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24 现代科学革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24 现代科学革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24 现代科学革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建议用时:20分钟)基础达标练1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b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未得到科学实验的验证,没有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日心说和经典力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们和相对论都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b项符合题意。2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古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

2、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时间提示“17世纪后半叶”。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3.这个形式简洁优美的理论蕴藏了太多令人惊讶的内容,100多年来,人们不时从中悟出宇宙层出不穷的奥秘。直到今天,这里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被我们悟透。根据右图,这个理论应是()a牛顿的力学理论 b普朗克的量子假说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c根据所给图片中的信息“emc2”可知,这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4法新社斯德哥尔摩1918年

3、12月10日电:“由于他对能的性质所做的革命性发现,今天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里的“革命性发现”指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c相对论 d量子理论d根据题干时间“1918年”和“对能的性质”这一信息分析可知,“革命性发现”指的是量子理论。a、b两项是在1687年提出的;c项不符合“对能的性质”的“革命性发现”的要求。5现代生活中广泛运用的半导体、激光器,它们的工作原理来源于()a相对论b量子理论c万有引力定律 d放射理论b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量子力学推动了技术创新,促进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明。6爱因斯坦在评价某物理学理论成果时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

4、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关于“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a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可变性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c有助于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a从材料中的“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可知这指的是量子理论。a项指的是相对论,故选a项。能力提升练7“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钟,分别放在地球的北极和赤道上。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赤道上的钟会比北极的钟走得慢一些。计算表明:当速度增大时,时间将会变慢;当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也就停止。”这一理论()a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

5、说”的正确性b形成了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c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d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速度越快,时间越慢。爱因斯坦提出当一个物体以光速运动,它的时间是停止的,这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赤道上线速度比北极线速度快得多,所以赤道上的钟会比北极的钟走得慢一些。8“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a1900年,为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著

6、名的量子假说,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材料二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的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者战争意图的行为。”材料三科学技术是

7、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他是怎样以“感情、思想和行动”来“增进人类利益”的?概括这位“世纪人物”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秀品质。(2)根据材料二、三,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问,首先根据材料一判断出这个人是爱因斯坦,他提出了相对论和光的量子理论,反对核战争,倡导世界和平。第(2)问,解答关键是读懂两则材料阐述的意思。答案:(1)提出相对论和光的量子理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类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关注人类的进步与和平,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