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41.1项目背景51.1.1背景条件51.1.2预期目标101.2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101.2.1项目建设范围及规模101.2.2项目建设内容及工期10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11.3.1资金来源111.3.2投资构成111.4项目效益12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142.1自然概况142.1.1地理位置及范围142.1.2水文气象142.1.3地形、地貌及土壤152.1.4自然灾害状况17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182.2社会经济状况182.2.1人口及劳力182.2.2土地利用现状182.2.3农业生产状况192.2.4地方财政及农民收入192.3基础
2、设施202.3.1田间工程现状202.3.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212.3.3农电现状212.3.4科技现状21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23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233.1.1思想、观念因素233.1.2经济因素233.1.3社会因素233.1.4自然因素及水土资源24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53.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53.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63.3项目区水资源概况273.3.1地表水293.3.2地下水303.3.3水资源利用现状303.3.4现状供需水量平衡分析303.3.5项目实施后供需水量平衡分析313.3.6评价31第四章 规划设
3、计334.1指导思想334.2建设的规划、布局及规模344.2.1项目建设范围及规模344.2.2项目建设内容及工期34第五章 建设主要内容365.1主要建设内容365.1.1水利措施365.1.2农业措施365.1.3林业措施375.1.4科技措施37第六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3861编制原则和依据386.1.1编制原则38612编制依据386.1.3水利定额396.1.4建筑定额396.2投资概算396.2.1水利措施396.2.2农业措施406.2.3林业措施416.2.4科技措施416.2.5管理费用416.2.6工程护管费用416.3资金筹措41第七章 综合效益分析437.1经济效益
4、437.2 社会效益447.3 生态效益45第八章 保障措施478.1组织机构设置478.1.1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设置478.1.2分区农业综合开发机构478.2项目运行管护488.2.1管护体制488.2.2管护资金48第九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499.1环境现状499.2环境影响与评价499.2.1 缓解缺水矛盾499.2.2 遏制局面地区的生态恶化趋势499.2.3 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499.2.4保护了农田防护林509.3 对策与措施509.3.1 科学规划,合理用水509.3.2 对防护林带进行科学灌溉509.3.3制定切实措施、强化生态保护50第一章 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1
5、.1.1背景条件(一)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 中捷农场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南部渤海西岸,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地带,地处北纬381929,东经1172339。西至沧州60km,南与沧州港相接,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距天津市100km、距北京230km,距省会石家庄300km。有黄骅港连接海上交通,东距韩国仁川港260海里,日本九州港900海里,是港口腹地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是环渤海经济圈中极具活力的地区和经济交往的前沿。立足这里可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仰视京津,面向世界。 2、交通运输条件:开发区区域处于密集的交通网络中心地带,高速公路、国道、铁路、港口一应俱全,概括为1个港口,3条国道,
6、4条高速,4条铁路交汇于此。即:东面沿海国防公路穿区而过,西面205国道、津汕高速(天津广东汕尾)、南面307国道、石黄高速(石家庄黄骅港)纵横交错,北面保港高速(保定-黄骅港),把东三省、北京市、天津市与山东及华东华中相连;铁路有朔黄铁路(陕西神木、山西朔州黄骅港)、沧州地方铁路和天津万家码头至山东大家洼的铁路(山海关烟台环渤海铁路大通道的组成部分)、在建的邯港铁路(邯郸-黄骅港)都在区内穿过。这里距黄骅港20km、北京首都机场260km、天津滨海机场80km、天津港80km、山东省济南机场230km、东营机场170km、河北省石家庄机场260km。黄骅港现有1个杂货码头,1座液体化学品码头
7、,3座煤炭码头,10个1-10万吨级泊位。2007年煤炭吞吐量达8282.9万吨。黄骅港已经成为冀、晋、豫、鲁、陕、蒙等地新的便捷出海通道。黄骅港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以煤炭、化工产品运输为特色,具有集装箱、散杂货、客运、物流服务性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深水大港。 3、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4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亩,园地3915亩,林地45000亩,牧草地8086亩,民点及工矿用地41679亩,交通用地6304亩,水域70301.1亩,未利用土地67714.9亩。 4、人口:全区总人口42000人,其中:劳动力20973人;总户数11638户,自然增长率11,农民人均纯收入5320元。 5、基础
