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与膜过程_第四章_浓差极化与膜污染[课堂上课]_第1页
▏膜与膜过程_第四章_浓差极化与膜污染[课堂上课]_第2页
▏膜与膜过程_第四章_浓差极化与膜污染[课堂上课]_第3页
▏膜与膜过程_第四章_浓差极化与膜污染[课堂上课]_第4页
▏膜与膜过程_第四章_浓差极化与膜污染[课堂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极化现象和膜污染,4.1 前言 4.2 压力驱动膜过程中的浓差极化 4.3 膜污染 4.4 膜的清洗,1,学习课堂,在膜分离实际应用中,膜的性能随时间而变化,如通量减小,脱除率下降等,这主要是由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引起的。,4.1 前言,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是膜反应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理论问题。认识和掌握其发生机理,提出降低它们的具体措施,对膜分离过程是十分重要的。,2,学习课堂,微滤和超滤,通量下降非常严重,实际通量通常 低于纯水通量的5%。 对气体分离和全蒸发,通量下降问题则不严重。,造成通量衰减的原因有许多,如浓差极化、吸附、凝胶层的形成及孔的堵塞。所有这些因素都对原料侧通过膜的传递增加

2、了新的阻力。发生这些现象的程度取决于膜过程的种类及所使用的原料液。,3,学习课堂,压力驱动过程中各种传质阻力示意图,通量=推动力/(粘度总阻力),对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压力驱动的膜过程,可写为,4,学习课堂,通常浓差极化是一可逆过程,可改变设计和操作参数来降低和消除。 膜污染通常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可用加强预处理等手段来缓解,一旦污染,只能靠清洗来恢复部分膜性能。,5,学习课堂,4.2 压力驱动膜过程中的浓差极化,4.2.1 浓差极化 在压力驱动膜过程中,由于料液中水(或小分子物)透过膜,而溶质被膜阻留,使膜表面上溶质的浓度升高。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从膜面向本体溶液反向扩散,形成边界层,

3、使流体阻力和渗透压增加,从而导致溶剂透过通量减小。当溶剂向膜面流动引起的溶质向膜面流动速度与由浓度梯度引起的溶质向本体溶液扩散速率达到平衡时,在膜面附近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区,膜表面浓度C2高于主体溶液浓度C1,这一区域称为浓差极化边界层,这一现象叫浓差极化;C2/C1叫浓差极化度。浓差极化为一可逆过程。,6,学习课堂,4.2.2 反渗透中浓差极化,浓差极化度可据通过边界层的传质平衡微分方程进行积分并结合边界条件来求得。稳态下的积分传质方程为:,图4.1 浓差极化引起的稳态下的浓度分布,由边界条件:x=0,C=Cb, x=,C=Cm,7,学习课堂,扩散系数D与边界层厚度之比称为传质系数k:,

4、如引入本征截留率方程:,则可得到浓差极化数:,当溶质被完全截留时:,这是关于浓差极化的基本方程,它以简单的形式表明了与浓差极化有关的两个参数(通量J与传质系数k)以及决定这两个参数的因素(通量与膜有关,传质系数与流体力学状态有关)。,8,学习课堂,浓差极化的后果: 一种可能是截留率会下降:由于膜表面处溶质浓度增高,实测的截留率会低于真实或本征截留率。当溶质为盐等低分子量物质时通常如此。 另一种可能是截留率上升:对于大分子溶质混合物,尤其会出现这种现象,此时浓差极化对选择性有显著影响,被完全截留的高分子量溶质会形成一种次级膜或动态膜,从而使得小分子量溶质的截留率提高。 通量降低:通量和传质系数对

5、浓差极化影响很大。对于所选用的膜,一旦膜待定,则这个参数不再变化,而传质系数明显地受体系流体力学的影响。传质系数关联式一般可表示为:,影响传质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有流速、溶质扩散系数、粘度、密度和膜器的形状和规格。在这些参数中,流速和扩散系数是最重要的。,9,学习课堂,膜过程浓度分布 (a)压力驱动膜过程的浓度分布 (2)扩散传递情况下的浓度分布,10,学习课堂,浓差极化对不同膜过程的影响,由于许多系统使用湍流强化器,会影响传质系数。如在反引用、纳滤中使用的卷式膜器,在原料腔室的膜之间放有间隔器(spacer),因而使传质系数增大,并且使壁面处浓度减小。传质系数可由如下Sherwood关系式,1

