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儿童心理发育中的主要问题,一、儿童不良习惯 二、儿童行为障碍 三、儿童情绪障碍 四、儿童品德障碍 五、儿童学习障碍,一、儿童的不良习惯,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吸吮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或其他物品,拔头发,自慰,吸吮手指或衣物等。主要有: 不良口(鼻)腔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 依赖与退缩行为 拔毛发癖 自慰行为 任性、发脾气,1、不良口(鼻)腔习惯,主要表现。不良吞咽习惯、偏侧的咀嚼习惯、口呼吸习惯、吮指和咬指甲 (1)吸吮 临床表现。吸吮原是婴儿与进化有关的生理性动作。2-3岁以后,小儿能以语言等方式表达其饮食要求,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现象便随之消失。但有的儿童仍继续吸吮手指成衣物等
2、,甚至延续到学龄期仍难以改掉。 诊断。此种不良习惯的形成,有人认为可能与缺乏关怀、兴趣少有关。吸吮手指或衣物极不卫生,易引起胃肠道感染或肠道寄生虫病,导致手指脓肿、脱皮及炎症,并有可能影响牙齿排列。,(2)咬指甲或其他物品 临床表现。有些儿童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用牙齿将长出的指甲或趾甲咬掉,有的则咬手上小关节侧的皮肤,或咬其他物品(如红领巾、衣袖等)。 诊断。这类现象的起因与儿童的紧张焦虑有关,如不愿上学、父母管教过严等。儿童以咬指甲等等方式来强压内心的焦虑。当形成习惯后,即使上述因素已不存在,也不能控制,不咬指甲内心即感到不安。咬指甲等也极不卫生除可引起消化道感染及寄生虫病外还会引起甲沟炎、脱
3、甲等。,2咨询与矫治 主要采用心理治疗。 (1)通过家长了解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以消除有关影响因素。 (2)使儿童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唤起他们对自己不良习惯的羞耻感和厌恶心理,以激发他们主动克服的决心; (3)家长要与婴儿经常在一起玩乐,给孩子更多的抚爱,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给孩子更多玩具特别是发声新玩具,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爱好; (4)不良行为出现时切忌采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加以“制止”否则会引起相反的结果。可试用行为疗法,如阳性强化法、厌恶疗法(在手指上涂苦味剂)等。,2、不良饮食习惯,临床表现。偏食、挑食、不好好吃饭、好吃零食等。影响全面营养素的摄取,严重者影响身心发育。 诊断。后
4、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原因主要有:(1)出生后味觉训练不够;(2)食欲发育不全,未饿进食;(3)家庭饮食习惯问题;(4)儿童进食食物纤维素过少,肠蠕动差,消化功能弱。,预防与治疗 (1)味觉训练。接受多种味道的刺激。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养全面,配搭合理; 不要饱食终日,带着“三分饥和寒” 不强迫孩子进食,定时进食; 行为治疗。“消退法”,3、依赖与退缩行为,临床表现 诊断 预防与治疗,依赖,1表现与成因 儿童的依赖对象随年龄增长有所不同。幼年时主要是依赖父母,入学后开始依赖老师或其他成人,以后则更加倾向于依赖自己的同伴。依赖主要包括两种:(1)任务性依赖。儿童往往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如
5、完成作业)而到处寻求别人的帮助。此类依赖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男孩为多;(2)情感性依赖。儿童常常企图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友好反应和感情上的支持。多见于年龄较小者,女孩为多。 依赖行为的养成主要导源于家庭教育。研究表明,父母的过分照顾可导致儿童的撒娇依赖;父母离异,儿童过早地遭受生活挫折,也会因成人对其独立性的苛求而出现变相依赖;此外,父母简单地拒绝儿童带依赖性的要求以后由于心软又满足了儿童的依赖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使儿童产生更加严重的依赖。,2咨询与矫治 咨询中应注意智力正常儿童的依赖行为与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症婴儿依赖行为的区别,还应注意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依赖行为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男孩子的依
6、赖行为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克服,部分女孩子的依赖行为则有可能长期存在,有的甚至到成年后仍依赖心很重。 依赖行为的矫治主要为行为治疗与教育治疗。阳性强化疗法对于增加儿童的独立性有积极作用。父母、教师改变自己对儿童的不良态度,如粗暴、冷淡、帮助过多等,对儿童克服依赖行为有显著效果。对学生集体进行教育,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扭转代抄作业等不良倾向,这种环境调整也有助于纠正依赖行为。,儿童退缩行为,儿童的退缩行为是指胆小、畏缩、孤僻,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不愿与其他儿童交往,常独处与玩具相伴,但无其他精神异常。 1表现与成因 儿童的退缩行为属轻度行为障碍。诊断依据:(1)具有胆小、孤僻、畏缩等性格特征;(
7、2)环境改变后症状加重,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则症状减轻;(3)社交能力薄弱。 这类儿童常有拒绝上学的现象,不愿和父母出去游玩、访友等,家中来客也常躲避。但平时在家则有说有笑,做事有礼貌,并能帮助做些家务,故不易被发现有行为障碍。,退缩行为与气质因素、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及某些精神刺激有关。这类儿童生性胆怯,从小即适应能力差,对陌生环境及陌生人畏惧,如勉强让其去适应,则显得困难而且缓慢;这类儿童不爱活动,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热情。不当教养方式,是指一些家长对儿童过分保护和照顾,因怕孩子出事而常以恐吓的方式禁止儿童外出,对孩子的听话、安静、不住外跑、不惹事等优点则大加赞扬,久而久之使儿童对父母过分依
