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123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123教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123教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123教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123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 一 单 元 主备:陈宁宁 审稿:尤宜蒲单元主题: 美丽的自然景观单元内容: 1、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单元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1. 观 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

2、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预习布置:1、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组词;2、抄写本课近反义词、多音字和3句优美句子(参照奇迹课堂)。3、思考: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怎样分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3、)播放钱塘江图片,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播放潮水动画)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大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上讲台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

4、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这一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让我们走进课文。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钱塘江大潮都有

5、了哪些了解。对学生表述不完整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指导。2、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并进行正音、评价。3、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分四人小组讨论生字易错的地方及如何记忆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多音字:闷(mn)雷 薄(b)雾 风号(ho)浪吼(hu)涨(zhng)起 颤(chn)动课件出示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指名认读,并选词语造句)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1)默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同桌交流: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

6、江大潮的?(3)说说各段的段意。(教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四、练习(达标训练第一课时)板书设计:潮来前观潮 潮来时(时间顺序) 潮过后第二课时预习布置: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大潮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2、过渡: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2、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潮来

7、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学生反馈交流,教师及时指导、点拨。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

8、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3、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4、过渡: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1)提出要求,自主学习读第五自然段体会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2)展示:生汇报,师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3)师小结: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

9、的想法。) 三、练习(达标训练第二课时)四、作业。(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预习第2课。板书设计: 1、观潮潮来前 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潮来时 远 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 壮观近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雄伟潮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教后反思: 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

10、的写法。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准备:课件、歌曲喜马拉雅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预习布置: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课文读5遍,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多音字,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在书上标注;(参照奇迹课堂)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12个和3句优美句。一、激发兴趣、导入。 谈话: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1、师播放歌曲喜马拉雅山

11、,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出示课件)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都有了哪些了解。对学生表述不完整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指导。2、指名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并进行正音、评价。3、指名读自己找出的四字词语课件出示相关词语的意思,指名认读,并选

12、词语造句。4、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优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三、精读感悟。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2)画一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3)说一说,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成果。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3、过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1)小组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读资料袋。四、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

13、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五、尝试运用。1、教师出示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2、生练笔,师巡视学情,个别展示,班级交流。六、练习:完成练习册第2课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2)画一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3)说一说,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布置作业:1、扮成导游,向家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2、尝试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3、预习第3课。教后反思: 3 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梢 暇 恋”新词

14、“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布置: 1、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组词。2、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教师板书课题。质疑:“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

15、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对学生表述不完整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指导。2、指名每人读课文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并进行正音、评价。3、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分四人小组讨论生字易错的地方及如何记忆字形。教师重点指导: “颤动”中“颤”chn “应接不暇”中“应”读yng“一簇”中“簇”读c “缝隙”中“隙”读x 4、课件出示词语:留恋 不禁 展示 南国 颤动 应接不暇(指名领读或开火车认

16、读,并选词语造句)三、理清课文脉络: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2)先自主学习,再同桌互相交流: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2、展示交流(1)小组展示汇报:读一读描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不同景象的句子。(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榕树的画面),请学生欣赏,认识大榕树。(3)自己再一边读,一边感受一下大榕树的美,鸟的美。3、过渡:根据以上认识,我们应如何给课文分段?(1)提出要求,自主、同桌合作学习如何给课文分段。(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汇报,同桌补充,教师指导、点

17、拨。课件出示: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四、通读全文,概括大意。1、提出要求,自主学习。2、指名说说,全班补充。五、练习:完成练习册第3课第一课时。第二课时预习布置:1、思考: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具体景色?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说一说,这篇课

18、文写了哪两个部分?(教师板书:大榕树 鸟)二、认识大榕树: 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教师出示课件:文中插图。问题: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线划出来。(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有哪些?描写“美”的语句有哪些?(4)汇报:图文对照、学生汇报、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出示榕树图,理解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6)师小结:这一

