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作者:潘红胜张志琦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育是我们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语文教育中,无论教育内容还是形式,都饱含了丰富的美的素养。因此,语文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须渗透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抓住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
2、积极参与,营造审美氛围,在审美的心态下求知,发掘蕴含着的美的因素,有机地渗透美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熏陶。 一、在品词析句中,领悟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平实,抒情语言的动人等等,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格外的美:“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每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辅以“静静地”修饰,极为形象贴切地状写出月光的特点无声幽静而又富有动感,如流水一般倾泻,毫不保
3、留,一泻无余。 我们还永远记住了“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及“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等等极具个性色彩,联想丰富,变幻多姿的语言。在传承和接受的过程中,我们反复揣摩和领悟,品味到了朱自清先生语言美的规律,也便自觉完成了对语言的审美的过程。散文的语言审美如此,其他体裁的作品亦然。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引导学生讨论“孱头”、“昏蛋”、“废物”三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体会三个词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学生领悟到鲁迅先生如此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这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 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审美更大有可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自不必说,就是史论文,其语言的审美也极具效用。如欧阳修的伶
4、官传序,那充沛的语势,酣畅的文字,读起来都会觉得有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首句“呜呼”开头,渲染出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慨之情,令人产生共鸣。在论及后唐庄宗“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论及后唐庄宗“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一个“哉”字,一个“也”字运用之妙,令人叹为观止。前者对后唐庄宗的肯定、赞扬之情溢于言表,后者对后唐庄宗的惋惜、批评之意力透纸背。文中还有诸如格言式警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精彩语句,都让人产生难以言表的审美乐趣。 二、在联想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把握作品的意境也是审美的重点之一。意境审美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
5、的感悟。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情景交融,语言通俗,缠绵柔美,是婉约派代表作。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表层的分析上,学生还是无法把握婉约派的风格特征。要领悟作品,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去领悟雨霖铃的意境美,就需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去,把“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词句联系起来,想象落魄的柳永,即将离开京城去外地谋生,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那种心痛,那种不舍,那种无奈,倾泻在字里行间,让人同情,让人伤心。特别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有三个独特之处。一是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些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二是这
6、种情景是在酒醒之后伊人已去,自己独留,离愁与谁说的特别氛围之中;三是酒醒后,第二天早晨,“帐饮”不能,“执手”“泪眼”的情景还在,而前路又是“千里烟波”,离心爱的人更远的特定环境里,怎不叫人伤心呢?所以像“寒蝉”、“杨柳”、“晓风”、“残月”等等表面上看似平常之景,实则大含深意。你若能从中细细品尝,个中情味,似一杯好酒,越品越浓。 作家创作都讲究意境。一株未眠的海棠花,一棵挺拔的白杨树,一处荒芜冷落的地坛,受尽折磨不畏强暴的窦娥,坚贞不渝、渴望从良的杜十娘,多愁善感、娇柔心细的林妹妹,令人啼笑皆非、自我封闭的别里科夫,严守礼教、冷漠无情的鲁四老爷,满脸横肉、杀人不眨眼的康大叔,这些栩栩如生的客
7、体或美或丑,作者或讴歌或鞭挞,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欣赏和审美,从而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遨游在美的海洋。 三、在朗读训练中,体会节奏美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章中的情感美、音乐美,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秀的语言修养。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文章的内涵极其丰富,对其解读不是轻而易举的,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反复诵读,在字里行间寻觅曾经残疾自病的作者面对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地坛,是如何获得对生命的一些新理解,从而走出生命中的一段阴影。请看下列一段文字:“
8、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他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这一段文字初读似乎不合乎语法,不合乎逻辑,再细细地品尝,却从中能发现深义。一连三个“等待”的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似乎道出了古园与他的生命息息相通,感受到了他的痛苦,理解了他的情感,从而给了他的生命的启示,古园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而“它剥蚀了”“淡褪了”“坍圯了”“散落了”的排比运用,语句整齐,声韵极富节律的起伏变化与重复,产生了自然和谐的韵律美,并且在诵读中自然产生了暗淡的生命在
9、历经磨难中新生的启示。 在古文教学、诗词鉴赏时,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创设情境,正确处理轻重、缓急的语调变化,断好句子,尤显重要。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美的情趣。 四、在课堂结构上,发现形式美 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时时可以进行。一堂课既有朗读,又有授课人的阐述,评价,提问,训练,板书等等环节。朗读需要声调的和谐美,需要轻重、缓急的节奏美,需要传情达意的表现美;板书则需要端正美、连贯美、布局美;阐述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精当;分析要全面、深刻、条理;评价要公正、有理、有据;提问要恰当、到位、启发;训练要新颖、严格