8、赖,并认为外界充满危险,只有家里才是安全的。精神刺激是指亲人死亡、父母离异、突然与亲人分离、看见邻居或亲友的遗体受惊吓等。但有些儿童的退缩不一定有明显的环境或精神刺激因素。,2咨询与矫治 在儿童退缩行为的咨询中,应注意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鉴别。后者除了也有孤僻、退缩行为外,尚有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思维破裂、幻觉、妄想、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特征性症状。 儿童退缩行为随年龄增长、见识增多,退缩行为会逐渐好转,成年时可完全正常。 矫治应以心理治疗为主,了解行为障碍的成因,检查其家庭中是否存在有关影响因素,积极改进教育方法,家长既不溺爱,也不粗暴,并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热情、活泼开朗的性格。 游戏治疗,游
9、戏设计要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而定。 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行为模拟。 若经上述方法未见效果,可给予一些抗抑郁剂,也可给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等。,4、拔毛发癖,临床表现。有些儿童经常不可抑制地拔头发。儿童头部多处头发稀少。起因可能与过于紧张、情绪压抑等有关。另外,有些儿童经常拔眉毛,拔上肢前臂的汗毛及面部的汗毛,有的则用剃刀刮,这多与爱美、模仿或好奇有关。拔毛发可造成头发稀少、毛囊感染等。刮汗毛则会适得其反,使毛发更加旺盛。 诊断 预防与治疗。行为矫正,转移注意,5、自慰行为,临床表现。有些儿童反复用手或其他方式(如骑板凳、摩擦、碰触突出的家具、夹腿等)摩擦生殖器而获得快感体验。儿童手淫时往往面部充
10、血,两眼圆睁,表情紧张而愉快,有时出大汗。手淫的儿童往往伴有焦虑不安和紧张恐惧。手淫的产生多由于长辈不懂卫生知识,为了逗孩子玩,经常触摸男孩的生殖器;有的父母与孩子同床,性生活不回避,使儿童认为玩弄生殖器无关紧要。当儿童玩弄生殖器产生快感以后,便会反复去做而形成习惯。有的则由于会阴部受到刺激(如皮疹、原虫等)使儿童经常抓挠产生快感,以致形成不良习惯。 诊断,预防与治疗 对手淫的矫治主要用转移注意力法进行矫正。此外,父母不应过于紧张恐惧,不应严格控制,强行禁止这样可能强化不良习惯,并会引起儿童明显的焦虑不安、自责自弃等不良情绪;应细致地检查患儿生殖器局部有无不良刺激,有则尽早消除;制定恰当的生活
11、作息时间,不应过早上床,早醒不宜迟起;对于难矫治的儿童,必要时可给予一些物理治疗或安定类药物。,6、任性、发脾气,临床表现。孩子要求未实现或受挫折,发脾气,不踩人,大哭大闹,摔东西,地世上打滚。可能与过分溺爱,过度关心,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等因素有关。 诊断。区分违拗与攻击性行为。 预防与治疗。 不溺爱,讲道理,父母教育态度一致。 表面冷淡,平息暴怒。,二、儿童行为障碍,口吃 进食障碍 遗尿症 睡眠障碍(梦魇、夜惊等),1、口吃,临床表现 诊断 预防与治疗,口吃 儿童期常见的言语障碍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儿童总数的1%-2%,男童多见,半岁左右患儿5岁前发病。 1症状表现 口吃就其本质而言是正常的言
12、语节律受到阻碍。主要症状是说话吃力,声音、音节或单词重复或延长,同时伴有跺脚、摇头、拍腿、上身摇晃或嘴唇颤动等动作,具体表现为:一是难发性,第一个字往往发不出音来;二是连发性,对第一个字反复重复;三是中阻性,说话过程中某个字发不出来,四是无关重复性,无意义地重复发出与词句无关的音响。同伴嘲笑和成人指责容易使口吃儿童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形成孤独、自卑和羞怯等性格特征。部分口吃儿童还会出现易兴奋和易激惹,并伴有情绪不稳和人格障碍。,2病因分析 (1)遗传因素。据文献报道,口吃患者家族中口吃的发生率较高(36%-65%),并认为可能是单基因遗传。另外有报道指出,口吃患者家属中左利手较多见,因而认为口吃
13、可能与大脑优势有关。 (2)精神因素。儿童口吃往往发生于急性精神创伤后,如突然受到惊吓,或因长期迁延性精神创伤引起,如家庭不和、生活环境改变导致适应困难、教育不当等。另外,有些儿童的口吃是由于模仿所造成的。 (3)躯体因素。口吃儿童在出生前后曾受有害因素影响的较为常见。出生后患某些传染病使神经系统弱化,言语功能受此连累也易形成口吃。 (4)其他因素。根据口吃患者脑电图或发音肌电图的病理性改变,可以推断口吃可能存在一定的病理性功能障碍。,3咨询与矫治 儿童口吃虽然大多可自愈,但如迁延不愈则会形成慢性口吃。 (1)支持疗法。首先需解除患儿的紧张焦虑心理,鼓励其树立信心。其次,要指导家长和教师密切配
14、合避免嘲笑和模仿儿童口吃。对口吃儿童说话时要耐心和缓,切忌要求过急或强迫其说话。如儿童说话中出现准发性或连发性口吃时,应和悦地对他说:别急,慢慢说。如儿童出现中阻性或无意义重复音口吃时,则可把他想要说的意思接着说完,以免陷入尴尬的境地。 (2)语言训练。即通过认识并纠正患儿不正确的说活方式及习惯,寻找适合患儿的最流利的说话方式,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具体方法多种,如练习说话时拉长音节、放慢速度及调整呼吸等。练习朗诵诗歌、散文或外文、念戏剧对白、唱歌等。此外,组织口吃患儿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及语言训练,是一种有效的矫治途径。 (3)肌肉放松训练、呼吸均匀训练。 (3)药物治疗。对口吃症状严重的患儿,给
15、予小剂量抗焦虑药,可减轻情绪紧张和呼吸肌紧张(安定类药物有肌肉松弛作用) 。,案例1 朱,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父母大专文化程度。据母亲介绍,孩子的语言发展从小就较晚,l岁半以后才开始说话,2岁以后才会讲完整的句子。上学前便有口吃现象,但不严重,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上学之后口吃现象比以前突出了。平时与同学交谈,越着急越说不出活来;遇到集体讨论发言的情况,说上几个字便卡了壳,急得满脸通红,嘴唇颤抖,有时还直流口水。不过,在朗读课文或唱歌时并不口吃。孩子的性格较内向,用他母亲的话说,“腼典得像个姑娘,还有个小性子,为这不少挨他爸爸的打”。朱的学习成绩尚好其中数学成绩明显地优于语文成绩。,案例分
16、析: 正式咨询前,咨询专家曾对朱进行过心理健康测查(采用儿童育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小学协作组编制的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发现他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特别是在情绪、性格、人际关系三个分量表上分值偏高,说明由于言语障碍,给朱的情绪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较多困扰,加重了他的自卑心理和怯懦性格,而情绪、性格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又反过来加重了他的言语障碍。咨询专家向其家长提出了这样几点咨询指导意见:,第一,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口吃问题过分着急。要沉住气,关心地进行指导帮助。 第二,鼓励孩子树立信心,多讲话,多练习,养成不慌不忙的发音习惯。可利用孩子朗读、唱歌较流利的特点,多让他进行这方面的练习,这样既可
