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次性餐具简介 一次性餐具按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降解方式、回收水平分为以下三大类: 1、生物降解类:如纸制品(含纸浆模塑型、纸板涂膜型)、食用粉模塑型、植物纤维模塑型等; 2、光/生物降解性材料类:光/生物降解塑料(非发泡)型,如光生物降解PP类; 3、易于回收利用材料类:如聚丙烯类(PP)、高抗冲聚苯乙烯类(HIPS)、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天然无机矿物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一次性纸制生活用品层出不穷,不断推出了许多各式各样、用在不同场合的生活用纸。在中国,一次性纸制品的渗透率,尤其是卫生纸和妇女卫生用品,在一线城市远远高于二、三城市和农村地区。
2、智研数据研究中心表示,随着发达城市市场一次性纸制品的饱和,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都成为新的市场增长区域。 纸杯的危害: 关于塑料杯: 1禁止原因编辑为什么国家要禁止发泡塑料餐具?中国政府规定从2001年元月1日起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理由如下:1、发泡塑料餐具用完废弃后难于回收利用;2、部分企业生产中用的发泡剂为丁烷(即打火机的气体),易着火,不安全;3、产品在高温下(65)有害物易溶出,使用不安全,特别是在微波炉中使用易熔化;4、产品体积大,运输、仓储不方便;5、不易分解,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6、出现可替代的产品(玉米淀粉餐具)。2使用危害编辑使用假环保餐盒有什么危害?假
3、环保餐盒是内含有大量滑石粉或碳酸钙等无机矿物填充料的产品(也有少数用废塑料或废纸制作的餐具,危害更大)。醋酸残渣超过国家标准好几倍,环保和食品卫生均不过关,易对人体造成如胆结石等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3辨别质量优劣编辑塑料餐盒岂能以假乱真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由于价格低廉,几分钱就能买到一个,因此受到一些小饭店的欢迎。例如在劣质餐盒的制作中,一般都加入了大量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材料,对使用者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假冒环保塑料餐盒手摸软绵绵,轻轻一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易渗漏;假冒纸浆餐盒强度差,颜色深,存在严重渗油渗水现象;包装箱和餐盒上无厂名、无商标、无生产日期
4、;假冒餐盒较合格产品重,撕碎后放于水中容易下沉(合格产品比重小于1,不会下沉);价格便宜,一般在0.10元以下,而真正的环保餐盒价格在0.13元以上。方便筷子太白需要警惕很多人在外就餐时认为一次性筷子比较卫生、安全。但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为给筷子“美白”,一些不法分子会用硫磺熏蒸漂白。用这种筷子进餐时,残留的二氧化硫就随之进入体内。如何防止“中毒”呢?拿到一次性筷子后,要看包装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联系方式;那些颜色过白的一次性筷子是不可信的;还可以闻一下筷子的气味,如果有酸酸的硫磺味,最好不要使用。用餐时勿将木筷长时间浸泡在热汤或热粥里,因为这样会加速二氧化
5、硫的分解。可以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残留的二氧化硫。彩色吸管花哨未必安全喝饮料的时候要注意,很多吸管都是用废旧的塑料做成的,对肝脏、肾脏都有损害。有些无良商家为了掩盖用废塑料制作的吸管的杂色,会给吸管染色,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专家提醒,彩色吸管最好不要用。其原料不排除是用工业塑料,甚至是废塑料再利用的可能。辨别问题吸管可以遵循三个步骤:首先要求看生产包装袋上的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和编号(QS标识)。再辨颜色,五颜六色的尽量别买,颜色深的要特别注意。最后在吸管未接触饮料前要闻一闻有无刺鼻的异味,如有异味,说明肯定是问题吸管。巧妙鉴别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杯的优劣,可以通过“一看二
6、闻三摸”的方式加以鉴别。看:除了看包装上的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日期等,还要对着光看,如果有蓝光或杂质最好不买;闻:有无刺鼻气味;摸:感觉特软的,可能是劣质产品。提示:在使用一次性纸杯时,最好先用开水烫一下,让纸杯中的有害物质充分挥发。4回收利用编辑降解餐具是否不用回收了?不是。任何材料都不应随意乱丢弃,应积极主动搞好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即使可降解产品,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置或利用,离开特定的环境因素谈产品降解快慢和降解产物是无稽之谈。5畅销原因编辑假环保餐具为什么会畅销1、经销商获得利润比较大;2、消费者缺乏消费知识;3、使用者为降低成本图便宜;4、部分产品只是在模具上刻
