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_第1页
、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_第2页
、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_第3页
、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_第4页
、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家、媒体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观点摘编央行:将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2010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发表了题为价格总水平稳定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署名文章。盛松成在文中表示,2004 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直至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将利率定价权更多地赋予金融机构。目前贷款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市场供求决定,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及债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的收益率也已经放开。盛松成建议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在贷款利率基本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可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逐步将加息预期转变为市场定价。这样既有助于改变负利率状态,抑制通货膨胀,又能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如何推进存款利率上浮试点,盛松成在文中提到:“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 。然而,究竟何类银行具有财务硬约束?巴曙松指出,在多数银行存款不能上浮的情况下,试点银行只要做出一定幅度的上浮,就可能很容易吸收到低成本(相对于同一类型的存款)、相对稳定一些的存款。从这一点上讲,选择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定价水平较高的中小银行是央行选择试点银行的必然选择。巴曙松认为,按照目前的推演,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产权约束强的股份制银行可能是第一步的首选。从影响范围看,在经济发达地区经营水平较高、管理素质较强的城商行也可能被选择。(资料来源: 新华网)2央行: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时机基本成熟利率市场化突然加速之后,存款保险制度的迫切性陡然增大。日前,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2012 年金融稳定报告中称,目前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与此同时,上述报告还称,2012 年央行还将探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业经营和存款人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似乎跑在存款保险制度之前。过去的一个多月内,央行连续两次放宽存贷款基准利率浮动范围,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已使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感受到了压力。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尽管目前这种程度的浮动,尚不至于给银行业造成致命冲击,但从长远看,金融体系需要有一个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法国巴黎银行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也表示,从必要性角度讲,存款保险制度毫无疑问是需要的。央行:存款保险制度已基本形成一致意见2012 年,在利率市场化突然加速的同时,央行也加快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长赵林中在十一届人大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建议中称,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在针对该建议的答复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表示,将推进该制度的尽快建立,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关键领域改革创造条件,同时会根据改革所需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度,对包括继续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等在内的改革方式和路径进行研究论证,并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3具体方案正在研究央行在意见中指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时存款人保护和损失分担机制,是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和配套措施。目前,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我国建立和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方案,包括研究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问题。此外,央行还表示,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各有关部门已就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各个主要方面,包括覆盖范围、赔付限额、保险保率、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运用、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等基本形成一致意见。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抓紧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据了解,2012 年 7 月中旬,央行相关负责人在发布2012 年金融稳定报告时曾表示,我国目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然而,部分银行人士对此有一定担忧。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存款保险必定会涉及到保费,而保费对银行的冲击目前无法判断。表面上,保费的高低与风险的大小密切相关。大银行风险小,而小银行的风险大。倘若采取差别化费率,那么将挤压小银行的生存空间。由于目前国内利率市场化仍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统一的费率标准可能更符合银行业实际情况。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或扩大央行在 2012 年 6 月和 7 月两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 10%。