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_第1页
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_第2页
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_第3页
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_第4页
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摘 要财务报表内容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主要财务信息,也是连接企业与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的桥梁。但是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财务报表粉饰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它掩盖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报表使用者传达不准确或是不真实的信息。然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社会监督等本身存在着局限性,不一定能及时识别出被粉饰了的财务报表并予以防范,加之信息不对称和使用者专业知识的限制,报表使用者相对于报表提供方处于十分劣势的地位,往往被粉饰的财务报表所误导,错误判断,作出不正确的决策而遭受损失,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近年来发生的海王公司利用坏账准备调节利润,格林科尔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等,都在市场上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变得十分紧迫。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市场不发达和各种制度的不健全等,财务报表粉饰现象日趋严重且报表粉饰手段愈加复杂,粉饰的程度也愈高。因此本文主要从财务报表粉饰的现状出发,论述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内外部动因,分析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常见手段与类型,探析如何识别财务报表粉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管理人员、企业治理结构、相关法规和监管制度提出如何有效防范财务报表粉饰的建议。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识别,应对IIHow to identify and respond to the whitewash of financial statementsAbstractFinancial statements of enterprise to are key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at provided by companies, connected with the government, investors, creditors and other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ut at present, whether domestic or foreign, the whitewash of corpo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universal. It conceals the true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conveys false or inaccurate information to users. However, with the inherent limitation of government regulators and community supervision, it is not easy to identify and prevent the whitewash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time .Beside, since the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ompanies and users, and the fact that the users have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financial, they are in a very disadvantaged position when compared with providers. The probably result is that users are misled, make wrong judgments and decisions and suffer a loss in the end. It is not good for market to develop healthy and orderly. In recent years, Sea King use for bad debts to adjust profit and Green Corner manipulation profits through related transactions and other event mad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the authentic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 to identify and respond to the whitewash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effectively becomes more urgent.China is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market is undeveloped, and various systems are not perfect, the whitewash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ecome general, and the means to gloss over it are growing more complex, with higher degree. The cause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system related is not complete, and supervision is poor. This article start from the status quo about the whitewash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discusses what social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lead to the phenomenon, the types and how to identify the whitewash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this, we advise suggestions from different degrees, like managem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regulatory regime. Keywords: Financial Statements, whitewash, identification, prevent 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二、财务报表粉饰概述 .1(一)财务报表粉饰的概念 .1(二)我国财务报表粉饰现状 .2三、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内外部动因 .2(一)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二)财务报表粉饰的内外部动因 .4四、财务报表粉饰常见的手段和类型 .5(一)通过资产评估粉饰财务报表 .5(二)通过掩饰交易事实粉饰财务报表 .6(三)通过关联方交易粉饰财务报表 .6(四)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粉饰财务报表 .6(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粉饰财务报表 .7五、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 .7(一)如何识别财务报表粉饰 .7(二)对如何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几点意见 .9结论 .12参考文献 .14谢辞 .15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1一、绪论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信息的载体,是政府机构、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媒介,也是其作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由此可见,财务报表所含的信息在市场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有的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规和监管制度等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急需改善。从 2005 年朱镕基总理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所作的题词“不做假账”上可以看出如何规范财务报表,防止企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粉饰财务报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其也是使我国同国际接轨所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规范财务报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防止财务报表粉饰除了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增强政府机构和社会的监管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企业出发,加强企业管理层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心,从根源上预防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减少报表使用者因误读财务报表而做出不恰当的决策而遭致损失发生的事件,以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我们知道,防范财务报表粉饰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除了政府部门外,各国的会计工作者和科研、教学人员也都为此做着努力。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和论述,在不同的领域,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对财务报表粉饰做了研究和分析,力求规范市场经济,有效解决财务报表粉饰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财务报表粉饰内涵和现状出发,分析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内外部动因,论述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手段和类型,探讨识别报表粉饰的方法,最终提出如何有效防范财务报表粉饰的建议。二、财务报表粉饰概述(一)财务报表粉饰的概念所谓财务报表粉饰是指企业利用会计法规上的漏洞或者不完善之处,采用一定技巧,使其会计报表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财务报表粉饰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粉饰财务报表的主体是企业,主要是企业中有实际管理决策权的管理层,或者对被粉饰财务报表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重大影响的人;第二、财务报表粉饰的对象是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等;第三、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并非是赤裸裸地通过违反法律规定而1 肖江谈如何识别粉饰的企业会计报表科技创新导报,2008, (5) 2进行的,而是以一定的技巧利用会计法规上的不足或者不完善之处来粉饰他们的财务报表;第四、财务报表粉饰的最终目的是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达到他们所追求的目的。我认为,对于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我们不应完全予以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更为灵活的空间,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报表粉饰行为能够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同时改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但若企业的报表粉饰行为是为了掩盖真实的运营状况,以误导报表使用者,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是报表使用者及市场所不容许的。本文所说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更多地是指后一种情况。