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 生产决策(1) 第五节 生产决策(2) 第六节 生产决策(3) 第七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第八节 定价决策 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五节 生产决策(2) 生产什么的决策,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有关方案均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可以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直接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如果已知业务量,可以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进行决策。,【例616】单位资源
2、贡献边际分析法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万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 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万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 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要求: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解:,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200-160=40(万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70=30(万元/台)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40/10=4(万元/千克) 开
3、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30/6=5(万元/千克) 54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例617】贡献边际总额法在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中的应用,已知:仍按例616资料,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 000千克。 要求: (1)计算利用A材料分别开发A,B品种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解:,(1)开发A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10=6000(件) 开发B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6=10000(台) (2)开发A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 (200-160)6 000 = 240 000(万元) 开发B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
4、(100-70)10 000 = 300 000(万元) 300 000240 000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当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方案中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可以考虑使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例618】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已知:开发A品种和开发B品种的相关产销量、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等资料均同例617,但假定开发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相应分别需要追加专属成本8 000万元和70 000万元。 要求: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解:依题意,两方案增量成本分别为它们的变动成本,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15所示
5、:,表615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由表615可见,评价指标差别损益为+2 000万元,大于零,可以据此断定应当开发A品种,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2 000万元的利润。,二、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若企业不改变经营方向,利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调整个别品种结构,停止某一产品的生产,将其生产能力用于开发其他产品或增加其他产品产量,这类决策一般可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例619】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在是否转产其他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已知: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它们的变动成本率分别为80%,60%和50%;它们的年收入分别为20 000万元、30 000万元和40 000万元。 如果将
6、生产甲产品的生产能力转移,可分别用于以下用途:(1)增产现有产品乙产品,可使其年收入达到45 000万元;(2)增产现有产品丙产品,使其年收入增加14 000万元;(3)开发变动成本率为40%的丁产品,每年可实现13 500万元收入。 要求: (1)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转产其他产品的决策,并列出各备选方案优劣的排列顺序。 (2)说明如果企业决定转产,应当转产哪种产品,转产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解:,(1)依题意编制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如表616所示:,由表616可见,无论是增产乙产品,还是增产丙产品,还是开发丁产品,都比继续生产甲产品有利可图。结论:无论如何都应当考虑转产。由于评价指标
7、贡献边际总额的大小分别为:8 100万元、7 000万元、6 000万元和4 000万元,所以各备选方案的依次顺序为:开发丁产品、增产丙产品、增产乙产品和继续生产甲产品。 (2)应当转产开发丁产品,这样可使企业多获得4 100万元(8 100-4 000)的利润。,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半成品是一个与产成品相对立的概念,是指那些经过初步加工而形成的,已具备独立使用价值,但尚未最终完成全部加工过程的特殊产品表现形式。,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狭义在产品,狭义在产品,广义在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直接出售,出售,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
8、指企业对于那种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所作的决策。 无论何种情况下的决策,半成品成本均属于沉没成本,决策中不予考虑。只有追加的加工成本才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例620】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简单条件),已知: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其单位成本为80万元/件,市场售价为100万元/件,年产量1 000件。 甲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00万元的乙产成品,每完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80万元。 假定甲与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1;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本题暂不考虑年度内加工进
9、度问题)。,要求: (1)确定各决策备选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解:,(1)依题意,各决策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为1 000件。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18所示:,表618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20 000万元的利润。,【例621】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如果可以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5 000万元租金收入,
10、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说明设备折旧6 000万元是否为相关成本;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解:,(1)依题意,机会成本为15 000万元。 (2)6 000万元设备折旧不是相关成本,因为该项成本为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19所示:,表619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根据表619数据,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5 000万元的利润。,【例622】差别损益
