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教学策略.ppt_第1页
全国卷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教学策略.ppt_第2页
全国卷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教学策略.ppt_第3页
全国卷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教学策略.ppt_第4页
全国卷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教学策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究高考 破解密码 展拓视野 -2018届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教学策略,长汀一中 吴富林,研究高考 破解密码 展拓视野,高考六研究 研究高考题的题面(材料情景、材料来源、设问、答案) 研究试题内涵(知识点、价值观、折射的社会热点、特点) 研究评分细则 研究评分细则的制定原则 研究学生得分答题的状况 研究高考指导思想的变化,全国卷选考题,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

2、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

3、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 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 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 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 意义: 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 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 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

4、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

5、意义。(7分) 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8分) 构想: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 中美合作;处置日本; 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 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

6、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 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

7、深的理解; 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 拒绝继承王位2,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分) 意义: 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 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 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选考题命题特点:,1.“三新”原则:新材料 新情景 新问题 (1)新情景:提供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1943年开罗会议的东亚秩序内容;春秋时期南方吴国公子“季札出使”的新材料 (2)材料来源多元化 。引文多用“摘编”、“据”等词语,体现材料组合特点。 (3)两个设问,能力要求呈现递进关系,第二问能力要求比第一问高。 (4)答案设置明显呈

8、现层次性。如45题,特点:过程、原则、办法、对象;意义:制度、个人、国家等答案层次。 2.考查学科知识,体现鲜明的时代性。,3.体现“能力立意” 选考题,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 4.蕴含“核心素养” 选考题主要体现: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5.专业化倾向明显 宽广的历史学术视野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据史记等 6.45题去年选取的材料是文言文,今年改为现代文,难度有所降低。三题都没有阅读障碍。 7.题目由以前的四题减至三题,少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题。,学生答卷存在问题,1.“概括”会遗漏

9、 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不强 3. “历史解释”比较薄弱。 4.答题欠规范,围绕高考核心功能 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高考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重点考查 3 方面。 重点考查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向心力”,树立“四个自信”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历史学科着重考查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重点考查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感召力 2017年高考试题充分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0、和升华,蕴含着有强大感召力的“文化密码”,实现了“润物细无声”。 全国卷47题 重点考查3:考生的“历史眼光”“世界格局”“责任意识” 一是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历史学科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如全国卷45题 。 二是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中国对世界的积极贡献,培养强烈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如全国卷42题 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是从理想到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2016年注重“一点四面”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

11、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育人导向,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3.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4.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 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不要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

12、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5.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提升高考对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作用 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且多角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2017高考:关注“一体四层四翼”,继续关注“一点四面”,2017年历史全国考试大纲变化重点,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历史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

13、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 “发现历史问题”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核心要求和最高体现,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关键能力。已成为高考的新特点。,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016年被称为“汤公莎翁年”,习近平提议中英两国共同纪念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400周年-2015.10伦敦,习近平主席讲述了自己年轻时代阅读莎士比亚作品的经历,他说:“生存还

14、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同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牡丹亭等戏剧享誉世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明年是他们逝世400周年。“

15、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人民日报评论员: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2016.10,400年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分别离世。他们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同龄人,但又处于两个“平行空间”,山迢水遥,彼此不闻。“交换名片”是在400年后。一场名为“跨越时空的对话纪念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大型世界巡展正在举行。 走过文化自弃、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今天“并肩而立”地去纪念中外两位伟大的作家,本身就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原力觉醒” “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一次通向历史的相遇,也成为一次面向未来的相聚。它让人忍不住构想:中国文化与

16、世界文化如何在未来更深度对话。大幕开启,呼之欲出的是更饱含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是一个更愿意在凝望历史中激荡未来的世界民族。,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人,生活在同一时期,但相隔万里,无缘相识,却灵犀相通。 一个生活在晚明时期,中国古典文明早已过了创造力的巅峰,沐浴在烂熟的文明夕阳般绵软的余晖中;另一个则处于在英格兰国势上升时期,百废待兴。 他们俩的经历、社会地位、学养各各不一,但都敏锐地嗅吸到了新时代隐隐飘拂而来的气息。天理、上帝等昔日散发着神圣光彩的词语黯然失色,彼岸世界的允诺和内圣外王的楷模变得遥不可及,他们俩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身边生机盎然的感性世界,人的自然生命便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严苛的

17、戒律、习俗锁闭在箱笼中的男女之爱瞬间被激活了,它已不单单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媒介,在他们俩的笔下,本身便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价值。,2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有关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