19、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三、学习写鸟的动态美。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齐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指名答)(2)小组再读讨论,再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2、小组展示交流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学习排比句、拟人句的好处。(对学生表述不完整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指导。)3、师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四、学习第四段。1、提出要求:自由读第四段。问题:说说你

20、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并体会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个人展示:感情朗读、深化理解:(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五、再读课文,师生交流。1、提出问题: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由于学生初次接触静动态描写的写法,所以建议教师举例讲解)2、具体操作:例子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

21、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3、小结: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六、总结扩展。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

22、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七、练习:完成练习册第3课第二课时。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预习第4课。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4* 火烧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预习布

23、置:课文读5遍,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多音字,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在书上标注;(课参照奇迹课堂)抄写本课描写颜色的词语和优美句子。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用优美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对学生表述不完整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指导。2、指名每人读课文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并进行正音、评价。3、课件出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指名领读或开火车认读,并选词语造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

24、文顺序。 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2)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3)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2、汇报交流(1)指名答:天空中有哪些颜色。(2)生自学,同伴交流后汇报:课文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3、练习: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4、师过渡: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1)小组合作: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2)展示评价。5、训练: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1、师:

2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交流学后想法,教师指导点拨。五、练习:完成同步练习册第四课布置作业:预习第5课。板书设计: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教后反思; 第 二 单 元主备:陈宁宁 审稿:尤宜蒲单元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

26、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5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3、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4、积累诗人的其他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布置预习:1、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作品。2、背诵古诗题西林壁一

27、、激趣导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猜谜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猜一条谜语,谜底是一位诗人的名字,看谁最先猜出来。听好了: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但诗写得好,他的书法作品、他的画、他的文章在中国历史上都极负盛名,他和他的父亲、弟弟合称“三苏”,他是谁?(苏轼)。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可以知道这首诗有关的哪些信息?(这是作者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石壁上的一首诗)3指读正音(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注意平翘舌。(2)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美。(教师指导点拨)4、展示朗读,课件出示:题西岭壁横看 /

28、 成岭 / 侧成峰,远近 / 高低 / 各不同。不识 / 庐山 / 真面目,只缘 / 身在 / 此山中。5、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过渡: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想想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学习。)(2)课件出示:a、借助注释理解诗意;b、查字典理解诗意;c、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等(3)先自主学习,再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2、展示交流展示方法:或解说诗句意思;或展示绘画成果3、教师相机发问

29、,指导点拨,悟情。(1)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2)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六个角度,看到了六种不同的结果。)那概括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3)(课件展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景)假如你就在庐山之中,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吗?“我站在(),看到庐山像( )。”(4)“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什么呢?(身在此山中。)(5)齐读“不识 / 庐山 / 真面目,只缘 / 身在 / 此山中。”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站在庐山之外,

30、多角度、多方位的看。)三、熟读成诵,领悟诗请1、用多种形式朗诵此诗(小组比赛、指名朗诵、全班齐诵等。)2、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其实不仅观山如此,看事情也是一样。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吗?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四、 收集材料,拓展练习1、教师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2、完成同步练习册第五课第一课时五、作业布置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阅读盲人摸象的故事。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不识/庐山/真面目,

31、同,观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不同。第二课时预习布置:背诵游山西村,抄写生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还记得这首诗吗?能把它默写下来吗?(检查默写情况)2、谈话导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到乡村农家去品味一下他们的生活吧。3、老师板书课题游山西村,生齐读课题。4、检查预习,指名读诗。(1)要求: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注意平翘舌,读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准字音。(2)展示: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3) 课件出示:游山

