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全册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全册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全册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全册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 -第一单元 师生师恩难忘课时: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3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重 点 难 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从我们进入幼儿园那天起,就和老师朝夕相处,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啊!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时隔四十多年之后,写下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板书课题 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作者为什么觉得师恩难忘?老师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让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二、自主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 -1初读课文,我能读正确。2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描红纸 牵着 姥姥 冒炊烟 念叨 恍如歇歇脚 滋润 拐杖3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4我能写出读音并组词。正 ( ) 折 ( ) 5二读课文,我能读正确、流利。6三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经典词句,用我喜欢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7我再把课文读一遍,我们能用这几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段话 。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读音、结构、识记字形的方法、扩词。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 2、4、6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2小组学习:说说课文回忆了一年级时候的那些事?时隔四十年之后“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指名回答)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3 -文中的插图描绘的是什么?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指名回答) 过渡: 那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3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五、总结拓展,我收获六、达标检测,我能行1看拼音,写词语。chu yn nin dao z rn gui zhng( ) ( ) ( ) ( )xi jio qin gu hung r jio hu( ) ( ) ( ) ( )2. 辨字组词。杖( ) 尾( ) 诲( )炊( ) 娓( ) 海( )3给加点字选择读音,在正确的音节下画“” 。正月(zhng zhng) 衣襟(jn jng)教(jio jio)书 戛(g ji)然而止4. 补充词语,解释所填的字。身( )其境: 引人入( ): 戛然而( ): ( ) ( )动听: 5. 联系课文内容,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读一读。田老师用 ( ),滋润了我,在我那 ( )的心田里,播下( )的种子,他的 ( )之恩。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4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首先,老师要来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在横线上填上课文中的词语。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 地讲起来。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 。田老师每讲一课 ,都要编一个 的故事。 ,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作者为什么觉得师恩难忘?老师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让我们来走进课文。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2.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师恩是指什么?文中的哪句话说明我难忘师恩?田老师用故事来讲述课文的做法,对我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3.第一天上课,田老师怎么给我们上课的?将写田老师的语句和写我听得入迷的语句分别划下来读一读。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 全班展示交流自主学习 2、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 1、3四、合作探究,我参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5 -(一)学习第二段。1田老师的课有什么特点?交流“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感受。出示句子: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a“滋润”一词在字典里是怎样解释的?你觉得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或文章里又是什么意思?b 你能找出这句话的前后文中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理解吗?指名学生读出相关内容。c 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谁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d 仿写句子“老师的故事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2.田老师的故事对“我”有怎样的影响呢?3.朗读课文第二段的语句,感悟教“我”怎样做人的美好形象。(二)学习第三段。 1.导入:田老师的故事像点点春雨,滋润着“我”,影响着“我”。当“我”再次回乡见到老师的时候,“我”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2.默读第三段,找出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的词句,并想一想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并通过朗读将情感表达出来。4.理解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 “我”要感谢老师的是什么?代“我”向田老师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话。五、总结拓展,我收获。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6 -再读课文,讨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 分享故事师生之间六、达标检测,我能行1.照样子写词语。娓娓动听: 、 、 春雨点点: 、 、 戛然而止: 、 、 2.填合适的成语。A 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 ),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B 奶奶摇着蒲扇,( )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C “( ),( )”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3.仿写句子。例句:田老师讲的故事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七、板书设计师恩难忘娓娓动听 编故事 感激、怀念身临其境 受滋润八、课后反思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7 -孔子和学生课时: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2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身的阅读感受。3情感目标: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重 点 难 点】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2.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教育 学费 贫穷 富裕 愚笨 有教无类 远近驰名严肃 谦虚 谨慎 优点 迷惑 因材施教 和颜悦色3.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4.放声读课文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5. 说一说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展示交流,我愿意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8 -1. 