18、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材料二】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2分)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分)。 (2)思考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2分) 人文精神(2分)

19、 (3)两部戏剧中所反映的这种精神,在东西方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请指出这种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9分) 影响不同:中国的当时的人文精神并未对传统思想产生巨大的冲击(1分)。欧洲人文精神的影响: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分),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1分),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1分)。 出现不同影响的原因:中国: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专制统治加强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只是缓慢发展。(2分)。西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强调人文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共同愿望。(2分),科学安排 精准复习 有效备考,一、第一阶段:2017.8-2018.3 目标:历史知识的

20、全面复习(历史知识记忆、规律性知识外延、注意学科本体知识结构) 学科方法的全面指导和训练(历史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学科方法) 适当关注能力素养提升 方法:通史模式;整合模块;全面复习。,1.目标:构建有效的学科知识体系 方法: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初中与高中知识融合; 适度拓展历史视野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题(一)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 (1)背景: 波旁王朝专制统治,封建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启蒙思想传播。 为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四召开三级会议,企图扩大稅源。 (2)过程: 1789年,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革命爆发。制

21、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示了新制度的原则。 1791年,制定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 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国王,成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掌权;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雅各宾派上台,实行恐怖政策,稳定内外局势;但造成内部分裂。 1794年,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统治,结束恐怖;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结束。,2.拿破仑帝国 (1)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任第一执政;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1804年,颁布民法典,巩固大革命某些成果,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但限制言论自由。它为欧美各国所借鉴。 (3)对反法同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建

22、立空前强大帝国;并把民法典推行到欧洲各地。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对欧洲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4)后期侵犯了许多国家的主权,引起欧洲人民反抗。1814年,反法同盟攻入巴黎,拿破仑退位;1815年,复辟的拿破仑在滑铁卢最后失败。,3.1815年以后法国政体的演变 (1)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反法同盟扶植波旁王朝复辟。 (2)七月王朝:1830年七月革命,建立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 (3)第二共和:1848年二月革命。成立共和国,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 (4)第二帝国:1852年,路易波拿巴称帝;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被俘。 (5)第三共和:1870年,宣布废黜波拿巴家族,

23、建立共和国。 (6)确立共和政体:资产阶级内部各派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展开了反复的较量,1875年,国会以一票之多通过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4.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规定 (1)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七年,可以连连信任。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等大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众议院有立法权,参议院可以否决众议院的法案。众议院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地方参议会间接选出。不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 (3)内阁:与总统掌握行政权,起初由总统任命,后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成。总统和内阁对参议院

24、负责,议会有权弹劾总统和内阁,内阁无权解散议会。参议院授权组成高等法院行使司法权,可以审判总统或部长。 (4)1884年,把“共和国形式不得动摇”和“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王派的复辟之路。 (5)影响: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法国政局依然不够稳定。,高考应用1(2016全国卷)1875年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25、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高考应用2( 2017年全国卷 )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概念阐释 民主与共和,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或多机构共同行使,实现最高权力由多人或多机构共同行使,实现最高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

26、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或多个部门)分权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5. 当前法国的政体 当前的法国,即1958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既不是美国式的总统共和制,也不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第四共和国(1946-1958)的议会共和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有人称它为半议会制半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2000年之前是7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

27、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等。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主题(二) 美国独立战争,1、独立战争的背景 (1)英属北美殖民地: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13个殖民地。殖民地最高行政首脑称总督,握有军事、政治、财政大权,代表英王进行统治;下设参事会协助总督管理。 (2)议会民主:由英王特许,赋予各殖民地政治自治权利,成立维护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利益的议会,殖民地议会在不与宗主国法律相抵触情况下,具有颁布法律、征税、分配殖民地经

28、费等项权利。它们日后发展成为争取和维护殖民地人民自身权益的机构。 (3)美利坚民族形成: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壮大;美利坚民族形成。启蒙思想传播,要求独立自由。 (4)英国的殖民地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独立战争导火线。,2独立战争的过程 (1)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开始。 (2)大陆会议: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3)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人民有反抗压迫的权利;历数英王对北美殖民地统治的暴行;宣告北美13个联合殖

29、民地脱离英国,成立独立自由的美利坚合众国。这一天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 (4)战争胜利: 萨拉托大捷是战争转折点。 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标志战争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国际支持:法国、荷兰、西班牙同英国在欧洲及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支持美国。,3.独立战争的意义 (1)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 (2)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3)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主题(三)美国联邦制总统制的确立,1.概念阐释 “

