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新旧七大手法运用实务_第1页
qc新旧七大手法运用实务_第2页
qc新旧七大手法运用实务_第3页
qc新旧七大手法运用实务_第4页
qc新旧七大手法运用实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ang_QC新旧七大手法运用实新旧七大手法运用实务务 主讲人主讲人 :杨兴文杨兴文 遇到问题,一定要查出真正的原因!百灵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百灵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2Yang_一、问题发现与解决 v當前企業應具備 品質 意識、問題意識、危機意識、改善意識, 尋求自身工作的改善方法,在管理上應用統計技術的方法和觀念,在全員努力之下來滿足顧客要求和社會要求。v在品質活動中所採用的統計方法,即我們常講的 “ 品管七大手法 ” 和 “ 品管新七大手法 ” 。3Yang_“问 5次 为什么 ”-挖掘问题方法v “为何你将铁屑洒在地面上? ”v “因为地面有点滑,不安全。 ”v “为什么会滑,不安全? ”v “因为那儿有油渍。 ”v “为什么会有油渍? ”v “因为机器在滴油。 ”v “为什么会滴油? ”v “因为油是从联结器泄漏出来的。 ”v “为什么会泄漏? ”v “因为联结器内的橡胶油封已经磨损了。 ”4Yang_发现问题的方法三不法5Yang_发现问题的方法6Yang_发现问题的方法六大任务7Yang_发现问题的方法组合法8Yang_数据和情报 ,问题解决之程序 准確論據來源各種分析和解決問題工具應用的切入點管理決策依據科學的決策前提9Yang_改進的基本技巧 -13种統計工具与方法序號 工具和要求 應用A1 調查表 系統地收集數据 ,以獲取對問題的明确認識使用于非數字數据的工具和技術A2 分布圖 將大量的有关某一特定主題的觀點 ,意見或想法按組歸類A3 水平對比法 把一個過程与那些公認的站領先地位的過程進行對比 ,以識別質量改進的机會A4 頭腦風暴法 識別可能的問題解決方法和潛在的質量改進机會A5 因果圖 分析和表達因果關系 ;通過識別症狀 ,分析原因 ,尋找措施 ,促進問題的解決A6 流程圖 描述現有的過程 ;設計新過程A7 樹圖 表示某一主題与某組成要素之間的關系 ;适用于數字數据的工具和技術A8 控制圖 診斷 :評估过程穩定性 ;控制 :決定某一過程何時需要調整及何時需要保持原有狀態 ;确認 :确認某一過程的改進A9 直方圖 顯示數据的波動狀態 ;直觀地傳達有關過程情况的信息 ;決定在何處集中力量進行改進A10 排列圖 按重要性順序顯示每一項目對總体效果的作用 ;排列改進的机會A11 散布圖發現和确兩組相關數据之間的關系 ;确認兩相關數据之間預期的關系A12 CPK(工序能力指數 )A13 PDCA(循環改善過程 )5-110Yang_新旧 QC手法關系之 不同 及其 运用时机 QC七大手法注重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新 QC七大手法注重的是在数据缺乏的情况 下对语言的处理,即如何把我们的语言组织得更具有逻辑性,把因与果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清楚,明了。 在计划及处理较为复杂的管理问题 分析一些具体的问题 11Yang_1.企業方針管理 ;2.計劃的實施 ;3.質量的設計 ;4.新產品開發 ;5.質量保證 ;質量管理 新 七工具的應用範圍 :6.成本管理 ;7.安全生產 ;8.質量改進 ;9.QC小組活動12Yang_二、传统的 QC七大手法概要与特性 v品管七大手法:檢查表 收集、整理資料;排列圖 確定主導因素; (柏拉图 )散佈圖 展示變數之間的線性關係;因果圖 尋找引發結果的原因;分層法 從不同角度層面發現問題;直方圖 展示過程的分佈情況;控制圖 識別波動的來源;13Yang_一、檢查表(資料獲取表)v系統 地 收集資料 和 累積資料 ,確認事實並對資料進行粗略的整理和簡單分析的 統計圖表。v注意幾點:用在對現狀的調查, 以備今後作分析 ;對需調查的事件或情況, 明確專案名稱;確定資料 收集人、時間、場所、範圍 ;資料 匯總統計 ;必要時對人員進行 培訓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14Yang_鑄造不良情況檢查表檢查表示例品管七大手法簡介15Yang_二、排列圖 (柏拉图 )v用 從高到低 的順序排列成矩形,表示各 原因出現頻率高低的一種圖表。其原理 是 80%的問題僅來源於 20%的主要原因。v注意幾點明確問題和現象;尋找不良的情況 統計資料 ;頻率計算和累計;對頻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品管七大手法簡介16Yang_废品统计表排列圖示例品管七大手法簡介17Yang_三、散佈圖v研究 成對 出現的 不同變數 之間 相關關係的座標圖。