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浮,这不仅增强了储户的自主选择权,也扩大了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使其主动负债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央行还表示,由于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以及其他市场利率均存在内在联动关系,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相对其他价格更加广泛而深刻,完全放开的条件也相对较高,需要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定价能力、市场竞争环境、央行调控体系以及普通存款者保护机制等条件相对完善,并与其他要素价格改革等经济金融改革协调推进。下一步,央行会根据改革所需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度,对包括继续扩大存款4利率浮动区间等在内的改革方式和路径进行研究论证,并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在意见中还表示,利率市场化不仅需要逐步放开利率管制,更需通过公平理性的竞争形成均衡的市场利率,以发挥利率杠杆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而财务约束状况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无法展开公开竞争。为此,正在研究论证优先赋予符合财务硬约束条件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合格金融机构更多市场定价权,同时考虑以适当方式对财务软约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行必要限制,以避免其进行非理性的价格竞争,从而确保其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稳定。(资料来源:新浪财经)周 小 川 : 推 进 利 率 市 场 化 需 要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和 完 善 监 管 政 策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出:“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不少金融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将放开,符合有关条件如有财务硬约束的银行机构将获得存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完全定价权。国内外的金融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其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将使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窄,使银行依靠贷款增长的利息收入和净利润下降。因此,从 2011 年起开始加快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这将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风险定价、持续盈利能力等带来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一些资本资金实力有限、风险定价能力不高、金融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银行带来生存压力。有金融专家认为,利率市场化不能简单地看作存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其本质上是金融领域一场极其重大的整体性变革,涉及到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监管、银行公司治理、市场竞争淘汰机制、存款人利益保护和金融创5新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监管政策作为改革的必要配套措施,在保障商业银行持续安全稳健良性发展方面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金融监管当局将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金融市场竞争环境,在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同时,弱化微观层面的行政干预,强化市场主体的独立自主性。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发挥着跨周期的逆风向调节功能,对保持金融体系稳健性,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政策工具选择上,要积极发挥金融机构最低资本要求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调节作用,采取更为稳健的拨备方法,增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平滑跨周期的贷款投放和经济波动。在跨机构监管上,要考虑不同机构间相互影响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加强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监管、改进对交易对手的风险计量和控制等来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需要继续改革和完善银行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参与主体的优胜劣汰机制。国有大型上市银行还要继续改革和完善银行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建立起经得起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财务硬约束机制,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发展。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大潮中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的,应当通过优胜劣汰机制而淘汰出局。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按照一定的监管标准或财务指标将那些具备硬约束的金融机构培养成为竞争性市场的定价主体,而将财务软约束、 “病号型”或“重病型”的机构逐渐排除出市场之外。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需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律性竞争秩序。在金融监管中各金融机构既是监管的对象,也是基础性监管的自律主体。金融监管不能单纯依赖监管当局,而应将重点放在金融机构有效的内控制度建设上,其能在较大程度上管理正常的价格竞争区间。在正常的金融监管之外,其对制约金融机构恶性竞争、交叉补贴等违规行为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应当深化金融改革,尽快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不可避免地将那些没有财务硬约束、不思创新转型的“重病型”机构打翻于大海中,这就需要对广大存款人的利益6进行保护。