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的营养一、教材分析:1本章共三节内容,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与吸收;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本章内容系统介绍消化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功能,以及人体对事物的消化与吸收,也同时渗透合理膳食与安全饮食等方面的知识。2、本节内容在教材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下一节内容物质的循环的学习。3、本章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极其重要的实验,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二、学情分析:1、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以及如何饮食有一定的理解。但在知识的分类、比较、归纳总结上存在一定的问题。2、学生对能量物质有哪些,消化的过程以及如何科学饮食概念模糊,理不清头绪。3、

2、学生对探究实验部分理解不透。三、教学目标:1、完成基础知识归纳、总结。2、完成基础知识部分的检测。3、教会学生理解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4、强化训练探究实验。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量物质哪些,哪些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各种消化、消化液以及消化酶。3、营养物质消化的顺序 4、小肠是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5、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科学方法 6、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印制导学案六、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知识点梳理:(一)、食物中含有_、_、_、_、_、_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_、_、_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属于生物大分子);_、_、_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属于生

3、物小分子)。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含有最高的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最需要的物质。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含量少,是构成组织的重要材料。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虾皮、动物肝脏缺铁缺铁性贫血含铁的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菠菜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维生素:不参与构成细胞,需要量很小缺维生素A夜盲症动物肝脏缺维生素B1脚气病动物肾脏缺维生素C坏血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缺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鱼肝油典型中考题1:某人患骨质疏松症,从补充无机盐的角度应补充含_丰富的食物,如:_;从补充维生素

4、的角度应补充含_丰富的食物,如:_。(二)、消化:在消化道内把食物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肠液、胰液)、糖类 麦芽糖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胃液、肠液、胰液) 蛋白质 氨基酸 (胃) (胆汁) (肠液、胰液)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三)、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_和_组成。消化道是食物进出的通道。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帮助食物的消化。 口腔 咽 食道-没有任何消化和吸收能力 消化道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5、 大肠-只有吸收能力、没有消化能力。 肛门 消化系统 唾液腺 胃腺 消化腺 肠腺 胰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典型中考题2:典型中考题3:右图是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面包,面包中的营养物质淀粉在 _开始消化。(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_,它能分泌_,促进脂肪的消化。(3)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 _,它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4)糖类的消化从_开始,蛋白质的消化从_开始,脂肪的消化从_开始。(四)、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1、小肠很长(5-6米);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可增大表面积;3

6、、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五)、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形象地设计成“_宝塔”,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比为_:_:_。典型中考题4: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A、米饭一碗 炖猪脚 梅菜扣肉 B、米饭一碗 青菜一碟 C、米饭一碗 炒肉片 西红柿蛋汤炒青菜 D、可口可乐 全家桶典型中考题5: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馒头在空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馒头块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块唾液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

7、拌充分搅拌不搅拌温度37加入碘液2滴加入碘液后,1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原因是_2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原因是:_2、_号试管和_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唾液的分泌,说明馒头的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号试管和_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试验。4、在试验过程中,所放入的所有材料的量都要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_的原则。5、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并放在0的温度下”,你认为四号试管能与_试管形成对照,变量是_。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我采用学生对照提纲自学、自测及同学互相检查的形式让学生先掌握基础知识。在课堂上,我注意到下面几点:一、列出知识的框架 学生在复习中可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