(二)我国财务报表粉饰现状财务报表粉饰现象在国内外都屡见不鲜了,几乎所有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都多多少少存在粉饰报表的行为,且粉饰手段有向多元化、隐蔽性发展的趋势,以下是我国目前财务报表粉饰现象存在的一些特点:第一、涉嫌粉饰报表的公司的盈利状况和财务状况通常不是很好,且经济落后的地方,粉饰报表的企业比例相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高;第二、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金额往往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在上市前及上市后一段时期内有粉饰报表行为;第三、报表粉饰通常是为了粉饰利润,而利用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调整利润等成为重要的粉饰报表手段;四、被会计师发现并披露的比例较小,且有粉饰报表行为的公司往往会经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但一旦被揭露后,上市公司被 ST、暂停或中止上市的比例也较高;第五、对企业粉饰报表行为的监管力度不足,对它们进行实质性的惩罚较少、较轻。三、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内外部动因(一)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1信息不对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它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因其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而能接触并掌握真实有用的信息。企业的大股东也因其享有主要的股东决策权而能在实质上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其对信息的掌握也是十分充分的,但那些零散、占大多数的小股东及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一般情况下要通过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依此做出各类决策。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所获得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3的信息在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上往往不能得到很好地保证。因此,当经营者、大股东、小股东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不一致时,前者就可能利用其在信息获取上的优势,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来粉饰财务报表,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2会计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不够健全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从 1992 年开始建立之后,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完善,最新的是2006 年 2 月 15 日由财政部颁布的。健全的企业会计制度应能体现并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但由于市场建设本身的不健全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现今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的关注重点仍然是放在以什么样的方式整理编制财务报表信息以及以何种方式对外提供信息,即侧重于报表提供者而非报表需求者。另外,会计制度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如准则中规定的存货计价方式可以采取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算术平均法等;对资产项目计提减值准备等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标准,再加上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不同行业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制度与税法制度等存在不一致。这些可以供企业选择的方法、程序等使得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大的灵活性,进一步为企业粉饰财务报表创造了空间。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各种制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公司治理存在许多缺陷,如企业股份的过分集中,造成“一股独大” 、 “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使得企业的决策权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上,而公司的独立董事、监事会等依附于大股东或是企业管理层,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并不能真正实现监督职能,加之企业管理层变动频繁,内部审计虚位,对于企业风险意识薄弱,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诱使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3对财务报表粉饰的监管和惩治力度不足企业的监管体系主要可以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个部分。其中内部监管通常是企业自身设置的机构或是由指定的人员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很可能会受制于管理层,因为各种原因要听从管理层的领导,这样使得其监管上的独立性相对较差,对于管理层的不当行为往往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约束和制止。至于外部监管,主要依靠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又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由于企业性质、规模的不同以及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会计师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发表审计意见已经取代查找企业舞弊行为成为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的和最终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报表粉饰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同时,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对此的处罚力度较弱。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4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该法条虽然规定了处罚事项和处罚内容,但是很明显,其缺乏具体的实施细节和相关解释,给予的惩罚较轻,加之不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处理上的不一致,以及执法不严等制度因素,使得法律的权威性大大降低。法律监管上的不够严格,导致企业管理层在利益的驱使下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投机心理越来越重。4语言文字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潜在影响着财务报表真实性众所周知,中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样,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解释,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在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的。例如,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附注就要求有很多文字性的内容,如何对这些文字进行操作,如何对财务信息进行文字表达就可能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理解与接受程度。通常,企业会对自身较好的方面用较多的文字进行表述,并尽量凸显其优势,争取使所有报表使用者都能注意到这些方面,而对企业有较好的预期。相反,企业对于不愿为公众所知的方面则会采用较隐晦的表述,不做充分的介绍,或者就只是对其轻描淡写一番,尽量避开报表使用者对这些方面的注意。可想而知,企业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于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认识和理解,并可能因此而做出不适当的决策。(二)财务报表粉饰的内外部动因1财务报表粉饰的内部动因(1)企业管理层为粉饰业绩而粉饰财务报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常常会采取各类方式去促使企业员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一方面,企业往往将其与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职位升迁等相挂钩。若当年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是很好,没有达到评定奖金或是升职的水平,管理人员很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为粉饰经营业绩而粉饰财务报表。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市场的独立个体,也常常要为了应付政府部门或者所在行业的考核、检查等,粉饰财务业绩,以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2)为了掩饰企业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而粉饰财务报表当企业的经营状况或是财务状况困难导致不能正常运营时,很多企业就会通过更改所选择的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或是采取资产重组、资产再评估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经浅析如何识别与应对财务报表粉饰5营业绩,甚至,企业会通过非法拆借资金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盈利比率等以解决自身的筹资、投资问题。另外,许多企业利用税法的规定调整与纳税有关的数额而粉饰财务报表,以达到多纳、少纳、延迟缴纳甚至是不纳税款的目的。2财务报表粉饰的外部动因首先,经过企业粉饰的财务报表更容易获得银行的审批通过而取得银行贷款。我们知道,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选择。但为了规避一定的风险,保证贷出资金的安全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希望能把资金贷给那些具有良好偿债能力的企业。例如,银行在放贷前通常要先去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可能存在的偿债风险,并对它们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最后决定是否贷款给企业以及要贷给企业的金额。在这个过程中,财务报表就起着桥梁作用,是银行所作出的最后决定的重要依据。由于资金流是企业正常运转所必须的,为了获取金融企业的贷款,企业就会对自己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了。其次,企业粉饰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获取商业信用,所谓的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1良好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可以更好地获得其他企业的信任,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和资金利用上的优势,例如推迟付款、向企业借款、寻求其他企业的担保等。再次,企业为了股票筹资而粉饰财务报表。相关法律规定了企业申请发行股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满足连续三年盈利,这就与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重大的关联关系。另外。股票发行的顺利与否及股票价格的确定都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若能粉饰企业的预测盈利水平,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出现于公众面前,就能相应地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募集更多资金。相应地,公司法也规定上市公司发行配股以及什么情况下要被摘牌等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当企业在账面上无法满足首次发行股票、发行配股或者是连续三年亏损要被摘牌前,采取不正常的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成为一种很大的可能。四、财务报表粉饰常见的手段和类型(一)通过资产评估粉饰财务报表当公司需要进行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向其他企业或个人租赁资产或要将自身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时,往往要对资产进行评估。而为了达到目的,就会将资产价值确1 /view/234151.htm?fr=ala0_1_1,2010 年 5 月 22 日访问。6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