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培训_第1页
森林防火培训_第2页
森林防火培训_第3页
森林防火培训_第4页
森林防火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山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材料,.,一、林火基本知识,(一)森林火灾 1、概念:就是失去人为控制的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发展的,造成一定损失的林火。 2、引发森林火灾的三个基本条件(即三要素): 因为森林燃烧是一种开放式燃烧,它不受供氧的限制,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有火源即可燃烧。 森林可燃物(植被,如芒箕、杂草)、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火险天气(高温、干旱、低湿、大风)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三个基本条件。,.,3、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种类: 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可燃物本身温度达到燃点而引起自燃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如果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没

2、有火源,不管气温多高,风多大,连续干旱时间多长,森林火灾是不可能发生的。 火源分为两大类: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 (1)、自然火源:如雷击火、火山爆发等引起的。主要发生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原始林区,我国的雷击火占火源比例很少,只有1%。 (2)、人为火源:可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用火。 生产性用火:常见的有烧田埂草、烧垦烧荒、烧灰积肥、烧炭、炼山造林等。 非生产性用火:吸烟时乱丢烟头、上坟烧纸、点香烛、燃放烟花鞭炮、烤火、打火把、烧饭、小孩、痴、呆、傻等人员玩火。,.,4、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按燃烧位置分: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 (1)地下火:在泥炭和腐殖层燃烧的火称为地下火。地下火在地面

3、下燃烧,一般见不到火焰,只有少量的烟。地下火蔓延速度较为缓慢,仅45米/小时,但不易扑救,温度高,破坏力强,火灾后树木枯黄而死,出现大量倒木。,.,(2)地表火:林火沿地表蔓延,烧毁地被物,危害幼林、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下部枝叶以及露出地面的树根,此类火称为地表火。,.,(3)树冠火:引起树冠层燃烧的林火。树冠火燃烧温度高,火强度大,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大,不易扑救。,.,二、 森林火灾的预防,森林火灾的预防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扑救。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明确指出:森林防火的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

4、救措施,只有把预防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森林火灾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预防森林火灾的重点: 前面提到的森林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它不受供氧的限制,同时,只要有森林,林下就有植被(可燃物)。因此,我们预防的工作只能是控制火源。加上99%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火源引发的(即野外用火不当,如烧田埂草、烧灰积肥、上坟烧香纸、燃放烟花鞭炮、吸烟时乱丢烟头、小孩、痴呆患者玩火),没有火源,再茂盛的森林、再恶劣的天气也不会引发森林火灾。所以我们预防森林火灾的重点就是要减少、消灭野外随意用火的现象。,.,其主要手段和方法有: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改变陈旧祭祖、农事生产随意用火习惯,提高民众防火意识;

5、 2.督促各中小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对小孩、弱智和精神病患者要落实专人监护责任;,.,3.完善、制订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规范野外用火; 4.一旦到高火险天气或重点节假日,要组织森林防火巡逻队伍加大巡查力度,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5.在森林防火戒严期等重点时段,如清明、冬至等,各地要组织力量把守入山的主要道口、坟墓集中地带、重点山场,做到死看死守,杜绝火灾隐患; 6.坚持鸣锣示警,做到警钟长鸣。利用手机短信等方法给乡镇、村领导以警示。,.,(二)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我省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共分五级: 一级:不燃 二级:不易燃 三级:可燃 四级:易燃 五级:极易燃,.,(一)

6、林火扑救程序 1、发现火情,立即上报 2、组织扑火队伍 3、向火场开进 4、扑灭明火 5、清理余火 6、看守火场,三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二)首先讲一下最常用的二号扑火工具(橡胶拖把)的使用方法: 使用二号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扫打,以成4060度的斜角,扫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扫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强时,要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起同落,扑灭后一同前进。,.,(三)扑火方法: 扑火分为直接灭火和间接灭火。,.,(1)直接扑打就是利用扑火工具,对火进行人工直接扑打。扑打时,一般要先打火尾和两翼的侧风火,沿着火线打

7、一段,巩固一段,要择弱避强,选择火势弱的地方为突破口,坚决反对在火势旺(火头)的地方强攻硬上的蛮干作风。直接灭火中有一个较为常用的方法:即是“打开缺口、一点两线、分兵合围”。就是在火线上选择火势较弱的地方打开一个缺口,然后把兵分成两路沿火线向不同方向灭火,在分兵时,要分清主次重点用兵,对火场形成全线合围。,.,(2)间接灭火我们最常用就是开设防火线和以火攻火等两种方法: 开设防火线就是用手工具开设出一条人为依托,主要用于扑灭火强度高、林密、扑火人员无法接近的火线及不易采取直接灭火手段的地下火。开设出来的杂灌树木要全部清除到阻火线的外侧,阻止地表火的防火线宽度为10米。,.,以火攻火这是扑灭森林