17、增加成功的体验,又有助于良好发音习惯的迁移。 第三,与班主任加强联系,引导班集体正确对待同学的言语缺陷,防止讥笑、嘲弄等不良刺激的发生。 第四,必要时可带孩子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口吃训练班。在集体场合接受专业矫正训练,效果更好。,2、进食障碍,临床表现 (1)神经性厌食 (2)贪食症 (3)异食癖 诊断。 心理因素。人际关系、追求苗条等。 生理因素。体内缺乏某种物质,肠道寄生虫。 教育因素。缺乏教育,或不良的风俗习惯。,预防与治疗 注重心理卫生,促进口欲和食欲健康发育。 躯体治疗。输液(神经性厌食) 心理治疗: 神经厌食症。系统脱敏或操作条件反射法。 贪食物症。阳性强化、生物反馈、系统脱敏 异食
18、癖。矫枉过正、阳性强化、惩罚,3、遗尿症,临床表现 诊断 预防与治疗,遗尿症 是指5岁以上儿童白天或夜间仍有不自主排尿的异常行为。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男童多于女童。 1、症状表现 遗尿按时间划分,包括夜间遗尿、昼间遗尿和昼夜遗尿三种,其中以夜间遗尿最多见。 此外还可把遗尿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调查表明,原发性遗尿比率较大,约占遗尿症患儿的75-80。这一类幼儿还常伴有夜惊、梦游症、多动症或其他行为障碍。 在性格上,遗尿的儿童大多比较怪癖、内向,心绪不够安定,做事缺乏信心。,2病因分析 对遗尿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巴克温发现,70的幼儿其亲属中有遗尿历史,338例单卵双胞胎的同病串高达68。
19、这说明,遗尿与遗传有关。 婴幼儿时期把尿习惯训练不当。 强烈的精神刺激,幼儿情绪或行为的紊乱,以及某些睡眠障碍,都可以引起神经性的遗尿。 此外,约近10的遗尿症幼儿是因器质性疾患引起的,例如尿道狭窄、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等。,了解幼儿的病史,进行必要的神经生理检查、脑电检查和生化检验,准确区分功能性遗尿和器质性遗尿。 功能性遗尿的治疗可从以下儿方面着手: (1)排尿训练与控制。主要包括:入睡后定时唤醒儿童起床排尿,形成阳性条件反射;调节饮食,晚餐以干食为宜,睡前适当限制饮水,形成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避免过度疲劳。 (2)支持疗法。正确态度,对患儿同情、理解。 (3)使用电铃-褥垫装置进行行为治疗。
20、在这种治疗中,让幼儿睡在床中间夹有厚棉层、由两片铜网构成的特制褥垫上。儿童排尿时,尿液会浸湿褥垫,接通电路,引起电铃报警从而唤醒儿童。经过这样多次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强化训练,儿童的反射性排尿机制可以逐渐建立并巩固,尿床症状也因此而排除。这种行为治疗技术对原发性遗尿疗效显。,睡眠障碍 1、表现与成因 (1)入睡困难 临睡前不愿上床,是入睡困难的主要症状表现。学龄儿童的入睡困难主要与下列原因有关:临睡前过度兴奋,睡眠时间不规则或睡眠习惯不良,白天受到较强的精神刺激,学习负担过重等等。 (2)夜惊和噩梦 夜惊多见于3-7岁儿童,男孩为多。多数幼儿在入睡后半小时左右,突然尖叫、哭喊,手脚乱动双眼直视或紧
21、闭,面色苍白,表情紧张,意识朦胧不清,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此时很难叫醒幼儿。,幼儿似乎在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对父母的安抚、拥抱不予理睬,整个惊恐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幼儿随即自行入睡,醒后对晚上的经历完全不能回忆。夜惊通常发生于非快速眼动期,有的幼儿一夜可发作数次。 噩梦常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儿童在梦中梦到可怕的境遇(如掉进无底深渊)而惊醒,此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自觉全身不能动弹,有明显的焦虑和害怕情绪,对梦境能部分回忆。经安抚或醒来后摆脱了对梦境的情绪恐怖,又可安然入睡。 夜惊与噩梦的诱发因素很多。学习或生活上的矛盾,重大的精神刺激或恐怖体验,以及一个时期以来的焦虑状态等心理性因素,
22、对本症状的诱发起主导作用。卧室内空气污浊,睡觉姿势不好,头被闷或胸口受压,鼻咽疾患引起的呼吸不畅,睡前吃得过饱或因吃零食影响正餐而造成睡前饥饿,都会引起夜惊或噩梦。,(3)梦游症 患有梦游症的儿童在熟睡中会突然起身,在室内或室外走动,进行某些活动(跑步、游戏等)。此时幼儿意识模糊,睁眼或闭眼,无表情,不语,有时能避开障碍物,完成自己的活动,有时则步态似醉酒样,东碰西撞甚至从高处跌下。这类活动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然后便自行上床入睡,醒后对梦游情况不能回忆。梦游多发生在入睡后不久的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发作时有异常脑电活动。此症一周可发作数次。 本症状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随
23、着大脑皮层发育的成熟,许多幼儿可以自愈。 遗传素质的影响。有研究指出,单卵双生子的发病率较双卵双生子高出6倍。 心因性刺激。如过去或新近的家庭冲突、精神创伤及环境中的过分紧张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症状。,2咨询与矫治 注意区分正常儿童的睡眠征象与幼儿的睡眠障碍。正常儿童在入睡前及入睡中也可能出现一些特别的运动征象,如刚入睡时偶尔出现肢体突然跳动,睡眠中磨牙、喃喃自语、短暂哭泣等,这些征象一般对睡眠不够成影响,且随年龄增长会自行消失。睡眠障碍则属于睡眠-觉醒过程中的功能性失调,需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治疗。 矫治儿童的睡眠障碍,关键在于找出有关诱发因素,有针对性地予以调理。如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养成按时睡眠
24、的习惯,睡前避免过度兴奋等。对于入睡前表现恐惧的患儿,可暂时亮着灯,待其入睡后再关灯。睡前讲些优美的故事,或放些轻松的催眠曲,均有助于幼儿平静入睡。 锻炼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儿童的睡眠障碍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如确属症状严重,可服用少量的抗焦虑药。夜惊或噩梦发作频繁者,睡前宜服安定2-4片。小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剂对夜惊及梦游症也有一定疗效。,三、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焦虑症 儿童强迫症 儿童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 儿童癔病 儿童抑郁症,儿童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持续的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而这些症状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1临床表现 焦虑的临床表现可按
