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的相关知识_第1页
气象的相关知识_第2页
气象的相关知识_第3页
气象的相关知识_第4页
气象的相关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象主讲:纪高杰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 大气 的物理现象。一、 气象概念 涉及领域:农业气象、交通气象、工业气象、体育气象、医疗气象(人类生物气象学)等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 国际气象组织公约 生效日(1950年 3月 23日)而设立 3月 23日为 “ 世界气象日 ” 。每年的 “ 世界气象日 ” 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 的重要作用 1961年 气象 1962年 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 1962年 交通和气象 (特别是气象应用 于航空 ) 1964年 气象 经济发展一个因素 1965年 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67年 天气和水 1968年 气象与农业 1969年 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 气象教育和训练 1971年 气象与 人类环境 1972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 国际气象合作 100年 1974年 气象与旅游 1975年 气象与电讯 1976年 天气与粮食 1977年 天气与水 1978年 未来 气象与研究 1979年 气象与能源 1980年 人与气候变迁 1981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82年 空间 气象观测 1983年 气象观测员 1984年 气象增加粮食生产 1985年 气象与公众安全 1986年 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 1985年 气象与公众安全 1986年 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1987年 气象与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 气象与宣传媒介 1989年 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 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 地球大气 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 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 观测天气与气候 1995年 公众与天气服务 1996年 气象与 体育服务 1997年 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 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 天气、 气候与健康 2000年 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 天气、气候和水的 志愿者 2002年 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 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 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2007年 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008年 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2009年 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 2010年 世界气象组织 致力于 人类安全 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 人与气候二、地面观测 1、地面气象观测必须有代表性、准确信、比较性 2、观测站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无人值守气象站。 承担气象辐射观测任务的站,按观测项目的多少分为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站。3、环境条件(1)地点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避开地方性雾、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2) 在城市或工矿区,观测场应选择在城市或工矿区最多风向的上风方。(3)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4)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环境必须依法进行保护。 (5) 地面气象观测场周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后要进行详细记录。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 4、观测方式 地面气象观测分为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两种方式,其中人工观测又包括人工目测和人工器测。 5、观测任务: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蒸发、地面温度 (含草温 )、雪深;三、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主要方法:概率统计、经验预报、 周期分析、回归分析、数值预报等。天气预报的历史( 1) 16世纪以前,人们只能根据肉眼观测到的天象物象来判断天气或气候的变化(老农、水手、牧人)。一些有预示性的云天现象被编成谚语而流传,如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 “ 东虹日出西虹雨 ” 等。 17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托里拆利发明了气压表,气象观测进入到应用一起阶段,随着气象站的简历和气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根据当时气象资料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天气的单站预报方法。 100多年前,随着电报和探空气球的出现,地面和高空的气象预报可以被较快的传递和集中,欧洲出现了天气图。天气预报历史( 2) 19世纪后半叶,英法等国一些科学家开始用分析天气图来制作天气预报。 1857年荷兰人白贝罗发现了风压定律 1917年至 1928年挪威人皮叶克尼斯父子和瑞典人贝吉龙等创立了气团、锋面的学说 1937年至 1939年美籍瑞典人罗斯贝创立了大气长波理论,使天气图预报方法由浅入深日渐成熟。 现在,计算机及航天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天气预报科技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我国是 1988年发射第一颗 “风云一号 ”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分为极轨和静止两类。目前赤道上空有六颗静止气象卫星( 包括我国的风云二号),连同极轨气象卫星组成了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 气象卫星上安装着许多遥感仪器;拍摄云的分布,遥测大气温度、湿度、风、降水;收集和分发气象资料。 气象卫星可以作出大范围、特别是台风、暴雨的短期短时预报;还可作为太空中站,向航空、航海、环保、农业等部门传递气象信息,用途广泛。四、人工影响天气 增雨:根据云的情况 (性质、高度、厚度、浓度、范围等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