8、设施建设完备程度:全区农路共计2099条,总长2555km。农业水利化水平较高,拥有比较完整的农田引水、排水、灌溉配套体系。全区灌溉面积680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58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40公顷。从农田防护林配置上,现累计造林4.5万亩,其中:防护林1.7万亩,经济林1万亩,生态灌木林1.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1.2。 6、农业生产情况: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7000万元,其中:农业占30.3,林业占2.5,牧业占23.1,渔业点44.1;国内生产总值33806万元,其中:农业占33.5,林业占2.4,牧业占22.2,渔业占42.1。从耕作制度上,多采用平种和复种群体方式。林业以紫穗槐、葡
9、萄为主,现紫穗槐面积1000亩,葡萄150亩。牧业以奶牛为主,现存栏8000多头。渔业以罗非鱼为主,年产鱼种4O万斤,商品鱼20万斤。7、农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开发区设有农业科技研究所。下辖种子站、植保站、试验站、气象站、化验室,全区现有各类高级技术职称50人,中级技术职称240人。10多年来,共承担了20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推广成绩突出,主要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有:地膜覆盖技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旱地耕作蓄补保墒技术、小麦节水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奶牛高产养殖综合技术、地热棚室工厂化海淡水高效养殖技术等,其中地膜技
10、术率先在全国推广。推广的新品种主要有:粮棉油类有棉花33B、99 B,大豆中华一5、8901,新葵6,冀麦32,农大108,冀单24、冀丰中58、中原单32。8、生态环境情况: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1.2。从气候上,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从降雨上,全区年平均降雨量590mm,无酸雨现象;同时草场面积大,工业污染负荷较轻,因此,生态环境比较好。 9、农机装备情况: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和技术依托,在我区的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开发区农机总动力75000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2台,其中轮式拖拉机56台、2264千瓦;小型拖拉机保有量2550台、33750千瓦。 从经营管理水平上
11、,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农业机械化也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各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畜牧业从饲料生产、加工到畜牧饲料等许多环节上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程度,渔业的养殖机械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面临形势和任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0多年来,目前我区农业综合开发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问题和挑战,抓住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关心支持农业开发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继续发扬市办提出“进取、求实、高质”的农开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着力抓好以加强改造中低产田和节水灌溉农业为重点,加
12、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带动全社会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特别是注意发挥农村和农民作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主体的作用,激发和调动了其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为增加农业投入,保障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运行奠定基础。发展目标与建设任务:工程建成后,基本完成区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形成“旱能灌、涝能排”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规划实施的目标是要达到从根本上改善临港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以及全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工程
