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试卷_第1页
华中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试卷_第2页
华中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试卷_第3页
华中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试卷_第4页
华中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7 年 4 月自然辩证法考试试卷必做题(每题 25 分,共 75 分):1. 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你对自然辩证法中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 为什么?2. 结合波普尔的模式,谈谈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根据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其主要观点,谈谈你对科学假说的认识。(1)波普尔的重要思想和模式表述:“假设-演绎法”引出“不断革命模式”;“证伪”的概念;可证伪度说明科学逼近真理的程度;试错法。(2)科学假说的概念、特征;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3)用具体的科技史实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具体说明其中的假说形式(如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同时性的相对性原理等所表达的假设概

2、念)、形成过程、认识论意义和作用。2、结合波普尔的模式,谈谈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第三个老师讲的)答:波普尔的模式是宏观上的科学发展模式,波普尔模式是在相对论提出,被证明是真理的牛顿理论根基发生动摇的背景下提出的。波普尔模式包含四个环节 科学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科学家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性猜测,即提出假设和理论各种理论之间激烈竞争,相互批判,并经受观察和实验的严格检验,从而清除错误,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新理论被证伪,又出现新问题,开始下一个过程他把科学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不断增加,贯穿该模式的红线是猜测与反驳的过程,他自己将这个模式称为“以猜测和反驳为手段

3、来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由此可见,假说在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是从未知世界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和必经之路,假说具有桥梁作用。只有经过光的粒子说、波动说以及波粒二象性说漫长的假说阶段,才有光的波粒二象性科学理论的产生。只有通过德布罗意提出的“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象性”的假说,才有现代量子力学的诞生。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几乎没有一种科学理论在建立之前不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几乎没有一种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不是经历了假说价段的。任何假说要成为科学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实。这是因为,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着的过程,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是实践。3. 根据科学观察的特性,分析说明“科学始于观察”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科学是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答:科学是始于问题。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确立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的范围和方法。科学观察是人们又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与理论思维方法不同,科学观察不是通过演绎、类比等抽象过程,而是依赖感官以及观测仪器直接认识外部世界,记录和报道事实。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

5、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 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选做题(从以下五题中任选一题,25 分。若所选超过一题,则只按选做的前一题计分):A. 试论古希腊自然哲学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之间的辩证关系。答:(1)区别:古希腊自然哲学具有思辩性、直观性、猜测性;整体上认识自然现象,细节不清晰,采用普通联系的方式看问题。近代自然科学则不同,通过实验科学、实证科学、实验加数学的形式,分门别类,割裂普遍联系,从局部着眼

6、,细节很清晰;如古希腊的原子论与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的区别和联系。(2)联系:古希腊自然哲学,奠定了近代科学的传统,是近代科学的思想源泉。以古希腊自然哲学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为例说明其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如:泰勒斯及其学生的实体构成主义传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形式主义传统及柏拉图的“拯救现象”方法。 (3)亚里士多德学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案例分析)如:伽里略动力学的产生;真空问题的研究。B. 古代自然观的普遍联系特征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特征有什么区别?试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为例,分析说明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答:(1)历史上不同形态的自然观都是由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所决定的。(2)辩证唯物

7、主义自然观的两大特征:发展变化的思想和普通联系的思想。(3)(3)科学基础: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赖尔的地质渐变论、达尔文学说以及物 理学中进化问题等为代表的进化论思潮,确定了发展变化的思想。科学原子论、元素周期律, 人工合成尿素,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等,确立了普遍联系的思想。C. 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什么经验以有助于我国在本世纪争取获得诺贝尔科学奖?D. 你认为“炼金术”、“地心说”和“中医学”是伪科学吗?为什么?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伪科学?请根据教材中“科学技术观”部分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答:(1)从科学发展模式所反映的对科学的判定来分析,如累积

