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院感染微生物学与微生态学基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徐秀华,NI病原特点:,1、90%为条件致病微生物,少数为致病微生物。 2、病原菌多重耐药。 3、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病原谱广,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随抗生素应用或免疫功能缺损程度而有变迁。 4、一种病原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菌感染(复数菌感染)。,常见病原体,全球面临主要细菌耐药问题,MRS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包括MRSA,MRSE,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 VRE 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 PRP 耐青霉素和多重耐药的肺炎球菌 对氨苄西林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 ESBL 超广谱酶(大肠/肺克) Type I酶:持续高产染
2、色体Type I Lac酶的阴沟、产气、聚团等肠杆菌属 非发酵菌 多重耐药的铜绿、不动、嗜麦芽,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胞质颗粒等。 (1)细胞壁 细胞壁(cell wall)是细菌最外层的结构,与细胞膜紧密的相连。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可用胞质分离法和特殊染色法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 细胞壁较厚(2080nm),其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磷壁酸和少量表面蛋白质。 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 细胞壁较薄(1015nm),结构较复杂,肽聚糖含量少,肽聚糖外层还含有由脂蛋白、外膜(磷脂)和脂多糖组成的多层结构。,细胞质:为细胞膜所包绕的胶状物,核蛋白体
3、(ribosome) 游离存在于胞质中的小颗粒,沉降系数为70s,由50s与30s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化学成分由RNA(70%)和蛋白质(30%)组成,是细菌合成蛋白的场所。 质粒 质粒存在于细菌的胞质中,是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双螺旋DNA,但它们对于宿主细胞(细菌)的生存不是必需的。 胞质颗粒(cytoplasmic granules),质粒特征:,自我复制能力:有的质粒的复制与细菌染色体的复制同步,称紧密型质粒;有的与染色体的复制不相关,称松弛型质粒。 质粒DNA编码的基因产物可赋予细菌某些特殊性状,如耐药性、毒力、致育性等。 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但细菌的生存和繁殖不受影响。 转
4、移性:质粒可通过与性菌毛结合、噬菌体转导及直接整合方式在细菌间及细菌与哺乳动物细菌间转移。 相容性与不相容性:具有相同复制起始位点和分配区的两种质粒不能共存于一个宿主菌,几种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不同时,它们有各自的分配系统来精确调节其在子代细胞中的分配,因此可在子代细胞中稳定共存,此为质粒相容性。,核质,细菌没有完整的细胞核,因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大量RNA,将核质掩盖。 细菌染色体是单一的环状双螺旋DNA长链,附着在横隔中介体上或细胞膜上。部分细菌的染色体已可由环状变成线状。以大肠埃希菌K12为例,约为菌细胞膜长度的1000倍,整个染色体含40005000个基因,现已知编码了2000多种酶类及其他
5、结构蛋白。,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内毒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O特异性多糖和非特异性核心多糖除具有免疫源性,诱生特异性抗体外,对于内毒素生物学活性的表达并不起直接作用。引起内毒素生物学活性的物质,主要是类脂A。内毒素主要的生物学活性如下:,发热反应 将极微量的内毒素注入人体(15ng/kg),2h内可使体温上升,维持4h左右。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的作用机理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诱生内源性热原质(endogenous pyrogen)所起的间接作用。当内毒素激活肝脏库普弗细胞(枯否细胞)等单核-巨噬细胞后,这些细胞可合成并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内源性热原质,继而刺激
