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zmj-5178-15534_第1页
55zmj-5178-15534_第2页
55zmj-5178-1553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 河 文化巡礼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9省区而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摇篮。题记黄河源头奇观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化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易淤,易决。从先

2、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上游水流较清,水力资源丰富;中游经过黄土高原,水势湍急,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泥沙淤积,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 近世以来,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使黄河平时逐渐干涸,失去了过去的磅礴,遇雨就成泛滥,成了人们的心头大患。曾经养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之所以成了现在这样,完全是人为酿成的。 其实,黄河早期并非如此。那时黄河流域森林茂密、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很适宜农业生产。早在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新石器时代,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的人们逐渐融合,并定

3、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依靠黄河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中华民族祖先生存发展并壮大起来。黄河流域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黄水黄土奇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咆哮走东海。万里黄河万倾浪,万钧霹雳好气派!巴颜喀拉一水开。初为细流势渐猛,闯关夺路出青海。崇山峻岭截不住,从此东去不复来。九曲黄河九曲情,黄土高原揽入怀。吕梁山下激流涌,水至壶口更澎湃。黄河颂急流直转风陵渡,水势阔大雄风在。千条水流兼收蓄,径向东方骋胸怀。一路欢腾一路歌,烟波浩淼入大海。入海口处景色秀:霞光万道曙光开。白帆点点争相渡,水天一色潮澎湃! 黄河壶口瀑布黄河清,天下平;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玷污!黄河小知识

4、黄河处在什么地理位置? 为什么说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黄河附近最著名的瀑布是什么?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黄河全长多少?黄河大合唱共有八章,你能说其中两章吗?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又是谁?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一条河。当黄河就在眼前时,所有中国人都会激动。黄河的水是如此之浑,仿佛是一片浓厚的汪洋般的黄色泥浆在流淌。黄河的河面是如此的宽阔,放眼向河对岸望去,竟是烟波浩淼,遥无边际。极像一片“黄色的海”黄河入海流距今100007000年的旧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石器时

5、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泛滥之灾:黄河中游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亿吨,相当于堆成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圈。这些泥沙的1/4在黄河下游沉积,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余米的“悬河”。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易决、易淤。经常造成黄河下游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干旱之灾: 长期以来,黄河存在着洪水威胁、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等严重问题。近年来,又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问题。黄河断流已不是个简单的水文现象,而是流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反映。污染之灾: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