为此,我们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存款保险制度及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应当积极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转变银行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加快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盈利模式的转变,降低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持续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这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治本之策,也是监管部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为此,监管当局应放松对商业银行创新的管制,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综合经营和开展多元化业务,同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监管创新的关系,既满足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需要,又有效控制金融创新过度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资料来源:和讯网)巴曙松: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 “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会有明显推进,这或许意味利率市场化试点酝酿启动,具体推进策略预计会是“先试点,再推进”的方案。在他看来,可能的情况是,先选取 1-2 家银行以及一定范围的企业,进行利率市场化试点,观察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然后再向前推进。但是,整个过程将循序渐进。巴曙松表示,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预计仍然需要时间,并取决于对试点情况的观察和评估。如果通过利率的市场化可以引导商业银行转向有定价能力的中小企业领域,则同样可以促使商业银行保持较高的利差水平,同时也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较之原来集中在大客户的贷款业务模式,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还有可能上升。同时,同样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也可能在中国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银行之间容易出现过度竞争,一旦存款上限、贷款下限全面放开,同质化的7竞争可能导致实际贷款利率的下浮和存款利率的上浮,银行的利差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最终可能导致部分定价能力差的银行受到显著冲击,乃至面临退出的风险。巴曙松预计“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的可能图景是:第一,大力推动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的发行及其利率的市场化,继续扩大市场化定价的直接融资的比重;第二,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第三,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进行试点,并将试点影响范围限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最后,在对试点经验总结后,择机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料来源: 新华网)连平: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从 2004、2005 年商业银行提出战略转型以来,有些银行取得了明显的成功,还有一部分银行由于种种原因转型不太顺利。利率市场化给转型中的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银行要转型,理念很重要。银行如何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从主要获取利差的经营模式中转型,向新的领域进发,其中涉及许多理念问题,如果没理念的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会不断阻碍银行转型的发展。其次涉及到银行内部的体制和机制,在银行上市后,银行内部的体制机制如何能像一个真正的上市公司、朝着现代商业银行转变,对于很多银行是巨大的挑战。战略转型首先需要解放思想首先,还是要解放思想,现在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媒的趋势、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监管的趋严都会对银行未来的经营产生压力,以往的经营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这首先要在理念上有所突破。其次,战略目标明确之后,必须要有非常具体的实施路线图。树立战略目标不难,但要保证实施难度很大。因此实施转型有必要制定未来 3 年或 5 年的执行方案,一以贯之地加以推进;每年都审视实施的效果,不断8地进行反思和评估,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未来的目标做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目标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第三,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往的体制长期以来已经在内部形成了各方可以接受的框架,现在要进行调整,必然会引来利益和风险承担的调整,这些都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加以推进。银行需要的是更加商业化、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从而才能真正地实现转型目标。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要保证资源能够持续不断地流入转型业务领域,比如零售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这样才能促使转型领域的业务得到不断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内部考核体系、薪酬体系等机制要更加明确地向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方向转变。业务转型要抓关键当前,金融脱媒仍在进一步深化发展。随着债务融资标准的进一步放宽,一些大的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需求明显减弱;但另一方面银行的供给也发生变化,监管部门在准入方面有所放松,准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朗了。对于银行业来说,在脱媒导致贷款需求减弱的同时,准入的放松会使得贷款的供给相应增加,从而推动银行业的竞争。面对利率市场化趋势,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客户结构的转变。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但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的贷款在整个贷款中所占的比重仍然非常小。银行未来有必要也有条件促使客户结构发生改变。如果大客户的占比减少,中小客户占比增加,有助于银行稳定收入和成本。相对于大客户,商业银行在中小客户方面的定价往往更有发言权,这能够比较有利于维持一定程度的利差。同时,大客户的营销成本比较高,而营销零售客户的成本相对较低,提高中小客户的比例也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二是新兴业务的开拓。未来发展投行业务、零售业务、资本市场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转型业务非常重要。商业银行有很大一部分资金在货币市场中操作,这在国外比较成熟的商业银行中是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未来投行业务也将获得长足发展的空间。银行业在未来要在创新领域业务中进9一步发展,从而获得新的蓝海。