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_第1页
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_第2页
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_第3页
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_第4页
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 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1、交叉分类法 对同类物质采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标准有多个。 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按阴离子分类 按阳离子分类 Na2CO3 碳酸盐 Na2SO4 钠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钾盐,一、简单分类及其应用,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某些碱的交叉分类 弱碱 NaOH KOH 可溶性碱 强碱 Mg(OH)2 一元碱 NH3H2O 不溶性碱 二元碱 Ba(OH)2,某些氧化物的交叉分类 CO2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SiO2 气体氧化物 SO2 固体氧化物 Al2O3 碱性氧化物 CuO 金属氧化物,硫在氧

2、气里燃烧,红磷在氧气里燃烧,铁丝在氧气里燃烧,铝箔在氧气里燃烧,蜡烛在氧气里燃烧,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合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分级,递进,每一级一个分类标准。,【讨论】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 树状分类图,物 质,纯净物,混合物,空气,化合物,单质,盐,碱,酸,O2,Gu,H2SO4,Ba(OH)2,KNO3,CO2,酸,从是否含氧分,从酸性强弱分,无氧酸,中强酸,弱酸,H2SO4、HNO3、H3PO4、H2CO3,HCl、H2S,H2SO4、HNO3、HCl,H3PO4,H2CO3,酸的分类,碱,

3、从是否溶于水分,从碱性强弱分,难溶碱,弱碱,可溶碱,NaOH、KOH、Ca(OH) 2、Ba(OH)2、NH3H2O,NaOH、KOH、Ca(OH) 2、Ba(OH)2,Cu(OH)2、Mg(OH)2、Fe(OH) 3,NH3H2O 、Cu(OH)2、Mg(OH)2、Fe(OH) 3,碱的分类,盐,从是否溶于水分,按组成离子分,无氧酸盐,钠盐,钾盐,铵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含氧酸盐,难溶盐,NaCl、AgNO3、CuSO4,CaCO3、BaSO4、ZnS,KNO3、KMnO4、FeSO4,NaCl、ZnS、CaCl2,盐的分类,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其它氧化

4、物),CuO、Fe2O3、Na2O,CO、P2O5、H2O,CO2、P2O5、SO3,CaO、CuO、K2O,CO、H2O,从组成元素分,非金属氧化物,从性质分,氧化物的分类,往事回顾,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把下列物质分成两类,应怎样分? 纯水泥水纯H2SO4稀H2SO4 蔗糖水空气铁粉,2、在初中我们能把纯净物继续分类,可表示为,而混合物还能否再进行分类呢?,1、分散系的概念 把 所得到的混合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 ,称作 ,后者起 的作用,称作 。其实,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于 ,溶剂属于 。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例如泥水中的水是 ,泥土

5、小颗粒是 。 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液 液 固 固 9种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属于被分散的物质,分散质,容纳分散质,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剂,分散剂,分散质,9种组合方式的分散系举例,说明:许多分散系属于混合分散系,如空气中有烟尘时,既有气、气分散系,又有气、固分散系,它们同时构成了复杂的分散系。,2.分散系的分类,分散质粒子大小,当分散剂是水或 其它液体时,科学探究 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的比较: 实验步骤: 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CuSO4

6、溶液和25ml泥水。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 ,停止加热,即制得红褐色的 。 对比三种分散系: 实验结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溶液属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 ,属于 。为什么?,沸腾,溶液呈红褐色,Fe(OH)3胶体,稳定存在,介稳体系,思考,胶体为什么具有介稳性?,原因一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原因二 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讨论:根据胶体的介稳性

7、,想一想:如何破坏胶体的介稳性,使胶体聚沉。,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探究:如何区别溶液与胶体?胶体分散系为什么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为什么不行? 用丁达尔效应,产生光亮的通路,不产生光亮的通路,是,否,问题探究 1、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2、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区别: 胶体分散系具有 ,而其它分散系不具备该性质。,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泥水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孔隙,丁达尔效应,分散系的粒子大小,