11、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如果每年支付21 000万元租入一台专用设备,可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专属成本;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解:,(1)依题意,专属成本为21 000万元。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20所示:,表620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决策结论:不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1 000万元的利润。 注意:此时,可能存在机会成本
12、么?,【例623】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可以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5 000万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确定“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解:,(1)依题意,两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为: 1 00080%=800(件) (2)依题意,机会成本为15 000万元。 (3)依题意编制的差
13、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21所示:,表621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决策结论:应当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1 000万元的利润。 可以结合例623的数据考虑如下问题:如果要弥补深加工能力的不足,企业最多可以承受的追加专属成本的上限金额是多少?,【例624】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且不能转移;但甲和乙的投入产比为1:0.9。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解
14、:,(1)“将全部A半成品深加工为B产成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1 0000.9=900(件) “直接全部出售A半成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1 000件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22所示: 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8 000万元的利润。,表622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读者可以结合例624的数据考虑如下问题:如果本例中与深加工能力相联系的设备可以对外出租,相关的租金收入至少要达到最多企业才能作出直接出售甲半成品的决策?,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的差别损益分析表标准格式,方案,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直接出售半成品,差异额,相关收入,产成
15、品单 价,半成品单 价,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差别收入,相关成本,其中:加工成本 机会成本 专属成本,加工成本,单位加工成本相关销售量,0,机会成本,已知,0,专属成本,已知,0,相关成本,(以下各项合计),000,差别损益,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之差,与可以转移的深加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项目,为形成深加工能力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产成品相关销售量,半成品相关销售量,0,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差别成本,四、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所产出的性质相近、价值相差不多的多种产品的统称。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就是围绕究竟是选择“深加工联产品”方案还是选择“直接出
16、售联产品”方案而展开的决策。 进行此类决策,联合成本为无关成本,不予考虑,可分成本为相关成本,必须考虑。,四、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原材料,甲联产品,乙联产品,丙联产品,丁产品,直接出售,出售,深加工,【例625】差别损益分析法在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已知:某企业对同一种原料进行加工,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三种联产品,年产量分别为2 500千克、1 500千克、1 000千克。全年共发生450 000万元联合成本,每种联产品承担的联合成本分别是225 000万元、135 000万元、90 000万元。其中丙联产品可直接出售。 企业已经具备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的能力,且无法
17、转移。每深加工1千克丙产品需额外追加可分成本20万元。丙联产品与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例为10.7。如果企业每年额外支付22 000万元租金租入一台设备,可以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甲、乙、丙三种联产品的单价分别是200万元、210万元和135万元,丁产品的单价为240万元。,【例625】差别损益分析法在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计划年度企业可以在以下三个方案中作出选择: 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 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 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 要求: (1)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 (2)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丙联产品是否深加工为丁产品的决策。,解:,
18、(1)依题意,“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就是丁产品的产销量,为 1 0000.7=700(千克) 相关收入=240700=168 000(万元) 该方案确认可分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丙联产品的产量,为1 000千克 可分成本=20 1 000 =20 000(万元) 专属成本为22 000万元,“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包括丁产品的产销量和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 丁产品的产销量=1 0000.7 80% =560(千克) 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1 000(1-80%)=200(千克) 相关收入=240560+135200=
19、161 400(元) 该方案确认可分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丙联产品的产量,为1 000千克 可分成本=201 000 80% =16 000(万元) “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1 000千克 相关收入=1351 000=135 000(元) 相关成本=0,(2)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如表624所示。,表624 相关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决策结论:应将80%丙联产品加工成丁产品后再出售。,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的差别损益分析表标准格式,方案,将联产品深加工为其他产品,直接出售联产品,差异额,相关收入,产成品单 价,联产品单 价,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差别收入,相关成本,其中:可
20、分成本 机会成本 专属成本,可分成本,单位可分成本相关销售量,0,机会成本,已知,0,专属成本,已知,0,相关成本,(以下各项合计),000,差别损益,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之差,与可以转移的深加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项目,为形成深加工能力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产成品相关销售量,联产品相关销售量,0,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差别成本,原材料,副产品,主产品,其他产品,直接出售,出售,深加工,直接处置,第六节 生产决策(3) 怎样生产的决策,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追加任务交给谁独立完成的决策,一、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如果企业已经有能力自制零部件,则与自制能力有关的固定生产成
21、本就属于沉没成本,在决策中,不应予考虑。,【例626】直接判断法在自制或外购决策中的应用,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每年需要甲零件100 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 目前企业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 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是27元,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例626】直接判断法在自制或外购决策中的应用,要求: (1)计算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2)利用直接判断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3)计算有关的成本节约额。,解:,(1)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20+4