8、火灾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既不需要特殊设备,灭火效率又高;但是必须要有丰富经验的人来掌握,否则容易造成更大的火灾和人身伤亡。一般在以下条件下使用:1、遇到强烈地表火,扑火人员无法接近时;2、遇到高强度树冠火时;3、有较好的地形,如河流、小溪、林道为依托;4、当火要烧到居民点、易燃易爆等重要设施时,现有的天然障碍物和人工防火线都不能阻挡,同时又来不及在火头前方开设较宽的防火线,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采用的应急方法。,.,一、灭火准备,(一)确定火场位置 要了解一下情况: 1、火场面积 2、火场主要发展方向 3、交通情况 4、距离(火场与各部的距离) 5、火场周围的环境( 自然环境:地形情况;可燃物情况;

9、气象条件。社会环境:居民区;仓库、油库;林场、贮木场;林内的各种作业点等。 ),.,(二)判断火场的发展趋势,根据风向、起火部位、地形地势和可燃物分布等来进行判断。,.,(三)制定灭火计划,在制定灭火计划时,还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速战速决; 2、扑火队伍的实力(兵力;装备;战斗力和各部的位置等); 3、合理用兵; 就近用兵、快速到达;集中使用、确保重点;梯次配置、留有机动;便于指挥、利于协同。 4、确保安全 参战人员的安全;灭火机具及装备的安全;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四)进入火场注意事项,1、准备阶段。首先是个人的装备,必须要穿戴好服装、鞋、携带水壶、手电筒。其次到达火场时不要

10、冒然行动,要观察风向、判断火的燃烧类型(上山火还是下山火)、辨别火尾和火头。 2、队员要心齐、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不能单独行动。 3、要做到打清结合,要分别有人带队负责打火和清理火场,打清人员可相互轮换。,.,三、灭火程序,(一)打开缺口、一点两线、分兵合围 1、打开缺口 2、一点两线、分兵合围 (二)会合立标、明确责任 (三)要做到打清结合 要分别有人带队负责打火和清理火场,打清人员可相互轮换。 1、会合时间 2、会合地点坐标 3、会合队伍及带队人姓名等,然后立即向上级汇报 (四)各队要沿着自己扑灭的火线回头清理,这时要根据火线的安全程度采取不同的清理方法。,.,(五)撤离火场 通知所属扑火

11、队伍撤离时间,从这一刻起,人员不得私自行动; 清点人数,召回不在位人员; 指定专人清理生活用火和取暖用火; 整理行装; 清点灭火装备及人员; 安排撤离顺序。,.,在火场进行扑火时,当发现火势发生变化,无法扑打、躲避、威胁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指挥员应采取措施确保队员安全。做到:一冲、二跑、三卧倒、实在不行点火烧。具体方法有:,五、火场自救,.,1、点火自救:应背向林火横向点顺风火,当顺风火烧出一定距离后,灭火人员要迅速进入新的火烧迹地。如果烧出的火烧迹地面积小时,灭火人员要快速跟进新点起的火头。,点顺风火解围,.,2、用地形自救:灭火人员要选择有利地形,迅速进入这一区域。可利用的地形有:流沙、

12、沼泽、道路、无可燃物或可燃物稀少地带等。,1.利用小溪、小道点火解围 2.利用公路、铁路、河流点火解围,.,3、迎火突围:当灭火人员受到大火威胁无法采取其它有效保护措施时,可选择火势较弱的一点,用衣服或毛巾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火迅速冲过火线进入火烧迹地,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千万不能顺风跑。,冲越火线解围,.,4、卧倒避烟(火):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火。,.,5、快速转移:发现大火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伤亡。,.,(六)再次准备 1、及时维修、保养灭火机具; 2、及时检查、修补个人装备; 3、及时补充给养、装备和燃料。,.,扑火时注意事项,1、在枯立木较多的区域和扑救地下火时,要设有观察哨 2、扑救地下火时,不在火区内行走,防止掉进火坑和树倒伤人 3、扑打火头时,要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线灭火,不正面迎火头扑打 4、扑打树冠火时,应尽量采取间接灭火手段 5、在火头前方和扑救树冠火开设隔离带时,要设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