8、10-9m,10-7m,10-910-7m,单个小分子或离子,酒精、氯化钠溶液,均一、透明,稳定,能,能,无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或出现沉淀,丁达尔效应,不能,不能,不稳定,不均一、不透明,石灰乳、油水,巨大数目分子 集合体,许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淀粉溶胶、牛奶,均一、透明,较稳定,能,不能,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胶体的光学性质,当光束通过某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可以用来区别胶体不同于其他分散系。,实验:光束分别通过AgI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9、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A B,Fe(OH)3胶体向阴极移动带正电荷,2.电泳-胶体的电学性质,在外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用以证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

10、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积 , 阴极聚积 ,理由 是 。,例题:,带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带正电荷的胶粒(Fe2O3),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 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3.布朗运动-胶体的动力学性质,胶体粒子在分散剂分子的撞击下做无规则运动。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次要原因。,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胶体粒子有吸

11、附能力 胶体粒子带电 胶体粒子质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 B、 C、 D、,c,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 胶粒带电、布朗运动,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凝聚。,4. 胶体的聚沉(凝聚),胶体分散系是介稳体系,是有条件稳定,当条件改变,会使胶体粒子聚集成更大的微粒而沉淀下来。,实例: 1.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 ,使之凝聚成豆腐; 2.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

12、化速率; 3.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1)加入电解质,(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实验:将Fe(OH)3胶体溶液与硅酸胶体溶液 现象:形成大量的沉淀. 结论:Fe(OH)3胶粒与H2SiO3胶粒带相反电荷.,实例: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3)加热,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

13、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练习: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 质是 (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C,练习:下列事实:用盐卤点豆腐 水泥的硬化 用明矾净水 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沙洲 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肥皂 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易出现堵塞 血液透析。其中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 ) A、 B、 C、 D、全部都是,D,5、渗析,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

14、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应用: 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血液、牛奶、豆浆、果冻、米粥汤、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淀粉溶液。,胶体的用途:,(1)盐卤点豆腐;(2)学习中用的墨水;(3)明矾净水;(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5)水泥硬化;(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7)土壤胶体中离子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8) 入海口沙洲的形成。,练习 1、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 D、粒子有

15、没有带电荷 2、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之间,丁达乐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 _ 的形成的。 3、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的是( ) A、溶液、胶体、浊液 B、浊液、胶体、溶液 C、胶体、浊液、溶液 D、浊液、溶液、胶体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 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 成的物质( )。 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A. B. C. D.,A,1-100nm,光线的散射,B,B,第二节 离子反应,为什么Cu、硫酸、 NaOH溶液、 NaCl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

16、、酒精溶液、蔗糖固体、 NaCl固体不能导电?,思考:,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分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 化合物。如H2SO4 、NaOH等,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Cu(单质), 硝酸钾溶液(混和物)不是电解质,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化状态。,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CO2水溶液导电,是因为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而导电,H2CO3是电解质,CO2

17、不是电解质。,4.电解质主要包括:酸、碱、盐、水,其次金属氧化物。如:硫酸、NaOH、CaCO3、水、 CaO,5.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是非电解质。CH3CH2OH 、 SO3 、 CO2,A:金属能导电,它是电解质。,考一考:,B:NaCl溶液能导电,NaCl溶液是电解质。,C:固态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D:液态氯化氢不导电,HCl不是电解质。,E:SO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但SO3不是电解质。,X,X,X,为什么NaCl溶液等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NaCl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的过程图,问题,电解质为什么能够导电?,(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电解质在溶于水或

18、熔化状态下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思考:,离子化合物的电离与共价化合物的电离原理是否完全相同?有何差异?,电离: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不完全相同,离子化合物在熔化或溶于水均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水溶液中受水分子的作用才发生电离(稀硫酸能导电而浓硫酸不能导电)。,怎样区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结论:1.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的导电能力不同。 2.同一电解质不同浓度,导电能力不同。,问题,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

