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高血压的防治.ppt_第1页
围术期高血压的防治.ppt_第2页
围术期高血压的防治.ppt_第3页
围术期高血压的防治.ppt_第4页
围术期高血压的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围术期高血压防治,海军总医院 麻醉科 吕 立 波,围术期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短不一。,围术期麻醉管理原则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的年轻化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数量不断增加,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导致麻醉危险性也明显增加。,关于高血压相关基础知识的现代认知,(一)区别认识临床高血压病和围术期高血压 临床高血压病 围术期高血压 基础 病理生理状态 应激反应

2、状态 病变 持续渐进发展 与激惹和刺激相关 病程 持续性 一过性,(二)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新观点 1、 确定诊断标准的意义 统一认识高血压水平 正常血压分型 高血压分级 最佳 120/80 一级 140-159/90-99 正常 130/85 二级 160-179/100-109 高限 130-139/ 85-89 三级 180/110 区别高血压类型 收缩期高血压 舒张期高血压 混合型高血压,2、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准确、客观反映24小时血压波动的状况 平均动态血压水平 血压波动的幅度 正常参考值 24小时动态血压 平均值 10% 正常 10% 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4小时

3、动态血压与心室心肌质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24小时平均收缩压水平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舒张压昼夜节律减弱与组织器官缺血有关,临床意义 筛选轻度高血压 鉴别“诊所高血压” 揭示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的特点和昼夜变化规律 评估心功能 评价降压药的疗效,指导进行合理的降压治疗 ABPM 谷峰比率 50% 安全有效,(二)高血压复合危险因素的评估, 年龄 血压并不完全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 既往心血管病病史 靶器官损害情况 糖尿病 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 是高血压综合症的主要环节 脂代谢障碍 改变微循环血管张力的调节 肥胖 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体重公斤/身高米

4、2 ) BMI 20 消瘦 20 23 正常 24 27 超重 28 肥胖 BMI /= 30 对呼吸抑制剂如镇静镇痛剂敏感 BMI /= 35 睡眠性低氧血症发生率增加 吸烟 抗高血压治疗效应 降压谷峰值比( T:P ): 降压药最小疗效与最大疗效之比 理想的降压效果: 24小时血压平稳控制,避免波动,男性大于55岁 女性大于65岁 吸烟 总胆固醇大于6.5mmol/L 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危险因素,1期高血压患者, 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低危组:,包括1期高血压有12个危险因素者, 2期高血压无危险因素 或伴12个危险因素者,中危组,3期高血压患者,有一种或一种以上 危险因素,

5、以及有临床心血管疾病 或肾脏疾病的所有患者,极高危组,急性围术期高血压最危险的并发症,主动脉瘤或壁间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引起的大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心肌缺血和左心衰竭,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结构因素微血管减少,早期 功能性 血管收缩致无灌注状态 后期 器质性 血管关闭,微血管数目减少,高血压对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一)高血压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外周阻力增加 左室后负荷 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管壁增厚、胶原纤维积聚、心肌肥厚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能力 心肌缺血,心绞痛 心功能改变:舒张期功能不全,(二)高血压对脑功能的影响, 脑血流自身调节功能:调节曲线右移 上限偏移调节 可防止血压急剧上升造成 的脑

6、血流突然异常增加 下限右移调节 不利于脑血流供应,一旦 血压下降更易发生脑缺血 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率 急性脑水肿,(三)高血压对肾功能的影响, 肾小动脉痉挛、硬化、狭窄 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纤维化或玻璃样变肾单位萎缩 高血压 肾功能障碍,围术期高血压的显著特点,容易演变而导致低血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下,容易发生高血压或低血压,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例如:一个患者有高血压史,且自行服药控制,但用药不规则,术前因紧张、焦虑,致使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对这个病人怎么办?,很多麻醉医师的观点,患者未经全面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对有关脏器累及程度缺乏了解,血压又未能很好控制,必须延期手术 。,外科医师的