32、西村莫笑 / 农家 / 腊酒浑,丰年 / 留客 / 足鸡豚。山重 / 水复 / 疑无路,柳暗 / 花明 / 又一村。(注意纠正“浑”、“豚”、“疑”的读音。)(4) 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过渡:古诗大家都能读了,还不行,还有四个生字要求大家会写。请自己看看这几个生字,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记住它。(5)全班交流:识记生字并区别同音、形近字。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游山西村(1) 教师出示课件:理解诗题了解作者理解诗句熟读成诵领悟意境(2)展示交流。(教师主导,集体交流)a、理解诗题: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游览浙江绍兴的一个村庄时写的一首诗。)b、

33、了解作者:根据你的了解简单谈谈诗人陆游。c、理解诗句。(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相机指导。)d、反复读后两句诗,想: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e、当作者行走在重重叠叠的山峦中,踏过弯弯绕绕的水道后,心情如何?从哪看出的?(心情沮丧,从“疑无路”看出。)f、当作者面对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时,心情又是怎样呢?从哪儿看出的?(惊喜,从“又一村”看出。)g、指导学生打着手势反复吟诵此句,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感受诗句语言的韵律节奏美。2、熟读成诵: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这首古诗,比比谁的朗诵更优美。3、领悟意境。其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生活

34、中无处不在,你能举个例子吗?三、拓展学习 1、继续读诗, 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 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2、完成同步练习册第五课第二课时布置作业:1、默写古诗两首; 2、预习第六课。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莫笑 / 农家 / 腊酒浑,丰年 / 留客 / 足鸡豚。山重 / 水复 / 疑无路,柳暗 / 花明 / 又一村。教后反思: 6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

35、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爬山虎的文字或图片资料;2、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布置:1、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组词;2、抄写本课近反义词、多音字和3句优美句子(参照奇迹课堂)。3、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感受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还欣赏了变化多端的火烧云。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观赏一种奇

36、怪的生物爬山虎。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爬山虎都有了哪些了解。对学生表述不完整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指导。2、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并进行正音、评价。3、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分四人小组讨论生字易错的地方及如何记忆字形。教师重点指导: “逐”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里面没有一点;“叠”的结构比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横;“茎”的第四笔是横撇,不能分成两笔写;“隙”字右边上面的小字没有勾。4、课件出示词语:“引人注意、均

37、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指名领读或开火车认读,并选词语造句)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两个部分?(教师板书:叶子 脚)找出相应的段落,读一读。四、练习(达标训练第一课时)第二课时预习布置: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两个部分?(教师板书:叶子 脚)二、认识爬山虎的叶子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说说叶子的样子和颜色变化。(2)先自主学习,再同桌互相交流。2、展示交流(1)小组展示汇报:读一读描写爬山虎叶

38、子的句子,说说叶子的样子和颜色变化。(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一墙的爬山虎随风摆动的画面),请学生欣赏,认识爬山虎的叶子。(3)自己再一边读,一边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用手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教师随机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图文结合来体会叶子的动态美。)(4)提问:作者怎么把叶子写得这么美呢?(认真观察)过渡: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内容。三、认识爬山虎的脚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自读3-5自然段,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形状、颜色三个方面的句子,读懂了用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想象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2)先自主学习,再同桌互相交流。2、

39、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的结果(2)书上又是怎样描写它的脚的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有关的句子。 (3)自己读这些句子.(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指导从脚的样子,形状,色三个方面去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四、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爬山虎既然有脚,那它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那它究竟是怎样爬的呢?(2)分小组学习第4自然段,要求为:找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来;找出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词;在小组里演示一下它是怎样向上爬的。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师指导。3、再放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这一段,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4、齐读勾画的句子,想想它是不是只是往上爬的?你是如何

40、知道的呢?(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因为前面二自然段说是一墙的叶子。)5、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请生自读5自然段,看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生自读这一段。汇报自读情况: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感受:生自由谈 (师注意引导:“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带着对爬山虎的脚的这种精神再读最后一段。四、总结写作方法通过本文的学习,总结应该如何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句)1、观察要细致,不能只看表面,要全方位的观察。2、要抓住事