8、模式认为科学是真理的集合,不包含错误。波普尔认为是从错误中学习,只能逼近真理,终究要被证伪掉。库恩认为科学是历史的产物。(2)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功能上分析评判答:(1)科学技术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2 方面:把科学技术当作认识现象来研究,把科学技术当作社会现象来研究,由此给出科学的评判准则。 (2)根据教材第 5 讲,从科学发展模式所反映的对科学的判定来分析,如累积模式认为科学是真理的集合,不包含错误;波普尔认为是从错误中学习,只能逼迫真理, 终究要被证伪掉;库恩认为科学是历史的产物。 (3)根据教材第 14 讲内容,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上分析评判,即科学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又对社会

9、产生积极的影响。E. 建筑技术正在创造我们居住的直接现实。由于建筑营造的是我们公共的空间,建筑具有与生俱来的“公共性”。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今天,建筑师应当是一个思想者,还是仅仅关心空间和材料就足够了?自然辩证法考试试卷2007 年 1 月 15 日论述题(从以下六题中任选四题,每题 25 分。若所选超过四题,则只按选做的前四题计分):1. 以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例,分析科学革命时期科学与哲学的关系。2. 为什么说单凭经验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一个理论?3. 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错误理论?为什么?4.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这种观点你如何看待?为什么?5. 什么

10、叫“库恩损失”?它对我们认识假说的形成和发展有何启发意义?在库恩看来,“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科学发展并非一项积累性的事业,而是通过革命, 即新范式或新理论代替旧范式或旧理论来实现的。范式之间的转换总存在一些科学问题需要 双方解答,但是在新范式中丧失了一些旧范式中“可以问的问题,而且也失去了已得到的它们的解答”这种现象被称为“库恩损失”。在理论范式的转换过程中,新旧范式是不可通约的,两种范式的语词结构具有“不可翻译性”,不存在一种公共语言、中性语言来保真翻译的进行,翻译即有损失。另外,相对于旧范式, 新范式所说明的内容较少,所得到的经验事实的支持也较弱,因而也有内容上的损失。引申 这一论述,

11、我们可以了解到,任何理论,在其创新初期,既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体系和补充细节,也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其内在生命力尚未充分展现出来,也会存在库恩所说的理论“损失”。“库恩损失”揭示出了科学发展的辩证规律。6. 试分析科学方法中的简约性原理及其理论依据。2008 年自然辩证法考试试卷必做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科学划界标准的主要观点(4 种)1.目前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有哪些主要观点?你对这些观点是如何评价的?你认为应该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答: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此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

12、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观点、科学历史主义观点与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问题。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者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

13、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 问题或者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者评价。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主要观点问题相同,只是表述形式不一样答: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经验证实标准 2、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经验证伪标准3、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范式标准4、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12 个条件为标准 科学理论评价的四种基本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评价理论(逻辑经验主义强调科学是证明了的真理。 卡尔纳普提出的归纳支持理论。).波普尔的科学评价观(理论的经验内容越丰富,则它愈可检验、愈可证伪。第二个标准是理论必须经受住更加严峻的检验。第三个标准是理论的逼真性。理论的逼真性越大,它就越接近真理。).库恩的历史主义评价观(不

14、同的科学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或不可比的,因而,持不同范式的科学家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根本就不存在越越历史的评价原则。).费耶阿本德相对主义评价观(不能从证据与理论的关系来评价科学理论,因为证据被理论所污染了,即证据被迫按理论的模型解释过了,证据不再是单纯的证据,而是理论的一部分了。民主判定高于“真理”和专家的意见。)科学理论的判别标准科学理论的评价,事实上是对相互竞争性的理论给出优选的程序和判别的实质性标准。 第一, 该理论体系的各个命题之间在逻辑上是高度自洽的、无矛盾性。 第二,必须能够包容和解释更多的经验事实。第三,相容性评价仅限于与科学家们公认的理论原理相容,但并非必然与所有旧理论相容。答

