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操作手册_第1页
椎间孔镜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操作手册_第2页
椎间孔镜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操作手册_第3页
椎间孔镜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操作手册_第4页
椎间孔镜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操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椎间孔镜椎体融合术操作手册,一、手术器械介绍,导针,扩张管上标记有与可膨胀融合器规格相应的尺寸,手术中使用多大的型号的可膨胀融合器,相应的使用同规格的扩张管及工作套管即可! 每个规格对应一个编号(1-6),相同编号的扩张管与工作套管、环锯配套使用。,六级扩张管,编号 1 - 3 的扩张管可以将切口扩张至 6.4mm,引导放置内径6.5mm的工作套管;编号 4 的扩张管可以将切口扩张至 8mm , 引导放置内径8.1mm的工作套管;编号 5 的扩张管可以将切口扩张至 9mm , 引导放置内径9.1mm的工作套管;编号 6 的扩张管可以将切口扩张至 10mm , 引导放置内径10.1mm的工作套管。,六级扩张管,编号 3 的锥头扩张管可以将切口直接扩张至 6.4mm,在导针的引导下穿刺到病患位置,并导引放置内径6.5mm的工作套管;,锥头扩张管,四级工作套管,工作管上标记有与可膨胀融合器规格相应的尺寸,手术中使用多大的型号的可膨胀融合器,相应的使用同规格的扩张管及工作套管即可! 每个规格对应一个编号(4 - 6 ),相同编号的扩张管与工作套管、环锯配套使用。 举例说明:编号 5 的工作套管,内径9.1mm,可以穿插 编号 5 的扩张管(外径9mm)及环锯(外径9mm) ,同时可以置入规格为9mm的可膨胀融合器。,四级工作套管,编号 3 的工作套管内径 6.5mm,通过编号 3 的扩张管或者锥头扩张管置入,可以放置编号 3 的环锯、终板处理器以及弯头刮匙; 编号 4 的工作套管内径 8.1mm ,通过编号 4 的扩张管置入,可以放置编号 4 的环锯以及8mm可膨胀融合器; 编号 5 的工作套管内径 9.1mm ,通过编号 5 的扩张管置入,可以放置编号 5 的环锯以及9mm可膨胀融合器; 编号 6 的工作套管内径 10.1mm ,通过编号 6 的扩张管置入,可以放置编号 6 的环锯以及10mm可膨胀融合器。,四级环锯,环锯上标记有与可膨胀融合器规格相应的尺寸,手术中使用多大的型号的可膨胀融合器,相应的使用同规格的环锯即可! 每个规格对应一个编号( 4 - 6 ),相同编号的扩张管与工作套管、环锯配套使用。,四级试模器,试模器头部有与可膨胀融合器规格相应的尺寸标记。,终板处理器:可以处理工作套管下对应区域的终板及髓核组织。,窗口处的标记与前端可以张开的大小对应,还可以做选择可膨胀融合器的标准, 我们选择的可膨胀融合器要比此指示的标记数字大1mm。,可弯头刮匙:处理终板处理器无法处理的边缘位置的终板及髓核组织。,窗口处标记有弯头刮匙弯曲的角度,可以通过旋转尾部的把手调节弯头刮匙的角度大小(最大到50度)。 可弯头刮匙可以处理工作通道范围以外的终板区域,植骨后可以使植骨与上下椎体更好的融合。,植骨器:向椎间盘内填充骨颗粒,使上下椎体融合。,融合器夹持器:夹持可膨胀融合器,放置进入椎间盘内;,可膨胀融合器,二、手术操作介绍,1、体位病人俯卧于可透视手术床要求:a、病床透视性好;b、CP机正侧位调整容易;c、用标记笔皮肤上标记;d、消毒铺巾;,2、定位及划线C-臂机透视下正侧位定位定位原则(建议):1、L45,脊柱后中线旁开8cm;2、L5S1,脊柱后中线旁开9cm ;,局部麻醉采用:使用注射器吸取麻醉剂对进针点皮肤表面、皮下筋膜一直到椎间盘,逐步进行局部麻醉;,3、麻醉:局部+强化麻醉,4、穿刺针穿刺4.1、使用18G带芯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方式如下: a、L45,8cm处进针点与矢状线夹角45 b 、L5S1,9cm处进针点与矢状线夹角40;4.2、穿刺针由凯米氏三角进入椎间盘。,5、放置导针5.1、抽出18G穿刺针内芯,置入导丝进入椎间盘内;5.2、拔出穿刺针外管,沿导丝用尖刀片切开皮肤及皮下筋膜,切口大小8-8.5mm;,6、置入扩张管沿导针逐次用锥形扩张管、1-3级扩张管,将孔道直径扩大至6.4mm。,7、放置工作通道7.1、沿扩张管放置内径6.5mm的工作套管,工作套管紧靠纤维环位置,用型号匹配的环锯切开纤维环,将工作管道送入纤维环内固定,8. 1、将可调控椎间盘铰刀(简称终板处理器1)由工作套管插入,透视下观察铰刀深度(也可根据铰刀柄上度数推算深度);8.2、根据椎间隙宽度,打开铰刀刀片,使刀片宽度与椎间隙宽度相等或稍宽(旋转时有阻力,顺时针旋切椎间盘内组织);8.3、调节铰刀在椎间盘内不同深度(分前中后),尽可能多的切除椎间盘内组织;8.4、收起铰刀刀片,取出铰刀。,8、切除椎间盘处理终板1,终板处理器1使用状态,初始,撑开,9. 1、使用髓核钳钳取椎间盘内组织;9.2、使用可调控角度刮勺(简称终板处理器2)扩大处理终板的区域;9.3 、处理终板同时,可置入椎间盘镜观察终板处理情况,将终板软骨板切除干净,充分暴漏骨性终板;9.4、使用吸有生理盐水(配庆大霉素)的注射器冲洗椎间盘。,9、切除椎间盘处理终板2,弯头刮匙状态,初始,角度,10.1、放置扩张管,将工作通道的内径调整到与椎间隙高度匹配(选择工作通道比椎间隙高度小3mm);10.2、沿工作通道置入植骨器,取颗粒状自体骨(髂骨松质骨)或加入部分人造骨 ,沿植骨器通道植骨6g或者9g;10.3、取出植骨漏斗;,10、植骨,11.1、沿工作套管放置试模器,通过试模器选择适合椎间隙高度的融合器;11.2、通过试模器,在椎间盘内建立可膨胀融合器进入的通道。,11、试模建立融合器通道,12.1、根据试模结果选择融合器,夹持器夹持可膨胀融合器;12.2、沿工作套管插入椎间盘,透视下观察融合器的深度(融合器距椎体前缘5-10mm);12.3、调整可膨胀融合器的方向,透视下观察可膨胀融合器上下齿面与上下椎体骨性终板平行;12.4、顺时针旋转夹持器内芯,可膨胀融合器在体内撑开(最大可以撑开 3mm),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