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徐培敏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下面我将从教材、前测、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7074 页。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 ,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四、说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教具。(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的学具。五、说教法和学法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六、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2.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3.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板书:物体表面)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 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2)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2. 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3. 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简单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 、 “摸一摸” 、 “比一比” ,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4.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 ,动手拼摆,合作探究。(3)提出操作要求: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4)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几个几。(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又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5.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要求自学第 73、74 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 平方米?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2)检查自学情况。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出示面积单位教具)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 1 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 1 平方米吗?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试一试:1 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 ”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1. 第 74 页“做一做”第 1 题。2. 第 76 页第 2 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3.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 小资料:有关各国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由此想到了什么?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七、说板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徐培敏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下面我将从教材、前测、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7074 页。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 ,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四、说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教具。(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的学具。五、说教法和学法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六、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2.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3.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板书:物体表面)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 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2)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2. 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3. 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简单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 、 “摸一摸” 、 “比一比” ,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4.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 ,动手拼摆,合作探究。(3)提出操作要求: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4)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几个几。(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又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5.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要求自学第 73、74 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 平方米?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2)检查自学情况。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出示面积单位教具)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 1 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 1 平方米吗?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试一试:1 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 ”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1. 第 74 页“做一做”第 1 题。2. 第 76 页第 2 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3.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 小资料:有关各国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由此想到了什么?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七、说板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徐培敏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下面我将从教材、前测、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7074 页。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 ,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四、说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教具。(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的学具。五、说教法和学法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六、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2.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3.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板书:物体表面)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 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2)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2. 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3. 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简单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 、 “摸一摸” 、 “比一比” ,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4.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 ,动手拼摆,合作探究。(3)提出操作要求: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4)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供应会计岗位聘用协议
- 培训中心停车场运营办法
- 地铁车辆段建设机械台班施工合同
- 甜品店门头租赁协议
- 农村林地租赁合同:林业碳汇项目
- 艺术团体管理助理招聘协议
- 设计单位流程优化方案
- 咖啡馆炊事员工作守则
- 建筑工程备案审批合同ktv
- 机场航站楼广告牌安装施工合同
- 【高中语文】《逻辑的力量》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光伏发电项目试验计划
- 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传染病报告卡
- 主要通风机检查、运行、维护、故障记录
- 项目物资管理员培训交底总结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安庆师范大学版)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法院诉讼指定监护人申请书
- 《自然保护区管理》课程讲义
- 类风湿性关节炎综述4572
- 机关事业单位公文写作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