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城乡改革不断深入,.,2,你还记得吗?,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召开于 年的 (会),会议作出了实行 的新决策。,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主要标志,.,3,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乡不断深入,其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4,如何改革?(经济体制),农 村:城 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点:国有企业,.,5,1、有哪些同学的家里种有田地?主要种些什么?,2、如果觉得栽种其它作物收益更大,你家能改种别的作物吗?为什么?,3、假如你将来上了大学,要出国留学工作,你们家能不能把土地卖给别人?为什么?,能。家庭对土地有自主经营的权利,想种什么自己说了算,不能。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小调查:,.,6,这种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的土地管理方式俗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在哪里掀起?主要内容是什么?2、1978年底、1979年初先后在哪两个省率先实行?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什么?经营方式有什么变化?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起到了哪些作用?,.,8,1、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 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实行 ;由 、 农民率先实行。 2、改革是在坚持 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 、 ,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 四川,集体经济,分户承包 自负盈亏,自主性,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花鼓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农村人民公社,.,10,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大包干”带头人合影,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11,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12,小组讨论,2 、建国后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上有哪些变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有何经验教训?,适合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13,建国后,我党在农村的政策:,1.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2.三大改造: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变革(集体所有) 3.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导下: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的出发点: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教训、启示: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4,1、“文革”后,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 A 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取消人民公社 D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 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B,B,.,1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你认识吗?,.,16,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原因有哪些?,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1)为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也有力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乡镇企业的产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7,三、国有企业改革,看书P5051回答: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2为什么要进行国企改革?3、国企改革经历了什么阶段?,国有企业,第二阶段:经营责任制(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与探索),第三阶段: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终极目标),计划经济的弊端,.,18,为国分忧,在改革浪潮中,出现了企业破产、职工下岗、东西部差距、环境污染等社会现象。1、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19,对问题的看法,(1)任何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都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2)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 (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能因此退缩、迟疑; (4)任何改革都是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与时俱进。,.,20,小组讨论,1、你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在改革浪潮中,出现了企业破产、职工下岗、东西部差距、环境污染等社会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待改革,态度谨慎,指导有力:试点探索,逐步推广下放权限,责任到位,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进更多人的利益前进道路上的暂时困难,我们不能因此退缩迟疑,从而失去机遇,前功尽弃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与时具进.,.,21,小 结,不断深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 异军突起,经济体制改革,从 起步,改 方式,重点改革 ;建立 企业制度,农村,经营,家庭,乡镇,城市,国有企业,现代,城乡改革,.,2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掀起于A、农村 B、城镇 C、国营企业 D、乡镇企业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扬的是A、按劳分配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制度 D、互助合作制度,A,B,.,23,史料分析,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1)材料1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