22、+1=25(元/件) (2) 自制甲零件的单外购甲零件 25 27 位变动生产成本的单价 应当自制甲零件 (3)自制比外购节约的成本 (27-25)100 000=200 000(元),【例627】相关成本分析法在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的应用,已知:仍按例626的资料。假定自制甲零件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每年预计可获贡献边际300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确定自制甲零件方案的机会成本; (2)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解: (1)自制甲零件的机会成本为300 000元。 (2)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成本分析表如表625所示,表625 相关成本分析表 价值
23、单位:元,根据表625的数据,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应当安排外购甲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100 000元成本。,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如果企业尚不具备自制能力,且零部件的全年需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可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例628】成本无差别点法在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的应用,已知:企业需用的乙部件可从市场上买到,市价为20元/件;如果安排自制,每年将发生相关的固定成本3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元/件。 要求:作出自制或外购乙部件的决策。 解:设自制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 外购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30 000a2=0 b1=14b2
24、=20 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300000)/(2014)=5000(件) 决策结论: 当乙部件全年需用量在0件5000件之间变动时,应安排外购;当超过5 000件时,则以自制为宜,二、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技术改造方案评价),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由于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材料消耗少,可能导致较低的单位变动成本,但往往采用较先进的设备装置,导致固定成本高;而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时,情况就会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例629】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不同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已知:某企业决定生产A零件,有甲、乙两种不
25、同的工艺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24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乙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为16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件。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采用何种工艺方案的决策。,解:,设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 乙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240 000a2=160 000 b1=80b2=120 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240000160000)/120-80) = 2 000(件) 决策结论: 当A零件的需用量小于或等于2 000件时,应选择乙工艺方案;当A零件的需用量大于2 00
26、0件时,应选择甲工艺方案。,三、追加任务交给谁独立完成的决策,当公司下属的若干个分厂同时具备独立完成某一生产任务的剩余生产能力时,应将任务下达给哪个分厂? 正确的做法是:在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以各分厂单位变动成本孰低作为取舍标准;在涉及专属成本时,则应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进行决策。,【例630】相关成本分析法在追加任务交给谁独立完成决策中的应用,已知:某公司现有在一年内加工1 000件A产品的任务,其下属的甲、乙分厂目前均有独立完成该项任务的潜力。甲分厂上报的生产A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为15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乙分厂上报的生产A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为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1元)。
27、 要求:就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正确布置该项任务的决策分析。 (1)甲、乙分厂均不须追加专属成本。 (2)甲分厂若要完成该项任务,须重新启用一台封存设备(该设备原始价值12 000元,使用年限10年,期末无残值,已使用2年),解:,(1)在第一种情况下,只要比较单位变动成本即可,因为甲分厂单位变动成本小于乙分厂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应安排由甲分厂生产,这样可为公司节约1 000元=(11-10)1 000成本开支。 (2)在第二种情况下,编制相关成本分析表,如表626所示。,表626 相关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根据表62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应由乙分厂完成此任务,这样可为公司节约200元成本开支。,第七
28、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概率分析法的应用 大中取大法的应用 小中取大法的应用 大中取小法的应用 折衷决策法的应用,概率分析法的应用,【例631】概率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某公司准备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品种和B品种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表627所示,销量资料如表628所示:,表627 相关资料,表628 销量资料,要求:利用概率分析法作出开发何种新产品的决策。 解:根据上述资料,可编制期望价值计算分析表,如表629所示。,表629 期望价值计算分析表,接上表,决策结论: 从表629中的计算结果可看出,因为A品种的贡献边际期望值比B品种的贡献边际期望值,因此,开发A品种将使企业多获利
29、8 840元(=35 520-26 680)。,大中取大法又称最大的最大收益值法,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有利的市场需求情况下的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中选方案的决策方法。,大中取大法的应用,已知:某公司准备开发一种新产品、根据市场调查提出三种不同产量方案,并预计销路好坏不同情况下的贡献边际总额,有关资料如表630所示。 要求:按大中取大法为该公司作出生产数量的决策。 解:依题意编制分析表如表631所示。,【例632】大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例632】大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表630 贡献边际资料 单位:元,【例632】大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表631 分析表 单位:
30、元,从表631中可见,在大中取大法下,最大收益值均集中在“畅销”栏,而最大收益值中的最大值是58 500元,因此应选择产量为3 000件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例633】小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已知:仍按例632资料。要求:采用小中取大法进行生产数量的决策。解:仍按表631。,从表631中可见,在小中取大法下,最小收益值均集中在“滞销”栏,而最小收益值中的最大值是21 500元,因此应选择产量为2 500件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例634】大中取小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已知:仍按例632资料。要求:采用大中取小法进行生产数量的决策。解:根据表630编制后悔值分析表,如表632所示:,从表63