41、物的特点进行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坚持长期观察,而不是一时。五、练习(达标训练第二课时)板书设计:爬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虎颜色:嫩红(灰色)的脚爬触巴拉、贴(牢固)布置作业: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2、预习第7课。教后反思: 7 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课文出现的部分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

42、体事物的写作方法。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蟋蟀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昆虫记这本书或观察蟋蟀及它的巢穴。读三遍课文,了解大意。给生字注音组词;抄写本课近反义词、多音字(参照奇迹课堂)。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对于蟋蟀,你了解多少?师生交流,汇报搜集资料情况。(大屏幕展示蟋蟀图片)并简单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43、、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蟋蟀的住宅都有了哪些了解。对学生表述不完整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指导。2、指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并进行正音、评价。3、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分四人小组讨论生字易错的地方及如何记忆字形。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特点、建造) 四、练习(达标训练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预习布置: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的住宅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

44、词,同位互相检查,及时改错,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二、预习检测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蟋蟀的住宅特点的词句,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的住宅的词句。(教师巡视指导)(2)先自主学习,再同桌互相交流。2、展示交流(1)小组展示汇报:读一读描写课文中描写蟋蟀的住宅特点的词句,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的住宅的词句。(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蟋蟀的住宅(3)教师随机板书:慎重选择、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简朴、清洁、卫生;加深加阔、不断修整(指名领读或开火车认读,并选词语造句)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交流以下问题:(1

45、)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 (4)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5)你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怎样评价呢?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 2、汇报 交流,指导朗读。四、积累佳句,感悟写法1、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哪些地方讲述他是怎样观察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2、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说明了什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摘抄下来。

46、五、作业布置,达成训练。1、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2、练习(达标训练第二课时)3、预习第8课。板书设计: 7 蟋蟀的住宅 特点:慎重选择建造:加深加阔 向阳、干燥、隐蔽不断修整 伟大的工程 简朴、清洁 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教后反思: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学法指导:自读自

47、悟,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预习准备:课文读5遍,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多音字,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在书上标注;(参照奇迹课堂)说说课文主人公发现了什么?一、教师导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人公发现了什么?(教师巡视指导)(2)先自主学习,再同桌互相交流生字词,理解词义。 2、展示交流: 1、指名学生

48、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并进行正音、评价。 2、课件出示文中词语,(指名领读或开火车认读,并选词语造句) 3、指名说说课文大意,全班补充。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过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1、提出要求,自主学习 (1)师课件出示地图和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2)反复读第五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展示 (1)指名读写魏格纳有新发现的句子,师指导点拨。(2)师引导: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

49、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请你快速的读读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纳是怎样进行推理的。(3)生汇报相关语句,师出示课件,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四、训练:出示课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五、深化: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师小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布置作业: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选作) 3、预习第9课。教后反思:第 三 单 元 主备:陈宁宁 审稿:尤宜蒲9、巨人的花园学习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

50、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教学模式: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前准备:1电子白板系统。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布置:课文读5遍,找

51、出文中的近反义词,多音字,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在书上标注(参照奇迹课堂);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你们都读过谁写的哪些童话呢?请你告诉大家。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读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呢?这篇文章将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巨人的花园都有了哪些了解。对学生表述不完整的,教师做适当点拨指导。2、指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并进行正音、评价。3、

52、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分四人小组讨论生字易错的地方及如何记忆字形。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1)允应该读yun 第三声,不要读成 rn 、yng。“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2)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4、课件出示词语:“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指名领读或开火车认读,并选词语造句)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指名回答、补充,教师点拨。) 四、练习(达标训练第一课时)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 2、讲故事 第二课时预习布置:读文思考:巨人在回来前,回来后,醒悟后态度的变化,使花园也发生了不同的情况,多神奇呀,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画出有关的句子。(可标注自己的想法)一、复习导入:指名讲巨人的花园的故事。二、展示预习,交流感悟提出要求,自主、合作学习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