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 必考专题攻略,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构建体系,核心梳理 1政治制度的演变 (1)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2)商朝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加强王权。 (3)西周三种政治制度: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宗法制,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礼乐制,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1)早期政权(王权)和神权结合,如商朝。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族关系深刻影响当时的政治关系。 (3)最高统治集团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是一种间
2、接的松散的管理,地方的独立性、自主性都比较强。,思维点拨 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的区别 “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这两个历史概念,由于字面的接近,一些同学对此不甚了解,存在思维误区。 “封建制度”是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而“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广建封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构建体系,核心梳理 1中央官制的演变,思维点拨 四方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
3、监察制度,其中行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四个阶段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思维点拨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有利于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学习过程中注意分析二者选官标准的不同,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而科举制重视考试“分数”,从客观性来讲,科举制有利于社会一般民众通过科举获取功名。,例1(2012年高考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晋国是姬姓封国晋燕
4、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B C D,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同姓不婚”。根据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可知,晋国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正确。燕国是西周王室贵族召公奭的封国,所以两国国君均是姬姓,再根据同姓不婚原则,排除;宋是殷商后代微子启的封国,正确;秦是因功臣分封,不是姬姓,所以正确。 答案C,例2(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
5、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联系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 答案C,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直接由皇帝任免;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2)汉朝中朝制
6、度、刺史制度和推恩令:在中央,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中朝参与决策,限制相权,加强君权。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唐朝三省六部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4)北宋“强干弱枝”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6)清朝设军机处:雍正帝为处理西北军务增设军机处,此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内阁有名无实,六部只是执行皇帝的诏令。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认识 (1)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两对最基本的矛盾。 (2)总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地
7、方权力不断遭到削弱(明朝时废除了丞相制度)。 (3)分权是削弱相权的重要手段。 (4)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手段:打击诸侯王的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削除地主割据的物质基础。,例3(2012年高考四川卷)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世袭制、分封制、科举制和行省制四个历史概念和把握题干的要求“促进了社会公平”。世袭制注重财产和门第,将选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故排除A项。分封制是按血缘关系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属于贵族政治,故排除B项。科举制是一种
8、考试选官的制度,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选择C项。元朝创立行省制度,行省长官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便于加强中央集权,与促进了“社会公平”无关,故排除D项。 答案C,1选官制度 (1)演变 (2)趋势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用人权由地方向中央转移。,2监察制度 (1)演变:中国历代王朝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度有一些变化。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必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生效;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例4(2013年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招生计划试题及答案
- 课题申报书高端词汇
- 如何制定项目团队的发展计划与目标试题及答案
- 课题改革申报书
- 护理课题申报书格式
- 展望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专业概念考题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分离技术挑战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师考试技巧突破试题及答案
- 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网络资源利用试题及答案
- 管道完整性管理基础知识课件
- 材料方案设计
- 墙面油漆工程的详细施工工序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通用课件
- 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 春季过敏性疾病预防
- GB/Z 43281-2023即时检验(POCT)设备监督员和操作员指南
- 煤矿一通三防知识培训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广告学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毕业论文建筑消防系统论文
- 《咕咚来了》PPT图文带mp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