此外,有条件的银行还应加大开展综合经营,促进集团收益多元化,当然这难以成为大多数银行的选择。(资料来源:城商行观察)专家、媒体关于金融脱媒的观点摘编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什 么 是 金 融 脱 媒 ?近年来,新的货币基金组织的出现和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融资能力的迅速增长削弱了银行等存款机构吸引存款、投放资金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媒介作用被弱化,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 金融脱媒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首先,其资金来源的总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同时其负债结构也将呈现出短期化趋势。其次,随着优质客户的不断分流,商业银行要想增加贷款,就必须加大对风险相对较大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投入力度,这就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定价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在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的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弱。金融脱媒也给商业银行转型带来重大机遇首先,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特别是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10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其次,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此外,根据投资者在交易中对流动性和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第三,在传统信贷业务被直接融资所替代的同时,金融脱媒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资产业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改变商业银行依赖传统存贷业务的经营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转型。第四,面对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渠道日渐丰富的全新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在利用传统网点吸收存款和继续发展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可以通过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段满足大规模融资需求,优化资金来源结构,改变高度依靠存款支持业务发展的现状。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一是加快调整经营模式,着力解决好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两大关键问题。商业银行要成功应对金融脱媒,关键是在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两方面采取实质性的举措,一方面,应实施经营体制的创新,从以“部门银行”为主向“流程银行”转型,实现高效运营服务与有机管理风险的统一,另一方面,应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行政级别导向型向战略导向、业绩导向和技术导向型的转型,特别是要迅速适应证券市场变化,大量引进资本市场人才是必由之路。二是调整现有客户结构,大力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目前,中资银行的信贷集中度相对较高,一旦大企业信贷市场萎缩,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从国际经验看,最终信贷市场将集中在中小企业和个人零售客户,而不是现在的大企业。我们将来的信贷业务要逐步压缩到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而对大企业的服务,将来应发展以投行、企业风险管理业务为核心的固有业务。纵观国内竞争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战略发展定位,把握最11佳调整阶段和发展时机,进入高贡献度的个人金融业务领域,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突破性发展是国内商业银行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是推进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主要依靠贷款拉动经营规模的扩张,属于一种典型的外延粗放型、高资本消耗、高风险积累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银行传统发展模式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是金融脱媒趋势加快,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银行间竞争激烈,客户选择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的余地大大增强;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差空间收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虽然中国已有工行、中行、建行三大银行的市值进入世界十大银行的行列,但是盈利能力总体还是比较低的。盈利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产品,特别是非利息收入产品;产品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是今天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对客户群体的粗浅分析提供无差异产品,转到精细分析提供差异化产品,是中国银行业未来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首先,重点开展零售银行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不仅是应对脱媒的手段,而且也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面对金融脱媒给公司业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占比。第三,积极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应对非金融机构竞争。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很难应对电子金融带来的挑战,只有积极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才能应对无处不在的电子网络。第四,要积极创新,强化管理、巩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资料来源:城商行观察)夏令武:银行业回归合理角色12中国的金融脱媒问题有其特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金融业以银行业为主导,银行业总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 99%以上,银行业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 90%以上,这种不均衡的结构,既不利于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提高了金融服务交易的成本,也会增加经济发展对该行业的依赖性,从而增加经济发展的系统性风险。