15、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即存在方式),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即发现过程),是一种社会建制(社会存在方式)。非科学和伪科学是从科学群中划出来的。就是说,在不满足于一般划界标准中所称之为科学条件的命题,均被推到科学以外的非科学范围,即不满足于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检验之外的题被称为非科学。满足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标准是判断严格意义上科学命题的必要条件,同时也需要满足积累性、进步性和预见性功能。因此,我们把那些不满足科学命题必要条件,即不可检验的知识理论体系,统称为非科学。伪科学是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

16、。分界问题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问题,分界问题也是科学的性质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可检验性,可检验性是一个命题在原则上可以用经验验证(在原则上:加上一些初始条件,可以推演出新的推断,可将新的推断与经验比较)。它是一个陈述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一个陈述不具备可 检验性就不是科学的,但是仅仅具备可检验性并非就是科学的。第二是提供超量的经验内容, 它是使一个陈述成为科学的充分条件,同时这个超量内容也应是可检验的。第三是逻辑的标 准即有清楚界定的应用范畴且简明。(相关理论介绍:可检验性并非就是可证实性。确切地 说,可证实性只是可检验性的一个特例。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在原则上可以用经

17、验检验。 对牛顿理论,可检验性就是可证伪性。可检验性要求一个科学陈述具有经验内容或信息内容, 同时也要求一个科学的陈述受经验的反馈制约。)科学与非科学分界标准观点的发展科学与 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首要与基本问题。由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学派对科学的理解 不同,导致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借问题上纷争迭起。 1.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确实可靠性标准即“任何理论要成为科学,必须放弃一切未经证明的东西;只要是被人的感觉或思想证明了 的就可以归之于科学行列;反之则属于巫术、迷信之类。” 2. 绝对标准代表性的有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的“科学的命题必须满足可检验原则或可翻译原则”,波普尔提出“可否证性”原 则。两个

18、标准的共同点是,都是逻辑的、绝对的标准。 3.库恩的“范式”标准一种相对的、变化的划界标准,以“典范”和“不可通约”概念模糊了科学划界的标准。 4.拉卡托斯的理论进步标准把科学划界标准问题归约为科学评价的问题:如何区分进步纲领和退步纲领,保 留了一定的历史性和相对性。 5 而邦格的多元标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应具备的条 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则为非科学。 6.辩证唯物主义的可检验标准则提出科学陈述在原则上应该可以用经验检验。可检验性标准仅仅是科学陈述的必要条件,仅仅具备可检验性并非就 是科学。使一个陈述成为科学的充分条件是这个陈述必须提供超量的经验内容或信息内容。 当一个陈述同时具备可检验

19、性和提供超量经验内容这两个条件时,这个陈述就被认为是科学 的。2.你认为我国科技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能否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促进我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发展方面的转移,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和经济 发展水平日益跻身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是,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 最重要的是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力比较弱,对基础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科技活动主 体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研究投入偏低,基础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3科技活动主体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4高技术研究与民族工业发展相脱节。针对我国科技发展

20、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想实现我国经 济和科技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彻底改变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和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现状,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1重视教育与国家目标的结合。 2重视发展基础科学研究。 3加强科研与企业的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发展高科技,同时重视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选做题(每人只选一题,20 分):3.什么叫“科学问题的哲学解”?它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有何重要意义?(1、4、7 班必选)答: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指在一定时代的科学技术知识背景条件下,科学主体不具备科学地 解答某个科学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即在从科学角度不能对科学问题用科学方法作出准确的回 答时,借

21、助于哲学思维方法、从哲学角度对该科学问题作出解答的结果事实上,科学问题哲 学解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科学的终结,也不能构成科学终结的原因,它与科学终结无任何因果 关系;相反,科学问题哲学解的出现丰富了现代科学的内容。这是因为,科学问题的哲学解 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的大量出现,是哲学和科学经历了一体化一分化一综合三阶段之后的必然 结果,是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形式、新形态(2,若以此为原因是推导不出科学终结这一结论的,这就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用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而产生了 “物理化学”一样,人们并不会认为而且也不可能得出,因为“物理化学”的出现而导致了 “化学的终结”这一结果。与此相反,