25、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其表现的时间可分为: (1)急性焦虑发作。儿童阵发性出现烦躁、恐惧不安,伴有心悸、气促、出汗、失眠、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2)慢性焦虑。儿童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状态,常常坐立不安,多动,注意范围缩小,学习能力下降,与同伴相处困难,有睡眠障碍(易醒、噩梦等)。,按焦虑症状的特征及诱因,可分为: (1)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前儿童或低年级学童,表现为与亲人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反应,并常害怕亲人出意外,担心与亲人失散或自己被祸害。 (2)过度焦虑反应。常见于学龄儿童,以女孩多见。儿童性格温顺胆小、多虑、敏感,缺乏自信,但智力水平较高。儿童对未来的情况产生过分的不切实
26、际的烦恼,担心自己无能力完成学业,害怕考试成绩不好被嘲笑,担心与同学相处不好会遇到困境和耻辱等,因而出现紧张、窘迫感。对日常一些小事也过分焦虑。常伴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心跳症状。 (3)处境性焦虑。主要由客观因素引起,如亲人亡故、父母不和、儿童自己因病住院等或由其父母及其他亲人的严重焦虑所“传染”。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并且可发生于平时情绪较稳定的儿童。,2病因分析 (1)遗传素质 儿童焦虑症多发生于自幼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和容易紧张的儿童。当他们面临一些处境的时候,即使是生活环境中的细小变动,也表现为过分紧张和焦虑。儿童的父母往往也有敏感、多虑的表现。双胞胎研究亦证实,儿童焦虑症与遗传素质有关。
27、 (2)环境因素 溺爱或管教过严、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亲人生病或死亡等家庭因素,容易引起焦虑症。遭受精神创伤或某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也可引起焦虑。在学校中同样存在着引起或加重焦虑的因素。,儿童焦虑的九种诱因(卡梅伦): 儿童在模仿父母或教师的过程中,将父母或教师的焦虑引向自身; 父母向子女倾诉许多经济困扰和家庭纠纷,在矛盾重重里的处境中,儿童易于产生焦虑; 父母过高估计某些危险,对儿童的告诫、威胁、命令过多,使儿童整天焦虑不安; 父母或教师的预期要求过高,超过儿童的实际能力,儿童为不能实现这种预期要求而焦虑; 父母或教师对儿童过度放纵,使儿童缺乏努力目标和具体要求,不知如何行动,因而产生焦虑;
28、经常的或强烈的惩罚,使儿童由害怕转为焦虑; 学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少灵活性,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少,这样可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出现焦虑; 学校要求的层层加码与学生自我要求的不断提高,构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并由此引发儿童的焦虑; 少年时期对生活的探索、目标的追求以及此时躯体和社会生活适应的困难,也可成为焦虑的诱因。,3咨询与治疗 咨询时首先应确定儿童的焦虑是否处于病态。另外,要注意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区别。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也常表现为紧张、恐惧、烦躁、焦虑不安,但这些情绪变化是自发的、无缘无故的,患儿日趋孤僻,对亲友也冷谈疏远,行为退缩。随着病程的发展,还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的一系列特征性症状: (
29、1)情感淡漠或情感倒错;(2)怪异荒诞行为;(3)幻觉;(4)妄想、思维贫乏并有连贯性障碍(如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等。精神分裂症虽有自发缓解现象,但不能恢复到病前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能力,并且缓解通常是阶段性的。本症状一般都有复发的倾向,且每次发病的症状均比上一次有所发展,而最终趋向衰退。因此,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是差的,并且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早期发现及治疗对预后将有所改善。,儿童焦虑症的预后大多是良好的,少数严重病例可持续数年,导致学习能力障碍和适应困难。 儿童焦虑的治疗。首先需寻找有关因素。如果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应尽量予以改善。假如是由素质因素及教育方法等引起的,应采用心理治疗及教育引导
30、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和支持儿童解决或克服心理上的原因,并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及锻炼,培养坚强开朗的性格。松弛疗法或系统脱敏疗法对缓解症状也有助益。有些病例需要辅以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如安定)或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缄默 选择性缄默是指儿童原来已具有语言能力,由于精神因素引起语言交际方面的退缩反应,有选择地保持沉默不语。本症较少见,多起病于3-7岁,女孩患病多于男孩。 1症状表现 患儿发病前智力正常,已有相当的语言能力,患病后在某些人多的场合拒绝讲话,在学校则持续不语。对于少数熟悉的对象,如母亲、祖母等,患儿可以讲话,且讲得正常。但与外人交往时仅用手势、点头或摇头表示自己的意见,偶尔也
31、用写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患儿的症状上学前易被忽视,常被视为正常的害羞。上学后持续表现出缄默征兆,才引起教师相同学的注意。患儿的学习活动可以照常进行,但存在学业不良、社交冷漠、伙伴很少等问题,有的患儿则拒绝上学。,2病因分析 (1)素质因素。情感比较脆弱。 (2)家庭因素。独立生活能力差。患儿病前的性格多为敏感、胆怯、患儿大多受到父母的过分宠爱,依赖心重 (3)应激因素。早年感情创伤,家庭中的矛盾冲突,家庭结构变异,环境突然改变,等等,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4)遗传因素。部分患儿的父母患有本症或神经症等心理障碍。,3咨询与矫治 咨询中应注意同无动性缄默症的区别。无动性缄默症系因间脑的器质