30、邦联”和“联邦” 邦联制: 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成员国根据条约让予或委托邦联机构部分权力。邦联对成员国没有强制力,各成员国既可将让予邦联的权力收回,也可以自由退出邦联。 联邦制: 由若干个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主权(国防、外交等)让渡给联邦政府,不再享有完全主权,不能自由退出联邦;但保留有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部分主权)。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2.美国1787年宪法,解图根据图示,分析美国联邦(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提示: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和民主原则。,高考应用

31、3(2016.海南高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 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高考应用4( 2017年高考全国卷 )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

32、与其他党派的斗争,3.美国联邦制的特点,(1)联邦与各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政府只能行使“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从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即各州政府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之外的所有权力。 (2)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政府和州之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在各自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权力,相互之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 (3)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宪法、法律以及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各州必须遵守;各州宪法或法律不得与之相抵触;相冲突时,联邦法优于州法。州权主义在美国根

33、深蒂固。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4.全面理解西方民主政治中分权制衡原则,(1)内涵:分权制衡是近现代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本质是权力约束权力。其中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西方分权制衡的基本原则。 (2)形成:分权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最终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3)与权力监督的区别:权力监督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产物,权力监督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权力约束;在民主政治中,权力约束最重要的形式是权力制衡,权力监督只是一种从属的权力约束。 (4)作

34、用:不仅有利于保证政府各部门的正常运作,而且有利于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权力相互监督与制约,对于抑制腐败、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笼子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 -2015年2月2日

35、,习近平,“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是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浩瀚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这个铁笼子四面插着五根铁栏杆,那就是:选票、多党制、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和军队国家化。” -美国前总统布什谈美国政治体制,高考应用5(2017年高考江苏卷)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

36、数通过。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可是这已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 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

37、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所起的作用。(7分) 目的: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让与会代表做出妥协(让步);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法的制定。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3分) 品质:勇于担当;不贪恋权力。 贡献: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主题(四) 美国民主制的发展,1.宪法的修正 (1)“权利法案” 背景:1787年宪法没有规定人民的各项权利,引起不少人的不满和担心。 通过:1790年,国会通过麦迪逊等人主持起草的十条宪法修正案,被称为“权利法案”。 主

38、要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和平集会和请愿、携带武器的自由;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非法的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律的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自由、生命或财产,以及司法程序上的一些民主权利等。 (2)废除黑人奴隶制 背景: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南方的失败告终。 通过:1865年,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 主要内容:规定奴隶制或强迫奴役制,不得在合众国境内和管辖范围内存在。 (3)此后,通过宪法修正案,美国宪法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黑人、妇女的选举等权利陆续得到承认。美国宪法是一部活的宪法,其生命力不断得以更新。,2.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联邦党民主共和党 (2)民

39、主党和自由党 (3)共和党和民主党 3.美国两党制的分析评论 (1)政党的主要职能 组织参加总统选举: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即成为执政党。 争夺国会席位:获得国会多数席位的党为多数党,可以主导国会,制约政府。当美国总统所在的党在两院中均占席位时,被称为“跛鸭总统”。 (2)政党内部机制:上下级没有垂直领导关系,只有工作关系。两党均没有固定的党纲和严格的纪律,党员来去自由,没有义务服从党的纪律。 (3)评价 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党相互牵制,避免了当权的政党权力滥用。 两党制衡,有利于选出更优秀的政治人才,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部分利益。 两党都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

40、益。 两党各以大财团为政治背景,不可避免地出现金钱政治。,高考应用6 (2017年高考海南卷)2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 摘编自(美

41、)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7分) 人民主权和三权制衡;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7分),材料二 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8分) 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

42、;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完善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8分),2. 关注“四能”,发现问题,“四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走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学科专项能力 (2)应用性能力:应用、迁移学以致用。 (3)实践性能力:如现场学习能力 (4)创造性能力高阶思维、高阶能力 (5)思维能力学科思维;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思辨性),获取和解读信息,首先,读出材料隐含的时空。 其次,精、全、透、准获取材料信息。 完整地解读信息 准确地解读信息 合理地解读信息,借我一双慧眼-高三历史复习“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福建教育,一、宏大叙事组建链式问题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可以分