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裕、谨、谦、慎读音、结构、识记字形的方法、书写要点并扩词。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 2、33指名朗读课文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交流对孔子的印象。2.小组研读第一段,A 小组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B 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反复读一读: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C 组内交流读后体会。 D 再来读读书,找出书中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的一个词。(板书:有教无类)五、总结拓展,我收获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他的学生把他尊称为“夫子”。孔子二十多岁就投身教育,三十岁左右首创私人讲学。他的学生达三千之多。六、达标检测,我能行1.看拼音写词语:ji jng pn qing f y cng mng y bn _ _ _ _ _ yu jio w li yn ci sh jio yun jn ch mng _ _ _ yn jn zhung zhng h yn yu s wn sh zh sh _ _ _ _ _2.圈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愚笨(y y) 一束(s sh) 乐意(l yu) 驰名(c ch)既然(j j) 严肃(s sh ) 谦虚(x x) 尊敬(zn zhn)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把部分词语送回家。( )( )驰名 万( )先( ) ( )( )无类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9 -( )( )树木 ( )( )施教 和( )悦( )各( )各( ) 远近( )( ) 天( )聪( )A.老师( )地跟我谈心,我很感动。B.( ) ( )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C. 超市里( )的玩具都让人爱不释手4.辨字组词:虚( ) 糊( ) 驰( ) 浴( )虑( ) 湖( ) 弛( ) 俗( )5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七、板书设计八、课后反思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0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词语闯关,完成 P5“读一读,抄写画线的词语”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二、自主学习1.认真读一读子夏和孔子的对话(2-3 自然段) ,思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孔子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弄懂“变通” 、 “和颜悦色” 、 “谦厚” “远近驰名” 、“谨慎” 、 “谦虚”等词语的意思。三、合作探究,我参与探究一:从孔子和子夏的对话中,你对孔子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1.同桌讨论、交流。2.集体汇报交流,相机理解“因材施教” 。3.分角色朗读。4.“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身的教育。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5.出示孔子名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做以总结。探究二:为什么称孔子为伟大的教育家?1.齐读第四自然段后,全班交流四、总结拓展,我收获1.假如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2.读一读:(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1 -3.推荐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五、达标检测,我能行1.近义词:富裕( ) 培养( ) 敬重 ( ) 驰名( ) 2.反义词:贫穷( ) 聪明( ) 亲近( ) 谦虚( )3.词语积累:和颜悦色: _ _ _ _4.据义写词:(1)不论对哪一类人都进行教育。 ( )(2).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 )(3).形容脸色和蔼可亲。 ( )5.修改病句.(1)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2)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七、课后反思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2 -语文天地一【学习目标】1学生初步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能用积极、热情的态度进行学习,用实际的行动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加深学生与老师的理解与感情。2在阅读中能理解和积累词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开展“说老师” “为老师做礼物”等语文实践活动,体验师生间的真情实感,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并在活动中学会制定和实施个人活动计划的方法,学习作重点发言人的方法【重 点 难 点】在阅读中能理解和积累词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我尝试1.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 2.学生读课文解疑,边读边圈点:爸爸的老师是谁?二、合作探究,我参与交流:1.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展示激励,我愿意1.指名生读短文,评议朗读情况。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3 -2.全班汇报交流。 四、总结拓展,我收获试着将短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五、达标测评(综合学习活动)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一位影响了我一声的老师,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把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写得细腻感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从幼儿园到现在,有一群人和爸爸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带领我们认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探索一个个未知世界;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的生活抹上绚丽的色彩。他们是谁?确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的儿童到青涩的少年再到风华正茂的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最值得我们感恩的人。这节作文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说一说、写一写“我的老师”。(板书:我的老师) 二、回忆老师,感受师恩 1教师引导:此时,在你的脑海中一定有了一位你最喜欢的老师。看,我给大家“请”来了几位老师,你还记得他们吗?(多媒体出示四年级班上的几位任课教师。) 2讲述与这些老师之间的故事。三、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4 -1怎么把我们可敬可爱的老师写好呢?而在师恩难忘中作者却只通过一节语文,选择一则典型事例,(板书:典型事例)让我们领略了田老师的口才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深深体会到刘绍棠对田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方法叫做“点面结合”。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怎么把我们可敬可爱的老师写好呢?在师恩难忘中作者却只通过一节语文,选择一则典型事例,(板书:典型事例)让我们领略了田老师的口才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深深体会到刘绍棠对田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方法叫做“点面结合”。 2.把平时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人和事写出它的味道来。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则例文一位影响了我一声的老师。 二、学习例文一位影响了我一声的老师,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罗纳德布鲁克斯老师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交流。 2.引导: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做作业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其实只要我们在描写的过程中把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好,这个人就写“活”了,事情也就写具体了。三、自拟作文题,完成初稿。 1.多媒体出示:曾经在课堂、在办公室、在操场、在校外活动我们都和老师有过难忘的瞬间,让我们用笔记录那段时光吧2.