32、性疾病所致。此类患儿不能讲话,但眼球可跟着人的活动转动;睡眠节律改变,常常睡得很多;有的病例还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选择性缄默症则排除了任何躯体疾病或精神病所造成的缄默不语。 本症矫治以心理治疗为主。首先,应设法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心理气氛,消除患儿的紧张或恐惧情绪。其次,要努力培养患儿活泼开朗的性格,鼓励患儿多交往、多说话,但应避免强迫干预。再次,配合语言校正施以消退治疗,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最后,在必要时可辅以小剂量抗焦虑药或抗抑郁剂进行药物治疗。,习惯性抽动 1抽动症的表现与成因 是指一种突发、快速、重复或交替出现、仅限于局部肌群的不随意运动。男孩多于女孩。 抽动的部位及形式多种多样,常有眨眼
33、、皱额、努嘴、点头、摇头、吞咽、咳嗽、敲打肩膀、手臂等表现。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或数种症状联合发生。注意力分散时症状减轻,精神紧张、人多的场合或注意力集中于症状时则加重。此外还常伴有遗尿、夜惊或口吃等症状。 抽动症的病因很多。 素质因素。这类儿童多有敏感、羞怯、不合群、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 疾病和习惯因素。如患眼结膜炎引起眨眼、皱眉等习惯,衣服过紧造成摇头、扭颈等习惯。 此外还与模仿有关。由于模仿别人的动作或在惊吓等紧张状况下使抽动行为得到强化,都可导致本症的发生。,2抽动症的咨询与矫治 咨询中应将本症和风湿性小舞蹈病(不自主的、动作幅度较大的不规则运动,持续时间长,有风湿感染史)及癫痫小发作
34、(不能因注意分散而减轻,并有瞬间意识障碍及脑电图改变)相区别。 儿童抽动症的矫治。症状较轻时可通过环境调整,消除引起儿童紧张、疲劳的外界直接应激源而逐渐得到缓解。症状较重时常采用行为治疗、教育治疗和药物治疗。 “逆习惯性行为模仿”的治疗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幼儿出现抽动动作时,矫治者当即提供一个相反的动作,要幼儿跟着模仿,模仿正确时便给予表扬,予以强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抽动症状可逐渐消除。 在教育措施上,家长和教师对抽动症儿童不要给予过多关注,或提出过急、过分的矫治要求,当然,更不宜对这类儿童严厉批评。 引导抽动症儿童在日常活动中多向其他健康、优秀的学生看齐,通过积极模仿和正确鼓励进行矫治。
35、,抽动-秽语综合症 表现与成因。此综合症主要起病于3-10岁,多见于男孩,有家族性发病倾向,以孪生子、同胞兄弟的同病率较高。 主要症状。多部位、不自主的突发性肌肉抽动,伴爆发性发声或污秽词句,并有强迫倾向和个性改变。 首次发作为头面部肌肉抽动,逐渐发展到躯干扭动。这些不自主的运动都呈突发性、闪电式的特点,发作频繁,一日十几次甚至数百次之多,可因情绪影响而变动。多数幼儿在症状呈现数月或数年后出现爆发性异常兴奋,或刻板性咒骂及淫秽词句。幼儿对上述症状有内省力而不能自制,并表现为人多时加剧,松弛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病程一般持续较长,时重时轻,个别幼儿可自行缓解,但多数患儿病情迁延,不过并不向精神衰
36、退发展,智力通常也不受影响。,关于本综合症的病因,早期认为与多种精神刺激有关(如家庭环境不良、亲子关系紧张等),目前倾向于用脑器质性原因进行解释。例如,有人发现这类幼儿常有一些轻微的神经系统体征;有人发现少数幼儿的基底神经节有病理性改变;斯奈施提出,本病可能与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中多巴胺活动过度有关。 咨询与矫治 咨询中需注意本综合征的症状要点,以防误诊或漏诊。 症状要点包括:(1)起病年龄(3一10岁);(2)发作特征(反复发作,不自主、重复、快速、无目的性抽动);(3)喉鸣或秽语;(4)症状强度及部位的变化;(5)睡觉时症状消失;(6)病程迁延。 此外还应注意同抽动症、舞蹈症、癫痫、癔症、儿
37、童多动症的鉴别。,四、儿童品德障碍,儿童的品行障碍多种多样。有些性质不甚严重有些性质较严重甚至构成违法行为;有些品行问题幼年即已养成,以后越来越重,有些品行问题则是到一定年龄后才出现的。在一个儿童身上,有时往往同时存在几种品行障碍。说谎、外逃、偷窃、破坏公共设施和攻击行为是品行障碍中较常见的形态,1表现与成因,(1)说谎 说谎即讲假话。幼儿说谎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为天真幼稚型说谎,是因思维发育不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真伪与善恶造成的;另一种为欲望满足型说谎,是在幻想与现实相交织的情况下,儿童为了满足幻想中的欲望而无意采取的行为。以上两种说谎情况可随年龄增长和适当教育逐渐纠正。 但在有些儿童
38、中,因环境、教养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说谎行为渐渐习以为常,并且在性质上逐步演变,结果终于发展成为品行障碍。例如,因逃避惩罚或责任而故意说谎,为了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等等。在小学生中,说谎是较普遍的一种品行障碍。,(2)外逃 学龄儿童离家出走,弃学游荡,即为外逃。近十几年来,国外学龄儿童外逃现象日渐增多。我国小学生中的外逃事件也有增长趋向。 学龄儿童的外逃起源于多种因素。例如,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对父母或其他成人的偏爱有意见,受到教师、父母的惩罚或学生集体的孤立,学习中遇到严重挫折,受到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等等,都可导致外逃事件的发生。初次外逃如处理妥当,真正解决了认识问题并消除了
39、误解和隔阂,可防止再犯;若仅采用惩罚手段硬性处理,常会使儿童受到更大的感情伤害,这时外逃现象会再次发生,而且矫正起来更为不易。,(3)偷窃 偷窃行为在学龄前期或学龄早期即可出现。开始偷窃的对象常常是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或伙伴。偷窃动机也复杂多样。 有些儿童是想买喜欢吃的东西,父母不给钱,于是去偷父母的钱包;有些儿童是看到别人有某件好玩的东西,自己没有,于是便偷来供自己玩乐;有些儿童是出自报复之心去偷别人的东西,也有些儿童是出自嫉妒之心去偷别人的心爱之物。 开始偷窃时,儿童害怕、担心、羞愧的感觉并存;一旦偷窃成功又未引起成人的足够重视和教育,则会胆量增大,欲望增强,偷窃的技巧也越来越高。如果遇到
