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育学》练习参考答案_第1页
2016《教育学》练习参考答案_第2页
2016《教育学》练习参考答案_第3页
2016《教育学》练习参考答案_第4页
2016《教育学》练习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教育学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一、填空1孟禄2斯巴达3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4学记5利托尔诺6马克思7劳动生产劳动8礼乐射御书数9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0自我教育二、名词解释1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指凡是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有无组织、有无系统都称为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阶级要求,遵循人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4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三、简答1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是全民的教育;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主要是面传口授。四、论述1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2教育者指能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学习者”社会化及个性化活动的人;3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即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成人教育中的学生;4教育影响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它是实现学习者社会化及其个性化的各种资源,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资源;5教育三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各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职责。【应结合实际论述,需言之有理,鼓励观点创新】221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其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全民化。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脱除文盲运动。3教育民主化。即是对教育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它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多元化。即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5教育技术现代化。即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五、案例分析1答上述观点错误。1这些教师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说明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工作者应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实践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2教育理论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现、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缺少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3孔子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六、辨析1答错误。教育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在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段性,只有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具有阶级性。2答正确。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通过科学分析人类祖先的产生及制造工具前的历史,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为维持人类的生存,年长的一代把生产技能、技巧、经验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风俗习惯等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从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中产生的。第二章教育学一、填空1学记2夸美纽斯3康德4赫尔巴特3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6杨贤江新教育大纲7雄辩术原理8巴班斯基9大教学论10论语11教育12大教学论13梅伊曼14普通教育学15春秋16中庸17保罗朗格朗18培根19凯洛夫20赫尔巴特、杜威21康德22启发性23孔子24苏格拉底25洛克26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二、名词解释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三、简答11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2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阶段,文艺复新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时期,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2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2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但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四、论述11有助于帮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反思教育行为;2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3有助于科学解释教育问题;4可以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需结合实际论述】五、辨析1错误。教育理论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1理论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2实践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现、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2正确。1从外延看,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2从内涵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教育体系或教育制度,更多的是一种教育观念或教育原则,或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时间上的延展性和空间上的包容性共同构成了终身教育概念的外延和内涵。4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填空1心理发展2认知、意向3成熟程度4生理前提、可能性5孟子6自然环境、社会环境7教育、主观能动性8阶段性9孟子10华生11顺序性12环境13个别差异性14不均衡性15个别差异性16成熟17顺序性18个体主观能动性19外铄论二、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两个方面。2遗传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特点。3环境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4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三、简答1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1环境对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也做出一定限制;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3遗传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1遗传是影响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身心发展的过程;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4环遗传素质具有一定可塑性,但遗传不决定人发展。4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54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身状况以及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四、论述11这是行为主义者的观点,其代表人物华生主张环境决定论。此观点片面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把人看作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2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育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3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地被塑造地位上。21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均衡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2意义根据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到循序渐进,抓住发展的关键期、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和因材施教。3列举案例不顾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拔苗助长超前过度教育,不注意发展的不均衡性,错过各种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不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等。3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机遇和条件;3个体的实践活动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力量。【结合自己实际分析】五、案例分析11这是王安石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文章。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长“不使学”而最终并没有成材的故事。2方仲永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能为人发展提供可能性。离开环境影响和良好的教育,这种可能性就无法转变为现实发展。方仲永五岁已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可谓天资聪慧,但因其父只知“日扳仲永环遏于人”却“不使学”,致使方仲永十二三岁已“不能称前人之闻”,二十来岁已“泯然众人矣”。3方仲永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的经历说明,良好的先天素质是智力超常的前提,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者是儿童超常发展的主要原因。2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在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对人发展的作用的同时,要反对的是遗传决定论。【对每一点结合案例论述】31家庭环境与人的发展。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的启蒙教育地。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也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家庭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特殊单位,既是生产单位,6又是生活单位,同时又是教育单位。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2家庭作为人生的起步地,它的教育具有启蒙性特点;家庭作为基本的常存教育单位,教育的时间具有开放性,能满足孩子学习的随机性要求;家庭的血缘性使得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可以是无所不谈。3家庭的许多元素也影响家庭教育结果,如父母学历和职业、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气氛、物质条件等。六、辨析1错误。人的发展既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发展。2错误。遗传决定论是对人的发展影响因素的片面理解。3错误。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4正确。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教育作用的实现,还要受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制约。5错误。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不是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6错误。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是有条件的,也是有限的,不能片面夸大教育的作用。