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_第1页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_第2页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_第3页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_第4页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雨后彩虹- 新时期的外交 政策与成就,和平友谊反恐合作,构建和谐世界蓝图 推进中国和平崛起,课标要求,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们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背景 外交策略外交成就评价,国际形势 的变化,国内形势 的变化,基本原则,出发点,具体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有哪些?,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1、国际上美苏争霸战略态势改变,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4、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2、我国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稳定、和平

2、环境,3、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出发点),背景 外交策略外交成就评价,国际形势 的变化,国内形势 的变化,基本原则,出发点,具体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作用越来越突出,调整后的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2、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体现,3、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建交的出发点,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1984

3、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首赛义尼时说:,什么叫不结盟政策?它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结盟”:一般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签订带有防 务性质的同盟条约,共同防守来自非同盟国对 同盟国的军事入侵;在一个成员国遭到这种入 侵时,其他成员国必须视为对自己的入侵,从 而必须履行保卫该成员国的军事义务。,什么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意味着在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从国家利益出发,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友好交往。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为出发点来决定自己的政策。,1.20世纪80年代

4、以来,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行国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B、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 C、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团结 D、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3.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D,4.下列符合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是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对于一切

5、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睦邻友好和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A B C D,C,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背景 外交策略外交成就评价,国际形势 的变化,国内形势 的变化,基本原则,出发点,具体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作用越来越突出,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首倡安理会 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的首次 历史性会晤,出席 联合国千年 首脑会议,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和裁军工作,发挥 实质性作用。,全面参与联合国 主要机构的事务,材料一:在1998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江泽民主席曾数次与一些国家

6、领导人交换信息,阐述中方的立场。中国同意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安理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并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努力。,潘基文接受中国媒体采访, 肯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绿色会场,材料二,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首倡安理会 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的首次 历史性会晤,出席 联合国千年 首脑会议,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 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 决,发挥大国作用。,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和裁军工作,发挥 实质性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全面参与联合国 主要机构的事务,合作探究,中国积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参

7、与联合国的活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一、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三、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背景 外交策略外交成就评价,国际形势 的变化,国内形势 的变化,基本原则,出发点,具体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作用越来越突出,1、将成主角: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2、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 该组织的

8、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江泽民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布什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参加APEC峰会。,俄总统普京抵达上海 ,下飞机后接受中国儿童献花。,参加APEC会议的比尔盖茨在上海举行主题演讲。,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01年 上海第九次,2003年第11

9、次泰国曼谷,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简称SCO ) 区域合作、 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成员国:6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达3018.93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3/5; 人口:14.8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中国正在四邻间建立起全新的声誉”。,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圣彼得堡峰会国元首合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理 俄罗斯联邦政府主席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理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

10、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还取得哪些重要的外交成就?,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 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 2005年世界财富论坛; 举办2008年奥运会; 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 ,根据中国国防部维和办资料显示,1990年到2004年,中国军人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人参与维和行动,其中包括650名军事观察员、军事联络官,有5名中国军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这充分说明: A、中国军事力量强大已走向世界 B、中国已承担千起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职责 C、中国军人素质过硬不怕流血牺牲 D、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为维护世界

11、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D,D,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组织,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新增加的成员是: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上海合作组织创造了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其主要特征是: 不结盟 大小国共同倡导 安全先行 互利协作 A、 B、 C、 D、,D,D,背景 外交策略外交成就评价,国际形势 的变化,国内形势 的变化,基本原则,出发点,具体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作用越来越突出,握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图1新中国初毛泽东与斯大林握手,图20世纪70年代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图三2000年9月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一边倒”。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