19、。,问题,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导电能力是否相同?,一些不溶于水的盐,如BaSO4、CaCO3等,是否为强电解质?,是,BaSO4是难溶于水的盐,但它溶解的那部分会完全电离成离子,所以像这样的不溶性盐也是强电解质。,(1)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1.强电解质,问题,(2)范围: 强酸(HCl、H2SO4、HNO3等) 强碱(NaOH、KOH、Ca(OH)2 、Ba(OH)2等) 大多数的盐及金属氧化物,(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弱电解质,(1)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2)范围: 弱酸:(H2CO3、CH3COOH等) 弱碱 NH3H2O、Fe(OH)3、Cu(OH)2

20、等 水,练习:在通电条件下(电路中连有灯泡),往1mol/L Ba(OH)2溶液中滴加1mol/L硫酸溶液,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用所学的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现象1.随着硫酸的滴入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量逐渐增多,灯泡亮度逐渐变暗,最后熄灭。,2.继续滴加硫酸,沉淀量不再增加,灯泡重新发光,随硫酸的滴加,亮度增加。,3、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Ba(OH)2 Ba22OH Fe2(SO4)3 2Fe33SO42 H2SO4 2HSO42 NaHSO4NaHSO42(水溶液中) NaHSO4NaHSO4 (熔化条件),练习: 写出下列电离方程式 K2C

21、O3 NaOH= HNO3=,2KCO32,NaOH,HNO3,弱酸的电离: CH3COOH H2S,HCH3COO ,HHS,HS,HS2,一可逆,二分步电离,小结:,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 电,可以将化合物划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 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3.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与电离程度可能不 一致,在水中溶解程度大的不一定是强电解 质,在水中溶解程度小的不一定是弱电解质. 如:醋酸晶体易溶于水,它是弱电解质, BaSO4难溶于水,而它是强电解质。,现象:,在通电条件下,往100ml1mol/L醋酸溶液中滴

22、加100ml1mol/L氨水溶液:,(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用所学的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3)若继续滴加会有什么现象?,氨水与醋酸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铵,醋酸铵是强电解质,故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加,因此溶液的导电性增强,所以灯泡变亮。,溶液无明显现象,灯泡逐渐变亮。,原因:,若继续滴加,因为溶液的体积加大而氨水是弱电解质并未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量增加,故灯泡变暗,归纳小结,自由移动的离子,化合物,本身电离,非电解质,溶解性,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小,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能离解为离子的化合物 是电解质 B.凡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状态下都不 能导电的物质都叫

23、非电解质 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D.某物质若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 电解质,A,练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 电解质 B.固体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 解质 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 是电解质 E.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BC,二、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过程。,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性物质(见课本溶解性表) (2)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3)生成挥发性物质,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

24、原反应。,1、概念:,2、类型:,4、本质:,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型,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物质溶解性规律: 1、所有的Na+、K+、NH4+、NO3-形成的盐都易溶于水 (除上述外) 2、OH- :Ba2+易溶,Ca2+微溶,其余不溶 3、Cl-(Br-、I-) :AgX不溶,其余溶 4、SO42- : BaSO4不溶、CaSO4、Ag2SO4微溶,其余溶 5、CO32- : MgCO3微溶,其余不溶。,三、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2、书写步骤:,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写成离子形式,(原子守恒、 电荷守

25、恒),写、拆、删、查,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单质、气体、氧化物、一律写化学式,3、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H+ + OH- = H2O,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中和反应,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42-(CO32-),所加试剂:_, 离子方程式:_。 Cl-(SO42-),所加试剂:_, 离子方程式:_。 Fe2+(Cu2+),所加试剂:_, 离子方程式:_。 Cl-(Br-),所加试剂:_, 离子方程式:_。,【思考练习1】,H2SO4,BaCl2,Fe,Cl2,2H+ +CO32- = H2O + CO2,

