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学案新人教八下_第1页
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学案新人教八下_第2页
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学案新人教八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课 工业化的起步知识梳理1、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建立了东北、华北、西北等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重点难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 30 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 156 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内容: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典型例题例 1:在 1953 年至 1957 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是(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的准确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解析本题,应全面把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是“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重要表现,也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 1954 年的“一届人大”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经过三大改造, 1956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则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以后。答案:C例 2: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与辨别能力。从题干的“社会主义类型”可直接排除A 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起到过临时宪法的作用,但不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我国的一部普通法律。1954 年“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等,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答案:D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要查找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的相关文件,应选取哪一年的资料 ( )A1949 年 B1950 年 C1953 年 D1956 年2、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一桥”指 (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 ( )A工业化建设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文化建设 D农业化建设4、慰问“一五”计划期间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区职工,你主要应该到祖国的哪个地区? (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B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的爆炸C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作业D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6、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三大改造完成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国家主席是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毛泽东 D朱德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 (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C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性质 C人民民主共和性质 D联邦共和性质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材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 1 材料 2 材料 3 分别出自什么法律文献?这三部法律文献的性质有何不同?依据材料 3 回答,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是什么?此文献在当时起什么作用? 该文件是什么性质的?为什么?三、简答题:我国为什么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重大成就?四、活动与探究:思维擂台:你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经之路是什么?知识拓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为进一步健全人民民主制度,中共中央提出了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议。1954 年9 月 15 日至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宪法和一系列法律文件,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选举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林伯渠等十三人为副委员长,选举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对发扬民主、健全法制起了重大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B 5、B 6、C 7、C 8、D 9、B二、材料解析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当时我国的施政方针,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三、简答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行,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一五”计划期间,党和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其资金之多,力量之大,都是空前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制定,进一步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和鼓舞了全国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四、活动与探究建国初期的工业化重心:东北地区较早获得解放;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煤炭、水等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依托苏联等。改革的今天,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