13、管理改革目标和任务:逐步建立良性的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目标,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的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改革、群众管理组织改革以及水价改革和水费的计收。(1)建立健全各项工程管理制度农业开发项目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参照水务局管理办法执行,如:财务管理制度、用水管水制度、水费征收制度等。具体制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供用水管理办法、水费征收管理办法和水利工程运行和维修养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办法,明确有关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工程管理有章可循。(2)进行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5号)的要求,积极推进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
14、革。(3)加强项目区水价改革和水费计收工作力度充分组织用水户进行反复讨论,经科学测算后合理确定。强化水费计收力度,狠抓水价到位率和水费收取率,逐步实现按方计量、按量收费,实行水价、水量、水费的“三公开”。农田灌溉用水水费的征收由村队直接征收,减少中间环节,减轻农民负担。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管理方式,管好、用好、保护好水资源,通过强化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协调有效的水利运行机制,提高水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
15、能力,妥善解决合理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矛盾,实现农业与生活用水资源的供求平衡,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县政府组织水务、农业、农综、国土、扶贫等部门,编制完成了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预期目标项目区改造完成后,将实现灌溉水利化,大大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极大地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真正实现移民安得稳、逐步能致富。同时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干群关系,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将产生
16、显著实效。1.2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1.2.1项目建设范围及规模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中低产田改造,定于临港区九队一、二斗。总开发面积0.72万亩。1.2.2项目建设内容及工期1.2.2.1水利基本建设清淤和开挖渠道45km;新建80管涵40座,新机电井3眼,修复配套3眼,新建井房3座,新建井台、井盖、机井标志各3个,变压器及安装3台,输水管铺设25km,农电线路1km。1.2.2.2农业建设修建农路30km,其中硬化路7km;非硬化道23km。土地平整0.5万亩,秸秆还田0.35万亩。购进一台ZXB6型科研用多功能小麦区试验播种机一台,配套牵引20马力拖挂机(电启动)一台,1
17、.2.2.3林业建设营造农田防护林120亩(栽种白蜡1.37万株)。1.2.2.4科技培训对项目区农工进行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共计0.02万人次。科研用H8高精度喷码机一台。1.2.2.5工期安排项目区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底完工。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3.1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72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5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省投资144万元,占总投资的20%;市投资36万元,占总投资的5%;群众自筹90万元,占总投资的12.5%。1.3.2投资构成项目总投资720万元,水利措施投资306.26万元,占总投资的42.53%;农业措施投资365.3万元,占总投资的50
18、.68%;林业措施投资16.44万元,占总投资的2.28%;科技措施投资3万元,占总投资的0.94%;项目管理费20万元,占总投资的2.77%;工程管护费6万元,占总投资的0.8%。1.4项目效益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可有效提高农业竞争能力,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增加,为我省的粮食增长做出卓越的贡献。经济效益:项目区建成后,新增粮食产量29.2万kg,新增棉花产量15万kg,新增大豆2.8万kg ;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21.45万元。项目区实施改造与未改造现状农作物产量对比情况见表(1-1)项目区播种作物经济效益分析计划表(11)改 造 前备注播面(亩)单产(公斤/亩)总
19、产(万公斤)单价(元/公斤)收入(万元)亩成本(元)总成本(万元)纯收入(万元)小麦58001901101.718720011671大豆1400150214.288.219026.661.6棉花3000150454180455136.543.5合计10200455.2279.1176.1改 造 后小麦5800240139.21.7236.6241139.896.84夏播大豆140017023.84.299.9621530.169.86棉花300020060424056016872合计10200576.56337.9238.7生态效益: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1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72万亩;