v注意幾點:收集足夠的資料,至少 30對 ;橫坐標表示 資料(原因) ,縱坐標表示 因變數(結果) ;正確判斷變數之間的關係模式;因果圖的後續工作 ,提供直觀的相關性驗證;品管七大手法簡介18Yang_YXYXYXYX00 00分散圖示例第一章強正相關弱正相關強負相關弱負相關品管七大手法簡介原因结果19Yang_四、因果圖v用於尋找造成問題産生的原因,即 分析原因與結果之間關係 的一種方法。v注意幾點:充分組織人員全面觀察,從 人、機、料、法、環、測 方面尋找;針對初步原因,展開 深層 的挖掘;記下製圖部門和人員、製圖日期、參加人員;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0Yang_因果圖示例 作 业员问题 加工困 难其他 设备 不 当不熟悉工作 图 2 马达 座 4 3导 板加工取放困 难模具搬 运费 力寻 找 资 料困 难 2导 板 隔板1屑料清理 费时 冲压作业效率低光 线 不足2外 壳冲 剪模托料架不 当4隔板抽孔 脱 料困 难1 导 柱 ,顶 柱阻碍 作 业 路 线3马达 座 脱 料困 难5 固定梢 设置 不 当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1Yang_五、分層法v按照一定的 類別 ,把收集到的資料加以 分類整理 的一種方法。v注意幾點:確定 分層的 類別 和調查的物件;設計收集資料的表格;收集和記錄資料;整理資料並繪製相應圖表;比較分析 和 最終的推論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2Yang_分層法示例某空調維修部,幫助客戶安裝後經常發生製冷液泄漏。 通過現場調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管子裝接時,操作人員不同(有甲、乙、丙三個維修人員按各自不同技術水平操作) ; 二是管子和接頭的生産廠家不同(有 A、 B兩家工廠提供配件) 。於是收集資料作分層法分析(見表一、表二),試說明表一、表二的分層類別,並分析應如何防止滲漏?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3Yang_v表一 泄漏調查表(人員分類) v表二 泄漏調查表(配件廠商分類)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4Yang_六、直方圖v用於分析和掌握 資料的分佈狀況 ,以便推斷特性總體分佈狀態的一種統計方法。v注意幾點:確定 過程特性和計量標準值 ;收集資料,必須是 計量值資料 ;資料針對一個範圍時期收集至少 50-100個;確定 積差 R,分組數 K,組間距 h,分組組界 ;作次數分配表;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5Yang_2015105SL=130 S=160120.5 124.5 128.5 132.5 136.5 140.5 144.5 148.5過程波動小過程波動大與要求相比偏高與要求相比偏低正常規範直方圖示例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6Yang_七、控制圖v控制圖 :是用於分析和控制過程質量的一種方法。v控制圖 :是一種帶有控制界限的反映過程質量的記錄圖形,圖的 縱軸 代表産品質量特性值(或由質量特性值獲得的某種統計量 );橫軸 代表按時間順序 (自左至右 )抽取的各個樣本號;圖內有中心線 (記爲 CL)、上控制界限 (記爲 UCL)和下控制界限 (記爲 LCL)三條線 (見下圖 )。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7Yang_控制圖示例上控制界限(UCL)下控制界限(LCL)中心線(CL)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8Yang_注意幾點:v確定産品型號、工序名稱、品質特性。v確定子組大小( 4-5)、收集 100個以上資料和頻率。v計算各組的平均值 X(取至測定值最小單位下一位元數 )v計算各組之極差 R(最大值 -最小值 =R)。v計算總平均v計算極差的平均 Rv計算控制界限 vX控制圖 :中心線 (CL)= Xv控制上限 (UCL)=v控制下限 (LCL)=vR控制圖 :中心線 (CL)= v控制上限 (UCL)=v控制下限 (LCL)=品管七大手法簡介29Yang_一、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來源:v1972年日本科技聯盟 整理 出七個新手法;v1977年在日本開始在企業中 推行 實施;v1978年由日本 水野滋 、 近藤良夫 教授召開研討會 命名 爲 “ 品管新七大手法 ” ;v1979年日本科技聯盟 正式公佈 品管新七大手法。新 品管七大手法 概要與特性30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