43、成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先秦儒学理想化;汉代儒学官方化;宋明儒学世俗化,明清儒学时代化。 第三阶段的问题链: 1.如何认识宋明理学的主张? 2.历史学者费正清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应如何理解? 3.有学者认为,明代心学的极端发展使理学逐渐走向僵化,成为明清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请评述这一观点。,二、驻足历史细节探究问题,关于“科举制” “八股取士” 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期,三四百年,为什么政府一直用它来考试选拔人才呢? 是当时的专制皇帝故意实行的愚民政策吗? 一个制度要怎样与时代同进步共发展呢?,三、聚焦图像史料发散问题

44、,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何特点? 说明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长征是怎样熔炼党和红军愈战愈强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每逢重大历史使命关头,中国共产党为何都会号召重温长征精神?,四、追踪史学共识培育问题,2017年1月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 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修改呢? 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作出这样修改意义何在?,五、学生主体自主建构问题,美国政坛 “禁穆令”风波 特朗普总统为什么要签署“禁穆令”?部分法官、官员和民众为何反对“禁穆令”? “禁令”和“反禁

45、令”的博弈,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原则?这些价值原则有何重要意义?,3.“材料导向问题解决”课堂落实能力立意、核心素养和学习素养,“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多种方式呈现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型问题); 深入细致表征问题(审题和理解问题);全面系统解决问题(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 反思评价提升能力,学习素养,1.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探究能力命题通过“新对象、新素材、新问题”来实现 四种方式: (1)概括比较新范畴; (2)观察事物新角度; (3)研究分析新素材; (4)探讨求证新概念。,2.学习能力 过去的学习能力 多元目标的多元策略 即时的学习能力

46、 阅读能力 思维能力 将来的学习能力 研究能力,材料导向型课堂课例: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4.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解题步骤 第一:审设问 审清中心语,指整个题目设问所围绕的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思想、人物、国际关系等知识领域; 审清提示语,常见提示语:概括、列举、分析、指出、比较、阐述、说明、评述、评析、评价、评论(侧重点不同); 审清限定语,据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约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结合点以及一定的史学常识作答);“综合上述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间递进或并列或转折的关系中,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

47、得出认识和结论)。 审清求答语,如背景类(原因、条件、前提、目的、动机、意图、出发点)、性质类(实质、本质)、过程类(哪些、什么、表现、措施)、影响类(作用、意义、地位),以及异同点、胜败原因、启示与认识等。,第二:读材料 读懂:指获取、利用、解读有效信息,(有效信 息是指设问要求的信息); 读全:指全面阅读情境材料,既认真读图,又不放过文字标题,既注意材料,又不忽视其他提示语,如:题引、出处; 读透:指真正理解材料要体现的史实,去伪存真,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三步骤: 粗读:看材料头尾(内容简介和材料出处),明确时空、背景、作者的阶级立场; 细读:找中心,抓住关键词; 重点读:据设问,分层次

48、,提取有效信息,确定材料与相关材料、知识(课本知识和常识)的联系,把握试题的命制意图和考查方向;,第三:列提纲 联系教材知识,作出准确判断;联系题目提问,寻找相应信息;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做到按顺序,列要点(全面考虑,精练简洁) 第四:答好题 规范: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序号化在40题可以使用,但是41题若是小论文题,就应慎用序号化的方式,不宜太过机械罗列); 简洁:详略得当、精准整洁; 科学:叙述有序(时间、空间、逻辑),条理清楚(概括、准确、精炼);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论证有力(抓住要点、切中要害);,高考典型 (2015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答题

49、方向,第二步联教材,梳理知识提纲,第三步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第(1)问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隐性

50、信息,儒学的发展与创新。汉代儒学对孔孟儒学的发展,其不同需根据所学总结。 重视孔孟理论,回归孔孟学说。 否定后世对儒学的创新。 开创“新儒学”的先河,即对儒学的发展。,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

51、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隐性信息:汉代以来古文经典为伪书。 回归原典,理解儒学。 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为现实服务。 第(3)问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本设问为“教材型”,应结合所学知识历史地看待孔子,辩证地看待儒学,从传统文明传承的角度,认识儒家思想。,第四步创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2)共通之处:回归原

52、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态度: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二、第二阶段:2018.32018.5,目标: 专题提升(重点知识综合专题、方向性专题和学生薄弱专题) 能力提升(含学习能力和学科能力提升的专项训练) 思维训练(要求熟记解决问题的学科方法,思维中的常见陷阱,提升思维速度和质量) 方法:专题提升;适当拓展;精准复习。,(一)专题提升 :主线引领 问题探究 滋育智慧,以“西医东渐”为视角,看晚清西学东渐 1.死水幽潭:传统社会下的西医东渐 材料