22、物理化学的出现深化了化学的研究,丰富了化学的内 容;同理可知,科学问题哲学解的出现也不会导致科学的终结,而只会深化科学的研究,丰 富科学的内容。因此。为了准确理解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大量运用的哲学思维方法和从哲学层 面解答科学问题的思路,为了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大量的科学假说、科学学说、科学 预见和科学预言,更为了人们清醒地辨析在前二者的基础上产生的类似于“科学终结”论的 错误观点并排除其影响,我们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需求,提出了科学问题的哲学解。这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澄清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促进科学事业的繁荣 与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现实意义。4.你认为“悖

23、论与理论的关系”与“经验与理论的关系”有何相似之处?并举例说明。(2、5、8 班必选)5.你认为应该在我国进行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吗?为什么?(3、6、9 班必选)2009 年上半年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必做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1.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是否有用?如果认为没用,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有用,请举例具体说明在哪些方面有用,有什么用。2.你认为我国最缺乏科学精神的哪一方面?为什么?你认为应如何破解该问题? 选做题(只选一题,20 分):3.日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所进行的科技研究结构比例调整对我国有何启示?4.在识别伪科学方面,自然辩证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基本思路或方法?

24、5.从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什么经验以有助于我国发展科技事业?(1)P12(2)缺乏创新精神,书 P182(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启示1更加注重产业政策的市场导向作用利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行为、扶持重点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日本战后复兴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一条成功经验。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产业政策仍然是日本政府政策引导的一种手段,仅仅是政策运用的模式和内容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有所改变。纵观日本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新阶段的产业政策与传统产业政策的相同之处一是有明确的产业政策目标。二是仍然强调国家在技术进步和成长型产业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

25、“产官学”一体化、协同配合的作用。差别在于改变了政府直接对企业进行“窗口指导”和频繁使用减免税收、提前折旧、补助救济、优惠贷款等一系列政策工具的传统模式,注重运用有限的财政政策手段激活市场的调节作用,更多通过发布展望报告提供导向、强化政府服务和改善企业经济活动便利化环境等方面。2000 年以来日本经济稳定增长和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就业增长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产业政策模式的积极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化改革尚未全面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通过科学运用产业政策,保持对市场规范、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手段仍然是必要的。但

26、是,在产业政策的确定和执行方面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更加重视市场的作用。产业政策解决的主要是市场失灵问题,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应当通过确立战略性目标、趋势展望和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导向性意见,运用税收、利率等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并在维护市场秩序和规范企业竞争行为方面发挥作用。二是政策手段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国际规范。随着我国加入 WTO,产业政策手段要遵循 WTO 的基本规则,并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以前那种封闭的、行政手段为主、缺乏法律依据的政策工具,要代之以开放的、符合国际规则的、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的政策工具,同时要注意各种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和相

27、互协调。2充分发挥结构调整对降低能耗的作用日本是一个能源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基本上依靠进口。20 世纪 70 8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曾经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创,留下了十分惨痛的教训。因此,长期以来,日本始终把节能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在鼓励节能技术开发应用和低耗能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日本节能目标的实现首先得益于节能技术的发展。但是产业结构调整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的重要性已经明显上升。这为目前正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能源等重要资源利用效率的中国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

28、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等重要矿产资源匮乏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为此已经从十五计划时 期开始,明确提出了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的宏观目标,在十一五规划中将降低单位能耗 20%的目标提升到了约束性指标的高度。但从目前执行情况来看,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重化工业比重的不断上升,导致整体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抵消了许多产品生产能耗降 低的效果。因此,中国今后降低单位 GDP 能耗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3将第三产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日本战后的所谓终身雇用神话在 20 世纪 90 年代被彻底打破,曾经长期保持在很低水平的失业率由于经济的持