7、上环保餐盒、降解餐盒、城市环保等字样,而实际上根本不环保,卫生性能极差,而有些消费者只认这些字样,并不了解产品的真正情况。6政策原因编辑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人士在北京环保餐具交流推广发布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因卫生、保温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在世界各国广为使用,但由于回收处理困难及在自然环境中不易降解等缺点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限制。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6号令),其中第58项规定200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提出了替代产品的要求。2001年,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先后发布文件敦促
8、有关地方、单位停止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2001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一次性餐饮具”(HBC12001),明确了“非发泡、非降解但易于回收利用类餐具”,如聚丙烯类产品可以使用。国家关于环保型餐具标准有两套。这两个标准在产品种类和指标方面有一些不同,前者主要是针对可降解餐具制定标准,而对非发泡、非降解但易于回收利用类餐具如聚丙烯类则没有说明,而后者则明确了该类产品可以使用(因为全世界都在用),只要回收率达到75%即可获得环境认证标志。由于政令不统一,全国各地对禁止发泡餐具的政策执行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北京市人民政府1999年3月发布的25号令规定是限制销
9、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要求加强回收利用,只是在铁路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首都文明景区(点)和宾馆饭店禁止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处罚额度最高为5000。而上海市2000年6月颁布的第84号政府令对一次性塑料饭盒的管理则提出了“源头控制、回收利用、逐步禁止、鼓励替代”的原则。北京和上海等地还在继续回收利用发泡塑料餐具,在上海,只要按要求交纳回收费用,发泡餐具还是可以继续生产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经贸委等关于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政策有冲突。同时,由于禁止发泡餐具的国家级文件都没有明确执法的依据以及处罚的力度,因而给执法部门执行起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餐具生产企业的命运就是这样在守法
10、与不守法中,在监督与放任中,一次次被政策左右着。7市场调查编辑“北京每天要消耗掉200万只一次性餐具,其中发泡塑料餐具有40万只,占20%,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占30%,其余50%都是不合格产品。”昨天,从事一次性餐具研究和开发工作10余年的包装与环保问题专家董金狮说,不合格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添加了大量废塑料和填充物,遇热或油脂会释放出致癌致病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 据新民晚报报道,董金狮是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劣质餐盒20%来自定海昨天,全程参与了我国一次性餐具调查行动的董金狮说,北京市场上不合格的餐具有一半来自河北永清县、天津定海县等地区,另一半来自北京的地下
11、工厂和小作坊。 在天津定海县一家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地下工厂检验发现,这家工厂使用的原料竟都是废塑料,还大量添加了国家明令禁用的工业石蜡等有害物质。 据了解,北京地区的劣质餐盒有20%来自该地区。董金狮介绍,市场上1吨聚丙烯(PP)的市场销售价在11000元上下,而填充物1吨的市场价格连2000元都不到,这就是很多厂家非法添加填充物的原因。 非法添加工业石蜡长期摄入可能致癌 董金狮说,许多厂家在产品原料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钙等竟超过了50%,这就导致餐具中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用热水一泡、微波炉一转,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胆结石以及肝系统病变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业石蜡,甚