53、1:1835年冬,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开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医院。西医刚进入中国,有人认为是“妖术”,坊间还有洋医生“挖眼珠子配药”的传说,因此,即使声明免费医治,医局开业首日仍无人求诊。 一天,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求医。经检查,医生认为非截肢不可。一听要动手术,该男子吓得面如土色,死活不答应。医生苦苦相劝更拿出50大洋要他收下。眼见快挺不住了,该男子才勉强同意。医生马上为其开刀,结果术后男子很快就痊愈了。 南方日报 问题:结合材料思考,1835年的中国人,对西医持何种心态?为何形成这种心态? 排斥、拒绝。 封闭的小农经济、专制政体、天朝上国的意识、闭关锁国的政策等,2.微澜初起:鸦片战争前后

54、的西医东渐 材料2:西医有效,在鸦片战争以前,不光为平民百姓所认识,某些高官也有同感。最典型的事例是林则徐找伯驾治病的事。禁烟期间,林托人问伯驾如何治疗疝气病。伯驾回答他:治疝气病要病人亲自来。林自己没有去,大概是碍于朝廷命官的身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但他派了个替身,取回几只疝气袋。 林则徐派人做替身取回疝气袋的做法,颇类似于由他开头、由魏源明确提出的“师夷”口号,既师之,得到实惠,又称“夷”,不丢面子。这典型折射出转折时代士大夫意识到自己民族落后、努力追赶,又想维持往日上国体面的复杂心理。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问题:林则徐等人看待西医的心态,发生什么变化?评价其变化和“师夷长技”主张。

55、 尝试接受。一方面走在时代前列,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处于非积极、浅层次的尝试。,3.涓流不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3:1840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是西方医学在中国扎根的关键。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洋务派们看到了西方科技的优越。因妻子患病被传教士治好,洋务派领袖人物李鸿章大力倡导西医,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官办西医学院北洋医学堂,服务于当时的北洋舰队。 于颖:中西医,道不同也可相为谋 问题:洋务派看待西医的心态发生什么变化? 大力提倡,为我所用,材料4:北洋水师和新军中西医兼用中医尚占主要地位张之洞主持制订的大学堂章程医科科目中,中医课时虽少但摆在首位总

56、之,洋务派支持的近代医学事业成就甚少,这与整个洋务运动情况一致。究其原因,即由于洋务派不思从根本上求进取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材料5:张之洞对西医的认识局限于兵事武备。他说:“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张提倡西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抵御外辱,而战争中多是外伤,中医力不从心,西医的奇效便显现出来。 慕景强: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 材料6:那时的中国,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欲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据材料

57、5、6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4的观点? 不完全正确。一方面,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主体,学习西方局限于为军事、统治服务,造成成效有限;另一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也为西学在中国传播打开通道。,4.惊涛拍岸:甲午战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7: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故其民也,筋干强健,志气犹烈,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饵,国之勃然,盖有由也。 梁启超:医学善会叙(1897年) 材料8:“医学救国”:维新思想家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 问题:甲午战后,维新派人士,将西医重要性提升到了什么高度? 国家兴衰、制度变革的关键,即“医学救国理论”。,材

58、料9:不求保种之道,则无以存中国。保种之道有二:一曰学以保其心灵,二曰医以保其躯壳。今举四万万人之躯壳,而委诸庸医之手何其不愚且弱也。 梁启超:医学善会叙 材料10:戊戌变法失败,“医学救国”随之幻灭。但在整个近代启蒙中,它所体现的主张却意味着科学社会功能的扩张,维新志士不仅超越了早期思想家科学观的器物层面,强调它的制度层次,具有新的科学启蒙的意识近代中国思想的理想化进程正是从此起步。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 问题:如何理解材料9、10的观点? 一方面,维新思想家通过宣扬西医,强健中国人体魄,以实现“保种救亡”的使命;另一方面,维新派透过西医等先进科技,看到西学在制度层面的优势,并宣传实践,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启蒙作用。,5.巨浪滔天:戊戌变法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11:1892年孙中山以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他医术精湛,名噪一时,有一年收入高达万元。但是他觉得,医术救人,所救有限中国人的苦难均源于“不良之政治”。因此他决心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改革中国之恶政治”,“锄去此恶劣政府”。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12: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