6、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温敏神经元,使体温的“调定点”(set point)上升而导致发热。,白细胞升高反应 注射内毒素后,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数首先开始骤减,这可能与大量白细胞粘附于毛细血管壁有关。经12h后,骨髓因受到内毒素刺激,释放出大量白细胞,致使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数显著增多,但伤寒杆菌的内毒素例外,它始终使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总数减少,机理尚不清楚。,舒瓦兹曼反应(Shwartzman reaction)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Shwartzman首先发现若将革兰阴性菌的培养物上清液或杀死的菌体注入家免皮内,824h,再以同种或另种革兰阴性菌的产物作静脉注射,隔10h左右,在第1次注射的局部
7、皮肤可出现出血、坏死;若两次均为静脉注射,则动物两侧的肾皮质呈现坏死,动物最终死亡,以上分别是局部和全身性的舒瓦兹曼反应。这种现象并不属于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反应,因两次注射仅隔10h左右,且两次注射的革兰阴性菌可为无抗原交叉反应者。临床上脑膜炎球菌败血症等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时,可出现皮肤、肾上腺大量出血的DIC及全身性舒瓦兹曼反应,与此现象类似。,内毒素引起的凝血机理甚为复杂,与白细胞的减少和增多,激肽系统、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的激活,血小板的凝集等有密切关系。其过程是初期进入血循环的内毒素使白细胞受损,粘性增加,进而粘附于血管壁上。不久白细胞数急剧上升,于1224h达高峰,同时出现暂时性血
8、管内凝血。来自骨髓新增加的白细胞中含有很多幼稚细胞,带大量富有高电荷的蛋白颗粒,此时若有多量的内毒素继续进入血循环,则新增加的大量幼稚细胞遭到破坏,释放出高电荷颗粒,从而激活多种血液成分,最后形成DIC。,内毒素毒血症与休克 内毒素毒血症(endotoxemia)是由于血液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被大量内毒素污染的液体而引起。临床症状不一,主要决定于宿主对内毒素的抵抗力。症状和体征有发热、白细胞数变化、出血倾向、心力衰竭、肾功能减退、肝脏损伤、神经系统症状,以及休克等。内毒素可引起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激肽等的释放,导致微循环扩张、静脉回流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
9、灌注不足、缺氧及酸中毒等,严重时则形成以循环衰竭和低血压为特征的内毒素休克。,其他:少量内毒素能激活B细胞,产生多克隆抗体,促进T细胞成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激活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的能力,并能释放干扰素、TNF、集落刺激因子(CSF)等调节因子。因此,适量的内毒素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抗放射损伤、促进粒细胞生成、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等有益于机体的作用。,细胞因子,TNF 给实验动物注射TNF可导致:(1)动物发热、白细胞下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增加;剂量增大可出现血管渗漏、血压下降。(2)促使其他细胞因子IL1、IL6、IL8水平增高使感染发展。(3
10、)明显降低红细胞与多形核白细胞变形能力,致微循环血流下降。(4)对内皮细胞影响,增加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因子和血管通透性;分泌组织因子;降低内皮细胞血栓调节素致血管内凝血。 IL1 白细胞介素I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为内生性致热源,与TNE有类似作用,并与之有协同致使MOF。与TNF不同是IL1只能激活静止的T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并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其他炎性介质 如前列腺素E、白细胞三烯能直接或间接加重毛细血管渗漏、内皮和组织损伤。干扰素(IFN)可增加炎症过程中TNF的产生与活性。IL6促进急性期蛋白的合成并介导热源及前列腺素的合成。IFN和IL6均能增强TNF和IL1的作用。,外毒素,产