7错误。环境中有积极和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积极、也可能消极。8正确。内发论者强调人的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强调人的内在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忽略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外铄论则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因素。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填空1经济发展水平2政治制度3人力资本4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二、名词解释1人力资本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意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固有特性。三、简答1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教育结构;3经济发展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适当阐述各要点】21教育通过培养大量的政治人才,为政治发展服务;2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73教育可为政治稳定或变革制造所需的舆论;4教育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适当阐述各要点】31人口的质量重于数量;2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3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4教育投资的收益效率高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效率;5政府负担教育费用所占的比重应逐步增大,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社会公平。41教育要完成对人的培养,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教育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但教育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反作用,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功能。表现为两种情况教育的思想和内容有时会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人们也可根据社会发展趋势,预见到教育的发展方向。四、论述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教育能促进文化发展。人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依赖于教育,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一方面,教育将基础文化知识转化为人的经验;另一方面,教育可培养人的心智,使其逐渐具有理解、享用文化的能力;再一方面,教育可促进文化交流,补充、更新本民族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从教育对对文化的保存与传递、教育的文化创新、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文化整合这几方面论述即可。2文化发展制约教育。教育目标的主观成分越多受文化影响越大;文化直接影响教育的内容;影响着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策略的选择。21教育先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水平。教育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不意味着教育消极地等待经济条件,而应当在现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使教育的发展先走一步,从而为经济发展做好人才的准备。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推进,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育必须超前于经济的发展。2教育先行是当代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使科学知识与人结合,同时实现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在科技知识广泛运用于生产过程的现阶段,教育对于生产、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更为突出。3教育是为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教育工作效益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发展须先于经济发展,不能等经济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教育发展适当优先于经济发展,才能为经济发展准备好适当的人才。五、辨析1错误。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82错误。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3错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4错误。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更新。5错误。教育先行并非教育无限制地先于经济发展,而是有一个限度。教育不能脱离经济的现有条件而盲目发展,教育无论怎样优先发展都必然反映经济的发展实际,必须考虑本国经济实力和生产发展水平对教育的限制。6正确。因为教育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教育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有利于国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所以唯有发展教育才能不断推动科技发展与进步,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与源泉。7错误。教育或学校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往往是通过对人的影响以及对科技的影响来实现的。第五章教育目的一、填空1教育目的2人的依据3课程目标、教学目标4培养目标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劳动技术教育7道德教育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9教学工作10生理素质教育、文化素养教育11社会本位12体育二、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体现了国家或社会教育的价值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2培养目标学校根据国家人才规格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对国家人才规格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3课程目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属微观层次目标,是课程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课程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4教学目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属于微观层次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标准。5个人本位论从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出发,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人,使人性得以发展,使人性得以完善化,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6德育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是教育者按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7智育向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教育。8体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人身心发展,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9美育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910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1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12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三、简答11社会依据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2人的依据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程度可接受性;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变化可变性;符合不同类别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差异性。2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教育目的作为一种发展指向,必须考虑教育对象能够实现的可能性。2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代给予了学生以不同的信息量和发展程度,今天的学生与25年前的学生相比其发展潜能就有着很大的区别。3要符合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等的需要不同,教育目的便应有所区别。总之,教育目的的确立,既要把握时代,把握社会,还要与教育对象的需要相吻合。31人的全面发展指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多方面发展,充分、自由的发展和统一的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而且还包括精神、道德和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3人全面发展既指能力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又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4社会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其坚实的理论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体现着共同的精神实质。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明确培养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2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3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51基础性和基本性;2全体性和全面性;3本体性和主体性;4持续性和终身性。【要点需简述】四、论述题11联系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的确立即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有时候,教育方针既是方针又是目的,它们在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包含“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10原则。2区别教育方针是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作出规定,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方针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内容。在对人的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比较明确。2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整体,从各个方面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能相互代替又不能分割。2“五育”不能相互代替五育存在区别,每一育都有特定的内涵、任务,其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不同的。3“五育”不能分割一是五育相互渗透,每一育都包含了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二是各育相互促进,存在着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三是教育活动的综合性决定了五育的任务不是完全由不同种类的活动承担,而是在每一类的活动中都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实现各育的任务。在某一类活动中,往往一部分处于显性状态,一部分则处于隐性、渗透状态。教育学上划分五育仅仅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实践中不能截然划分。4德育对其他各育起方向保证和动力保持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知识和智力基础,是实施其他各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体育其他各育提供健康基础,是其他各育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审美观点既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又体现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况;劳动技术教育更离不开必要的知识基础,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他们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统一整体,从而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根据上述关系,在教育实践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单独强调某一育而忽视其他的错误做法,坚持五育并举。