自拟作文题感谢您,老师 夸夸我们的班主任 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3.独立完成初稿我的老师,要求学生就写一个故事) 四、交流刚刚写的一段话,学生之间相互修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5 -听一位同学交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点评,然后播放多媒体,让学生把情感写出来。 六、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典型事例(动作、神态、语言) 点面结合 第二单元 明 月古诗二首主备教师: 审核: 上课教师: 上课日期: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鸟鸣涧【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3.用文字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的情景。【重 点 难 点】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与方法】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感知诗意;赏读诗文,体味清幽。一、 导入新课1、关于月亮的诗歌背诵会2.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解释“涧” ) 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轻声读古诗鸟鸣涧 (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 ;2.说说带点词语意思;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6 -人闲空时鸣3.串联诗意。4.读古诗,想象画面描绘的景色。并说一说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5.再读,尝试用铅笔画出朗读节。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2. 指名读齐读古诗 3.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 诗人王维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到诗中一行一行仔细地找一找,并把它圈出来,四行都找完了想一想、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突出了一个什么字? 2. 说一说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鸟鸣涧得静?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句中鸟儿时不时在叫,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4.教师引领理解“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的反衬的写作手法。5.根据诗境,划出朗读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6 根据朗读节,感情朗读古诗五、总结拓展,我收获1.背诵鸟鸣涧2.师生合作了解作者 -王维3 名句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以月为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了海上月。五、达标检测,我能行1.古诗里的春天。诗句巧填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7 -王维只用了二十个字,给我们呈现了如此美丽的一幅画卷。春天在王维的眼中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在贺知章的眼中是“碧玉妆成一树高, 。 “在诗人杜甫的眼中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在苏轼的眼中是“等闲识得东风面, ” 。在杜甫的眼中是“ , ”。在唐代杜甫的绝句中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在叶绍翁的眼中春天是“ ,一枝红杏出墙来” 。2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写一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六、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鸟鸣涧花 春山 夜月 明鸟 静涧 美七、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内容】 暮江吟【学习目标】1. 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8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3、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重 点 难 点】 理解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读中感悟体会其中的诗味。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一、 导入新课1.诗词接龙的游戏2 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板书:暮江吟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仔细观察题目说一说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吟”是什么意思?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读诗。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思考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三、展示交流,我愿意、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交流: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它们的哪些特点来写的?、齐声朗读全诗。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学习前两句。(1)重点理解词语。“残阳”是什么意思?“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 、 “射”可不可以?(2)为什么用“一道” ,对于夕阳,我们多半怎样的给它组词? (3) 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4)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2、学习后两句诗。 指名朗读后两句诗。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19 - “可怜”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在哪里? 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根据诗境,按照朗读节感情朗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五、总结拓展,我收获1.背诵暮江吟2 名句赏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焕登鹳鹤楼六、达标检测,我能行 ()写话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七、板书设计: 暮江吟 八、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0 -飞向月球主备教师:花晓燕 审核: 上课教师: 上课日期:【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认“径、舱”等 11 个生字;会写“芒、驰”等 6 个生字;理解“奔赴、径直”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大致过程以及课文说明的航天知识。3、通过讨论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所说的话,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重 点 难 点】1、理解课文内容,增进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2、体会“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3. 板书课题 6 飞向月球)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 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并圈划在书上。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现 土壤 浆糊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往 捏成糊3.我能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在书上作标注) 失重: 耸立 联络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1 -训练有素: 心驰神往 4. 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 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识记字形的方法以及“芒、茫”书写要点并扩词。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 2、33指名朗读课文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2、学习课文第一段。(1)、同桌互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交流以下三点:、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 年 7 月 16 日 9 点 32 分)、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怎样飞向月球?