7、观点,患者入院时血压不高,一般状况尚可,且已做好手术前准备:如服用碘剂(甲亢手术),清洁灌肠(肠胃道手术),坚持按期手术。,处理的原则,一方面对于风险并不大的患者,机械照搬教条,强行延期手术,则既损害了患者利益(患者需延长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同时忍受更多天的手术前焦虑),又影响了麻醉者与手术者之间的合作氛围。,另一方面如果不考虑患者的危险因素,一味迁就外科医师的要求,也是对患者和麻醉者本人不负责任的态度,I 期高血压病人,一般病人无异,II期高血压病人,有一定的麻醉危险性,III期高血压病人,有较大的麻醉危险性,其危险程度与脏器受损程度直接相关,文献报道的具体数据,第一期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和

8、手术后经过平顺,第二期高血压未经治疗的病人,手术中发生严重低血压、心衰、脑血管意外等重要并发症者占14.2%,第三期高血压未经治疗者则占30%。,如何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手术风险,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和加强麻醉管理,1手术部位和种类及评估手术时间,对手术前高血压病情相同的患者,显然行脑、胸腹腔大手术的风险要远大于行四肢,体表小手术的风险,2高血压程度,舒张压100mmHg的轻度高血压,麻醉危险性与一般病人相仿,舒张压100115mmHg)的中度高血压,有一定的麻醉危险性,舒张压持续在15.3kPa(115mmH)以上的严重高血压,麻醉危险性较大,术中和术后有可能发生心、脑、肾并发症,3高血压病期和进

9、展情况,病期愈长,重要脏器愈易受累,麻醉危险性愈大,病期虽短,但进展迅速者,早期就可发现心、脑、肾并发症,麻醉危险性很大,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不稳定型心绞 痛和近期心肌梗死者,4鉴别术前高血压是持续状态还是紧张焦虑引起的暂时状态,对于经解释或使用镇静、安定类药后血压即可恢复正常者,危险较小,5麻醉者的技术水平与相应的设备条件,麻醉者是否具有处理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经验,是衡量麻醉和手术风险的主要因素,麻醉者,如经多年训练 能熟练处理高血压及其相关的心脏等并发症,从事过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可以放宽血压指征,具备相应良好的设备条件,6权衡立即手术的危险性与延期手术的危险性 原发疾病为危及

10、生命的紧急状态 血压高低不应成为立即麻醉手术的障碍 手术并非紧急 血压严重高于正常,出现所谓高血压危象“ 应先行控制血压,然后再决定是否手术。,观点的转变 不宜再根据血压高低来决定手术是否应立即施行还是延期施行 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的麻醉医师,应能妥善控制患者血压并保证患者平稳渡过手术,在麻醉药物、方法、设备、监测条件以及处理高血压的药物均有重大进展的今天,关于手术前是否应停用抗高血压药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早期的观点,1956年就有人报告,接受利血平等抗高血压药治疗的病人,在麻醉期间有40%发生严重循环抑制,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搏减慢,因而提出须停药两周再施行麻醉和手术,根据是

11、利血平可使体内儿茶酚胺贮存耗竭,在停药后7天体内儿茶酚胺含量才恢复正常,长期应用后则恢复时间延长至两周,后来的观点,抗高血压药的应用不是影响麻醉下循环的唯一因素,也不是主要因素,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即使手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也不一定能防止低血压,而是主要应该加强麻醉管理,实践证明,手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血压可严重升高,以致有引起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潜在的危险,目前观点,一直使用到手术日晨,抗高血压药物,麻醉药,在麻醉选择和管理上要谨慎,避免加重循环抑制,加强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前用药,高血压病人容易激动,故手术前应充分镇静,手术前访视时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

12、,消除顾虑,手术前口服安定5-10mg,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和异丙嗪25mg,可产生较好的镇静效果,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接受严密监护前,只给予适当剂量的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药,在进入手术室并开放静脉、建立无创监测后,则可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和麻醉需要给予咪唑安定等,四、围术期抗高血压药物的策略,(一)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动向 1 新药不断问世,部分老药淘汰(神经节阻滞 剂、溴苄胺、优降宁等)或减少使用(胍 乙啶、甲基多巴、利血平) 2 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新药 (钙拮抗剂、ACEI等) 3 长效降压药:24小时内血压获得有效控制 (钙拮抗剂中的缓释剂、控释剂、长作用制 剂),4 降压药阶

