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知识结构,基本概况,与聚落形成、空间形态,与城镇分布,与商业网点的布局,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3.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如何选择?,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3.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

2、4.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费、运距、运量、运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金钱、时间,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 的活物和鲜货,远程、量大、不急需的货物,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货物,流体、气体货物,为不同形式的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短途_ 速度快_ 运量大 长途 速度慢_ 运量少(贵重、急需、易变质)_,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

3、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3.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4.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5.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速化,时速可达300km/h,大型化,货物载重量30万吨以上,专业化,运输方式,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航空,管道,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铁路运输网,公路运输网,内河水路运输网,航空运输网,管道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铁路公路运输网,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运输网,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网络化、全方位,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

4、间位移的过程。,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3.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4.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5.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全方位,1受自然、经济等条件的影响,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A,练习,2读方体-三维坐标图,据图回答: 如果图中a、b、c分别表示各种交通运输 方式运速、运量和运费因素,沿箭头方 向表示量的递增变化,则表示航空运输 和海运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运速,运量,运费,D,二.交通运输与聚落,温故知新,1 聚落的概

5、念 2 聚落的类型 3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河流、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二、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地方易形成聚落?,为什么河流交汇处、入海口有利于形成 比较大的城市?,读图3-30,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1、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有什么关系?,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在南方,河流干、

6、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对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影响?,答: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流动、物质交换等非常频繁,形成了纵横交错,立体交叉,海、河、陆、空并存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这种经济方便、快捷迅速的交通网络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员和信息的沟通。,【P77活动】,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交通网络的 形成和发展,相互促进,2、我国在青藏高原上修建铁路,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答: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P77活动】,陆路交通,

7、陆路干道附近,丝绸之路上的 城市、邯郸,水路交通,临水分布,扬州、苏州、杭州,铁路,公路,铁路沿线,公路沿线,郑州、石家庄、徐州,(1)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布局,现代,古代,举例,聚落位置,读教材图3-31“华北民居”和图3-32“江南水乡”,填写下表分析比较两处在屋顶坡度、墙壁厚度、房屋朝向三个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坡度较小,甚至是平顶。降水较少,利于晒粮,坡度较大,降水较多,利于排水,厚度大,土砖墙,有时是窑洞,利于保暖,厚度较小,多窗,利于通风,防水防潮,坐北朝南,避风向阳,依河流走向和山势走向而定,全年温暖湿润,多呈团块式:形状 比较规则,

8、,地形平坦开阔 道路呈棋盘式,多呈带状分布:沿 河道、铁路、公路 分布,河网密度较大,地形破碎;沿河道、铁路、公路 用水和交通方便。,(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北方,南方,聚落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轴。,“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沿京广铁路线延伸,日本筑波市受南北向公路的限制,(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例如,读图3-31“华北民居”和图3-32“江南水乡”,分析比较两处在屋顶坡度、墙壁厚度、房屋朝向三个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坡度较小,甚至是平顶。降水较少,利于晒粮,坡度较大,降水较多,利于排水,厚度大,利于保暖,厚度较小,多窗,利于通风,防

9、水防潮,坐北朝南,避风向阳,依河流走向和山势走向而定,全年温暖湿润,(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布局,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1.河流(水运)和城市区位,为何古代著名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且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宜宾,武汉,重庆,赣州,上海,天津,广州,因为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1.河运的起点或终点,2.河流的交汇处,3.河口,4.陆上交通的过河点,怎样的河流区位条件更有利于城市的形成?,温故知新,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湖、沿河、沿海发展起来的。,1、上海

10、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请说明这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想一想,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呢?,【P79活动】,答: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的形成和发展皆得益于水运。 黄河入海口未能形成大城市,其原因如下: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无固定入海口。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无法建港。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航运价值小。,2.铁路交通和城市区位,石家庄的形成与发展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 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时,把 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 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 京汉线

11、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 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后 来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 人口已经超过100万。,材料说明了什么?,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株洲城市的发展,1、1949年以前,影响株洲城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河流,街区面积明显扩大,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沿京广线发展。,运河 PK 铁路影响城市兴衰,【P80阅读】扬州的变迁,从扬州、济宁、聊城等运河城市的兴衰,我们得到什么启示?,答:交通

12、运输条件始终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的变化引起集镇的繁荣与衰落。,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P80,聊城,【辨析判断题】交通运输只会促进城市的发展,不会削弱城市的发展。,答: 不对。 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会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沿线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但有可能造成其他运输线路上城市的衰落。 当某一种运输方式的地位或能力在该地区下降和减弱时,沿线城市的发展明显受阻,发展缓慢甚至停滞。,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商业是专门从事

13、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收 购,储存、调运,销 售,商业活动的前提,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商业活动的终结,1.商业,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2.商业中心:,(1)概念,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成为商业中心,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便利,商业活动频繁,规模比较大的市场,商业中心,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每个商业企业,点,商业网点,商业中心,商业网点:若干商业企业依靠交通运输线路所形成的商业网络。,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稀少,多沿河谷山谷分布,居民点和商业点稀少,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众多,居民点和商店多,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区位的影响,便捷交通,商业 网点,市区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聚集,集散中转,人流物流,如: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交通最优,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商业网点布局,便捷交通,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的服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