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皮肤的组织结构_第1页
3. 皮肤的组织结构_第2页
3. 皮肤的组织结构_第3页
3. 皮肤的组织结构_第4页
3. 皮肤的组织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皮肤的组织结构,皮肤的分层,角质层 透明层 表皮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真皮 乳头层 网状层 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 皮脂腺 汗腺 毛发 爪甲,表皮(epidermis),1. 表皮来源于外胚层,是皮肤中最薄的一层,厚0.07 1.5 mm。 2. 表皮属于复层鳞状上皮组织。 3. 表皮内无血管分布。 4. 表皮有自愈的功能。 5. 表皮分为五层(由外向内):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1.角质层(stratum corneum),组成: 角质细胞(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角层脂质 特点: (1)角质细胞扁平,无细胞核; (2)多数部位 5 15 层,掌跖部 40 50 层; (3)角质

2、细胞无生物活性,含水约 10%; (4)细胞膜增厚,胞内充满角蛋白(由张力细丝和丝聚合蛋白构成)。,角质层(stratum corneum),抗机械损伤 屏障作用 功能 吸收紫外线(一定量) 保湿作用 影响皮肤颜色,2.透明层(stratum lucidum),组成:复层扁平细胞(2 3层,无细胞核) 成分: 角母蛋白. 磷脂类物质 分布: 掌跖部位 作用: 屏障作用 折光作用,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组成:梭形或菱形细胞组成(24层) 成分:透明蛋白. 角蛋白(嗜碱性) 结构: 障壁层 晶样角质 作用: 屏障作用 折射作用,4.棘层(stratum spinosu

3、m),组成:多角形细胞(48层) 特点: (1)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 (2)棘细胞间靠桥粒连接; (3)棘细胞间有间隙,可贮存淋巴液,可进 行物质交换; (4)棘细胞间含有免疫分子;,棘层(stratum spinosum),(5)棘层有感觉神经末梢; (6)棘细胞底层厚,有分裂能力,向上逐渐变扁平,细胞核变小。 作用: 物质交流 感知作用 修复作用 郎格汉斯细胞,郎格汉斯细胞,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 分布在棘细胞之间(身体各部位的数目不等,每平方毫米约为4001000个); 树突状细胞; 具有处理和提呈抗原的作用,是皮肤中专职的免疫细胞。,5.基底层(stratum basal),组成 单

4、层柱状上皮细胞(新生表皮细胞) 黑色素细胞 梅克尔细胞(感觉细胞) 位置:表皮最深处,新生表皮细胞,基底细胞是单层排列的柱状上皮细胞 皮肤新陈代谢周期 角化期 脱落期 28d 14d 14d 皮肤新陈代谢总周期 分裂期 + 角化期 脱落期 47d 19d 14d 14d,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来源:神经嵴 结构:树枝状. 含有大量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约占基底细胞的4 10 表皮黑色素单位:1:36,黑色素的作用,黑色素的代谢全过程,产生:酪氨酸多巴多巴醌黑色素 酪氨酸酶 氧化 聚合 转运:黑色素颗粒由黑色素细胞树突转运至角 质形成细胞。 代谢:黑色素随角质细胞代谢至体外。,黑色素的

5、代谢,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颗粒,黑色素的调控因素,黑色素的调控因素,硫氢基,黑色素,表皮层的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分布于表皮各层中) 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色素细胞(基底层) 朗格汉斯细胞(棘层) 梅克尔细胞(基底层),真 皮(dermis),真皮来源于中胚层,属于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结构: 乳头层 网状层 组成: 纤维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粘多糖) 细胞(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 真皮中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乳 头 层,通过基底膜与表皮相连接; 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以及游离的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 纤维细密,其中胶原纤维方向不一;而弹性纤维与表皮垂直。

6、,胶 原 纤 维,是真皮纤维中的主要成分,约占95%; 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 胶原纤维耐拉力,赋予皮肤张力和韧性,对外界机械性损伤有防护作用。,胶原蛋白(collagen),18种氨基酸构成 分子量:30万 结构:三螺旋结构 含量占皮肤干重的70,弹 性 纤 维,主要成分是弹性蛋白; 有较强的弹性,可使胶原纤维束经牵拉后恢复原状,赋予皮肤弹性,对外界机械性损伤有防护作用。,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来源于中胚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 浅层与真皮相连接(无明显界限),深部与肌膜等组织相连接; 皮下组织的厚度随性别、年龄、营养及所在部位而异,并受内分泌调节。,