12、至可能致癌。一次性餐具使用环节三不管“卫生部门管的是餐饮企业的环境卫生和餐具消毒,质监部门管的是生产领域,工商部门管的是流通领域,而最关键的使用环节却成了三不管。但餐馆打包、送餐公司送餐,用的都是一次性餐具,这是个关键环节。”另据董金狮介绍,“市场标注降解餐盒的80%都是劣质产品。” 另据悉,两年前部分品牌方便面的包装盒也被发现存在问题。日常生活中应用上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使用瓷器或者玻璃的餐具制品,其次选用一次性透明的塑料制品,尽量不要使用纸杯系列的产品。纸杯的危害:我们先把纸杯分解一下,它的组成是:纸,印刷油墨,工业石蜡,淋膜纸。 下面依次解说。一、纸:许多厂家为了利益最大化,并不
13、会用食品级的木浆纸。以次充好的比比皆是。如果纸质不佳(回收利用的废纸)便用漂白粉和荧光增白剂,这是普通消费者无法分辨的。二、印刷油墨:在生产成本决定一切的年代,国家关于印刷油墨的标准似乎不见效。因此含有苯和甲苯的油墨也充斥在市场里。对于印刷过的纸杯套叠以后,油墨就很可能污染纸杯内壁。三、工业石蜡:纸杯如果不做防水处理,那还能装水吗?因此有一种纸杯是石蜡泡过的。蜡含有一种叫“多环芳烃”的有害物质,而蜡的熔点是40,且油可以溶解蜡,后果你懂的。四、淋膜纸:一般大家都是这么叫的,但其实是内聚乙烯塑料膜。很多纸杯用淋膜纸代替了石蜡。但是没有了石蜡的“保护”杯子外壁在受潮后可能会发霉,套叠起来的杯子,内
14、壁便会被霉菌污染。而关于这种塑料膜,如果不是食品级的材料,在高温下会分解出有害物质。除此以外,纸杯被爆出含有双酚A。据南京医科大学专家对部分生活用品中的双酚A含量进行测定后,结果显示,试验用一次性纸杯中的双酚A含量是一次性塑料杯的30倍,雨水里的双酚A含量是饮水机里纯净水的5倍多。关于塑料杯:简单说吧,常用的塑料杯材料是PP和PS。PP耐高温,可微波,所以你用过的乐扣乐扣保鲜盒就是PP做的。PS不耐高温,因此常用在冷饮包装这块。在生产工艺上,塑料杯比纸杯卫生,因为塑料杯的生产环节简单,高温下成型冷却后便立即包装。纸杯有印刷,切纸,附膜,卷筒,卷边,都不知道要被多少手摸过。不过话说回来,塑料杯确
15、实还可以,但在中国就不见得。以前甚至有人问过我,做塑料杯能不能用回收的塑料,我心里甚是鄙视之,但是也不能表现出来。我告诉他,回收的塑料有杂质,做出的杯子不美观。回收料只是其一,相信很少有人这么做。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啊。透明的塑料杯一眼就能看出来好坏。那还有看不见的呢?就是添加剂了。石膏粉(乳白色杯子)?增韧剂?防冻剂?其危害与否,我暂时不知。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塑料杯是“食品级的纯PP”。人家眼里容不下一点点杂质,检测不合格立马让你回家!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保鲜盒,打包盒,塑料袋,食品袋,塑料杯,我们一定要去仔细观察,如果使用的产品透明透亮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因为基本上它是聚
16、丙烯原料和聚乙烯原料一次加工成型的,过程当中未添加任何助剂以及添加剂;如果使用过程当中发现给你的饭盒是其它颜色尤其是乳白色的,就请不要使用,因为加工过程当中添加了色母粒原料或者色粉,乳白色的大量添加填充母料以降低成本。一次性筷子、纸杯、打包饭盒等,这些既不环保又不卫生的用品是如何一点点吞噬您的健康的? 每天,在中国有众多的人们都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打包饭盒、纸杯等一次性餐具,却茫然不知这些既不环保、又有害健康的餐具如何慢慢地吞噬人们有限的生命,侵蚀体质?中国经贸聚焦记者深入浙江苍南、台州、安吉等地调查采访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厂家,见证这些餐具的生产过程,解密真相。一次性饭盒生产过程一次性筷子是如何“
17、美白”的 有着“中国竹乡”之称的浙江省安吉县,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小竹筷生产的主要基地,每年向市场提供竹筷180亿双之多,产值3.5亿元以上。安吉县拥有竹筷生产企业500余家,其中仅一个镇占总数的70%。 9月的一天,在安吉县某镇上,1981年出生的陈力与往常一样,他正在自家的筷子作坊内来回不停地踱步,心情不太顺畅。原来,近日天公不作美,连日的阴雨已经浸透了晾在厂外的一批竹筷原料,时间一长,势必将导致它们受潮受损,发霉腐烂,严重影响竹筷的批量产量。 “我们每天能生产上万双一次性竹筷子,多数都是上海的订单。”现场,陈力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秋冬两季正值竹筷的销售旺季,厂里每天近10个工人连轴转都忙不
18、过来。记者在现场看见,该厂占地面积近100平方米,还饲养多条狼狗看门,一遇到陌生人便发出“嗷嗷”狂吠声,令人不寒而栗。该厂内约有10台机器同时运转,主要负责二次切割工艺,即把约10米长的竹筷原料切割成为日常使用的筷子,然后再通过机器统一打包、为筷子穿上“衣服”。 与陈力一样,在镇上有大小三四十家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家庭作坊,通常是夫妻俩雇佣几个外来工人、简单地就搞起了一个生产竹筷的小作坊。“上海是主要的订单大户,主要是一些中小型的餐饮店和农贸市场,供货量较大。”陈力告诉本刊记者,一般他们自己平时也不经常使用一次性竹筷,因为不太卫生,生怕影响健康。 陈力说,其实,这些竹筷的原材料都是从附近的拉丝厂进