11、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中的破伤风梭菌、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但某些革兰阴性菌中的痢疾志贺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等也能产生外毒素。多数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于细胞外;也有存在于菌体内者,只有当菌体破裂溶解后,才释放出胞外。痢疾志贺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外毒素即属此类。,外毒素的毒性很强,尤以纯化的肉毒毒素最强,1mg即能杀死2000万只小鼠。不同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宿主的组织器官有明显的选择性作用,引起特殊的病变。例如肉毒毒素能阻断胆碱能神经未稍释放乙酰胆碱,使眼肌及咽肌等麻痹,引起眼睑下
12、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而致死;白喉毒素则对外周神经末稍、心肌、肝、肾等器官有很强亲和性,通过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合成而导致外周神经麻痹和心肌炎等。,多数外毒素不耐热,如白喉外毒素在5860经12h,破伤风外毒素在60经20min即可被破坏,但葡萄球菌的肠毒素例外,能耐100 0.5h。多数外毒素是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4%的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留抗原性,成为类毒素。类毒素注入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抗体。类毒素和抗毒素在防治工作中都有实际意义,抗毒素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近年来研究了外毒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发现多数
13、外毒素均由A、B两种亚单位所组成,称为A-B模式。A亚单位的肽链是毒素的活动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B亚单位是无毒的肽链,其功能是与宿主易感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毒素结构完整性是致病的必要条件。无毒B亚单位的抗原性强。提纯无毒的B亚单位,可与易感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此有可能成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用以预防某些疾病。,按细菌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的不同,又可将外毒素分为:神经毒(破伤风痉挛毒素等);细胞毒(白喉毒素等);肠毒素(霍乱毒素等)三大类。,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微生物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结合过程称粘附。 一旦细菌与吞噬细胞吸附,就被吞噬消化。 为逃避与吞噬细胞发生粘附,
14、致病菌以3种方式改变自身的表面特性: 细菌停止产生粘附素, 细菌用莱膜覆盖粘附素, 致病菌可吸附宿主蛋白以掩盖其表面结构。,抗粘附性的预防方案:,应用疫苗作免疫; 抗微生物治疗; 新颖抗粘附治疗。,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毒力岛是细菌基因组中编码病原体毒力因子(附着因子、 毒素、侵袭透明质酸酶、蛋白分泌系统、铁吸收系统等)的特 定区域,其普遍存在于致病菌株中,对细菌的致病性起决定性 作用。一般认为毒力岛有以下特点: 编码细菌毒力基因簇的一个相对分子量较大的染色体DNA片段,一般在10200kb; 一些毒力岛的两侧具有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 毒力岛多位于细菌染色体的tR
15、NA基因位点内或附近,或位于与噬菌体整合有关的位点; 毒力岛DNA片段的G+C mol%和密码使用与宿主菌染色体有明显差异; 毒力岛编码的基因产物多是分泌型蛋白和细胞表面蛋白,一些毒力岛编码细菌的分泌系统、信息传导系统和调节系统; 一种病原菌可有一个或几个毒力岛; 毒力岛可能与新发现的新原菌有关。,正常微生物群:,正常微生物群包括人体表和体内的一切微生物。人体皮肤与粘膜表面寄生着千千万万不同类型的细菌。,1985年瑞典一位微生物学家统计出一个健康成人全身寄居的微生物:,总量达1271克,主要为细菌。 其中眼1克、 鼻10克、 口腔20克、 上呼吸道20克、 阴道20克、 皮肤200克、 胃肠道