40、坏人引诱或同伴结伙,则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偷窃儿童中,有些是因人格病态、脑损伤或智力发育不全造成的,这种偷窃与社会化型的偷窃有质的区别。,(4)破坏公共设施 故意破坏型的品行障碍,有复杂的家庭和个人背景。 有些年幼儿童由于无知,常在家中的东西弄坏,有的甚至在好奇心支配下严重损坏家中的物品及周围环境。这时,父母的态度如何,对其以后的行为影响很大。如果父母说理批评,正确劝阻,则儿童的破坏行为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如果父母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赞赏这种行为,便会助长儿童的破坏行为,以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有些儿童破坏家中物品或公共财物,不是出于行为习惯,而是一时的情绪冲动或不满发泄。 还有些年
41、龄较大的儿童的破坏行为,是出于报复某人或占有某物的目的有意策划的,这种破坏行为若与偷窃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常常会构成犯罪的事实。,(5)攻击行为 多见于男孩,学龄前发生率最高,学龄期逐渐减少,至青春期形成第二个高峰,以后又渐趋减少。 幼童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遭受挫折后,焦虑不安,暴怒发作,伤人毁物,尤其是对父母蛮横无理。此种行为与单纯的发脾气不同。发脾气的对象主要是自身,如哭闹打人、撕发碰头等。 攻击行为的对象则指向他人或物品。 幼童的攻击行为如得不到纠正,至学龄期将构成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如有的学龄儿童自我中心严重,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他们不顾别人的期望和利益,蓄意找事,甚至结伙殴斗,
42、反复多次地对他人财产或人身采取暴力行为。 具有严重攻击行为的学童虽然人数不多,但破坏能量很大。作为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基础和行为前兆,学龄儿童的攻击行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因。造成学龄儿童品行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教育方式、应激事件、主体因素对儿童品行障碍的形成均有一定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道德风尚、文化氛围等。 教育方法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应激事件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一般来说,父母离婚或死亡、疾病、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生活应激对儿童情感及行为的影响深刻,其中尤以家庭破损对儿童的打击最大。 主体因素包括主观动因、素质条件及生物性的因素。其中,贪欲、占有欲、
43、自我中心等主观动因对品行障碍的形成起核心作用,素质性病态人格以及某些生物性的因素(如脑炎后遗症、智力发育不全等)对品行障碍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2咨询与矫治 儿童的品行障碍违背与年龄适合的规范和准则,其程度比平常的调皮捣蛋或恶作剧要严重得多。咨询中应区分儿童的品行障碍有无反社会化倾向,同时还要区别精神病或智能低下所导致的品行问题。品行障碍较轻的儿童,或主要因环境因索引起的品行障碍,如及早发现及时教育,并对环境作有效调整,有可能得到较好的纠正。年龄较大的儿童其品行障碍则较难矫正。 教育与行为治疗。在学校对品行障碍儿童的正面行为进行奖励强化,在家庭则对儿童的破坏和攻击行为始终不作反应,可使儿童的品
44、行问题获得戏剧般的消退(Bekeua11967)。厌恶疗法、矫枉过正疗法等行为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排解品行障碍。对品行障碍较严重的儿童进行集中教育训练,必要时送工读学校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案例1 王,女,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从事幼教工作。王X的学习情况一般比较稳定,家长挺放心,但近来出现品行问题,引起家长的不安。大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王结识了附近一位邻居家的女伴,同一所学校的,比自己高两级。这位女伴有偷摸的恶习。她不时用自己偷来的钱买好东西给王吃。王感到很开心,觉得“新朋友”大方,够意思。后来,“新朋友”不再向王提供物质满足了,转而鼓动她自己想办法,从家里“弄几个钱花
45、”。王一向馋,好吃零食,过去因家里管得紧,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现在有“新朋友”给自己打气,不由得有些手痒。她开始想办法从家里“弄”钱。先是35元,后来发展到“大团结”;从偶尔“弄”点钱和朋友分享快乐,逐渐发展到主动搜寻妈妈的钱包。女儿的行为终于被母亲察觉了。她开始还不大相信自己的女儿会干这种事。她有意将自己的钱包再次遗忘在床上,结果证明女儿确实从中拿了钱。母亲把孩子的毛病告诉了父亲。父亲大发雷霆,用皮带狠狠地抽了女儿一顿,满以为这下子该解决问题了。但好景不长,没过几日,连父亲也发现自己的钱又被孩子“弄”走了。,案例2 姜,男8岁,小学一年级回读生。他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7岁时,父母离婚,孩子判
46、给父亲抚养。父亲经营饭店,结交广,挣钱多。对儿子的教育虽不上心,但在给钱上没皱过眉头,只要儿子张口,几乎都能满足。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一副“阔少”风度,生活上处处讲究高级的,花起钱来“出手不凡”,然而在学业上却一场糊涂,老师不时有“请柬”邀家长面谈。 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母亲了解了孩子的现状后,那原本已经平静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她不忍心让亲生儿子走下坡路,她要想尽办法把自己的骨肉要回来,好好将孩子抚育成才。经过一番奔走交涉,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法院更新进行了判决,将孩子改由母亲抚养。,孩子回到母亲身边,因学习跟不上只得重读一年级的课程。母子俩暂时住在孩子的外祖父家。母亲心想,只要自己多吃点苦,把
47、孩子抓紧点,将他已有的野性子好好收收,孩子很快就会和从前一样天真、活泼、可爱。然而,孩子像是不领母亲的情,他接连给母亲出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使得做母亲的心一阵阵绞痛。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设法偷钱,一共偷了多少次,母亲也说不清。她只记得有两件事对她震动很大。一次,母亲发现自己的一枚金戒指不见了。除了孩子之外,卧室里没有别人来过。母亲心中犯疑,却又没有做声,她怕家中老人知道后心中难过。又一次,母亲带孩子到大姨家串门。孩子吃罢玩够,逐渐把目光移向大姨的钱包。他以为大姨没有注意自己,顺手从大姨的钱包中取了5元钱,慌慌张张塞在自己兜里。大姨对此看得一清二楚。她不忍心看着外甥走歪门邪道,便把这一切告诉了妹