19、货的,而在拉丝厂内对每一根的毛坯竹子都有一道特殊的工艺,即在大锅内注入双氧水、硫黄进行蒸煮,反复至沸,这两样化学药品能够让筷子变得更加“美白”和防霉,以扩大销售。 屡禁屡败 为了进一步证实陈力的话,记者走访了该镇上的多家竹筷生产厂家发现:的确,在竹筷的制作过程中多处都要使用化工原料。该镇上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竹筷生产过程中,工人使用硫黄熏筷子以便让筷子更白,这是为了防止竹筷发霉,是必不可缺的工艺。然而,工人们使用的硫黄是工业硫黄,属于化工原料,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 熏过硫黄之后,再经过对毛坯进行削制,筷子就成型了。当然,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还得进行抛光,但在抛光机里的不光是筷子
20、,还有一块块白色的石蜡。其实,石蜡含有多环芳烃,是石油冶炼过程中的低端产物。就这样,用石蜡抛光之后,筷子就被放进了一个个装过化肥的袋子里等待出厂。 为了方便保存,趁着淡季空闲之时,镇上的一些老板搭建起了烘干房。“安吉的竹子比较好,有韧性,适合做筷子。但是南方的黄梅天不利于竹筷的生产,特别容易发霉。”在镇上,另一位家庭工厂的老板潘实秋告诉本刊记者,在竹筷的制作过程中最担心发生的事情就是发霉,硫黄等化学药水能有效防止成品筷发霉,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一次性筷子的存储位置必须干燥、透风,避免潮湿,这样才能防止变霉。 “一般来说,一次性筷子的有效期是1年。不过,如果没有产生发霉等意外情况的话,那就随便用
21、多久了。”潘实秋指着仓库里一大堆包装好的成品筷、他笑呵呵地说,自己干这一行已经很多年了,生意好的时候,每年能挣近10万元,但受黄梅天等影响,总是损失不少,所以今年夏季咬咬牙盖了一间烘干房,准备今后好好再大干一场。 关于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早在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中就有明确规定,筷子的包装袋上应该明确标注“经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保质4个月,超过保质期不可再出售或使用”。此外,生产厂家还应向商家提供一次性筷子的检测合格报告,食品监管部门一旦发现过期产品,就要作出相应处罚。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一次性筷子的批发商还是进货者,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这份检测合格报告,
22、也很少有人检查这些筷子是否过期。 “从卫生角度来说,是否影响人体的健康有两个因素:剂量和时间。如果食用有害的食品超过一定的剂量、长时间服用某一种有毒的食物,就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生病、重则癌变,潜在风险较大。” 对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按照市场需求,由于成本较低,这种筷子的批发价每双也就几分钱,商家趋之若鹜,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存在。但不可否认,这块市场既不属于食药监管辖、也不属于工商管理,明显是政府监管的空白点,到底应该谁来管?没人能回答。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东方学者王永杰的观点则很鲜明:坚决不能用。他曾在德国留学多年,并坚决提
23、倡使用多次性筷子。“为了防霉防潮,一次性筷子都使用硫黄、双氧水浸泡,存在大量的潜在致癌物质”。王永杰又反问记者:“你想想,这种化学药剂都能杀死霉菌,对人体健康难道没有伤害吗?”与此同时,多数专家认为,霉菌是增加致癌风险的因素之一,并且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而黄曲霉素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如果消费者多次使用霉变的筷子,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关于一次性饭盒1、 成分:聚苯乙烯,2、 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特点:难以降解3、 危害:(1) 一次性饭盒被随意抛弃首先给城市带来的是环境景观上的“视觉污染”。小组成员曾目睹水运工人到苏州河上打捞漂浮垃圾,(2) 发现数量最多的便是一次性饭盒,(3) 重量轻,
24、(4) 体积大,(5) 打捞困难。可以说,(6) 以一次性饭盒为主的“白色污染”对城市景观的破坏力将大大超过其它污染源。(7) 从深层次来看,(8) 一次性饭盒对环境的危害则是人们肉眼所难以觉察的。由于废旧塑料 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9) 长期存在的废旧塑料将对土壤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其混入土用将 阻绝农作物和植(10) 物吸收养分和水分;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11) 被动物吞食后又将导致死亡;若被填埋,(12) 将直接占用土地,(13) 且100年内难以降解,(14) 影响土质结构;若被焚烧,(15) 则会产生有害 气体,(16) 污染大气现阶段,每天产生的184万只一次性饭盒大多还只能混在其它垃圾中, 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这些不能降解的塑料终究会越积越多,人们赖以生存的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