16、1000克。,一个健康成人大约由1013个动物细胞组成,而人体表面和腔道却定植1014个固有的原核细胞细菌,因此在人体全部细胞中,细菌占90,人体自身细胞仅10。 微生物细胞的体积相当于一个人的肝脏,其拥有生命所需要的酶远远超过肝脏所产生的酶。所以细菌成为人体的内环境。,人体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作用:,保持菌群之间的相互制约而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且能阻止和干扰外来微生物在人体的定植或入侵。 菌群的细胞成份和代谢产物如内毒素能激发宿主防御机制发育,在实验中,无菌动物难以生存即是证明。 有些正常菌群成员与致病菌及外籍菌有共同抗原,故可提高宿主对后两者的免疫水平。 正常微生物中的部分菌能在肠内合成一些
17、维生素、抗菌物质和细菌素,细菌素具有排除种内细菌的能力。,人体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相互关系:,正常微生物群分原籍菌和外籍菌。 原籍菌又称固有菌群或常住菌群,以厌氧菌为主。原籍菌群定植在其生境的上皮细胞表面上,并保持终生;其自身宿主对元无免疫反应或低免疫反应。 外籍菌又称过路菌,在上皮细胞表面定植一般不易成功或只是暂时现象;如果定植成功就会引起生态系明显变化,并构成引起疾病的细菌发病机制之一;外籍菌群很易引起其宿主产生抗体和致敏宿主免疫活性细胞。,许多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宿主细胞内,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致病,如疱疹病毒。这种潜伏机制是动力学平衡状态或自稳性平衡状态的潜伏。不致病是生态平衡,致病是生态失衡
18、,因此把这一类病毒看作是细胞的正常微生物群。,(二)正常人体各部位常见微生物群,正常人体各部位通常定植着一些常见微生物群,原籍菌有其特定定植部位,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的上皮细胞区域定植的部位,正是不同微生境的区分界线。胃肠道微生物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7,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表1 正常菌群分布与拮抗作用,二、微生态平衡(一)微生物因素:,1定位 定位是指生态空间的确定。不同微生物在人体不同部位上定居,对正常微生物群的检查,首先要确定其检查位置,同一种菌在原位是原籍菌,在异位就是外籍菌,两者在生物学上是相同,但在生态学上则不同。细菌在原籍对宿主有利,外籍菌可能有害。如定居肠道的大肠杆
19、菌没有尿素酶,当定植到尿道就产生尿素酶。,2定性 定性是指微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的分离与鉴定,就是确定种群的种类。定性检查应包括微生物群落中所有成员,如原虫、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等。,3定量 定量是指生境内的总菌数和各种群的活菌数的定量检查。这是检查微生态学的关键技术,如呼吸道少量大肠杆菌定居不足为奇,若成优势菌则生态失衡可能致病。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一般每克内容物中不超过108,若超过这个界限,即使在原位也可致病。优势菌是决定生态平衡的核心,在肠道厌氧菌是优势菌,优势下降或消失即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二)宿主因素,宿主微生态平衡与其发育阶段和生理功能相适应,表现为微生态平衡的生理波动
20、。 1年龄 婴儿、青少年、壮年和老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着有规律的动态变化。 2生理功能 在人类的哺乳、断乳、出牙、换牙、妊娠和分娩期都有正常微生物群的变化。,3宿主与外环境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 宿主对正常微生物群影响是直接的、主要的和相互的。环境对之则是间接的、次要的、单方面的影响 正常微生物群基本上在外环境作用下,受宿主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影响,如疫苗、感染、辐射、手术、慢性病均可导致生态失调。,4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影响 正常微生物群中的原籍菌对宿主有益,外籍菌则有害,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以消化道菌群与人体关系为例,只有双歧杆菌与乳杆菌对人体无害,其他则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病原菌(图1)。,
