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机关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doc_第1页
县人大机关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doc_第2页
县人大机关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人大机关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科学规划 注重落实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县人大机关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2016 年 7 月 12 日)*镇王家楼全村有 7 个村民小组,320 户,1022 人,党员 45 名,耕地面积 616 亩,省定贫困标准线以下有 77户 229 人,其中五保 8 户 8 人,残疾人 13 户 42 人,低保14 户 35 人,发展生产脱贫 41 户 139 人,社会兜底 19 户40 人,异地搬迁 11 户 26 人,发展教育 6 户 24 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王家楼村脱贫攻坚工作在县人大常委会和镇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机关中心工作的头等大事 ,立下“军令状”,发出“总动员” ,举多方之力打好“攻坚战” ,紧紧依靠村“两委会” ,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天,作为代表与大家交流经验,其实我们也没什么特别的做法,就是把上级的要求认真落实下来 。一是派驻脱贫攻坚工作队。为了加强脱贫攻坚工作,人大机关专门抽调了 5 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为队员购置了灶具、床、被褥等生活用品,自己做饭。明确了队员工作职责 ,同时对 5 名工作队员进行了分工,队长张鹏负责工作队全面工作、旅游产业的发展,联系一、二组贫困户;副队长余孟涛负责工作队后勤保障、香菇产业的发展,联系三、四组贫困户;队员王志龙负责矛盾调处、养殖业的发展,联系五组贫困户;队员刘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 、茶叶、核桃、猕猴桃、葡萄、海棠产业的发展,联系六组贫困户;队员刘岛负责资料的撰写和报送及归档、招商引资,联系七组贫困户。同时人*过对全村自然条件、人口状况、土地、经济收入、劳动力构成、贫困户原因的进行了调研,并征求镇 、村干部、村民代表的意见,经过研究制定了王家楼村2016 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帮村建起了脱贫攻坚工作室和便民服务室,完善了“一室一柜一档四图” ,为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认真落实帮扶工作。按照“一户一法、一人一方”的思路,制定了每户包扶计划,为每个贫困户都落实了包扶干部,明确了包扶责任和目标。人大机关从主任到一般干部共 27 名同志包扶 41 户贫困户,2 月底给贫困户送去了产业发展帮扶资金 3 万多元,米面油等物资 1 万多元。在干部的帮扶下,发展香菇 18 户 15 万多袋 ,开修理门市部 1 户,开食堂 1 户,养鸭 2 户,劳务 31 户。制定了包扶工作制度、考核制度、贫困户进入退出制度,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形成长效机制。三是改善环境发展产业。一季度 ,协调筹集资金 200 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改善居住环境。结合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将全村 7 个组约 6 公里的高低压线路进行全部整改 ,把原来的裸线全部换为电缆线,增设一台变压器 ,现正在施工中,预计在 7 月底可竣工。二是扶持产业发展。争取产业发展资金 100 万元。发展海棠 200 亩,蓝莓 100 亩,养鸭 2 户。巩固提高了 300 亩良种核桃产、200 亩茶园、100 亩金银花、100 亩猕猴桃 、50 亩葡萄,30亩园林苗圃。吸纳 35 户 45 名贫困群众务工,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半年来,在*镇党委领导下,人大机关脱贫攻坚工作队较好地完成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对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办法不多;二是全村没有连片成规模的支柱产业,吸纳贫困户务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