13、段治疗方案变化 一线药物选择顺序 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 ACEI 钙拮抗剂 受体阻滞剂 5 降压治疗的策略 由以降压为目的的发展 为强调降压的同时能使高血压病理解剖特征的 结构得以改善,并逆转或缓解靶器官的受损功 能。减少心、肾、脑等重要脏器损害,改善生 活质量。,(二)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利尿剂 加强肾排钠、排水 降低外周阻力 血管扩张剂 阻力血管 硝普钠 氢化物血浆浓度100ug% 中毒 容量血管 硝酸甘油 急性耐受,利尿药 利尿药 抗高血压治疗的传统药物 目前已不作为主要药物使用 在很多市售的抗高血压成药中,都有噻嗪类利尿药 (如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麻醉中注意事项,通常术前口服的利尿药

14、多为噻嗪类,此类患者麻醉诱导时因血管扩张,易发生相对低血容量性低血压,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 作用部位:中枢神经末梢效应器 阻滞肾上腺能神经活性降低血压 受体 酚苄明 阻力血管容量血管 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血压 反射性交感兴奋) 压宁定 外周(突触后1受体,舒张血管)、中枢 受体 作用特点 1 受体亚型选择性 1 + 2 心得安 1 2 (心脏作用为主) + 柳胺苄心定 2 内在拟交感活性 3 膜稳定作用 美托洛尔 1 T 1/2 3 4 小时 艾司洛尔 1 T 1/2 5 15 min 可用于哮喘、慢阻肺病人,3 受体阻滞剂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 通过阻滞心脏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降低

15、外周阻力的综合作用 但可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4 钙通道阻滞剂 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 细胞外钙离子向细胞内的转运减少 从而抑制细胞的活动 产生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维拉帕米、硝本地平、地尔硫卓、尼莫地平及尼卡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能增强静脉全身麻醉药、吸入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和镇痛药的作用,注意事项,长期服用此类药者,因体内有一定水平的药物蓄积,必须考虑其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钙拮抗剂 降压特点 1 血压下降程度与原高血压水平相关 不发生明显低血压 2 降压时能维持心排血量,不致发生脑肾 缺血等副作用 3 血管扩张作用适合于伴心

16、肌缺血病人 心脏 异博定 硫氮唑酮 血管 尼卡地平 * 起效快、时间短 * 无负性肌力作用,较少发生低血压和传导阻滞,4 钙通道阻滞剂 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 细胞外钙离子向细胞内的转运减少 从而抑制细胞的活动 产生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维拉帕米、硝本地平、地尔硫卓、尼莫地平及尼卡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能增强静脉全身麻醉药、吸入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和镇痛药的作用,3 受体阻滞剂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 通过阻滞心脏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降低外周阻力的综合作用 但可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肾素系统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

17、制剂ACEI 开创高血压治疗的新纪元 作用特点 1 改变病理变化,逆转心血管结构异常 # 心血管舒张功能改善 # 阻力血管腔经比 # 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恢复 2 增加动脉的顺应性 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 竞争性阻滞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 作用特点 1 血流动力学作用 2 促使血管平滑肌C细胞生长,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l) 抑制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生成减少 常用药为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 主要作为口服药使用。,(三)围术期药物相互作用,术前抗高血压药物 注重降压治疗基础上的麻醉药反应 术中麻醉用药 术中麻醉用药 注重麻醉状态下的降压治疗效应 围术期抗高血压药物, 全面评估术前抗高血压治