21、肠内菌群的构成 肠内菌群的功能 对宿主的影响,1、维生素、蛋白质的合成 2、消化、吸收的辅助 3、防止外来菌繁殖 4、刺激免疫功能,菌数 菌群,共生关系 108/克,类杆菌; 优杆菌; 消化球菌; 双歧杆菌,维持健康,肠内菌群的构成 肠内菌群的功能 对宿主的影响,有毒性 1、肠内腐败产物如NH3、H2S、胺、酚、靛基质 2、致癌物 3、毒素,菌数 菌群,共生关系 105-108/克,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韦荣球菌,腹泻、 便、 发育障碍、 动脉硬化、 自身免疫病、 癌症、 免疫力下降,老化,肠内菌群的构成 肠内菌群的功能 对宿主的影响,潜在的致病性,菌数 菌群,腹泻、胃肠炎、菌群失调症 各
22、种内源性感染,致病性 105/克以下,产气荚膜杆菌 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假单胞菌,致病,促使肠道细菌移位的常见临床因素,失血性休克 休克后立即见到大肠杆菌浓集,大部在肺,复苏24小时转浓集于肝肾;复苏至24小时48小时血中已无细菌,但24小时组织中培养出大肠杆菌和球菌。Baker对休克鼠进行组织学检查,休克30分钟肠粘膜绒毛顶部水肿、分泌停止。60分钟水肿面扩大伴区域性坏死,细菌入血。肠粘膜缺血时,经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后者通过脂质过氧化和共价键结合性损害使细胞膜渗透性增加而破坏肠上皮。当再灌注时,大量自由基产生,上皮进而出血溃疡,成为菌血症主要原因。另外,微生物的酶和粘膜抗自身
23、消化功能降低均促进细菌移位,甚至不限于肠系膜淋巴结而血行播散。,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不仅在死亡裂解时释放内毒素,在大量繁殖和衰老期也释放大量内毒素,尽管革兰阴性菌在肠道细菌中不足1,但其内毒素释放量却极大。应用抗生素促进细菌死亡,血内和肠内的内毒素可增加20倍。Deitch等用CD1鼠经腹腔和肌肉注射2mg内毒素,24小时后发现88实验鼠的MLN有菌生长,且细菌移行率与内毒素剂量直接有关,鼠盲肠中大肠杆菌数增加100倍,组织学改变呈散在粘膜固有层水肿和上皮细胞脱落增加,说明移位与肠壁通透性增加和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创伤,严重创伤(包括烧伤、骨折、疼痛、恐惧等)既可在局部造成损害,也可致全身各脏
24、器应激性反应,机体处于免疫抑制、补体消耗,且巨噬细胞摄取过度增殖菌而不能杀灭只能成为穿壁运载和播散细菌的工具。40烧伤面积的大鼠中MLN中细菌阳性率44。肖光夏等实验证明在烧伤后13小时开始细菌移位,3060分钟到MLN,90分钟到肝脾, 1224小时全身播散高峰。 大面积三度烧伤者倾向爆发早期败血症,提示感染与休克时间的密切关系。头颈部烧伤,细菌来自口咽;腰腹部烧伤则细菌来自肠道。创伤的内源性感染主要与肠粘膜屏障损害和烧伤后门静脉血内的内毒素迅速增高有关。,饥饿、低蛋白饮食和静脉高营养,Deitch发现正常鼠禁食一天后盲肠乳酸杆菌和专性厌氧菌比对照组少10倍,禁食3天则革兰阴性杆菌量比对照组
25、高100倍。更为重要是肠粘膜处于快速增殖更新状态需要消耗大量营养,尤其是谷氨酰胺的消耗,否则粘膜萎缩,屏障受损而移位。全胃肠道外营养(TPN)使胃肠道处于无负荷状态,胃酸、胆汁、溶菌酶和蛋白分解酶等均减少,促进外来菌优势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升高1000倍,移位至MLN者达66,而对照组细菌移位为0。Moore等研究TPN和全胃肠道内营养(TEN)对感染的影响。两组氮平衡无显著差异,但感染发生率前者为37,后者为17;严重脓毒症发生率也分别为20和3。,胆道及肠道梗阻,吴艾平等以狗作胆道梗阻模型,发现梗阻时,肠道菌群中以革兰阴性菌增殖为主,胆汁中则厌氧菌多于需氧菌;肠道内毒素含量升高,
26、致肠粘膜上皮刷状缘受损。经胆汁细菌同源性研究,梗阻时胆道感染为内源性感染,细菌来源于小肠。正常狗胆汁带菌率30,便阻时则达5075。肠梗阻时即使轻微捣动小肠,细菌也可通过完整肠壁外移。,免疫功能,肠是人类最大免疫器官之一,抗感染成分有粘膜间质中弥散存在的T辅助淋巴细菌、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由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构成的滤泡。剧烈应激反应使B细胞分化受阻,肠粘膜浆细胞减少而分泌性IgA不足,不能中和毒素,肠道菌也易于粘附定值于肠粘膜。巨噬细胞存于肠道粘膜上皮间、固有层和淋巴结中,能吞噬肠道菌,当T细胞功能减弱时,常只能吞噬细菌而不能杀灭之,致使细菌被携带到肠外,经淋巴、血液播散到身体其
27、他部位,而后从死亡的、将死亡的或有缺陷的巨噬细胞中释放出来,引起广泛感染。,免疫功能,肠是人类最大免疫器官之一,抗感染成分有粘膜间质中弥散存在的T辅助淋巴细菌、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由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构成的滤泡。剧烈应激反应使B细胞分化受阻,肠粘膜浆细胞减少而分泌性IgA不足,不能中和毒素,肠道菌也易于粘附定值于肠粘膜。巨噬细胞存于肠道粘膜上皮间、固有层和淋巴结中,能吞噬肠道菌,当T细胞功能减弱时,常只能吞噬细菌而不能杀灭之,致使细菌被携带到肠外,经淋巴、血液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后从死亡的、将死亡的或有缺陷的巨噬细胞中释放出来,引起广泛感染。,抗生素,抗生素抑制原籍菌,外籍菌即