进入 21 世纪后,这一状况在不断改善。2002 年年末,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 91.9%,2003 年年末这一比例下降到 81.1%,到 2011 年进一步下降到 58.2%。相应地,企业债券与股票融资比例由 2002 年末的近 5%上升到 2011 年末的 14%。也就是说,过去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间接融资占比在不断下降,直接融资占比在不断上升。大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金融脱媒” 。所谓金融脱媒,简单来说,就是指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直接见面,脱离了贷款机构这一中间媒介。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传统功能。一谈到金融脱媒,总是感到为商业银行忧心。但是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业的角色是偏重的。所以,尽管近几年这种比例一直在下降,但银行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因此可以说,我国当前发生的金融脱媒,实际上是银行向一个合理的角色回归,应该说这是一个合理的现象。金融脱媒将推动银行业传统功能的转变。国外的金融脱媒,例如美国是随着上世纪 70 年代金融自由化的潮流产生的。但回头再看会发现,美国银行业并没有因此而消亡,仍然在不断发展,在国际银行业中一直保持了实力最强的地位。金融脱媒的演化,实际上是银行功能的演化过程。回到中国银行业,无论是大银行、中型银行,还是小型银行,已经感受到了金融脱媒的压力。2010 年,我国债券发行量达 9.7 万亿元,比2005 年增长 120.5%。我国金融脱媒现象近年来呈加速趋势。无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对长期依赖利差盈利模式的银行来说,金融脱媒加剧的影响确实非同小可,尤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为此,银行业一方面要顺应时代要求,加快业务转型,调整业务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大型客户、零售客户提供更加量身定制的服务。目前,中国仍处在一种较为严格的金融监管状态之下。金融脱媒是银13行功能减弱和直接融资渠道功能增强的过程,直接关系到金融监管机制。银行、证券、保险三类机构中,从管理能力、风险意识和对金融创新的把握来看,银行要更成熟些。因此,在当前对金融脱媒存在较强的政策引导的情况下,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监管政策的协调性。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否仍然要遵循西方银行的分业脱媒综合经营的老路,值得认真研究。当前形势下,对金融脱媒应统筹兼顾,谨慎引导。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智库)樊志刚:金融脱媒本身值得积极肯定金融脱媒主要和银行有关系,涉及到宏观、监管等多个方面。脱媒是金融功能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重新划分,总体上来讲,金融脱媒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首先,这符合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最早的时候,银行业一家独大。金融脱媒意味着金融功能在不同的机构间重新划分,这也是改革的必然结果。其次,过去大家对金融的需求非常简单,就是简单的存、贷、汇等。后来,消费者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复杂,仅仅靠银行本身,显然难以充分地满足这些需求。第三,金融脱媒也是中国监管模式本身的一种必然趋势。实际上,银行一开始是可以从事证券、信托等一系列金融业务。但是从 1993 年治理整顿以后,银行开始一心一意做商业银行业务。现在的金融脱媒不仅仅是简单的功能重新划分,甚至涉及冲击了银行的很多传统业务。在资金配置效率方面,银行业存在不少劣势,但在中国当前这样一个资金配置格局中,银行还是最有效的。从宏观上看,金融脱媒本身值得积极肯定,可以减轻银行所承担的巨大金融风险。但不要人为地、过于热衷地推动金融脱媒过程。目前脱媒主要是大企业对银行依赖有所下降,但是14大量的中小企业仍然对银行资金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银行应对金融脱媒,要在各方面改变观念,改变认识。首先要重新认识银行的自身定位。金融脱媒的潜在意思是,传统银行业务未来前景不太乐观,如果继续固守在这样的传统业务上,恐怕还真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所说的 “21 世纪的恐龙” 。因此,必须在功能上重新定位。其次,还应重新认识商业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者,承担着很重要的宏观调控任务。目前,银行所支配的新增贷款仅占社会融资规模的一半左右,因此不能再把银行的地位看得那么高。总的来看,银行加快转型是关键当中的关键。金融脱媒的最终结果是,谁不转型,谁就会被淘汰。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智库)宗良:中国不宜选择完全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模式第一,首先得思考中国现在和未来整个金融体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从资金供应者,到资金需求者,我们希望渠道体系像水管一样,能够较好地引导资金流浇灌中国实体经济。现在的问题是大企业获得的资金比较多,而中小企业却很难获得资金。我们希望未来的金融体系是市场化的、多层次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有效率的体系。资金渠道从大方向上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包括商业银行等。直接融资渠道涉及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甚至包括国际金融市场等。我们要思考如何理顺资金供给和需求间的渠道,然后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服务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格局。第二,从国际经验上来看,中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应该怎么办。全世界范围内,美国比较特殊,金融市场比较发达。而其他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都拥有强大的银行体系。中国不宜实行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模式。资本市场有一个非常重15要的特点,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将出现难以控制的极端状况。例如,股票大跌、债券大跌,各类投资者离场等。相对而言,在金融危机中,大银行却能稳住局面。因此,中国仍然应以间接融资的体系为主导,继续保持银行的主体地位。银行的负债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保险和养老金的发展未来将动摇中长期存款资金,而一般性的中短期存款又被理财抢走了。最近,证监会专门放开了证券公司的理财,比银行的理财效果还好。一方面,中长期资金来源受影响,另一方面,中短期存款又被分流。假如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再稍微放开的话,各家银行的压力将相当大。在资金运用方面,目前中国资金需求依然十分旺盛,也正因为如此,银行只要做相关的资产业务,只要不发生风险,基本上都能稳赚。这也导致了做资产业务的机构越来越多,例如信托、租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此外,中国银行业在新时期还面临资本金饥渴的问题。