29、续低迷而节节攀升。就业形势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就业政策的根本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成为缓解就业需求下降矛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这种就业创造效果和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的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面临妥善解决城镇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必然导致单位产出的劳动力需求出现下降。在这种条件下,弥补就业需求下降的有效途径,一是保持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促进服务业发展对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潜力巨大。这也是日本 2000 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成功经验。4通

30、过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需增长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失衡和依靠高储蓄、 高投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能源、矿产资源、土地、环境和市场的制约,是不可持续的。为此,扩大消费,走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道路自然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近年来,汽车、房地产家庭消费的快速增长,对带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及消费增长发挥了作用,今后将会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但是,这些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扩大同样会受到环境、土地、能源等资源条件的制约。因此,未来的消费结构升级,必须集中

31、在清洁型、资源节约型消费领域。根据日本的经验,服务消费就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2000 年以来,按照支出法 GDP 计算,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等三大因素中, 最终消费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说明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长水平低于 GDP 增长速度。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高于 GDP,造成最终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应当是服务消费增长缓慢所致。因此,借鉴日本的经验,实行鼓励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的政策,通过提高第三产业服务消费的增长水平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五)、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从世界科技中心的发展和转移中

32、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区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要经历一下几个历程:首先这一地区的人们的思想得到了高度的解放,科技意识得到大幅的提升;其次在思想得到解放后,人们愿意以开放的姿态来迎接新的改变,出现了一些在某一方面做出优秀成果的科学家,成立一些科技团体,出版了一些理论专著,引起政府机构的重视,并由这些先进的科学家和政府主导引进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制定出政策规划科技事业的发展,并积极投资科技,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再次在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创造氛围下,基础性研究发展迅速,人们充满创造积极性,科技成果、人才、科研机构等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理论性研究与生产需求较好的结合起来,科技、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和自由的发

33、展。伴随着一系列实际效用的呈现,这一地区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在世界科技中心的衰落和前一中心被后一中心的取代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投入的不足、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缺失、科技制度的不健全、科技法治的缺失是导致某一科技中心衰败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中心的衰落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迟缓和经济费不足又更加导致经济发展迟缓的恶性循环,使某一地区陷入“科技投入不足经济下滑随着互联网高速信息通道的建立和国际间合作关系的日益紧密,科技中心的发展呈现出多极化的势态,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美国、日本,以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德国科技水平科技投入进一步削弱经济进一步下滑”的螺旋式衰落模式,从而旧的的科技中心被新兴

34、科技中心所取代。新中国以来,我国十分注重科学事业的发展,成立了国家科技部主管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各省设立科技厅,市、县设立科技局主管各省、市、县的科技工作。制定了中长期较为领先,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也表现出强劲的势头,未来的科技中心极有可能呈现多中心或多极化的局面,也就是多个国家同时成为同一个时期内的科技中心。科技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和规章,科技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国防现代化、农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科技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全社会了解科技、支持科技、贡献科技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来自国家层面的科技推行力度较强,但是基层科技工作普

35、遍存在履职较为困难的现象,明显的表现是基层科技部门职责被弱化的问题,大多数县(区)的科技部门经历了科委到科技局,重视基层科技的现象,甚至在机构改革中将县级科技部门撤销归入其他单位中,导致科技管理的缺位,必然延缓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失去核心动力。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应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时加强,坚持依法推进科技。随着各级科技部门职责的共同加强,相信不久将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一级。2010 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真题1. 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说明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家对待新理论的不同态度。(33 分)2. 海森堡在论述人们对电子的认识时曾列举了“盲人摸雪花”的例子,你认为盲人把