31、2中可见,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是2 900元,因此产量为 3 000件时的方案应作为最优方案。,第八节 定价决策,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定价策略,一、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完全成本法下 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成本毛利率) 其中: 成本毛利率=(利润+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例636】,【例63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完全成本法,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100元/件,成本毛利率为60%。 要求: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目标售价。 解:目标售价100(1+60%)160(元),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变
32、动成本法下 价格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变动成本贡献率) 其中: 变动成本贡献率 =(利润+固定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例637】,【例637】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变动成本法,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变动成本贡献率为100%。 要求: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目标售价。 解:目标售价80(1+100%)160(元),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 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利润增量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按照微分极值原理,如果利润的一阶导数为 零,即边际利润为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33、, 此时的利润达到极大值。这时的售价就是最优售 价。 如果确实无法找到能使“边际利润等于零”的 售价,也可以根据“边际利润为不小于零的最小 值”这个条件,来判断最优售价的位置。,【例638】边际分析法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公式法,已知:某产品售价与销量的关系式为:p=60-2x;单位变动成本与销量的关系式是:b=20+0.5x,固定成本a=70万元。 要求:用公式法求销量售价的最优组合(求最优售价),解:,依题意,建立的总收入模型为: TR=px=(60-2x)x=60 x-2x2 边际收入MR=60-4x 总成本模型为: TC=a+bx=70+(20+0.5x)x=70+20 x+0.5x2 边
34、际成本MC=20+x 令MR=MC,可求得最优销量x0=8(件) 将最优销量x0=8代入p=60-2x,可求得最优售价p0=44(万元/件) 显然,当企业按44万元/件的价格销售8件产品时,可实现最大利润为: P0=(p-b)x-a=(44-0.58) 8-70=90(万元),【例639】边际分析法在定价决策中的应用列表法,已知:某公司生产的甲产品在不同销售价格水平上的各期销售量资料和成本资料如表633所示。,表633 资 料 价值单位:万元,*由于销售量突破相关范围,使单位变动成本提高 要求:计算相关的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和利润指标,并作出最优售价的决策。,解:根据上述资料,可编制分
35、析计算表,如表634所示:,表634 分 析 表 价值单位:万元,从表中计算数据可看出:当售价为17万元,销售量为130件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零,这时的利润最大达到560万元。因此,最优售价为17万元。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销售单价下降时,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即边际利润大于零,说明降价扩大销售对企业有利;如果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即边际利润小于零,说明降价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使利润降低,对企业不利。,问题是虽然当售价为17万元时,实现了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零的条件,利润达到极大值560万元,但当售价为18万元,销售量为120件时,企业的利润也已经达到了
36、560万元。因此,有人认为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零时,并不意味着可找到最优售价,而仅仅表明继续降价已经没有意义。真正的最优售价应当为18万元。因为继续此时降价既要追加产量,又不增加利润,没有实际意义。,我们认为,不能因为在边际利润不等于零的地方找到了与边际利润等于零时一样多的利润,就全面否定微分极值原理。必须承认,当售价分别为17万元和18万元时,都可以找到最优售价。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售价从18万元降到17万元时,可以使市场销售量从120件上升到130件,这样可以满足社会需要,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降价为什么没有意义呢?另外,如果我们把价格变动的方向倒过来重新列表的
37、话,就会发现当售价为18万元时,边际利润等于零,而售价为17万元时,边际利润大于零,但两者的利润依然相等。难道我们能据此得出与上述结论自相矛盾的结论:最优售价应当为17万元,售价为18万元时边际利润等于零,仅仅意味着继续涨价没有意义吗? 总之,企业可以在17万元和18万元之间任选一个售价。,【例640】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已知:当某公司生产经营的A产品的售价为100万元/件时,可以实现销售量10 000件,固定成本为300 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万元/件,实现利润为100 000万元。假定企业现有最大生产能力为19 000件。 要求:利用利润无差别点法评价以下各不相关条件
38、下的调价方案的可行性。 (1)若将售价调低为85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16 500件左右; (2)若将售价调低为80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0 000件以上;,【例640】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3)若调低售价为80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3 000件,但企业必须追加50 000万元固定成本才能具备生产23 000件产品的能力; (4)若调高售价为110万元/件,只能争取到7 000件订货(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5)调价水平与销量情况同(4),但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可获贡献边际60 000万元。,解:,(1)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10000
39、0)/(85-60)=16 0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 9000件预计市场容量=1 6500件 可望实现销量=1 65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16000件 应当考虑调价,(2)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100000)/(80-60)=20 0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9 000件预计市场容量20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19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20 000件 不应调价,(3)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50000)+100000/(80-60)=22 500(件) 最大生产能力=预计市场容量=23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23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22 500件 应当考虑调价,(4)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100000)/(110-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康复医学试题库(附答案)
- 《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第6单元第3节第4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 2025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湖南省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 3 认识方向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2025年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形电子触发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机械原理 CH02学习资料
-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ppt课件
- GB∕T 3836.3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31部分:由防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样例与说明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 桥梁缺陷与预防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 保安员工入职登记表
- 睿达RDCAM激光雕刻切割软件V5.0操作说明书
-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