目前银行的资产规模非常庞大,对资本金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资产规模再继续增长的话,就需要补充足够的资本金。大银行由于规模庞大,从资本市场融资不足以解决资本金饥渴的问题。对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我总结了“五个化” 。第一是差异化,不同类型的银行应该各司其责、各有功能,避免战略上都一致;第二是综合化,适应客户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海内外银行竞争的需要;第三是国际化,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人民币业务将自动走向国际;第四是市场化,即汇率、利率市场化,未来资本项目开放可能会进一步深化;第五是科技化,即顺应信息科技的发展,这涉及到网络银行的发展。(资料来源:中国金融智库)向松祚:储蓄者和投资者间需要一个媒介融通“金融脱媒”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金融本身就是一种媒介,或许16我们可以称为“金融脱银” 。第一,到底该如何准确定义金融脱媒。在货币经济学里,资金的供方和需方是分离的,储蓄者和投资者不是一回事。所以,中间的确需要一个媒介融通。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很难对脱媒下定义,因为金融越发达,媒介就越发达。今天大家所讨论的金融脱媒现象是指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在社会融资中的重要性和比例越来越低。银行吸收的存款量越来越少,大家把富余的资金拿来买债、买股票、买保险、买私募,并不会去存款。第二,脱媒的表现.脱媒并不意味着银行的重要性在金融体系中下降,例如美国的金融脱媒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但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商业银行仍然很重要。金融脱媒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人不选择存款这种投资方式,储蓄存款在整个社会的金融负债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从资产和负债结构上讲,储蓄存款下降,意味着存款的稳定性下降。存款稳定性下降,银行的负债结构就要多元化,例如通过货币市场发行票据,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债券。这时银行负债的结构、期限、利率都要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资产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中国银行业长期资产所占比重过高,面临大量的短期负债,因此中国的银行应扩大短期资产,买短债或者发放短期贷款。金融脱媒以后,银行业监管也会发生巨大变化,例如中国银监会现在对贷存比的要求是 75%,但这一指标在欧洲高达 120%左右。未来国内的监管指标体系还得重新考量。第三,如何解释脱媒?全球大概有五种思路:一是利率管制,二是金融自由化,三是监管架构的结果,四是认为脱媒是金融深化的必然,五是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银行的兴起。我也比较同意交易费用的解释。第四,怎么评价不同金融中介的效率?美国现在想监管对冲基金,想监管私募和风险投资。索罗斯认为不应监管对冲基金,应让其自由发展。如果银行出了问题以后,最后贷款人、纳税人要拿钱来救。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金融脱媒后整体的金融17风险在上升。金融脱媒将对货币政策的指标,特别是中间指标和操作指标,以及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国家只有银行的话,货币政策就比较好办,完成 M1、M2 的目标也比较好办。但是除了银行之外,其他金融机构其实也在创造信用。这涉及到货币政策的根本问题,即最终影响物价的到底是货币量还是信用量。第五,金融脱媒对银行的影响。一是对资产和负债匹配的影响。金融脱媒以后,银行本身的风险的确会上升,因为银行负债多元化了。负债期限变得更短,所谓的波动性就更强,管理难度会加大。不像以前银行储蓄存款占多数时,银行的负债很稳定。未来如果放开,银行可能通过票据融资来做负债业务。这就像欧洲银行一样,金融危机一来,货币市场崩溃,然后迫不得已,做大短期资产。这会创造出大量短期产品在金融市场上买来买去,这个必须高度重视。其二,银行本身在负债端的议价能力将大幅度削弱,75%的存贷比指标将不再适用于银行业。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智库)专家、媒体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分析:金融互联网 还是互联网金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日新月异,移动支付,网上拍卖行,各种理财网站等金融服务模式和机构层出不穷,这使我们的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结合国内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中国可能孵化出一批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18“渠道革命”只是开始根据易观智库的调查,2012 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全年交易额达到995.8 万亿元,截至 2012 年底,网银注册用户数更是达到 5.64 亿。5.64亿的注册用户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 4.4 倍,也是美国总人口的 1.7 倍;995.8 万亿元的规模则相当于中国 2012 年 51.9 万亿元 GDP 的 19.1 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五成以上的个人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很好地解释了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威力,极大缓解了银行柜台业务的压力。然而,网银仅仅是金融互联网化的一个开始。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已经广泛渗透到金融产品销售领域,从传统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营销及业务办理模式,发展到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平台。近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触网” ,将互联网作为新的销售渠道。从最初自建积分商城、信用卡商城,到代售基金、保险、机票及汽车等多样化的产品,再到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开网店销售产品、与网店合作推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颇为青睐互联网销售。2012 年更可谓金融机构发力年,无论是华泰财险与淘宝网共同推出退货运费险,还是交行选择在淘宝开网店卖贵金属,抑或建行发行支付宝卡,可以直接在建行为支付宝账户充值,金融机构发力互联网之心清晰可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曾撰文预判,20 年后,可能形成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可称之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 。而目前的情况是,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从各自优势领域出发,从两头切入:第三方支付企业、P2P 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介入金融服务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则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乃至电子商务平台,掀起渠道的电子化革命。