20、改善灌溉面积0.72万亩。社会效益:项目区开发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减少了种植成本,减轻了农工负担,种田积极性将大幅度提高。项目区内通过沟渠开挖,土壤改良等措施的实施,改善了土壤通透性,降低了土壤的盐渍化,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人们收入的增加,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刺激了消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工科学种田意识和技能,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干群关系,为稳定农村社会环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中捷农场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南部渤海西岸,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地带,地处北纬381929
21、,东经1172339。西至沧州60km,南与沧州港相接,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距天津市100km、距北京230km,距省会石家庄300km。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华北平原东部的黑龙港流域,属滨海平原,海河水系。地势低平、多洼淀、并自西南向北倾斜,西部最高地势海拔15.7m,东部海拔3m。全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根据中捷农场气象站35年(1973-2008)降雨资料平均,年降雨量为590mm,年平均降水量为1.6亿m3。35年中最大降雨年份为1410.6mm,合降水量3.62亿m3,最小降雨量年份为277.8mm,合降水量为0.71亿m3。每年夏季降雨多,地面径流大
22、,占全年径流量的79%,可称为汛期径流。场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0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10万m3;平水年(P=50%)径流深80mm,年径流量2053万m3;偏枯年(P=75%)径流深35mm,年径流量898万m3;特枯年(P=95%)径流深4.4mm,年径流量115万m3;丰水年(P=20%)径流深150mm,年径流量3719.2。每年汛期径流,大部分排泄入海,小部分拦蓄在沟壕坑塘,待到用时,经蒸发渗透,水质变咸。全年平均气温1213;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1;最冷月平均气温:-3.9;最热月平均气温:26.5;无霜期190-220天;地处的经纬度:北纬38.20,东经116
23、55海拔11.4m相对湿度:最冷月平均湿度:56%最热月平均湿度:77%风速:夏季平均风速:3.1m/s冬季平均风速:3.2 m/s风向频率:夏季:SW,11%,冬季:SW,10%,最大冻土深度:52cm,最大风速(30年一遇):25.3 m/s。2.1.3地形、地貌及土壤临港区(原中捷农场)属黄骅拗陷单元之内,岩层走向西南东北,新生代以来地表不断沉降,堆积了巨厚的新生界地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而岩性单一,主要以沙粘、粘砂为主。水平分布上由西往东砂层逐渐减少,南北向含沙屋厚度变化不大。在垂直分布上,由上往下砂粒逐渐增大,含砂层逐渐增加,单层厚度逐渐增大,但至1000m以下砂层减少。咸淡水分界面
24、场区西部在180m左右,东部达240m。根据场区中的111眼水井和36眼油井钻孔资料所显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要素,对各含水层进行了分组,如下表:临港区水文地质概况表编号名称深度(m)可利用砂层厚度(m)单层厚度/层数砂层岩性单位出水吨/时m单位出水量吨/时水质开采段名名称利用情况起止总矿化度克/升水质类型评价1第一含水组402007氯重碳钠水型水咸水咸水段不可利用2第二含水组20032015-503-10/3-9粉砂2-310-5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二开采段部分利用3第三含水组32042016-803-18/3-7细粉砂3-630-8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三开采段利用4第四
25、含水组42052040-1003-25/2-6细粉砂3-840-10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四开采段利用5第五含水组52062016-802-20/1-8细粉砂细砂3-1040-10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五开采段有少量利用6第六含水组620100040-1003-50/2-7细砂中砂略有粗粉1010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六开采段未利用2.1.4自然灾害状况项目区过去常以旱涝交替为害,时有冰雹大风成灾,近几年由于重视和完善农田基本建设,除涝标准有所提高,但旱灾仍不能彻底解决 。2.1.4.1风灾我区地处渤海西岸,大风灾害较频繁,1980年项目区风灾最大风速达30m/s
26、;1988年项目区风为最大风速达22m/s,且多集中在春季发生,频率为46%。2.1.4.2旱灾二十年来项目区较大旱灾1982年项目区降水总量301.4mm;1993年项目区年降水总量340.5mm;1999年项目区年降水总量340.1mm;2000年项目区年降水总量443.7mm;2007年项目区降水总量365.8mm,大部分耕地受灾。2.1.4.3涝灾1987年项目区年降水总量670mm;1988年项目区年降水总量678.3mm;1991年项目区年降水总量703.3mm;1995年项目区降水总量796.5mm;2003年全年降水量510mm,其中10月10号 10月12号,遭受风暴潮侵袭,
27、降水375mm,致使项目区农作物全部受灾。综合发生频率为0.6,其受灾特点是春旱秋涝。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总耕地面积16万亩。2009年项目区复种指数118,粮食播种面积9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万亩,其它作物种植面积3万亩。虽历经耕作,但仍属于低产田。项目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产量低,效益差。2.2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共有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农业劳动力0.8万人。2.2.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耕地面积16万亩。2009年项目区复种指数118,粮食播种面积9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万亩,其它作物种植面积3万亩。虽历经耕作,但
