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治新进展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1页
糖尿病诊治新进展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2页
糖尿病诊治新进展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3页
糖尿病诊治新进展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4页
糖尿病诊治新进展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诊断及治疗新进展,主要内容,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治疗学 饮食、运动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主要内容,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治疗学 饮食、运动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遗传 环境,高血糖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

2、血浆葡萄糖200mg/dl(11.1mmol/L) 或 者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126mg/dl(7.0mmol/L) 或 者 OGTT 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 注意: 除非显著高血糖伴明显症状,否则应在另一日重复试验 随机是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空腹指无能量摄入至少8小时 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 IGT 和 IFG 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等)后应复查血糖,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ADA提出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注意事项: 仅单点糖化血红蛋白6.5%时,不足以诊断糖尿病 贫血、血红蛋白疾病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的

3、检测结果的偏差,DIABETES CARE, VOLUME 33, SUPPLEMENT 1, JANUARY 2010,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优点,监测方法高度标准化 更方便 监测结果更稳定 在应激或疾病状态下,日间稳定性好,DIABETES CARE, VOLUME 33, SUPPLEMENT 1, JANUARY 2010,费用较高 在某些发达国家, A1C监测技术未普及 在某些患者中糖化和平均血糖之间不一定相对应 有种族或地理位置的特异性 贫血或血红蛋白疾病会导致监测结果的偏差,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不足之处,DIABETES CARE, VOLUME 33, S

4、UPPLEMENT 1, JANUARY 2010,贫血及血红蛋白疾病时的监测手段,DIABETES CARE, VOLUME 33, SUPPLEMENT 1, JANUARY 2010,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标准的受限因素,急性起病的糖尿病患者,其A1C水平可能未显著升高 如某些1型糖尿病儿童患者 A1C 不能反映血糖波动情况,同时不能反映低血糖或急性高血糖,DIABETES CARE, VOLUME 33, SUPPLEMENT 1, JANUARY 2010,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指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

5、间的状态 包括:1.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 2.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WHO血糖指标图示,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大于95%) 其他特异型 A. 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B.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 C. 胰腺外分泌疾病 D. 内分泌疾病 E.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 F. 感染 G. 非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糖尿病 H. 并有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 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遗传,

6、环境,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体产生,细胞破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6-1438,1型糖尿病的特征,遗传 ( 细胞缺陷),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环境因素 (肥胖、生活方式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相对缺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8-1446,T2DM患者1相分泌异常,Ward WK et al. Diabetes Care 1984;7:491502,Coates PA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4;26:177,2型糖尿病: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Mitrakou A et al. Dia

7、betes 1990;39:1381,2型糖尿病,正常人,fmol/L,60,0,60,120,180,240,300,糖摄入后时间(分钟),60,30,45,血浆胰高糖素,pmol/L,0,120,240,360,60,0,60,120,180,240,300,血浆胰岛素,mmol/L,60,0,60,120,180,240,300,糖摄入后时间(分钟),5,10,15,20,血浆血糖,mol/kg/min,60,0,60,120,180,240,300,8,内源性葡萄糖生成,4,12,早期胰岛素释放不足造成餐后高血糖,2型糖尿病的特征,多于成年尤其是45岁以上起病 多数起病缓慢,隐匿 血浆

8、胰岛素相对性降低 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 (腹型肥胖)。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复杂。,1型与2型糖尿病的比较,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254,糖尿病的自然病程,自身免疫,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糖尿病起病,高血糖及相关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相关表现,视网膜病变 肾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病变,失明 肾功能衰竭 心肌梗死 卒中 截肢,(死亡),致残,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221,图31-1,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晚期),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期 糖尿病并发症期 糖尿病致死 或致残期,主要内容,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

9、发病机制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治疗学 饮食、运动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常用实验室检查,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11-1434,HbA1c,糖化血红蛋白 葡萄糖和血红蛋白长期接触形成 合成速率为动态平衡,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积累并持续于红细胞120天生命期中 血液中HbA1c水平反应测定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与空腹及餐后血糖有很好的相关性 HbA1c 的达标值 ACE(1) 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达标值: 6.5% ADA(2)达标值: 7.0%,ACE: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 ADA:Ame

10、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HbA1c和平均血浆血糖值的线性关系,HbA1c每升降1,MPG约升降2mmol/L,Curt LR, et al. Diabetes Care 25:275-278,2002 Diabetes Care 30: S4-41, 2007,平均血糖(MPG),mg/dl,mmol/l,6,135,7.5,7,170,9.5,8,205,11.5,9,240,13.5,10,275,15.5,11,310,17.5,12,345,19.5,A1C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主要内容,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

11、检查 糖尿病治疗学 饮食、运动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血糖控制状态分类,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饮食方案,每日总热量的估计 ( 身高-110)*30(中等体力劳动水平)/千卡 三大营养物质分配 碳水化合物 55-65% 蛋白质 15% 脂肪 20-30% 三餐分配 1/3:1/3:1/3 1/5:2/5:2/5,糖尿病的运动方案,每次运动20-30分钟较好 运动强度为使心率达170-年龄 频率为每周3-4次为宜 运动的副作用: 低血糖:胰岛素吸收加快/葡萄糖利用加快 高血糖:交感神经兴奋 诱发酮症:胰岛