金融与互联网二者正在走向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动了谁的奶酪19十年之前,马云放言阿里巴巴将改变中国零售业时,曾遭遇冷嘲热讽被讥笑为疯子。十年之后,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马云再度放言,这一次其野心更大,有意给中国金融业带来新的革命。那么,互联网金融动了谁的奶酪?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究竟给金融机构带了哪些变化。有大型金融机构人士曾如此描述互联网渗透下的金融领域,当年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时,业内疾呼“狼来了” 。然而当狼进入多年以后,无论大中小金融机构并未感觉到预期中的恐惧,与狼共舞中结束了那种恐慌的气氛。然而,互联网时代,狼恐怕真的来了,甚至比狼还可怕。其中,最大的改变为互联网将改变整个消费群体的需求。互联网令广大消费者可以深入到生活每一个具体的细节,甚至可以说,互联网满足了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并且极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成本、提高了交流的效率。在大信息、大数据的时代,它会引发整个社会,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微需求,这些微需求可以引发整个金融机构降低服务,相对而言金融企业就需要满足微需求。依此类推,互联网的融入就可以改变金融行业的服务模式。互联网技术可以令企业对自身客户的服务模式、销售模式,包括产品开发模式,包括资金支付模式等不断地进行创新。企业生产出的商品将呈现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甚至虚拟化的趋势。同时,互联网还可以改变金融机构独占资金支付的格局。近年,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从无到有日渐发力,已经不限于网上的电子商务交易,以支付宝、财富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占到市场份额的八成,已经超过银联和银行的网银支付的总量。最为重要的变化是互联网技术改变并动摇了银行的传统客户基础。高速发展的电子平台,积累了海量客户数据信息,互联网金融拥有了比任何一家单一金融机构更广泛的客户资源。甚至不排除,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加速金融领域脱媒的进程。因为其改变了金融的节奏,以第三方支付和第三方支付衍生的服务管理、差旅费管理以及以现金管理服务,包括网络贷款,网络形成的技术性。20重塑核心竞争力互联网、金融,从开始就是生死时速般的布局和较量。2012 年 6 月,建设银行上线了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 ,提供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而马化腾、马云、马明哲组成的“众安在线”也得到获批,将以保险、电商、社交网络、金融结合的方式抱团作战;京东商城则收购网银在线,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还有最具竞争力的腾讯,申请金融牌照的同时低调上线基金超市。互联网金融也罢,金融互联网也罢,其竞争背后的核心都是数据,而这也正是互联网企业引以为傲的地方。以阿里金融的微贷技术为例,金融很重要的职能是风险控制,阿里微贷技术就有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其贷前、贷中及贷后节节相扣,利用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据小微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幸运的是,当前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和传统的金融企业还少有交集,虽然具备诸多优势,但还处在探索阶段,也并未产生直接威胁的互联网金融思路。不过,这并不代表其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一切的准备恐怕是巨大颠覆浪潮和动力正在积聚的前奏。正如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 CEO 马明哲那次著名的内部讲话中提到的:当面对这些强势的变化,金融行业是否应该去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如果没有牌照、没有通道,核心竞争力是否依然存在?如果没有一些附加价值,未来这些从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 90、00 后用户,他们会如何选择?马明哲认为,当前传统金融企业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谁跑得快谁就赢。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对银行维持了 200 多年的旧模式,对整个金融业,对几乎所有市场,所有消费者,科技的冲击,都是势不可当的。一旦市场准入政策限制得以突破,科技企业将快速抢占市场,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势不可挡和毁灭性的冲击。 ”其实,金融机构也有其自身的核心,简单说可归纳为 3 个要素,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风险管理和形成解决方案。21互联网金融虽然来势汹汹,但并不是洪水猛兽,金融机构没必要叶公好龙,更不能掩耳盗铃,需要采取开放的胸怀去拥抱互联网金融。在财务目标之外,在互联网金融的投入上需要做战略布局,对技术要有前瞻思考,对客户体验要高度重视,不能离一线的大众需求太远。另外,要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其他互联网金融新进入者去跨界合作,挖掘双方在风险偏好和数据维度上的互补空间,争取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中互补共赢。值得思考的是,在金融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的问题上,互联网金融的逻辑和方法,实在值得金融机构抱有敬畏之心。 (来源:新浪财经)互联网金融浪潮来袭 中小银行如何化挑战为机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金融业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对银行的传统支付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面对这股凶猛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中小银行应当如何应对? 在 2013 年 4 月 27 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多位专家就此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破解中小企业网络生存之道。 中小银行可利用缓冲期提前应对 全国省级金融办联席会议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对于二三线城市的银行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的是高度发展、信息和资金集中的一二线城市。他认为,对于二三线城市的银行会有一个缓冲期。在这个缓冲期内,中小银行需要思索如何为中小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贴心的服务,中小银行要为互联网渗透到三线城市的到来,提前做准备,形成战略性团队,预先设计合理模式,为中小企业、为22中小客户服务,这才是当务之急,“面对新的互联网运营模式,要去迎接和改造,这才是改变中小银行未来命运的一条路,那就是提前要走出去。” 中小银行需不断提高自身实力 中国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资深专家黄广民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对于互联网“冲击”金融行业,不需要过于惊慌。 