28、仍属于低产田。项目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产量低,效益差。限于当时机械水平,长期以来,耕地都比较零乱,地块与地块之间多存在荒芜,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地碱性化现象严重,现有耕地的利用程度低,广种薄收,长期处于中低产水平。受资金短缺等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项目区土地以前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上规模、规范化的土地治理,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程度的小范围治理。60%水利设施落后,机耕道路不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2.2.3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农业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耕地仍延续传统种植结构,项目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7000万元
29、,其中:农业占30.3,林业占2.5,牧业占23.1,渔业点44.1;国内生产总值33806万元,其中:农业占33.5,林业占2.4,牧业占22.2,渔业占42.1。从耕作制度上,多采用平种和复种群体方式。林业以紫穗槐、葡萄为主,现紫穗槐面积1000亩,葡萄150亩。牧业以奶牛为主,现存栏8000多头。渔业以罗非鱼为主,年产鱼种4O万斤,商品鱼20万斤。拥有农机总动力3.2万千瓦,平均亩动力0.64千瓦。小中型拖拉机135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5台,农机配套比为1:2.3,农机总动力与配套比均达到了一定规模。2.2.4地方财政及农民收入项目区2009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0、4500元,地方财政收入15.6亿元。因此,从项目区的区、乡财政和农民的经济实力来看,该项目区的资金配套和自筹资金能力较强,完全有能力承担此项目的实施工作。2.3基础设施2.3.1田间工程现状2.3.1.1水利在区管委会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项目区经过全面整修治理,基本形成了完备的灌排骨干系统,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项目区有中型排涝站2座,小型排涝站31座。干渠5条计91.5km,支渠13条计49.8km,主要配套建筑物91座。全区农路共计2099条,总长2555km。农业水利化水平较高,拥有比较完整的农田引水、排水、灌溉配套体系。全区灌溉面积680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58公顷,节水灌溉面
31、积140公顷。从农田防护林配置上,现累计造林4.5万亩,其中:防护林1.7万亩,经济林1万亩,生态灌木林1.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1.2。项目区内共有机电井23眼,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项目区轮灌周期20-25天。却因田间渠系不配套,水量损失较大,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交通路网没有形成,农机化程度不高。只有改善水利设施条件,增施有机肥、化肥,不断改良土壤质地的情况下,增产效果才明显。2.3.1.2农业项目区现有的机耕路因坑洼不平,行车困难,不能达到建设标准,需要全部维修拓宽。耕地地块零乱,缺少田间道路和机耕道路,大部分为4m到5m宽的夯实土道,少部分灰石硬化道路宽度为3m左右,其辅道基本上被
32、农民占用,不便于机械化生产和交通运输,从而加大了耕作成本。土壤贫瘠,肥力不高,从而使农业产量不稳,经济效益低下。2.3.1.2林业项目区林地面积少,不能有效对农田进行保护,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低。临港区防护林1.7万亩,经济林1万亩,生态灌木林1.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1.2。2.3.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项目区拥有农机总动力3.2万千瓦,平均亩动力0.64千瓦。小中型拖拉机135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5台,农机配套比为1:2.3,农机总动力与配套比均达到了一定规模。2.3.3农电现状项目区内农电线路配套不完善,现有变压器5个,高压线19km,低压线15km。2.3.4科技现状项目区
33、设有农技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林业站、水利站等基层科技服务组织,并配有必要的仪器、试验示范培训基地。共有农业科技干部3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18人。项目区内却因农民文化教育水平低,只有少数接受过正规教育,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掌握较少、意识薄弱,对现代化的农用机械运用熟练度不足,目前项目区正在推广科教兴农的办法,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帮助下正在逐步完善现代化农业生产,积极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知识,正确运用科学种田。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3.1.1思想、观念因素项目区目前处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主要是因为农民受教育文化程度低、现代科技