6、1,学习课堂,12,学习课堂,纯水通量与膜两侧的压差成正比。 当水中加入溶质(溶质分子量比相对应的膜孔大的情况)以后,压力增加,通量也增加,但当达到某一有限压力后,通量不再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最大通量称为极限通量,该通量取决于原料主体浓度和传质系数。,纯水和有溶质条件下的通量随压差的变化,13,学习课堂,4.2.3 超滤中浓差极化凝胶极化,超滤过程中,大分子溶质在进料膜侧表面不断积累,最后在膜表面形成凝胶层,如图7-2所示。 过程微分方程为:,图7-2 超滤凝胶极化模型,14,学习课堂,据边界条件x=0,C=Cb,x=,C=Cg,进行积分得 其中,Js溶质通量,Jlim透过通量,D溶质扩散系数

7、Cb主体浓度,Cg凝胶层浓度,极化层厚度 k传质系数,15,学习课堂,4.2.4 浓差极化的危害,浓差极化使膜表面溶质浓度增高,引起渗透压的增大,从而减小传质驱动力。 当膜表面溶质浓度达到其饱和浓度时,会在膜表面形成沉积或凝胶层,增加透过阻力。 膜表面沉积层或凝胶层的形成会改变膜的分离特性。 当有机溶质在膜表面达到一定浓度时有可能对膜发生溶胀或溶解,恶化膜的性能。 严重的浓差极化导致结晶析出,阻塞流道,运行恶化。,16,学习课堂,4.2.5 浓差极化的防治,由浓差极化形成的原理知,减小浓差极化边界界层厚度,提高溶质传质系数,均可减少浓差极化,提高膜的透液速度。主要的防治途径有: 加强进料的预处

8、理 选择合适膜组件:组件结构;加入紊流器;料液横切流向设计;螺旋流。 合理的过程设计:料液脉冲流动;提高流速; 合适的操作参数的选择:适当提高进料液温度以降低粘度,增大传质系数等。,17,学习课堂,4.3 膜污染,4.3.1 定义 膜污染是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或溶质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因浓度极化使某些溶质在膜表面浓度超过其溶解度,及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淀,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的透过通量与分离特性产生不可逆的变化现象。 膜污染与浓差极化有内在联系。但概念不同。 一旦膜与溶液接触,膜污染即开始。即由于膜与溶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吸附,开始改变膜的特性。,

9、18,学习课堂,19,学习课堂,20,学习课堂,4.5.2 影响因素,1膜的物化性质 1)膜的亲水性和表面张力 (溶剂化作用,氢键相互作用) 亲水性好的膜,膜表面与水成氢键,不疏水溶质接近膜表面时,要打破这一氢键结合,这需能量,膜耐污染;而疏水膜表面无氢键形成,疏水溶质接近膜表面时,挤开水是一熵增大过程,易进行,则膜易被污染。,21,学习课堂,2)膜的荷电性(静电作用力) 有些膜材料有极性基团或可离解基团,与溶液接触后,由于溶剂化或离解作用使膜表面带电,它与溶液中荷电溶质产生相互作用。当二者所带电量相反时,则相互吸引,则膜易被污染;当二者所带电量相同时,则相互排斥,膜表面不易被污染。,22,学

10、习课堂,3)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 常用Hamaker常数表示。,H213、H11、H22、H33分别为水、溶质、膜的Hamaker常数, 若溶质是亲水的,则H22 增高,使H213降低,即膜和溶质之间的吸引力减弱,较耐污染及易清洗。,23,学习课堂,2. 膜的结构 对称结构的膜耐污染不如相同孔径的不对称膜; 两面双皮层的膜耐污染不如相同孔径的单皮层的膜; 膜孔径分布窄(截留分子量窄)的膜耐污染性好; 表面光滑的膜耐污染性好。 3进料的组成和性质 进料会与膜有相互作用: 静电作用:膜表面电荷与溶液中荷电介质相同时,相互排斥,膜不易被污染;反之则易被污染; 范氏压力:溶质和膜亲水,则之间吸引力弱

11、,溶质不易污染膜; 其他:进料浓度,温度,pH,离子强度,溶质分子大小和形状等。,24,学习课堂,4.5.3 膜污染的控制,据影响污染的因素,相应的控制污染的方法如下: 膜材料的选择、注意材料的亲水性和荷电性等; 选择合适结构的膜,包括膜的对称性,皮层结构,孔径大小及其分布,膜表面粗糙度等; 选择合适的膜组件,合适的操作参数(如压力,流速,回收率等); 选择合适的进料的浓度,pH,温度,离子强度等。,25,学习课堂,26,学习课堂,27,学习课堂,28,学习课堂,4.4 膜的清洗,4.4.1 膜清洗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必要性:消除污染物,使水通量恢复,使膜寿命延长,能耗降低等。 注意事项: 1)膜的物化特性,如耐温,耐酸、碱,耐氧化等; 2)污染物特性,如种类,可溶解性,可氧化性,可酶解性等。 4.4.2 膜清洗方法和效果 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