保护区标桩分为 A 型、B 型两种,下图中那种标志为 B 型,请打勾。 ( ) ( ) 二、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GB50090-XX) 1、新建和改建铁路的等级规定:级铁路 为某一地区或企业服务的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小于 10Mt 且大于5Mt 者。 2、隧道宜设置在直线上。如因地形、地形等条件限制必须设置在曲线上时,曲线宜设置在洞口附近并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隧道不宜设在方向曲线上。 3、车站咽喉区两端最外道岔及其他单独道岔(直向)至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长度,当路段设计速度大于 120km/h 时,不应小于 4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25m。低于上述速度的其他线路不应小于 25m。 4、下图为某线路纵断面,已知限制坡度为 13,采用电力牵引。1#隧道长 930m,2#隧道长 1220m,请问:纵断面拉破时,两隧道分别可采用的最大坡度值是多少?答案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提示:隧道长度在1000L4000 时,隧道折减系数为) 答:1#隧道、2#隧道可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分别为、。1#隧道:*13=;2#隧道:13*/600= 5、相邻坡段的最大坡度代数差的限值与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有关。 6、最短坡段长度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的路段,坡段长度不应小于 400m,且最小坡段长度不宜连续使用两个以上。 B、凸形纵断面顶部为缓和坡度差而设置的分坡平段可以采用 200m 的坡长。 C、困难条件下,因坡度减缓或者折减而形成的坡段、长路堑内为排水而设置的人字坡坡段长度均可减至 200m。 D、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的坡段长度在困难条件下可减至 200m。 7、请计算出下图两坡度变坡点处设置半径为R=10000m 的竖曲线时,竖曲线总长度为 60 m。 8、车站分布必须满足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客车对数。9、专用线与国铁交叉时原则上采用专用线下穿国铁方案。 10、公铁平交道口设计时,设置道口平台是为了有利于道路上的车辆在道口前停车和启动。 三、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XX) 1、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坐标系统分别有:北京 54 坐标系统、西安 80 坐标系统、XX 大地坐标系统。 2、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高程系统分别有:1985 国家高程基准、1956 黄海高程系统。 3、CP0 为框架控制网、CP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为线路控制网、CP为轨道控制网。 4、设计速度 V160km/h 的铁路线路高程控制网测量等级一般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5、CP应起闭于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点或 CP0 控制点,一般宜每 50km 联测一个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全线联测高等级平面控制点的总数不宜少于 3 个。 6、中线测量宜钉设公里桩和百米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 50m,曲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 20m。在地形变化处或设计需要时, 应另加桩。四、简答题 1、简述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答:(1)根据国家对设计线在政治、经济及国防诸方面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和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村镇、交通、农田、水利等设施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空间位置,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开支。 (3)与其他专业共同研究,布置沿线的各种建筑物,如桥、隧、涵、挡土墙等,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使它们和线路在总体上相互协调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 2、试简述铁路基本建设程序。并叙述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各项工作的意义; 答:铁路基本建设程序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验交投产、后评估;预可行性研究文件是项目立项的依据,应按铁路建设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国家和行业资料,经调查踏勘后编制;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应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上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采用初测资料编制;初步设计是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采用定测资料编制。施工图是工程实施的依据,应根据已审批的初步设计和补充定测资料编制。 篇三:现行铁路规范标准目录现行铁路行业工程建设规范、标准清单 一、铁路总公司发布的企业技术规程 1、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9607-XX 2、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9608-XX 3、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9609-XX 4、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规程 Q/CR9221-XX 5、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CR9228-XX 6、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9229-XX 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TCR9602-XX 8、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Q/TCR9210-XX 9、铁路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TCR9224-XX 10、铁路混凝土拌合站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TCR9223-XX 11、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TCR9225-XX 12、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Q/TCR9211-XX 13、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 Q/TCR9212-XX 1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TCR9603-XX 1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TCR9604-XX 16、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 Q/TCR9217-XX 1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Q/TCR9218-XX 18、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南 Q/CR9219-XX1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CR9226-XX 20、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 Q/CR9202-XX 2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Q/TCR9204-XX 22、铁路工程试验表格 Q/TCR9205-XX 二、国家铁路局新发布的铁路行业标准 1、 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3-XX) 2、 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 (TB/T 10429-XX) , 3、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TB 10049-XX) 4、 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TB 10115-XX) 5、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工程检测规程(TB 10430-XX) 6、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TB 10621-XX) 7、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TB 10623-XX) 8、 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XX) 9、 铁路工程图形符号标准 (T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