34、意识薄弱、农业装备简陋、农业专项资金拨款不足等原因,使得农业产量低,流失量大,遇到自然灾害不能及时补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1.2经济因素项目区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农业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劳动生产率低,农作物种植中粮经比例不合理,产出少、效益低。农业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商品率相对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3.1.3社会因素项目区内所涉及人口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因固守“雨养”农业传统种植模式,对新产品、新技术接收困难,此外,各类农机人员缺乏新知识,学习设施甚少,都是
35、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因素。3.1.4自然因素及水土资源临港区(原中捷农场)属黄骅拗陷单元之内,岩层走向西南东北,新生代以来地表不断沉降,堆积了巨厚的新生界地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而岩性单一,主要以沙粘、粘砂为主。水平分布上由西往东砂层逐渐减少,南北向含沙屋厚度变化不大。在垂直分布上,由上往下砂粒逐渐增大,含砂层逐渐增加,单层厚度逐渐增大,但至1000m以下砂层减少。咸淡水分界面场区西部在180m左右,东部达240m。项目区现状农田防护林网防护率较低,防护能力较弱,造成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浅层地下水(0-40m)水质为氯化钠.氯钠镁型,矿化度场区西部偏低
36、,东部较高,其分布列下表: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及分布情况表类别矿化度(克/升)分布面积(万亩)合计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场直与盐场微咸水2-43.430.462.080.450.44强矿化度 水4-1011.193.321.681.160.751.872.41高矿化度 水10-159.041.842.180.320.582.820.390.91盐 水15-308.220.310.370.882.312.021.810.52高浓度盐 水733.510.111.720.830.85合计35.396.114.234.555.817.984.612.28深层地下水质为氯、重碳酸钠型水,矿化度
37、一般在1.5克/升,PH值在7.8左右,总硬度2.8-10.6德国度之间,氯化物一般在4mm/升。生活用水评价按硬度属软水(4.2-8.4德国度)范围,PH值均在6.5-9.0范围之内,合乎饮水水质标准。但氟化物含量一般在4mm/升左右,超过0.5-1.0mm/升的饮水标准,应采取除氟降氟措施。农业用水属盐碱水,灌溉系数偏下限,故只做抗旱之用。采取冬灌或汛期灌地,小麦和果林都能增产。连续灌溉使土壤板结返碱。场区内还没有发现浅层淡水,利用率为零。做为后备水源的深层承压淡水,成为中捷农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资源。开采段在320-520m之间,用体积方法估算静储量13.7亿m3。1985年开
38、采量165万m3,侧向年补给量36万m3,采大于补,静止水位急剧下降。这些都是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因素。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项目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来说仍以农业为主,农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项目建设关系着项目区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着项目区新农村建设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随着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39、,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粮食生产低而不稳。项目区20072009年平均亩产不足250kg,离中高产水平相差甚远。因此,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已是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项目区建设后,粮食总产和单产都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职工收入将明显增加。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3.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我区自实施农业开发以来,对全区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农业增效,农工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项目区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对农业开发都非常重视。2010年度项目区基础条件较好,项目区0.72万亩耕地可以利用大港水库蓄水和本地降水进行灌溉,如果对现有渠道进行清淤,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的排
40、涝淋碱;另外,项目区职工素质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今后的工程建设和管护都有保障。通过科学规划,综合采取工程、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全面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提高中低产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灾害的能力,能提升农产品品质,能提高农业效益,能增加农民收入,能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将农业综合开发财政配套资金纳入区级预算,每年都能超额落实区级财政配套资金。同时,项目实施单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带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群众具有较强的自筹能力和极高的开发积极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增加投入,改善农业