28、可定植且优势生长;耐药菌株也可被选择成肠道优势菌群。两种非正常优势菌易移位成为感染潜在危险因素。引起肠道需氧菌或兼性厌氧革兰阴性菌、肠球菌或酵母菌等过度增殖或厌氧菌明显减少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包括氨苄、羟氨苄、苯唑、氧哌嗪青霉素等)、四环素、氯林可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氨苄、头孢三嗪、利福平等。不干扰定植力,只杀灭需氧革兰阴性菌,一过性降低或抑制肠球菌,对真菌影响小的有氟哌酸、头孢克罗、妥布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优势菌种估计:,从最后一条划线倒计数10个菌落,涂片染色鉴定最多的2-3种菌即可。 致病性: 伴白细胞、脓细胞及吞噬现象。,种群多样性估计,细菌定量估
29、计,简表法报告菌群方法范例,表 简表法报告菌群方法范例,脓毒症的临床定义,脓毒症新诊断标准,脓毒症治疗的新策略探讨,由于过度炎症反应是脓毒症的重要特征,多年来,治疗策略一直针对促炎因子。人们曾试用抗内毒素抗体、抗TNF-抗体、IL-1受体拮抗剂、磷脂酶A2拮抗剂、PAF拮抗剂、抗氧化剂、凝血酶抑制剂、皮质激素、-干扰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治疗,在实验动物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在病人中未能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这使人对抗炎症因子治疗进行质疑。然而,近几年来,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对改善脓毒症(特别是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预后点燃了希望,部分临床研究也具有良好的前景。,活化蛋白C(APC
30、),蛋白C存在于人类血浆中。当凝血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血栓调节素结合后,即可激活APC。APC在辅助因子蛋白S并存的条件下,可抑制凝血因子Va和a的功能,因而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同时,APC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抗炎分子,可抑制单核细胞产生促炎因子TNF-a、IL-1、IL-6等,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高迁移性B1组蛋白(HMGB1),是一种核结合蛋白,在DNA重组、修复、复制和基因转录中起作用。HMGB1也是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介质。在炎症刺激下(如LPS作用下)生成量显著增高。它可促使核因子(NF)-kB及有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刺激人类单核细胞产生TNF-、IL-1、IL-6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激活吞噬细胞,诱导多种黏附分子(VCAM-1、ICAM-1)、MCP-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表达,故也参与凝血的调节。另外,HMGB1可增高肠道细胞的通透性,导致肠道菌群迁移。因此,HMGB1可视为一种作用广泛的晚期促炎因子。在小鼠脓毒症模型中,乙基丙酮酸可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诊部医生工作总结
- 2025年度高档家具定制供货协议3篇
- 2025版中央空调系统预防性保养与快速维修合同范本3篇
- 医药行业临床技能培训感悟
- 酒店管理的创新发展
- 家电行业的离职处理方式
- 管理助理工作总结
- 酒店预订委托合同三篇
- 2024年货物进出口合同:包括关税、检验检疫及国际物流条款
- 2024年离婚合同:夫妻公司资产分配方案书版B版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移动发布推介会服务方案
- 供应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及检验批划分方案
- 器乐Ⅰ小提琴课程教学大纲
- 主债权合同及不动产抵押合同(简化版本)
- 服装厂安全生产责任书
- 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液压爬模系统作业指导书
-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 SFC15(发送)和SFC14(接收)组态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