但应该注意五育并举并非均衡发展。31实施素质教育能够从根本上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更加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中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短视教育,长期以来,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大危害。其主要弊端如下偏重智育,忽视其他各育,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偏重智育中知识的灌输,忽视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偏重应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非应试科目的教学。【结合应试教育的弊端论述】2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因素。【结合实际论述】3实施素质教育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当今世界技术更新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谁拥有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结合实际论述】五、案例分析11赞同教育局规定。此规定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制止教育偏离其轨道。2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义务性等,此规定有利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113此规定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平公正原则的实现,使每位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4奥赛为一些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发挥特长的平台,对早出人才、出好人才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势必导致学校过于重视奥赛,投入过多资源,学生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许多负面效应,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和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2这段话指出了神州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好坏,学生已变成读书机器,而落空了本身拥有的天赋,没有自我了。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实际论述】2学校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并非所有情况下的学校教育都能发挥其正向的促进功能和作用,实现既定的教育目的。当教育由于某些异化时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结合实际论述】3我国现行的教育,由于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唯一依据,强调标准化教学,过于追求客观化、规范化,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抹杀了学生的许多天赋,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甚至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忽视学生动手能力、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培养,从而影响了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结合实际论述】3从上述案例的调查数据分析,我们的教育违背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方向。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经验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特点,反映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应试教育”过于追求分数,过于重视考试,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童年本是快乐的,但学生不能按自己的兴趣做事,不能自由学习和游戏,只能穷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学校生活质量低下,不仅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由于考试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使学生身心疲惫甚至处于崩溃的边缘。【结合实际分析】3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必须改变“分数至上”的传统观念,减轻学生过重的考试压力和心理负担,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规律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自由学习和成长,使学习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使学校变成学习的乐园,使童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结合实际分析】六、辨析1正确。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总方针,但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2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对象提出的,两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122错误。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而不单是细想政治教育。3正确。1师生在校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2教学的德育功能主要通过授受科学文化知识实现。各科教材都包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授受中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等的熏陶,形成良好品德。4错误。广义的培养目标才是教育目的。5正确。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而教育方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6正确。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社会教育目的和个人教育目的。7正确。教育目标就是指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而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又是由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所以,教育目标是很据教育目的制定的。8错误。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哪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寸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9正确。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它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根本指针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10正确。斯宾塞提出了“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一、填空1癸卯学制2学校教育、社会或社区教育3学校教育49年5学校教育制度6各级学校系统、各类学校二、名词解释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由纵向划分的各级学校系统和横向划分的各类学校所构成。2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3义务教育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三、简答11学制的建立与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向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也为学制的推行提供物质基础。13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学制的重要因素;学制的制定、颁布和实施都由国家政权机关进行,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看学制。制定学制,如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学校的衔接等规定,必须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不断揭示,有利于完善学制。4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改革影响学制建立。学制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中发展和完善。一个国家具体学制的建立,总是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改革综合影响的结果。21重视幼儿教育;2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化;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5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四、辨析1错误。癸卯学制是我国最早实施的一个学制。2错误。教育制度包括教育行政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3错误。英国19世纪的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第七章教师与学生一、填空1教专业化阶段2专门化3示范性4创造性5教书育人61995年7法国8主导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0专业道德11198512专业教育和教学能力13教育教学权14主体15平等16民主平等二、名词解释1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为完成一定教育任务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活动效果和学生健康发展。三、简答11示范性;2创造性;3复杂性;4长效性。【有适当阐述】21学生的独特性;2学生的生成性;3学生的自主性;4学生的整体性。【适当阐述】31了解和研究学生;14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四、论述11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2专业技能细致观察学生,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3专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4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各要点要联系实际分析】五、案例分析1【要点提示】1该案例中教师表现出的行为,从教育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伤害学生自尊。教师仍然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教师把传授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唯一取向,忽视学生反思、批判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2建议处理策略鼓励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此为契机与学生探讨文学语言的特点、比喻的特点;运用教学的语言艺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各要点要联系实际分析】2【要点提示】1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他对“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及其意义的重视。2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要求教师蹲下来跟学生沟通,让学生觉得你跟他一样,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很多教师都知道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但平等是对每个学生而言,还没考虑自己本人与学生之间是否平等。从日常教育可看出,教师们习惯于在评价学生时总说“你的缺点是”从不找自己的缺点,这是不平等的表现。在日常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找了事的缺点,能让学生明白老师与他们一样,可以互相提意见,感受平等关系,增进师生的感情;同时教师也能发现自己缺点并改正过来,这对教师是一种促进。3课程改革需要建立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充分认识到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能再执着于“师道尊严”,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时代要求及时转换角色。六、辨析151错误。1教师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对于教师来说,对所教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把所教的内容放在更为深广的学术背景上,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取其左右而逢其源。