41、基础设施,因此,项目的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落实完全有保障。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力充足,每年都能超额配套本级财政资金,项目管理单位能严格推行资金公示制度,坚持县级报账制,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效益。在项目区的立项、规划过程中,广泛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群众的经验积累和生产生活实际,选择了合适的项目区,保障了项目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减少了事后的矛盾与冲突。还深入宣传了土地开发治理政策,增进了群众对土地开发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土地开发治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新能力,创建土地治理的民主形式,奠定了土地治理工作得以顺利落实的群众基础。3.3项目区水
42、资源概况临港区(原中捷农场)境域,从古至今,气候具有春旱、夏涝、秋吊、冬干燥的特征。夏季水资源丰富,春秋两季水资源缺乏。50年代前,此区域还没有挖河除涝向荒滩要粮,地上水资源无人利用,形成洼淀,显示不缺。到50年代中期,开办了中捷农场,人们大兴水利,挖河除涝,引水先碱,改变了过去咸淡混流常年积水的局面。污水资源无水库、河泊、洼淀蓄存,白白流入渤海,春秋又无外来客水引入,地下又无浅层淡水,因此,场区水资源缺乏。进入70年代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施工难,投资大,水量少,水质差,灌溉和饮用时,还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水文地质临港区(原中捷农场)属黄骅拗陷单元之内,岩层走向西南东北,新生代以来地表不断沉降,
43、堆积了巨厚的新生界地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而岩性单一,主要以沙粘、粘砂为主。水平分布上由西往东砂层逐渐减少,南北向含沙屋厚度变化不大。在垂直分布上,由上往下砂粒逐渐增大,含砂层逐渐增加,单层厚度逐渐增大,但至1000m以下砂层减少。咸淡水分界面场区西部在180m左右,东部达240m。根据场区中的111眼水井和36眼油井钻孔资料所显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要素,对各含水层进行了分组,如下表:临港区水文地质概况表编号名称深度(m)可利用砂层厚度(m)单层厚度/层数砂层岩性单位出水吨/时m单位出水量吨/时水质开采段名名称利用情况起止总矿化度克/升水质类型评价1第一含水组402007氯重碳钠水型水咸水咸水段
44、不可利用2第二含水组20032015-503-10/3-9粉砂2-310-5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二开采段部分利用3第三含水组32042016-803-18/3-7细粉砂3-630-8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三开采段利用4第四含水组42052040-1003-25/2-6细粉砂3-840-10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四开采段利用5第五含水组52062016-802-20/1-8细粉砂细砂3-1040-10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五开采段有少量利用6第六含水组620100040-1003-50/2-7细砂中砂略有粗粉101001.5氯重碳钠水型水碱性淡水第六开采
45、段未利用3.3.1地表水A、降水根据中捷农场气象站35年(1973-2008)降雨资料平均,年降雨量为590mm,年平均降水量为1.6亿m3。35年中最大降雨年份为1410.6mm,合降水量3.62亿m3,最小降雨量年份为277.8mm,合降水量为0.71亿m3。B、径流:每年夏季降雨多,地面径流大,占全年径流量的79%,可称为汛期径流。场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0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10万m3;平水年(P=50%)径流深80mm,年径流量2053万m3;偏枯年(P=75%)径流深35mm,年径流量898万m3;特枯年(P=95%)径流深4.4mm,年径流量115万m3;丰水年(P=20%)
46、径流深150mm,年径流量3719.2。每年汛期径流,大部分排泄入海,小部分拦蓄在沟壕坑塘,待到用时,经蒸发渗透,水质变咸。C、客水1956年至1965年,开通黄浪渠,引用南运河客水5.4亿m3。1963年至1965年,开通南大港水库引水渠,引用客水1.55亿m3。1969年至1977年,引用南排河秋后沥水0.83亿m3。以上三阶段共引用客水7.78亿m3。自1981年南排河蓄水防潮闸炸掉后,中捷农场仍抓住污期过后之机会,挡坝拉水引用,丰水年可拦蓄800万m3,平水年可拦蓄570万m3,枯水年一般无水可拦。3.3.2地下水场区内还没有发现浅层淡水,利用率为零。做为后备水源的深层承压淡水,成为中
47、捷农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资源。开采段在320-520m之间,用体积方法估算静储量13.7亿m3。1985年开采量165万m3,侧向年补给量36万m3,采大于补,静止水位急剧下降。3.3.3水资源利用现状项目区所属两个大队,耕地0.72万亩,全部为旱作区。农业生产多年来依靠自然降水,地下水利用率比较低。3.3.4现状供需水量平衡分析临港区水资源量,因无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又做后备水源而不计入,故只有地上水一项。地上水包括场区自产径流和外来客水两部分。根据2008年整理的临港区水资源公报资料可见:降水:2008年全区平均降水量544.4mm,比上年多71.7mm,比多年平均值少37.6