48、妹。,此时,母亲再也不能宽容孩子了。他动手打了孩子,要孩子向大姨承认了错误,并把前前后后许多事情告诉了孩子的外祖父、外祖母。两位老人因女儿离异,对外孙本无好感,打这以后更是气上加气,不时埋怨女儿把这么个“荤种”带回家来。面对这种一团糟的局面,母亲上班时难以安心,回家后胸口堵得慌,心简直快要碎了。她渴望孩子的不良品行能够早日改掉并企盼家庭的紧张局面能够尽快改善,她怀着一颗母亲的赤爱之心寻求社会的帮助。终于有那么一天她找到咨询工作者,向咨询专家敞开了心扉,尽诉了心中的烦恼。最后她恳切地对咨询专家说:“即使放弃我自己的幸福,我也要花最大的心血把这个孩子带好。请你们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改掉孩于的这些
49、毛病?”,案例分析: 孩子都有偷窃行为,但偷窃的对象仅限于父母或亲戚,尚未发展到公共场所,应当说,这时进行咨询矫治还较为有利。 偷窃成因迥然不同。 案例1王的偷窃行为主要同那位高年级女友的引诱、唆使有关,此外,她本人嘴贪、物质贪欲强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因。 案例2姜的偷窃行为十分复杂。它既说明了家庭离异对于女行为的不良影响,也反映出重物质满足、轻心灵培育的家教方式对孩子发展所带来的危害。,关于王偷窃行为的矫正问题 设法切断外界不良诱因对孩子的影响。迅速同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出面和同其家长共同对她进行教育,同时告戒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同那位高年级女生接触,要选择品行好的同学作为自己交往的友伴 要加强孩
50、子意志力的锻炼,使其明白懒、馋、贪、沾、变的道理;引导孩子向勤奋、节俭的同学看齐,激励孩子在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用孩子在学习上的成功事例教育孩子,帮助其战胜挫折感,重新增强上进的信心。 如果那位高年级女生积恶成习,自己的孩子又控制不住自己,继续同其暗中来往,这时可考虑采取转学或迁居。转学或迁居虽非良策,而且办起来困难颇多。,关于姜偷窃行为的矫正: 第一,动之以情,向孩子谈谈母亲目前的处境和工资收入,激发孩子对母亲的同情心和亲近感。 第二,做好外祖父、外祖母的工作,从感情上接纳有过失的外孙。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否则另置新居。 第三,采用行为契约法帮助孩子矫正偷窃行为。可让孩子写一份书面保
51、证,从今以后不再偷钱花。定期要孩子汇报执行情况,及时鼓励强化,必要时可设计考核情境,对孩子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继续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并将零花钱的开销记在小帐本上(可简单记),鼓励孩子省下零花钱存入储蓄箱。培养节俭的习惯,逐步控制其消费欲望。 第五,星期天多带孩子到娱乐场所游玩,密切母子感情,陶冶孩子的情感,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渐弱化和消退不良行为。,五、学习障碍,儿童厌学症 “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智力残缺(智残),儿童厌学症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小学生中的厌学情绪普遍滋长。 (一)表现与成因 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
52、感兴趣,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儿童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留学现象。,儿童厌学症的成因: 学校教育的失误。例如,“填鸭式” 教学,强迫学习,滥用惩罚,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考试频繁,学习难度大,忽视游戏对小学生的意义,教师对儿童缺少关心和爱抚等,都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厌学情绪。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太看重分数,经常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使儿童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社会风气不良。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如读书无用论以及农
53、村中的一些不良习俗(如早订亲的习俗),都是造成儿童厌学症的社会诱因。,(二)咨询与医治 咨询中应注意儿童厌学症与学校恐怖症的区别。儿童厌学症则主要是因社会病理现象引起的,儿童本身无生理、心理缺陷。儿童厌学症应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相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教育治疗。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考试负担,积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艺术性,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家庭治疗。父母的期望水平不能过高,要求也不能过严,要与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合。 社会治疗。全社会形成尊知重教的强大舆论,大力培养热爱学习、以读书为荣的社会风尚。,案例1 任,男,小学三年级学生,
54、独子。父亲是一家商店的副经理,中专毕业,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在外。母亲在某物资回收公司工作,中午不能回自己的家吃饭,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数理化基础较差,看孩子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都相当吃力,辅导工作无法胜任。一二年级时,任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迅速下滑,语文成绩从原来朗90多分降至80分左右,数学成绩从原来的90分上下降到及格线的边缘。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亲脾气暴躁,气极了就打,有时打得孩子胳膊、腿到处是伤,伤口好久不能愈合。母亲心疼孩子,多次找班主任求助。斑主任对任似有成见,家长与任之间关系冷淡。为此,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认为再怎么学也白搭了,有时一提学习就头痛,