2科学知识的发展很快,几年前是“高深”的知识,几年后已是平常知识。2错误。1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指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有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它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可以推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发展。2教师能不能自觉使教育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他有没有教育理论的素养、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有较多知识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教师。3正确。1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他们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不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3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第八章课程一、填空1布鲁纳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教材4总结性评价5核心课程6广域课程7活动课程8基础性9课程实施10赫尔巴特11活动课程12校本课程13显性课程14课程目标15电子品16诊断功能17八18夸美纽斯19一门课程20课程实施二、名词解释1课程在学校培养目标的规范下有计划开设的学科与活动以及学校环境中对学生起着影响的因素。2显性课程又称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正式课程,即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正式学校课程计划的课程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此类按编制的日课表实施,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3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4课程编制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由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社区代表以及16教师与学生等人员共同协同,确定课程目标、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整个过程,是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5课程内容在一定教育价值观及相应课程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生经验中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6课程组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选择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各课程要素形成合力,以实现课程目标。7课程计划国家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既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依据。8课程标准依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等。9教材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教学内容的用书,是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10课程实施将规划的课程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历程。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其核心是教学工作。11课程评价依据一定标准,以一定方法、途径对课程计划、实施及学生学习结果等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三、简答1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2交流与合作;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4教师的培训;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21根据课程内容属性,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根据课程组织方式,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课程;3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不同,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4根据学习要求,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5根据课程影响人的方式,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31课程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17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41综合实践活动;2研究性学习课程;3校本课程;4信息技术教育;5“绿色证书”教育。四、案例分析1【要点提示】1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的上述问题,应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2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联系新课程改革实际论述】五、辨析1错误。1课程首先是指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且规定了各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错误。1“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2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学科课程既不对立,也不矛盾。3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类型,它的开设,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3正确。1潜在课程也叫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2“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3潜在课程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4错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活动课程”源予课外活动,但又与课外活动不同。1从课程上看,使课外活动正规化,列入教学计划;2从内容上看,注意活动系列化;3从参加者看,由部分学生扩展到全体学生,由自由参加到必须但可自由选择内容参加。第九章教学上一、填空1教学2主导3主体4教学内容5教学6“双基”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7间接经验8感知9理解10练习11大教学论12明了联想系统方法13赫尔巴特14教育性15儿童或学生16基本结构17“最近发展区”或“最近发展水平”18布卢姆19学生20建构主义18二、名词解释1教学根据教育目的要求,教师按课程计划规定的科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心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双边活动。2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不同层次的要求。三、简答11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3培养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科学人生观、良好品德;4促进学生体质增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效果。3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结合的规律;4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的规律。41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以师生交往为背景和中介的过程。四、论述1【要点提示】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反映了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辩证关系。1教书育人是教学的客观要求。2教学活动以认知为中心、以情意活动伴随的过程。3教学必须坚持教学的教育性思想。【各要点应分析】五、案例分析题1【要点提示】1这位教师没有全面发挥主导作用。2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讲好课,会教学生知识;二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调动。【各要点应分析】六、辨析1错误。1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学则是智育的途径之一,但并非唯一途径,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也是智育的途径;2智育任务主要由教学来完成,但并非教学的唯一任务;教学还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3所以,教学和智育不是一对相同的概念。2错误。1能力发展虽依赖于知识掌握,但知识不等于能力,传授知识不等于训练能力。192学生的能力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也不是主观的自生,而是在运用知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发展起来的。3正确。1教学虽不是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其它工作必须围绕教学,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这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从实践经验来看,任何学校都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3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唯一,它必须与其它教育形式相联系才能获得好的效果。4错误。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指导、调动、调控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教师。2学生虽是教师教的对象但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的活动不能代替学生学的活动。教师教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只有学生愿意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才能获得一定教学效果,任何强迫的方式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故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二者的统一关键在于教师一是教师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能否依据学生实际提出适当要求;三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对自己的要求。5错误。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密切联系。1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知识和能力,个人在某方面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能越强。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只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发展能力。反之,如果有一定能力而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无助于问题的圆满解决。2知识经验获得需要一定能力为基础。能力强的学生一般说来学习自觉性较强,学习效果也明显,而且他们还能自觉将知识经验运用于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3处理好二者关系一是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机会;二是适当调整教材结构,增加一些应用性知识,使学生学有所用;三是为中小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四是教会学生学习。第十章教学中一、填空1夸美纽斯2启发式教学3苏格拉底4讲授法5讨论法6实习作业法或实习法7新知识或验证知识8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9综合课10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11理论联系实际12启发性13循序渐进14巩固性15因材施教16学习能力17夸美纽斯18复式教学二、名词解释1教学原则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通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提出的、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理。202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手段。3讲授法教师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连贯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