48、mm,属平年水份。水资源:2008年全区地表水资源量658.6万m3,浅层地下淡水资源量为0,全区水资源总量658.6万m3,比多年平均值少850.4万m3。人均及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64.6m3和17.1m3。供水量:2008年全区供水量670.0万m3,全部为深层地下水。用水量:2009年全区用水量670.0万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为60.0万m3,工业用水量为450.0万m3,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05.0万m3,农村人畜用水量为55.0万m3,分别占总用水量的9.0%、67.1%、15.7%、8.2%。全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4.7m3,人均用水量159.5m3。3.3.5项目实施
49、后供需水量平衡分析在项目区建成后,将大力推行节水制度,项目区用水量将大为减少,不会出现水源供需矛盾。3.3.6评价3.3.6.1水质评价项目区主要利用地表蓄水,据GB5084-92农田灌溉用水标准采用比较法进行评价,经分析主要是氟化物超标,氯化物、矿化度较高。浅层地下水(0-40m)水质为氯化钠.氯钠镁型,矿化度场区西部偏低,东部较高,其分布列下表: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及分布情况表类别矿化度(克/升)分布面积(万亩)合计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场直与盐场微咸水2-43.430.462.080.450.44强矿化度 水4-1011.193.321.681.160.751.872.41高矿
50、化度 水10-159.041.842.180.320.582.820.390.91盐 水15-308.220.310.370.882.312.021.810.52高浓度盐 水733.510.111.720.830.85合计35.396.114.234.555.817.984.612.28深层地下水质为氯、重碳酸钠型水,矿化度一般在1.5克/升,PH值在7.8左右,总硬度2.8-10.6德国度之间,氯化物一般在4mm/升。生活用水评价按硬度属软水(4.2-8.4德国度)范围,PH值均在6.5-9.0范围之内,合乎饮水水质标准。但氟化物含量一般在4mm/升左右,超过0.5-1.0mm/升的饮水标准
51、,应采取除氟降氟措施。农业用水属盐碱水,灌溉系数偏下限,故只做抗旱之用。采取冬灌或汛期灌地,小麦和果林都能增产。连续灌溉使土壤板结返碱。3.3.6.2水量评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库平水年可向项目区提供140.8万m3水量进行农田灌溉,能够满足项目区作物的需水要求。第四章 规划设计4.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办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中低产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中心,立足实际,依靠科技,发挥资源优势
52、,增加投入,实施综合深度开发,彻底扭转农业生产徘徊滞缓局面,推动农业生产向集约化、科技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切实增强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着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增加投入,突出重点,全面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机制,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力争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和新水平。4.2建设的规划、布局及规模项目区开发方案为中改0.72万亩,初步设计方田为20块。项目区沟渠实行排灌结合,以排为主,分支、斗、农三类渠道。方田路与各沟渠兴建桥涵,使方田道路畅通。项目区植树采用主干道为乔木,方田道为灌木的栽植方式。项目区土地实行全面平整,标准以方田内各条田为基准。项目区作物种植以农户为主,开发办协调连片种植。项目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鼓励扩大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厨房采购职责
- 2024-2025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能力提升)
- 2024-2025公司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5A
- 2025厂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 医学院院感科主任职责
- 2024-2025公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B卷
- 科研机构软件服务承诺书范文
- 儿科护士分层级综合素质培训方案
- 大跨简支尼尔森体系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参数研究
- 特殊教育班级保教活动方案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 设计创意的激发方法
- 江苏省徐州市2023年中考英语试题(附真题答案)
- 电网同期线损培训课件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小学英语四下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GA/T 543.23-2023公安数据元(23)
- 二年级下册数学脱式计算200题及答案
- 论美国的民主课件
- 检查井施工方案(完整版)
- ICH指南指导原则Q9量风险管理
-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移交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