18、疗效应 基础状态个体差异较大 评估抗高血压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 增强利尿 # 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和剂量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麻醉相关 术前是否停用降压药 (植物神经功能,影响围术期内环境稳定) # 术前应用降压药,不是术中影响循环的主要因素 # 麻醉期间易发生低血压的原因 1) 高血压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 2) 降压药与麻醉药之间不利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的不利影响 1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下降: 代偿性外周血管收缩功能受损 2 对拟交感药物的反应改变 3 付交感神经系统占优势 4 镇静 5 麻醉药物反应改变:CA耗竭(Bp)、 阻滞(心肌抑制) 钙阻(传导抑制),影响血压的因素,1 心排血量

19、心率、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 2 外周阻力 交感兴奋性、 血管紧张素、 儿茶酚胺、 前列腺素、 缓激肽 3 血容量 4 血管弹性 5 血液粘稠度,五、围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高血压围术期意外发生率: 心脏70% 脑 15% 肾 10%,(一)麻醉诱导期 可激惹或刺激引起高血压的因素 心理因素 易感因素 刺激因素 综合预防措施 1 咽喉部和气管内表面麻醉 2 适当的镇静、镇痛使麻醉达一定深度 3 对交感神经兴奋药物较高的或高血压病人,加用适量的抗高血压药物,咽喉部表面麻醉 可减少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高血压病人选择神经阻滞需谨慎 首先阻滞须完全 并配以适当的镇静 避免因情绪紧张或镇痛不完善而

20、血压急剧 升高,甲状腺手术选择颈丛阻滞,易引发高血压,重度高血压病人不宜选择颈丛阻滞,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选择颈丛阻滞,可同时用咪唑安定静脉辅助麻醉,椎管内麻醉,较全麻易引起血压波动,尤以蛛网膜下腔阻滞更为明显,下肢、会阴部短小手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要注意容量补充,避免血压过度下降,硬膜外阻滞,必须控制好麻醉平面,广平面阻滞也可引起血压严重下降,加强容量监测,合理补充液体和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全身麻醉,全麻大多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对心脏的抑制作用较轻,主要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压下降,因此较适合在高血压病人中使用,吸入麻醉药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伴有冠状动脉窃血现象、心肌

21、细胞乳酸的增加和部分室壁运动异常而诱发心肌缺血,低浓度吸入麻醉药复合静脉麻醉方法对病人更为安全,异丙酚,心血管有一定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血压下降和心排血量减少,咪唑安定,轻度全身血管扩张和心排血量下降,高血压病人麻醉,以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和肌松药复合低浓度吸入麻醉药的平衡麻醉较为适应,高血压病人施行全身麻醉,掌握好麻醉深度,麻醉过深,可引起低血压,麻醉过浅或镇痛不全,在手术刺激强烈时,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急反应,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一般为诱导期两倍,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联合麻醉,既有全身麻醉容易控制呼吸、患者舒适,可满足相应手术要求的优点,又有硬膜外阻滞的应激

22、反应小,显著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减少拔气管导管时血压的反跳,便于术后镇痛等长处,(二)麻醉维持期,1 调空适宜的麻醉深度 2 评估与手术操作、刺激强度、病变类型 相关的高血压反应 3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用 # 强调个体化 病人 药物 药量 # 宏观调控与微调相结合 # 药物选择 起效快 时间短 易调节 # 小剂量 分次注射 # 注意事项 1)老年人特点 2)药物到位与药效到位 3)全麻三要素 镇静 镇痛 肌松,老年人高血压处理的特点,1 降压药生物利用度增加,疗效有增强趋势。 2 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作用时间延长。 3 血管对血压改变的自身调节作用减弱,用药后易发生体位性或低灌注性低血压。 用药

23、原则 1 小剂量开始 2 降压目标 血压降低20 25%,(三)麻醉恢复期,1 高血压发生原因 原有高血压病史 疼痛、焦躁 吸痰、咳嗽 高碳酸血症 2 防治 插管前表面麻醉 消除躁动因素、适当镇静或催醒 抗高血压药物,气管插管与拔管时高血压的预防,实施全身麻醉时,置入喉镜、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最易引起高血压反应,喉部和气管内充分的表面麻醉,插管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1.5mg/kg,麻醉诱导前1min 12mg硝酸甘油滴鼻,气管插管前尼卡地平1520ug/kg静注,或乌拉地尔2550mg静注,或静注艾司洛尔100200mg,气管插管时麻醉达一定深度,高血压病人收缩压需下降20%25%,以免插管时血