26、Ba2+ +SO42- = BaSO4,Cu2+ + Fe = Fe2+ +Cu,2Br- +Cl2 = Br2 +2Cl-,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u(OH)2和盐酸;Cu(OH)2和CH3COOH B.BaCl2和Na2SO4;Ba(OH)2和(NH4)2SO4 C.NaHCO3和NaHSO4;Na2CO3和NaHSO4 D.NaHCO3(过量)和Ca(OH)2;Ca(HCO3)2和NaOH (过量),D,【思考练习2】,四、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看“=”、“ ”、“”、“”等符号是否正确。,(3)看

27、物质是否可拆。,(4)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5)看电荷是否守恒。,(6)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练习: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A.铁放入稀硫酸中: 2Fe6H+2Fe3+3H2 B.氯气跟水反应: Cl2H2OH+Cl-ClO- C.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CO32-2H+ CO2 H2O D.钠跟水反应: Na H2O Na+OH- H2 E.CuSO4液和Ba(OH)2液反应 Ba2+SO42-BaSO4 F.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 Ba2+OH-H+SO42- BaSO4H2O G.过量CO2通入烧碱溶液: CO2 + 2OH- CO3 2-H2O,五、离

28、子共存问题,离子间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H+NO3-、ClO-、MnO4-等) 与还原性离子(如S2-、I-等)不能大量共存。,特别提示:要注意题目的附加隐含条件,(“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无色溶液”、“因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 ”等),练习: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Ca2+ Na+ CO32- NO3- Ca2+ Na+ SO42- NO3- H+ K+ Cl- OH- NH4+ K+ OH- SO42- SO42- K+ H+ HCO3-

29、Na+ K+ OH- HCO3- K+ H+ I- MnO4-, Ca2+ Na+ CO32- NO3- 生成难溶物 CaCO3, Ca2+ Na+ SO42- NO3- 生成微溶物 CaSO4, H+ K+ Cl- OH- 生成水, SO42- K+ H+ HCO3- 生成 弱酸 H2CO3, Na+ K+ OH- HCO3- 生成CO32-和水, K+ H+ I- MnO4- MnO4- 能把 I-氧化, NH4+ K+ OH- SO42- 生成 NH3 H2O,(1) 与H+不能大量共存。,(2) 与OH-不能大量共存。,(3) 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归纳小结,

30、如CO32-、SO32-、S2-、PO43-、CH3COO-、ClO-,如NH4+、Cu2+、Fe2+、Fe3+ 、Mg2+ 等,如HCO3- 、HS-、HSO3-、HPO42-、H2PO4-,弱酸的酸根离子、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弱碱的金属离子,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B,D,练习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Na+、Ca2+、 HCO3- 、Cl- B. H+、Mg2+、CO32-、ClO- C. K+、Mg2+、SO42-、NO3- D. K+、Na+、NO3-、CO32-,AC,练习4:在一定条件下,RO3n- 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

31、 RO3n- +F2+2OH- = RO4- + 2F- + H2O 从而可知在RO3n- 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B,练习5:在FeS2H+Fe2+H2S反应中,可选用的酸是 ( ) A醋酸 B浓硫酸 C硝酸 D稀硫酸,D,练习6.向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H2SO4,则溶液的导电能力,下列叙述,描述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导电能力肯定最强 B当沉淀为最大值时,导电性最弱 C先变强,后变弱 D逐渐变弱,B,练习7:下列事实或变化,能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氨水受热分解挥发出氨气 B.氨水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铵,而醋酸铵是

32、强电解质 C.相同条件下,氨水的导电能力比同浓度的一元强碱溶液弱 D.在氨水溶液中存在NH3H2O分子,C D,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化学反应的类型,A+B=AB AB=A+BA+BC=AC+BAB+CD=AD+CB,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讨论,Fe2O3 + 3CO = 2Fe + 3CO2的反应属于 哪种基本反应类 型? CuSO4+Fe=Cu+FeSO4 是氧化还原反应吗?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讨论结果,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去分析,结果也不相同。四种基本反映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 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