用=画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3)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3、学习课文第四段。(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 (2)、PPT 呈现月球上的荒原与高山五、总结拓展,我收获知识卡片-阿姆斯特朗1、完成配套第七页 “温故知新”1-3 题2、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素( s su ) 径(jng jn)悬(xun xin) 舱(cng cn)减(jin jing) 络( lu g )3比一比,再组词。径( )络( )芒( )缘( )轻( )路( )茫( )缓(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2 -小心( ) ( ) 心( )神( )巨石( ) ( ) 训练( ) ( )七、 板书设计飞向月球开始奔赴月球的旅行飞往月球的途中登上月球和月球的真实情况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自由朗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说一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2.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三、展示交流,我愿意分组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学习课文第二段(第 2、3、4 自然段)。(1)快速浏览课文第 2 自然段,用课文中的话解释“失重”(2)吃饭、休息如此不顺、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画出相关语句,谈谈体会。2.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从哪里看的出?3、学习课文第二段(第 5、6 自然段)。(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2)、 同桌互读第 5 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3)理解“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4)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5)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6)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 1969 年 7 月 16 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呈现:登月的视频录像。)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3 -四、总结拓展,我收获1、完形填空 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 的经过,告诉我们 很有开发价值。2.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五、达标检测,我能行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脚印( )的月球( )的宇宙( )的荒原( )的色彩( )的光芒2、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装载(zi zi) 奔赴(bn bn) 似的(sh s )着陆(zhu zho) 舷窗(xin xun) 浆糊(h h)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把加线的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语:A、飞船绕地球飞行几圈以后,径直向月球加速前进。( )B、在这段时间里,宇航员们可以轮番工作、吃饭和休息。( )C、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 )4、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 通过读这段话,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写下来:_ 这段话为什么一开始就写道“月球上面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兔”?_。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奇异( ) 呈现( ) 耀眼( ) 用“有时有时有时”写一段话。 5、积累谜语月莲有关的诗句六、板书设计 开始登月:1969 年 7 月 19 日飞向月球 飞往月球:有趣、艰辛 实现了夙愿着陆月球:激动、自豪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 七、课后反思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4 -走月亮主备教师: 审核: 上课教师: 上课日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重 点 难 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 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5 -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3.板题:走月亮 读课题。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 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并圈划在书上。淘洗 柔和 运载 风俗 银毯 低垂 浇灌 闪烁水塘 稻穗 沉甸甸 坑坑洼洼 闪闪烁烁 沟水汩汩3.我能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来说说对词语的理解:柔和: 风俗: 沉甸甸: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三、展示交流,我愿意1. 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识记字形的方法以及“牵 、柔”书写要点并扩词。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 2、33指名朗读课文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一遍课文。思考: “走月亮”是什么意思?“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并用“”标记出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数一数出现了几次?2.请大家用“”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分段。五、总结拓展,我收获听课文朗读录音告诉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六、达标检测,我能行1、完成配套第七页 “温故知新”1-3 题2、照样子写词语。沉甸甸 : 、 、 闪闪烁烁: 、 、 沟水汩汩: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6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 学习第一部分轻声自读课文 1-3 自然段。独立思考:1.“我”和阿妈是什么时间走月亮?月亮从哪儿升起来了? 2.月光带来了怎样的景象?并用“=”标记出相关语句。3.反复诵读“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思考:作者的使用了( )修辞,观察顺序是从( )到( )。尝试感情朗读。 月亮还照亮了哪儿?结合全文仿写句子。月亮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样的柔和,照亮了 ,照亮了 也照亮了 三、展示交流,我愿意分组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A 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5 自然段 ,交流并概括填写:(1)“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时,看到 闻到 想到 由此我们感受到 (2)美句赏析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我们这样理解: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我们这样理解: 2.B 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 自然段 ,交流并概括填写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27 -(1)“我”和阿妈在溪田埂边走月亮时,看到 闻到 想到 由此我们感受到 (2)美句赏析(1)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田野里有哪些秋虫夜鸟?他们此刻在做什么?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2)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都有。这是一个 句 。 (3)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是一个 句 。 把 比作 , 用 喻 。3.共同探究(1)美句赏析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2)交流: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四、总结拓展,我收获你和爸爸或妈妈走过月亮吗?你去了哪里走月亮,说说你在走月亮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