7、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功能:缓冲机械压力 储备能量 保温作用 参与体内脂肪代谢,皮 肤 附 属 器,皮肤附属器,皮 脂 腺,1. 位置 位于真皮毛囊与立毛肌的夹角内,开口于毛囊上部,呈梨形; 2. 分布 头面部和躯干部含量最多(400 900个/cm2),掌跖部位与足背部无皮脂腺.,皮 脂 腺,3. 皮脂的成分 甘油三酯(占50) 甘油二酯 胆固醇 蜡酯 鲨烯 并含有棒状杆菌. 酵母菌. 螨虫等,皮 脂 腺,4. 皮脂的功能 a. 润泽毛发 b. 润滑皮肤 c. 防止皮肤水分蒸发 d. 使皮肤呈弱酸性,抑制杀灭细菌,皮 脂 腺,5. 皮脂的分泌过程 腺体细胞内充满

8、大量的脂质微滴,腺细胞破碎后释出脂质团块,与细胞碎片结合组成皮脂,经过在毛囊上1/3处的开口进入毛囊,再由毛囊排至皮肤表面。 皮脂腺是一种全浆分泌腺,没有腺腔,整个细胞破裂即成分泌物,皮 脂 腺,6. 影响皮脂腺分泌功能的因素 a. 内分泌的影响:雄性激素(睾丸酮)和肾上腺皮脂激素可使皮脂腺增生肥大,分泌增加。 b. 外界温度的影响:温度增高可使皮脂腺分泌增多(皮温上升1,皮脂分泌量上升10%)。 c. 皮表湿度的影响:皮肤表面水分多,有利于皮脂乳化、扩散。,皮 脂 腺,d. 年龄的影响:青春期皮脂分泌最多。 e. 饮食的影响:油腻、辛辣、甜食易导致皮脂分泌增多。 f. 身体健康状态的影响:消

9、化不畅易导致皮脂分泌增加;生活无规律、缺少睡眠、压力过大都易导致皮脂分泌量增加。,汗 腺,小汗腺 大汗腺(顶泌汗腺),小 汗 腺,1. 位置:位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 2. 形态:由单层细胞排列成管状,盘绕如球形,导管开口于皮嵴,外有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带。 3. 分布 掌跖、腋窝、前额等部位含量多; 其次为头皮、躯干、四肢; 唇红、鼓膜、甲床、乳头、生殖器等无小汗腺。,小 汗 腺,小 汗 腺,4. 汗液的成分 水分 电解质(钠、钾、氯化物、尿素) 糖原 粘蛋白,小 汗 腺,5. 汗液的性质 酸性(ph4.5 5.5) 无色无味 水分含量大,占99% 6. 显性出汗 and 不显性出汗,小 汗 腺

10、,7. 汗液的功能 a. 调节体温 b. 排泄人体代谢产物 c. 与皮脂合成皮脂膜,润泽皮肤 8. 影响汗液分泌的因素 a. 温度 b. 湿度 c. 神经情志,大汗腺(顶泌汗腺),1. 位置:大汗腺位于皮下组织及真皮内 2. 形态:导管短而直,开口与毛囊内皮脂腺的上部。 3. 分布: a. 分布于腋窝、乳晕、脐窝、肛门、生殖器等处 b. 耳耵聍腺、睑睫腺、乳轮腺等属于变形大汗腺,大 汗 腺,4. 顶泌汗腺分泌液的特点 a. 微黄、混浊 b. 有异味 c. 易感染 5. 影响顶泌汗腺分泌功能的因素 a. 内分泌的影响:性激素有促进作用 b. 遗传因素:如腋臭 c. 青春期分泌旺盛,毛 发,1. 分布:毛发遍布全身,唇红、掌跖、部分生殖器皮肤等无毛发。 2. 分类 a. 硬毛 长毛(如头发) 短毛(如眉毛) b. 毫毛(体毛)(无髓质),毛 发,3. 结构(1) a. 毛干 (露出皮肤表面的部分) b. 毛根 (陷入皮肤内部的部分),毛 根,毛囊 (毛囊是表皮的下陷) 毛球 (毛根基部膨大,与毛囊共同形成) 毛乳头 (真皮结缔组织突入毛球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