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乌鲁木齐第十三中学 刘 宗 亮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作用和地位:本课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1、民族政权的并立;2、民族关系的交融与发展;3、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文化进步;4对外交流的频繁几个方面。本节课内容通过介绍宋元时期科技与交通的发达反映了宋元时期对外交流频繁的这一时代特征。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宋元时期我国科技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又可以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海陆交通与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
2、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的发展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一部分。课标要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2、主要内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达的中外交通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4、课时要求:一课时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情分析:我校北校区七年级三个教学班70%以上为就近乡村学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整体认知能力偏弱,且个体差异很大。但学生学历历史知识积极性较强,热情度较高,可塑性较强。2、相应对策: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多种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发挥集体的智慧,突出重点
3、,突破难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明、应用和传播的基本情况;知道宋元时期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的史实。2、掌握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发展的影响。3、理解宋元科技传播与中外交通发达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问答形式讲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研读分析说明宋元科技发明的传播及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得出宋元科技发达的原因;利用元代交通路线图等相关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出海陆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特点;拓展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宋元科技传播与中外交通发达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
4、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这一热点新闻,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一部分,宋元科技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树立为祖国发展和世界进步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问题讨论法、引导法等。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设计理念:本课“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树立自信心,准确表达自己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学会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并形成较强历史思
5、维能力。在紧紧把握住本课的核心主题科技与中外交通的同时,以科技与中外交通关系为框架对本课进行了设计。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四大发明的邮票,引导学生说出不同邮票中涉及的科技发明。设计意图:以猜图片的方式引出本课内容,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直接导入本课。导入语: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那么这些科技发明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当时的中外交流又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新课讲授(一)、活字印刷术发明1、雕版印刷术展示金刚经及刻版制作的图片,讲述雕版
6、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及作用,简要说明辽、宋、西夏、金时期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史实。并给出材料:材料一: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材料二: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提问:说一说你从以上材料中得出了哪些结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后得出雕版印刷术存在的缺陷。进而引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讲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展示活字印刷术的制版和印刷流程示意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具体的步骤。并提问:你认为活字印刷术与调版印刷术相比最大的进步在哪里?设计意图:利
7、用活字印刷术的制版和印刷流程示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活”字的含义,进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过渡语: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所著的科技论著梦溪笔谈中就记载这项科技发明。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及影响 【材料解析】材料一:(北宋)庆历中,有布衣沈括,又为活字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问题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化发展和传播有何作用?材料二:问题2:活字印刷术它是如何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问题3:它的发明和传播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设计意图:利用材料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
8、材料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活字印刷术发明对文化传播发展的作用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展示印刷术不断改进的示意图。说明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后人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先后发明木活字、转轮排字法、铜活字,而现代打印机的出现更加便利了人们的印刷工作。过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传播促进了人类人命的发展,而指南针和火药又是如何应用并影响世界的呢?(二)、指南针及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出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过程。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过程: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北宋末年
9、: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技术。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概括和总结能力,鼓励层次较弱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材料研读】指南针的传播和影响材料一: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宋朱彧材料二:(郑和船队)经济大海,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 明巩珍 材料三: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发明的罗盘针有阿拉伯人传到欧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问题1:指南针是怎样传到欧洲的?问题2:指南针在航海领域的应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设计意图:使学生根据三则史料文献的记载,提取有效信息,并经过初步整
10、理后准确的表述出指南针的传播过程及影响。2、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概括出火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概括和总结能力,鼓励层次较弱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互动问答】师:火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生:中国的火药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师:火药用于军事领域并逐渐传播会产生哪些影响? 生: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设计意图: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通关
11、过简单的问答逐渐树立起层析较弱学生的自信心。过渡:正如英国近代思想家培根所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可见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动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并回答: 促使宋元时期我国科技进步的原因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加强集体荣誉感,促进不同学生建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调动不同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过渡:宋元时期科技高度发展,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传播正好也说明了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频繁。【知识拓展】展
12、示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观察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路线图提问:说一说他能来往于东西方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设计意图:拓展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并以此引出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达。(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师:展示元代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一时期沟通中外最主要的交通路线是哪两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识历史地图的能力,并引出海陆丝绸之路的知识点。1、陆上丝绸之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突出特点。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突出特点: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
13、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交通范围更广。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概括和总结能力,鼓励层次较弱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知识拓展】展示驿站的相关知识及图片,出示史料“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提问: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拓展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全方位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过渡: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同时,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日趋繁荣。2、海上丝绸之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突出特点。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突出特点:宋元时期造船和
14、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朝海路形成多条航线,最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关注层次较弱的学生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概括和迁移能力。【思维扩展】展示材料:有人说:“宋元时期海路交通的发达使东西方往来更加频繁,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也将世界优秀文化带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上述材料观点。提问:你认为海陆路交通的发达与中外经科技文化的传播有何关系?结合所
15、学知识,谈一谈上述材料对你的认识。设计意图: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把高层次,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发展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宋元科技的发展和发达的交通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进而达到逐步提升情感的效果。本课小结【热点聚焦】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解说:中国古代科技传播的过程促进了中外交通的发展,而中外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了中外科技文化经济的交流。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使我们看到了“一带一路”从提出到步入实践的过程,可以说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并再次推动了世界不
16、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让我们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把祖国自身发展需要同世界发展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扬国际社会的合作精神,一同架起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吧。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的同时,进一步地升华情感。作业:课堂三阶训练八、板书设计:设计意图:直观展示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进一步说明海陆路交通的发达与中外经科技文化的传播的相互促进关系。课后再反思: 本课在我校北校区三个教学班中的效果各自不同,我校7(1)班学生能力相对较强,较好的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相对活跃,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较高。但7(2)、7(3)班学生能力较弱,所以所设计的部分环节进展困难。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学生对所问问题理解不到位,回答问题答非所问。2、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括,仅是大篇幅的读课本内容。3、个别环节设置可能对7(2)、7(3)班过难,回答问题无从下手。【活动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并回答: 促使宋元时期我国科技进步的原因有哪些?【思维扩展】展示材料:有人说:“宋元时期海路交通的发达使东西方往来更加频繁,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扶贫帮扶协议书
- 政府多方联动协议书
- 苗木养护协议书格式
- 汽车销售互助协议书
- 灾害救助补偿协议书
- 农村泵房承包协议书
- 装修责任分割协议书
- 外聘专家协议书模板
- 离婚车辆过户协议书
- 乐昌粮食产销协议书
- GB/T 77-2007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
- 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
- 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练习卷1八年级音乐练习卷
-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完整版)
- 【中小学】校内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管理制度
-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例)
- DB44-T 2283-2021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1-(高清现行)
- 哈萨克斯坦铁路车站代码
- 利润分配专项审计
- 勇者斗恶龙之怪兽仙境图表资料合集(合成表技能)
-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挖掘机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