55、还有其它身体不适,但对画画颇感兴越。母亲曾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西医中医都看过了,查不出什么毛病。百般无奈之际,母亲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心理咨询机构。,案例2 王,男,7岁半,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工人,母亲为某副食商店的售货员。据教师反映,王的智力水平属于中上等,二年级时学习成绩在班里还于中等以上,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期中测验时两门主课均不及格。王的性格比较外向,嘴很甜,人乖巧在朋友圈中说话有人听。王一家原住在闹市区,后因住房拆迁,搬到城郊新建小区。由于小区的建设不配套,国营蔬菜商店、水产品商店都一直没有建起来,因此小区内便逐渐形成了一个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中,有附近的农民前来经商也有
56、一些小区的居民加入到个体业余经商的队伍中。王的父亲便是其中一员,王的父亲主要经营时鲜蔬菜。从市区批发市场购进新鲜的高档菜,在小区农贸市场出售。遭父母之命,王近半年来下午放学后也常帮助爸爸卖菜。如果儿子表现好,生意做得也称心,父亲就给儿子以奖赏,或给买点好吃的东西,或给点零花钱,久而久之,王对帮助爸爸卖菜产生了兴趣,而对学习的兴趣则越来越下降,王的母亲对孩子也十分放纵。她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王的厌学情绪续日益增长,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他甚至对同学说:“学什么学,真没劲,还不如跟我爸爸跑跑腿,要吃有吃,要钱给钱,那多够味!”,案例分析: 案例1中任的厌学情绪主要同学习成绩下降、父亲粗暴体罚有关。
57、咨询中经智力测查(采用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证明这个孩子智力没有什么问题,属中等水平。建议: 1、杜绝粗暴体罚,给孩子应有的爱和关心,努力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 2、鼓励孩子发展特长(绘画),通过特长显露使孩子体验成功的欢乐,并促成其兴趣向课程学习迁移。 3、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添置错题备忘本,经常归纳、分析错题的原因,并定期重做),增强学习的信心。 4、必要时可聘家庭教师为孩子补课。,案例2中王的厌学症无疑主要是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家校配合。 改变家庭环境。帮助王的家长切实认清教育子女学习的意义和责任。 改进学校的工作 (1)王厌学的直接原因却在于家长
58、的“模型示范”和放纵自流。因此,学校应同家长取得联系,全面介绍和分析王近来的学习变化,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不足,力求引起家长的重视和警惕。 (2)可适当组织几名学习好的同学或班干部为王补习功课。 (3)教师应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某些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因某种或某些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失调,使其在听、读、写、算方面能力降低或发展较慢,以致陷入学习困境。最初,人们将其归入精神发育迟滞,后来觉得这样不全面,于是又使用了诸如学习无能、学习困难等术语来指代这类情况。 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在儿童期发病串较高。 据国外资料介绍
59、,其发病率约占学龄儿童的5-10,以小学2-3年级为发病高峰。 国内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就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寻求咨询治疗的儿童,占儿童心理咨询门诊人数的46%。另一组调查资料表明,10的男童和3的女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诵读障碍。,1、出现与成因 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在小学生中表现较突出,但又不能等同于通常所说的“差生”。 现在一般倾向于下述标准判定其界限: (1)学习技能的某些方面发育较慢或智力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2)不能用感觉残缺、智力落后或缺乏受教育条件等原因来解释这种障碍。 (3)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需要对这类儿童进行专门训练即接受一定的特殊教育。,具体表现主要包括: 感知觉障碍-如视觉-空间障碍(不能在某些背景上识别字或图形,不能鉴别一个字是否反转或倒转)、听功能障碍(听觉辨别能力差,不能区别近似的声母或韵母)、知觉转换障碍(不能灵活地将听觉刺激转换为视觉形象)等。 精细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写字与绘画的能力差,共济运动笨拙,精细动作不良,如9一10岁的儿童还扣不好钮扣、系不好鞋带、不会用剪刀等。 言语发育障碍-如不能正确诵读单字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幼儿园在岗教职工劳动合同登记与合同续签通知3篇
- 2024年商标许可授权委托合同范本3篇
- 百货零售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考核试卷
- 浮阀塔塔盘课程设计
- 2024年度单休制影视制作公司劳动合同规范文本2篇
- 2025年起重机械指挥复审考试1000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B证理论考试900题及答案
- 《小组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子女抗逆力提升研究》
- 《基于拉格朗日法的四螺杆挤出机混合机理分析》
- 《场域理论视角下《我的前半生》的英译研究》
- 大学物业服务月考核评价评分表
- MOOC 国际商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_金匮要略卷上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2021国标建筑专业图集资料》96S821钢筋混凝土清水池附属构配件图集
- CHEETAH高压制备色谱操作手册
-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 公司劳动工资结构图(doc 1页)
- 《AFM简介实验》ppt课件
- 客运公司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中学学生评教实施方案
- 公司员工食堂管理制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