36、雪花摸成了一滴水,这一观察是否正确或客观?为什么?(33 分)3. 根据孟德尔研究豌豆基因的经典案例(实验数据:2.841、2.961、3.011、3.151、2.951、2.821、3.141;平均值 2.981;评估值 31)扼要分析简约性原理的基本理论观点。(34 分)1、试分析科学方法中的简约性原理及其理论依据?(第一个老师主要讲的内容)开普勒在整理第谷的天文观察资料时发现,无论是托勒密体系还是哥白尼体系或第谷的折衷体系,都无法与观测事实很好吻合,于是他决心改造哥白尼体系。开普勒一方面赞美哥白尼学说的简单性,/我从灵魂深处证明它是真实的,我以难以相信的快乐心情去欣赏它的美 012(P1

37、08), 但在另一方面,他又不满足哥白尼学说所达到的水平,认为它没有充分揭示出宇宙的数的和谐性,实际上还可以更简明、更美。于是,他抛弃了圆形轨道和匀速运动,发现了行星运动的第一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开普勒就用 7 个椭圆取代了哥白尼的 34 个本轮和均轮。他的另外两个定律也以很简单的形式确定了行星在轨道上的运动速度,以及椭圆的大小与旋转周期间的关系。开普勒的三定律是天文学中的一次革命,彻底摧毁了繁杂的本轮宇宙系统,完善和简化了哥白尼日心宇宙体系,使它更正确、更严密。3、请以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例,说明常规科学时期和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和哲学

38、的关系? (与库恩范式有关,第三个老师讲的)答题要点:介绍库恩范式说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案例:日心说冲击信仰自然观(科学革命时期)。牛顿力学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常规革命时期)4、为什么一流的科学家应先是哲学家(第三个老师)答题要点:讲义 P63P64,“一流”:一流的科学家站在科学的最前沿,具有高度探索性, 需要案例:如爱因斯坦。5、目前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有哪些主要观点?你对这些观点是如何评价的?你认为应该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答: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历史主义与科学实在论。逻辑经验主义认为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

39、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就是非科学的命题。批判理性主义认为可证伪性是划界标准。即科学命题都具有可证伪性,反之不具有可证伪性的命题都是非科学的。科学历史主义学派可分为两派。一派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承认划界的必要性,认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另一派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这是历史主义走向极端的典型表现。我认为6、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是否有用?如果认为没用,请说明理;如果认为有用,请举例具体说明在哪些方面有用,有什么用。答:我认为有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

40、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研究对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内容:自然观(自然观的演化、当代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科技观(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思维、科 学假说、科学观察);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科学技术体制)。总之自然辩证法是联系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纽带。自然辨证法在培养人才方面非常有用。他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他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自然辩证法对于广大科

41、技工作者非常有用。他包含的基本研究方法如简约化原理,要有科学批判精神等广泛应用于日常科学研究中。9, 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你对自然辩证法中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 为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他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以往我们在教学中偏向“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忽略了对科学方法的探索以及科学精神的展现,不能培育起良好的科学批判精神。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并予以纠正。自然辩证法还告诉我们可以崇尚科学,但反对视科学技术为导向人类幸福的唯一工具;可以将科学方法应用于

42、人文社会科学,但反对机械地、盲目地应用;承认科学能够为人类解决很多问题,但反对仅仅认为科学就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等。我对自然辩证法中的为什么说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能有效地克服波普尔模式和库恩模式存在的问题? 答:(1)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模式的简要表述。库恩对波普尔模式的三点反 对理由;库恩模式存在的问题。(2)波普尔把科学的最基本单元看做是能够被经验证伪的理论,而拉卡托斯从库恩的整体主义出发,认为科学的最基本单元 是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那就是研究纲领。(3)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构成(硬核、保护带、方法论规则)和作用机理上分别说明波普尔、库恩模式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为什么说科学假说

43、的检验是一个复杂过程?答: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解释和推理,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的特点:科学性、假定性、多样性。科学假说的提出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原则,主要原则是:解释性原则、相容性原则、可检验性原则、简单性原则。以判决性实验为例,在对立的两个假说之间,设计一个或一组观测或实验来证实哪一个具备预见性,或者更确切地说,证实哪一个不具备预见性。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相信,如果从一个假说作出的推断(预见)跟另一个假说作出的推断(预见)相抵触,实验结果支持其中的一个推断而否定另一个推断,那末就可以认为该实验在两个对立的假