10、、求实;一句话,一堂课的总体结构更需要讲究美的设计布局。 其中板书就受到了大家普遍的重视。因为,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为配合教学的需要,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一种形式。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显现文章的篇章结构美,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请看触龙说赵太后的板书设计: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记叙了触龙劝谏的全过程。先看“说”的起因,三对矛盾错综复杂地摆在赵国君臣面前;接着详写了“说”的过程,触龙机智巧妙地从三个方面层层逼近主题,最终引水入渠,终于说服了赵太后。最后交待了“说”的结果。“说”字贯穿全文始终。一幅精美的板书,犹
11、如一幅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图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更能显现一种匀称美、层次美、条理美,学生既能从板书中得到美的熏陶,又能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潘红胜,张志琦,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罗田。 (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二期)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作者:潘红胜 张志琦教学目标: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脉络,体味作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写作特点,培养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2.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并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朗诵、默读、齐读等方式,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2.读写结合法“课前给出话题“情”,
12、让学生写好项脊轩志书评,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在课中有话可说;课中围绕“情”字探究鉴赏课文内容和写法;再写集句作文,将话题“情”的教学迁移拓展。3.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悲悯氛围,激发情意,辅助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你读过哪些曾让您感动不已的抒发亲情之美的文章?投影:孟郊的游子吟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的片段。从古到今,亲情古今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被世人称为“今之欧阳修”的归有光的至情散文名篇项脊轩志。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1.放录音,听准字音和句子节奏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用数字概括课文内容:一间小屋、二(两)、三 、四件琐事。明确:二(两)种
13、情感、三个女人。拓展:表现亲情的四件琐事:诸父异爨,母问饥寒,祖母持笏,夫妻情深。3.默读课文,找出体现本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明确: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三.深入研读,咀嚼真情在本部分顺便落实重点文言字词的检查。第二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上文写喜,下文写悲。1.文章写了哪些“喜”?学生齐读第一段,并回答。轩中,洞然,表开朗明亮之情调,变化之可喜(焕然一新),表兴家理想庭阶,寂静,烘托出环境之清静,独处之可喜(悠然寂静),是生活胜地外景,珊珊,月树随风摇曳美,景色之可喜(珊珊可爱),是生活胜境老师小结:作者借景物描写抒发“多可喜”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的喜悦之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14、创造了优美动人的境界(而庭阶珊珊可爱)。2.讨论文字精妙,体会“喜情”:你最喜欢哪些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展示老师喜欢的语句。A.借书满架,偃仰啸歌。B.“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确:“满”为“多”,学者书多才可喜,“偃仰啸歌”表现了作者的豪放自若;“时来”更觉人鸟和谐,情趣可喜。3.作者重点写了哪些“可悲”之事?再读细节描写,体会真情:哪些细节打动了你的心。A.先妣“叩”门扉与“拍”的区别: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的爱护体现。明确:“叩”声轻,“拍”声大,影响孩子睡眠,爱子之心细。一句话把问寒问饥神情毕肖地表现出来了。作者八岁丧母,借老妪之口转述,真切感人。有妈的孩子
15、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更有对慈母刻骨铭心的哀思。B.大母“阖门、持笏”。明确:前者表露出祖母的激动、喜悦,后者表露出殷切期望,盼孙成才,溢于言表。C.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确:用两个虚词“或”“时”传神。“时”表常来,“或”表亲密无间。有问有答,有学必有教。字里行间可听到轩中欢声笑语,可知两人相敬相爱,生活美好。小结:作者借景物描写抒发“多可喜”之情。抒发“多可悲”的感情则是通过叙事来完成的,这些细节描写所表现的事都是生活琐事。四.探讨发掘,品味写法1.作者是如何表现悲和喜的?细节描写(生活琐事)环境描写(平常景物)2.你认为文中的喜与悲的关系是怎样的?补记中为何特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辩论:作者夫妇:“小轩并坐”,“凭几学书”“小妹戏语”等细节描写是写喜还是写悲?明确:以喜辅悲,睹物思人,欢乐中蕴含着无边的悲哀。特别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可知作者深深地思念之情。这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融进了作者的一颗拳拳之心,犹如一个富有诗意的镜头,寄托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恋。“今已”表时光推移。树长,人亡!物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商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理工大学《法律职业伦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说文本特征-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 糯玉米加工合同范例
- 2024年租房合同注意事项
- 简易房承建合同模板
- 窗帘公司销售合同范例
- 2024年度版权授权合同样本
- 二零二四年度软件许可使用合同标的为一百套专业软件
- 商铺装修劳务合同模板
- 穴道按摩专题知识讲座
- YB∕T 081-2013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 视网膜激光治疗课件
- 学校体育测负荷密度表
- 安全生产执法课件
- 小学英语家长会课件(完整版)
- AI人工智能(PPT页)(共37张PPT)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表完整优秀版
-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调研报告13篇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二篇
- 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PDCA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