33、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对于这一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氧与失去氧的数目关系怎样。,哪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化合价降低?升高的化合价降低的化合价关系怎样?,二、氧化还原反应,1、什么叫氧化还原反应?,2、特征:,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也是判断依据),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即凡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练习:分析下列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并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Zn +

34、 2HCl = ZnCl2 + H2,+2,0,+2,0,+6,-2,+6,-2,0,0,+2,+1,-1,-1,NaOH + HCl = NaCl + H2O,-1,-1,+1,+1,+1,+1,+1,-2,-2,是,是,不是,怎样表示?,2CuO + C = 2Cu + C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2,0,0,+4,高温,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用于表示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的双箭头,双线桥,书写步骤:,1.标出变化了的元素化合价;,2.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4.升价在上,降价在下。,3.箭头指向同种元素;,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从反应上分: C发生氧化反应; CuO发生还原反

35、应,从反应物上分: C是还原剂; CuO是氧化剂,会判断: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从生成物上分: Cu是还原产物; CO2是氧化产物,练习 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去判断下面的反 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标出化合价变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KClO3 2KCl3O2 H2+ Cl2 2HCl NaCl固+H2SO4浓=NaHSO4HCl,关键:1)正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 2)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

36、反应的各种关系,判断方法为:(记住四句话) 高失氧,低得还,若说”剂” ,两相反 ; 还原剂本身被氧化,氧化剂本身被还原。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是氧化产物(即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是还原产物(即化合价降低后的产物)。,2Na + Cl2 = 2NaCl,金属钠能和氯气反应:,0,-1,+1,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发生了电子转移!,0,氢气能和氯气反应:,H2 + Cl2 = 2HCl,0,0,-1,+1,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了电子对的

37、偏移!,失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得到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凡是有电子转移(包括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从电子得失观点分析,4.电子转移及氧化还原关系的表示方法 -单线桥和双线桥,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结果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关系,重点:(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2)箭号起、止所指为同一种元素 (3)标出得与失电子及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用双线桥应注意的事项:,正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两个线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线桥的方向是从反应物一方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都必须对应与发生化合价发生变化

38、的同种元素。,电子符号用“e-”来表示,得失电子总数表示:原子个数 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4.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和总数),练习1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Fe2O3 + 3CO 2Fe + 3CO2 Zn + 2HCl = ZnCl2 + H2 SO2 + 2H2S = 2H2O + 3S 2KClO3 2KCl3O2 3Cl2 + 8NH3 = 6NH4Cl + N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元素的电

39、子转移情况时,将氧化剂中降价元素与还原剂中升价元素用直线连接起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称为“单线桥法”,重点:(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 (2)箭号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点为得电子元素(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练习2 用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SO2 + 2H2S = 2H2O + 3S 3Cl2 + 8NH3 = 6NH4Cl + N2 Cl2 + 2NaOH = NaClO + NaCl +

40、H2O S + 2KNO3 + 3C = K2S + N2 + CO2,练习3: HNCO(异氰酸,其结构为HNC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 写出HNCO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指明化合物中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练习4.分别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法标出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2Na2O2+2H2O=4NaOH+O2 2.2Al+3H2SO4=Al2(SO4)3+3H2 3.2KMnO4=K2MnO4+MnO2+O2 4. KClO3+6HCl=KCl+3Cl2 +3H2O 5.3BrF35H2OHBrO3Br29HFO2

41、6.4FeS2+11O2=2Fe2O3+8SO2,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及一般规律,1化合反应:有单质参加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四、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 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1. 定义,还原剂: 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记忆方法: 高失氧,低得还, 若说“剂”,两相反。,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还原性: 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 氧化剂、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判断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方法:,运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