24、压反跳过高,根据具体情况可实施的方法有,在手术结束后,尚未完全清醒前,就应开始实施术后镇痛。同时可实施一定深度麻醉下拔管,围术期高血压处理的基本原则,权衡 有效性 降压 安全性 可控 适度 防治低血压,围术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概念,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活动节律不正常,引起心律失常的机理: 冲动发生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 二者皆存在,围术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三)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四)室性心律失常 (五)预激综合征 (六)房室传导阻滞 (七)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病因 一、术前存在的疾病或并发症: 二、麻醉用药: 三、电解质异常: 四、

25、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五、体温降低: 六、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 七、再灌注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100次/分,130次/分不必处理。寻找原因、受体阻滞剂、异搏定、西地兰(心衰)。 2.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60次/分,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必要时应用心脏起搏器。 3.窦性停搏 出现长间歇的P-P间歇与基础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处理同窦缓。 4.窦房阻滞 发病原因及处置同窦缓。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治疗原则同上。,窦性心动过速,(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早搏 1)提前出现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2)P-R间期0.12秒;3)房性P波后QRS波正常、

26、无或宽大畸形。3)代偿间歇不完全。一般不需治疗,也可使用镇静剂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频发者用普鲁帕酮和维拉帕米。 2.房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3.心房扑动 250-300次/分,规则,QRS波形正常,有效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 4.心房颤动 350-600次/分,不规则。,(三)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1.房室交界性早搏 一般无须治疗。 2.房室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较窦性周期更长的心室间歇后出现一、二个起源与房室交界区的逸搏,后者为多个逸搏。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或起搏器。 3.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 70-140次/分,QRS正常。病因治疗

27、。 (四)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QRS波形,无P波。2)QRS畸形,0.12秒。3)代偿间期完全。许多不需治疗,消除症状和诱因;器质性心脏病应积极控制室早。,室性早搏,2.室性逸搏心律 室律40次/分。应及时应用阿托品异丙肾或心脏起搏器。 3.室性心动过速 1)连续3个或以上室早,QRS宽大畸形,0.12秒,P波。2)频率100次/分。3)R-R间期规则;4)窦性P波与无固定关系。5)有时有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立即静注利多卡因、普鲁帕酮必要时直流电复律。 4.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和硫酸镁。 5.心室扑动和颤动 扑动规则,频率150-250次/分。颤

28、动不规则,频率250-500次/分。电除颤及心肺复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麻醉药物的影响 (一)吸入全麻药: 氟烷: 兴奋肾上腺素能受体室颤阈值降低恶性心律失常; 可产生心动过缓; 对心肌有抑制作用; 注意:禁止合用肾上腺素 心力衰竭时不宜选用 安氟醚、异氟醚: 作用仍为兴奋肾上腺能受体 诱发心律失常作用较小 注意:可用于心脏病患者手术 七氟醚、地氟醚: 新近生产,较前均更安全,尤其不易诱发心律失常,(二)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 可使血压下降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 氯胺酮: 可兴奋交感神经、抑制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速; 羟丁酸钠: 可激活副交感神经使心率减慢; 注意:依妥咪酯、安泰酮对心率影响小。,(三)局麻药: 对心肌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均有抑制: 抑制自律性抗心律失常作用; 抑制传导性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注意: 布比卡因不能用于静脉,否则可致严重心动过缓、停搏、传导阻滞、逸搏心律等而致死。,(四)肌松药: 肌松药一般对心律影响小。 例外: 虎珀胆碱: 刺激胆碱能受体、抑制窦房结功能,心率 潘库溴铵: 抑制窦房结之交感神经,心率 阿曲库铵、三碘季铵酚等:均使心率增快,三、电解质异常 低钾、低镁、低钙: 可使心肌膜电位不稳定出现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速、室颤等致死性心律失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