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方法: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2、、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一)初读课文一、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 弥望 ( ) 斑驳 ( ) 渺茫 ( ) 点缀( )2、解释下列词语。幽僻:幽深、僻静。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
3、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4、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5、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外结构(空间上)内结构(心理上)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
4、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二、诵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月下荷塘)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叶、花、香、波)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远近,上下,静动)这幅画给你什么
5、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层次感、立体感)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三、朗读第5节,思考: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荷塘月色)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
6、)”,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引导学生归纳: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景物素淡、静谧、朦胧、和谐, 整个画面,月朦胧,雾朦胧,有一种朦胧之美。可以看出作者已由“颇不宁静”转变为“暂得宁静”。 四、齐读第6段,思考: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荷塘四周 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黯淡的,可以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看出。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由外到
7、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五、动词鉴赏: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3、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4、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1、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2、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而“浮”写深夜
8、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地升腾,缓缓地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 4、“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六、修辞鉴赏: 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1、比喻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
9、一般 7)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分析:1)句写荷叶之美,亭亭玉立,使人联想到她一旦翩然起舞婆婆婀娜的丰姿。 2)写出了淡月照耀下荷花的特点:晶莹可掬的光华;绿叶衬托下花朵忽明忽暗地闪光;纤尘不染的丽质。 3)微风吹过荷波传送之快。 4)月色淡而净,有动感,一泻无余。 5)写出叶与花在月下的特点: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 6)写月影,灌木的黑影可怖。 7)淡月下树色阴暗迷蒙,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 8)以灯光衬月色的朦胧迷人。 明确: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2
10、拟人句 9)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10)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1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分析:9)写荷花饱绽盛开与含苞欲放两种姿态,“袅娜”形容女子姿态优美;“羞涩”指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用这两个词巧妙地形容了荷花的妍媚多姿。 10)写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 11)流水无声却似有深情。 明确: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3、认识“通感”所谓通感,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 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例1:琵琶行在描写歌女那出神入化的琵琶弹奏时,
11、同样也借助了通感: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同时显露,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把视觉和听觉勾连起来,构筑了一个立体的、多层面的艺术境界,使那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跨越时空成为千古绝唱。例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愁”是抽象的情思,“春水”是具体的事物,两者似无关联,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沉重、无穷无尽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们仿佛都能看得见。例3: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你听,那笛声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阳光的明媚!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那笛声是多麽悠
12、扬,多麽撩人情思!例4: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吴伯萧歌声)歌声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要辨识它不能凭借视觉、嗅觉和味觉,只能凭借听觉。作者把歌声比喻成有形的东西,不但能“摄下”“影片”,而且还能“绘制色彩”“绘制形象”“绘制感情”,还能“一幕幕放映起来”。这就是借助通感手法,才把“歌声”刻画
13、得如此具体生动,如此绘形绘声绘色。例5: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商人)“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现象。这里却用于说明建筑物色彩的浓淡强弱和位置高低错落的情况,也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显得贴切逼真。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分析: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
14、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2、第二句,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参考:她的歌声很甜。 红杏枝头春意闹。 突然是绿茸茸的草板,像一枝充满幽情的乐曲。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的感觉。(5)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6)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4、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迷迷糊糊 悄悄 蓊蓊郁郁 阴森森 淡淡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一粒粒 缕缕 静静 薄薄 峭楞楞 弯弯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 隐隐约约 轻轻“蓊蓊郁郁”不仅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心情的不宁静、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那种情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月湖区人力资源数字化培训与拓展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新型节能中央空调系统采购与安装合同3篇
- 2025年幼师劳动合同范本
- 建筑公司聘用合同2025年
- 2024年公共停车场车位使用权出售合同示范3篇
- 2024年新型节能大白工程改造项目施工合同3篇
- 2024医疗器械定期检修保养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泔水收运合同范本
- 二手房购房合同范本2025年2
- 保安保洁合同范本2025年
- 文创店室内设计方案
- 装修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超声波探伤仪350 操作手册-1
- 肺脓肿小讲课
- 【基于eNsp平台的小学无线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18000字(论文)】
-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复习汇总
- 平潭君山生态水系及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外研社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
- 正常分娩技术服务规范课件
- 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2023年河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