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利川市都亭一小 袁明教材分析:藏戏,是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在藏族聚居地区普遍流行。藏戏艺术有 600 多年的历史,比国粹京剧还早 400 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顺序安排结构。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带着面具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许下宏愿,发誓架桥” “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 “在雅鲁藏布江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她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 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色,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学情分析:本课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领会编者的意图,根据儿童特征,突破重点,切记面面俱到,过度发掘。对宗教,活佛,高僧,巫女等不必深究,对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精神不做过多过深的人文内涵挖掘。重点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 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2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重难点:1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2 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色,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表达。准 备:1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方式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2 藏戏面具图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出 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钹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读后交流、梳理:4-7 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 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三、自主研读 4-7 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1自由读 4-7 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四、自主研读 8-19 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1出示研读主题:( )的面具;( )的舞台;(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再读 8-19 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指名读 1-3 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五、拓展学习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其他地方的戏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利川市都亭一小 袁明教材分析:藏戏,是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在藏族聚居地区普遍流行。藏戏艺术有 600 多年的历史,比国粹京剧还早 400 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顺序安排结构。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带着面具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许下宏愿,发誓架桥” “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 “在雅鲁藏布江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她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 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色,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学情分析:本课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领会编者的意图,根据儿童特征,突破重点,切记面面俱到,过度发掘。对宗教,活佛,高僧,巫女等不必深究,对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精神不做过多过深的人文内涵挖掘。重点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 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2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重难点:1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2 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色,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表达。准 备:1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方式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2 藏戏面具图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出 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钹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读后交流、梳理:4-7 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 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三、自主研读 4-7 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1自由读 4-7 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四、自主研读 8-19 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1出示研读主题:( )的面具;( )的舞台;(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再读 8-19 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指名读 1-3 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五、拓展学习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其他地方的戏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利川市都亭一小 袁明教材分析:藏戏,是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在藏族聚居地区普遍流行。藏戏艺术有 600 多年的历史,比国粹京剧还早 400 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顺序安排结构。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带着面具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许下宏愿,发誓架桥” “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 “在雅鲁藏布江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她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 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色,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学情分析:本课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领会编者的意图,根据儿童特征,突破重点,切记面面俱到,过度发掘。对宗教,活佛,高僧,巫女等不必深究,对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精神不做过多过深的人文内涵挖掘。重点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 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2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重难点:1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2 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色,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表达。准 备:1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方式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2 藏戏面具图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出 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钹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