12、素缺乏的患者易出现脂肪分解增加和酮体生成。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主要内容,糖尿病基础知识 正常的葡萄糖代谢 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治疗学 饮食、运动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促泌剂,细胞生成胰岛素 并储存在分泌小体中,电压门控钙通道,Ca+,Ca+,葡萄糖转运子,G,K+通道,K +,N,X,K+通道阻断细

13、胞膜建立极性,S,R,K +,磺脲类药物的商品名,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吡嗪(美吡哒) 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美脲(亚莫力、万苏平),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磺脲类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老年人慎用,个体差异较大 体重增加(高胰岛素血症) 5%的胃肠道反应 皮肤瘙痒、斑丘疹 少数血液学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等 磺脲类药物的失效 原发性失效 继发性失效,朱禧星. 现代糖尿病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195.,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商品名,瑞格列奈(诺和龙;孚

14、来迪) 那格列奈(唐力),非磺脲类促泌剂,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36 kD),磺脲类药物受体,磺脲类药物受体,去极化,ATP,格列美脲(65 kD),格列本脲(140 kD),Kir 6.2,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诺和龙),口服后迅速吸收,15min起效,4550分钟达峰值半衰期1小时左右,34小时后作用基本消失。很好地模拟了生理性餐时胰岛素的分泌模式 进餐时服药,发生空腹和餐后低血糖的可能性减小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无降糖作用的产物由胆汁排出 老年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安全使用,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18-719,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15、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药物,种类 二甲双胍 苯乙双胍 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包括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促进外周葡萄糖利用,尤其是肌肉 降低脂肪和葡萄糖的氧化 减少小肠葡萄糖的吸收 不刺激胰岛素分泌,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1,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 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乳酸性酸中毒 多发于老年人,缺氧,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 服用苯乙双胍的患者相对多见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30%存在叶酸和维生素 B12吸收不良,Joslins Diabet

16、es Mellitus.2007;41:722,二甲双胍的禁忌症,肾功能下降:肌酐清除率60ml/min,或血肌酐男性1.5mg/dl和女性1.5mg/dl 需要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年龄80岁,除非肌酐清除率显示其肾功能还允许使用 肝脏疾患 长期酗酒者 脓毒血症或其他组织灌注下降的急性疾病 静脉注射造影剂期间,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3,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阿卡波糖作用特点,抑制-糖苷酶,延缓单

17、糖吸收 减轻餐后高血糖 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 不增加体重,注意:1.进餐时服药 2.以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满意剂量,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及 禁忌症,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结肠部位未被吸收的碳水 化合物经细菌发酵导致腹胀、腹痛、腹泻 个别患者出现黄疸,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8,禁忌症 有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包括炎症、溃疡、消化不良、疝等) 肝、肾功能损害者 妊娠期和哺乳期 18岁以下糖尿病患者慎用 严重贫血及有严重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不能用,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 -葡萄糖苷酶

18、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噻唑烷二酮类,Rosiglitazone(罗格列酮) Pioglitazone(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的作用机制,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4,高选择性激活PPAR(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 增加肌肉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 增强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合成,而对内脏脂肪组织的合成不起作用 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磺脲类及胰岛素合用,可出现低血糖 部分患者的体重增加 可加

19、重水钠瀦留 可增加心脏负荷心功能不全患者禁忌使用 可引起贫血和红细胞减少,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6,当前针对罗格列酮争论热点: 潜在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Steven E,et al.N Engl J Med 2007;356:1-15,新型降糖药物:GLP-1类似物,GLP-1的生理作用 增加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 抑制胰升血糖素分泌,增加糖清除 延缓胃排空和诱发饱感 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天然GLP-1的局限性 半衰期短,易被二肽基肽酶(DPP一lV )降解,GLP-1类似物,Liraglutide(利拉鲁肽) Exenatide(艾塞那肽),利拉

20、鲁肽:每日注射一次的GLP-1类似物,Knudsen et al. J Med Chem 2000;43:16649; Degn et al. Diabetes 2004;53:118794,抗体滴度升高的患者的比例,利拉鲁肽与人GLP-1高度同源,97% 氨基酸序列与人同源,53% 氨基酸序列与人同源,Study duration: Liraglutide 26 weeks; exenatide 30 weeks.1Data on file; 2DeFronzo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28:1092,人 GLP-1,利拉鲁肽,艾塞那肽,新型降糖药物:DPPIV抑

21、制剂,DPPIV:可裂解GLP-1,导致GLP-1迅速水解,GLP-1,DPPIV,GLP-1无活性产物,DPPIV抑制剂,目前常见: Januvia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主要内容,糖尿病基础知识 正常的葡萄糖代谢 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治疗学 饮食、运动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的分类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胰岛素分类,常用胰岛素的作用特点,24 h,地特、甘精,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胰岛素的分类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包括继发失效)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状态 妊娠糖尿病 各种继发糖尿病,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7:208,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低血糖 水肿(4-6周) 眼屈光不正 体重增加 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大 过敏,胰岛素起始治疗的时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础胰岛素的应用,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中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