他强调,对于银行而言,确实要清醒、要有行动、要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创新金融业务,让客户喜欢。黄广民表示,任何领域中的好企业都是少数,小银行也一样。在众多的小银行中,好的小银行肯定是少数,“我们只能希望,小银行能通过改革,成为小银行界里面的标兵,这样一定能够生存和发展。” 互联网发展可能是中小银行的新机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党均章阐述自己观点时认为,对于小银行来讲,互联网一定会带来冲击,只不过冲击先后、冲击强弱和大银行不一样而已。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或许对小银行是一个机遇。因为互联网金融对客户的冲击、对支付方式的替代以及对结算体系的影响等等,正是小银行的先天缺陷,如果小银行能够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来改造自身,解决区域限制以及结算难题,那么这将是一个好机遇,而不是挑战。 党均章表示,小银行在跟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进行智能化式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个投入所付出的财务成本对于小银行来说需要认真考量。 (资料来源:新华网)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银行网络支付、在网上购买保险、通过网络平台贷款融资这些十年前很多人还觉得不可思议的业务,现在都已变成现实,而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模式,它正在悄然向传统银行业务发起挑战。23银行卡刷卡费率下调,新费率标准将于明年 2 月 25 日实施;银监会官员日前建言银行应延时下班,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前一条消息意味着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后者则意味着银行服务被要求更高。然而,对于上述两个事件,银行方面却反应平平,多是持有无所谓、忽视或回避的态度。据记者了解,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传统业务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家银行,都在重点思考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压力的问题。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现在定义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统一环境下的金融业务。日前,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在一次演讲时表示,银行业正经历着围绕互联网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使传统银行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传统银行金融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必将快速下降。在向松祚看来,在当前推进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获取金融牌照将是可预见的结果。而一旦互联网金融时代彻底放开金融牌照,传统银行业务的三大要素,即网点、人员、规范化产品,将完全失去优势。而这种趋势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影响更大,目前,中小型银行已经占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先机,但大型银行却存在着机构臃肿、层级太多、业务拓展速度慢等不好突破的难题。据了解,目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央行给三大移动运营商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民间也兴起了一批人人贷公司,如红岭创投、宜信网、拍拍贷等,且已有一些机构借鉴人人贷模式和社交网络信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虽然应有尽有,但对于银行、对于投资者及普通市民,目前也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银行人士介绍说,首先是在支付方式上,将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个人和机构可在超级网银开立存款或证券登记账户;而证券、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转移均通过移动互联网络进行;支付清算均实现电子化,替代现钞流通。其次,因为有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云计算等,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低,交易双方可实现资源配置高度匹配、且风险分担的成本较低。在这种模式下,银24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供需双方将有公平、透明的交易机会。目前,银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传统的机构网点和客户优势转化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客户优势;而作为个人来说,该学习的是,如何应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种种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网)商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发展迅猛手机银行不断升温 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1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规模达到7210 万台,同比增长 103.1%,预计 2012 年是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一年,中国市场出货量将达到 1.13 亿台,增长率为 56.0%。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为手机银行的推广铺平了道路。各行 2011 年年报显示,各家商业银行的移动业务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2011 年,工行专门推出了“工银移动银行”的子品牌,以期持续提升在电子银行业务上的市场影响力。这一品牌涵盖 WAP 手机银行、IPhone 手机银行、Android 手机银行、短信银行、IPad 个人网上银行等一系列移动金融产品,可以为客户提供账户查询、转账汇款、支付缴费、贵金属买卖、理财产品和结售汇等丰富的移动金融服务。截至 2011 年末,该行手机银行客户数量比上年末增长 63.3%,全年交易额增长达到了 261%。农行在 2011 年新增消息定制、理财投资、信用卡等移动金融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涵盖动账通知、转账缴费、投资理财等全面的金融服务。截至 2011 年末,该行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总数达 3483 万户,全年交易金额1563.26 亿元。短信银行签约客户达到 9806 万户,消息发送量达 48.62 亿条。 到 2011 年末,中行的手机银行客户数突破 1700 万户,这一数字比2010 年末增长了 27 倍。建行的手机银行客户则达到了 4695 万户,增幅为 109.22%;手机银行交易量 2.06 亿笔,增长 93.25%。 伴随着电子银行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其对柜面业务的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