44、说中作出判决,其中一个便转化为理论。判决性实验可以指望来作为推翻某一种假说的手段,但不能指望推翻一个假说同时就能完全证明与之对立的另一个假说。巴斯德的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的假说,但并没有成为生命永恒假说的证明。历史上有哪几种主要形态的自然观?试以古代自然观为例,说明其内涵、认识论特征以及自然科学背景。答:(1)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现代科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内涵:对人类之外的自然界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3)古代自然观的认识论特征:直观性、思辨性、整体性和普通联系性。 (4)自然观的内涵和认识论特征是由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所决定的。古代只有天

45、文学、数学、静力学和生理医学等屈指可数的学科,更多是以自然哲学来表达的。如, 古希腊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对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学说等。联系自然科学发展的具体事实,阐述“范式”在库恩模式各阶段的具体表现。答:(1)库恩对“范式”的表述。 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于古代科学,托勒密天文学之于中世纪科学,伽利略的动力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初级阶段,微粒光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发达时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于当代科学。(2)根据库恩模

46、式的各个阶段分别说明“范式”的具体表现:A、前科学时期。共同的范式没有形成或多个范式在相互竞争之中。如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动力学、阿基米德之前的静力学、燃素说以前的化学等。B、常规科学时期。范式出现,有了范式就逐渐形成统一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向。C、危机时期:科学家提出特设性假说,以消化反常、保护范式,同时也会把理论搞得相当复杂。D、科学革命时期。危机的发展必然出现新范式。从科学史上看,自然科学整体一共有三次危机,即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中托勒密地心说体系危机。18 世纪下半叶燃素说的大危机;20 世纪初牛顿力学的大危机。库恩提出的理论: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

47、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根据观察与理论的辩证关系,谈谈“观察渗透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答:(1)历史上人们对观察的特性有 2 种片面认识,或者否定观察的主观性或者否定观察的客观性。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强调了理论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但又进一步认为理论支配观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合理性:否定了观察的绝对客观性,强调理论在观察中具有重要作用。 (3)局限性:否定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4)正确理解:观察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这一特性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试以 12 种自然观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为例,分析说明哲学与自然

48、科学的辩证关系。答:(1)历史上的自然观形态: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科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自然观属于哲学范畴,每种形态的自然观都有对应的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态决定了自然观的形态,成熟的自然观对自然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价值论上的指导意义。(3)以具体形态的自然观形成与发展演化过程为例,说明它与当时自然科学状况之间的关系,如:从哥白尼到牛顿(1617 世纪)的自然科学 7 大成就,构成了机械自然观的基础,经过英国经验论哲学和法国唯理论哲学的概括、总结后,形成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影响(指导)随后 18-19 世纪各门经典自然科学的建立。(4

49、)影响途径:思维方式、科学传统、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根据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其主要观点,谈谈你对科学假说的认识。答:(1)波普尔的重要思想和模式表述:“假设-演绎法”引出“不断革命模式”;“证伪”的概念;可证伪度说明科学逼近真理的程度;试错法。 (2)科学假说的概念、特征;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3)用具体的科技史实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具体说明其中的假说形式(如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同时性的相对性原理等所表达的假设概念)、形成过程、认识论意义和作用。4什么叫科学观察?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着理论”? 答:观察与理论的关系(观察中渗透理论)科学观察又叫观察方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

50、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a 科学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b 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语言记载了来自客体的信息,但科学语言总是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起来的;c 理论在观察中起着“定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接受外部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 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 观察渗透理论与观察坚持客观性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观察渗透理论与强调观察实验是科学认识过程的基础是不矛盾的。2、根据观察与理论的辩证关系,谈谈“观察渗透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答:(1)历史上人们对观察的特性有 2 种片面认识,或者否定观察的主观性

51、或者否定观察的客观性。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强调了理论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但又进一步认为理论支配观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合理性:否定了观察的绝对客观性,强调理论在观察中具有重要作用。 (3)局限性:否定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4)正确理解:观察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这一特性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的三种模式(归纳主义的累积模式、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科学发展历史主义模式)a 归纳主义的累积模式:主要观点:科学起点问题,观察;经验论问题,经验是科学的全部基础,一切科学理论都建立在经验之上;科学发展方式,科学发展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科学进步

52、的历史是连续渐近的历史。b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基本观点:科学问题-猜想-证伪-新问题;科学的起点:从问题开始;科学研究方法,猜想-反驳方法;科学标准,用“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科学发展方式,不是从观察经验到理论归纳,而是从问题到猜想、反驳的过程。 c 库恩科学发展历史主义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范式:指从事同一个领域的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念和方法。 前科学: 尚未形成该科学“范式”的原始阶段,是科学的“早期发展阶段”或初始阶段。 常规科学: 范式的形成是科学达成成熟的标志,形成范式的成熟科学。反常:当科学家

53、发现了用范式难以解释的现象,这些属于范式预期之外的新事物、新现象、新发现就是反常现象。危机:当反常积累到一定程度而无法排除时就导致了危机。革命:一些思想解放、具有革命批判精神的成员勇于创新,去建立新理论、新范式取代旧范式,以解释吸收反常。新的常规科学:革命之后进入的常规科学。(1)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20 世纪 20 年代形成的逻辑实证主义,从培根的归纳主义原则出发,认为科学知识来自于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命题的意义和真理性取决于它的证实。科学通过理论知识的“归并” 而发展,不断用更加全面的理论代替原来的理论。因此,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是一种渐进积累,纲、连续

54、而没有中断的过程。一个理论被越来越多的经验所证实,它就越普遍,其解释力和预见力就越强,它所包括的非错误成份也就越少。这一模式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但否认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2)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波普尔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渐进积累科学发展观。他认为,一切被认为是真理的科学理论其实都是可错的,应能满足可反驳性这种否定性要求。理论的实质就是猜测,它之所以被提出来,在认识上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把它们证伪 I 否证),否证对科学决不是灾难而是进步的表现。一种理论被否证得越早,科学革命越频繁,科学发展就越迅速。人们越是追求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就是越来越提高理论的信息量,因而也就越来越接近“真理”。

55、依据对科学理论及其发展逻辑的这种理解,波普尔提出了他的科学发展四阶段模式:“P1TTEEP2”。这里 P1 表示提出的问题,TT 表示针对问题的试探性理论即“猜想”或“假说”, EE 表示对试探性理论的批判性检验,清除错误并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理论,P2 则表示提出 新的更深刻的问题。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科学的发展。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 增长,不是一系列愈来愈好的演绎系统的递升,“应当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 步从问题到愈来愈深刻的问题。”(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6 年,第 317 页)这是一幅不断革命的科学发展图景。在这一模式中,波普尔强调“问题

56、意识”,“激活知识”和提出“尝试性理论”的重要性,强调批判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特别值得肯定的。(3)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模式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则用“范式”来说明理论的发展,并用科学进化和科学革命相结合的模 式代替波普尔不断革命的模式。库恩所谓“范式”,是科学家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共同传统, 以及它所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范型的总和。范式的真正本质不是认 识论意义上的理性规范,而是象宗教信仰的忠诚那样的价值规范。科学家们笃信一定能把自 然界强迫纳入该范式所规定的框架中而赤诚地工作着。(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技出 版社,1980 年,第 125 页)科学活动的本质既然如此,那么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就不能从理性上去找根本原因,而要象研究宗教信仰一样,从社会心理和文化方面去寻找原因。 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前科学(无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