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职业健康管理PPT_第1页
辽河油田职业健康管理PPT_第2页
辽河油田职业健康管理PPT_第3页
辽河油田职业健康管理PPT_第4页
辽河油田职业健康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健康管理,安全环保处 张国华,安全经验分享,夏季防暑降温措施,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热的气象条件下,人们长期在户外活动,就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发生中暑。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安全经验分享,夏季防暑降温措施,一、中暑的几种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轻微的头晕等,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发生体温升高,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3、重症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昏迷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安全经验分享,夏季防暑降温措施,二、中暑的预防 1、充足的睡眠。

2、 2、科学合理的饮食。 3、不宜过量饮酒。 4、合理饮水。 5、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6、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7、做好防晒措施。 8、不宜佩戴金属首饰。,安全经验分享,夏季防暑降温措施,三、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 1、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 2、补充水及电介质(淡盐水)。 3、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4、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应立即转送医院。,安全经验分享,夏季施工作业防暑降温措施,1、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尽量避免高温时段进行露天室外作业。 2、按规定为高温岗位员工发放防暑降温费、配备防

3、暑降温清凉饮料,为一线员工配备防护服(帽)、防晒霜、驱蚊露等防护用品和常备防暑药品,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饮用水、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的供应,确保员工健康安全。,安全经验分享,夏季施工作业防暑降温措施,3、加强施工作业员工健康监护,采取班前健康询问、提示等方法,主动关注员工身体健康状况,妥善安排、调整身体不适员工作业岗位。 4、加强一线员工食堂、小伙房和饮用水健康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炊事员个人卫生、健康体检、消毒、食物新鲜等,防止食物中毒。,一、重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二、职业病防治与管理,主要内容,一、重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2011第52号令),女职工劳动

4、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国家、部门,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 )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 ),一、重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生产

5、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0号 )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一、重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235-201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 GBZ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南 GBZ/T

6、 225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15238-2008职业安全卫生术语,一、重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一、重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质安字2002503号) 集团公司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规范 (质安字200478号 ) 集团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质安字200478号) 集团公司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规定(Q/SY 178-2009),集团、股份公司,一、重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股份公司健康管理办法(试行)石油质字2000第155号 股份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石油质字2000第155号) 股份公司员工健康监护管理暂行规定(石油质

7、字2000第250号) 股份公司作业场所卫生检测管理暂行规定(石油质字2000第259号) 股份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暂行规定(石油质字2000第231号),一、重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辽河油田公司健康管理办法(试行)(中油辽字2010313号) 辽河油田公司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规定(中油辽字2011308号) 辽河油田油气生产作业过程中硫化氢气体防护暂行规定(中油辽字2011308号),油田公司,前期预防管理,二、职业管理重点内容,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前期预防管理,“三同时”管理,作业场所的管理,危害项目申报管理,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

8、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粉尘类,矽尘、石棉、电焊烟尘等13类,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一氧化碳、硫化氢、苯等56类,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电离辐射(X、r射线)12类,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物理因素,噪声

9、、高温、高气压、振动4类,生物因素,其他,布氏杆菌、炭疽、森林脑炎病毒3类,职业性肿瘤、眼病、皮肤病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承担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监督管理。 省安全生产监管局承担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省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或总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建设项目。 市级安全生产监管局承担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分级管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

10、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分类管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 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 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 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

11、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 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一、法规制度简介,建设单位委托资质机构进行预评,职业卫生“三同时” 流程,建设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内审,形成意见,预评报告编制完成,建设单位组织职业卫生、行业专家评审,评价机构按内审意见修改,达成共识,申报省安监局组织职业卫生、行业专家评审,危害一般,报省安监局备案,评价机构按专家组评审意见修改,建设单位报省安监局审批,危害较重和严重,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一、法规制度简介,建设单位委托资质设计单位编制防护设施专篇,职业卫生“三同时” 流程,专编编制完成,建设单位组织专人员内审,申报省安监局组织职

12、业卫生、行业专家评审,危害一般和较重,设计单位按内审意见修改,评价机构按专家组评审意见修改,建设单位报省安监局审批,危害严重,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建设单位组织专人员内审,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建设单位组织施工,一、法规制度简介,建设单位委托资质机构进行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卫生“三同时” 流程,评价报告完成,建设单位至少3位专家评审,申报省安监局组织职业卫生、行业专家评审报告,现场验收,危害一般,评价机构按内审意见修改,评价机构修改报告,建设单位提出落实专家意见和报告建议的报告,并报省安监局审批,危害较重和严重,建设项目运行阶段,建设单位组织专人员内审,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对防护设施验收,形成报告,报省安监

13、局备案,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用人单位有下列申报情形之一的: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三)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

14、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办理注销手续。,作业场所管理,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二)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三)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六)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二)职业

15、病危害防治管理实施内容,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职业

16、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 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 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

17、与记录; 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 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 其他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资料或者文件。,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

18、程度、嗜好等情况; 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资料; 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措施,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定期日常检测 加强危害评价 检测结果公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在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用人单位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发

19、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并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措施,6、建立、健全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措施,照明设备,空气呼吸器,安全带,通风机,建立应急救援预案,配备救援装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保证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有效落实,工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 确保在岗工人能够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调整作业制度,如巡视操作,管理措施实施内容,技术革新,原料替代,工艺改革,彻底消除危害

20、,选址,厂区布局,消除对周围人群危害,有害岗位设置在办公区/生活区下风侧,单独/远离/隔离,减少影响,管理措施实施内容,设备及管道,保证密闭性良好,严防跑冒滴漏,防护设施,重点岗位,保证送排风等防护设施正常运行,设置远程监视和报警系统,管理措施实施内容,护目镜,半面式防毒面具,职业病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及规定。,全面式防毒面罩,防尘口罩,防噪音耳罩,管理措施实施内容,急性职业中毒场所防护,重点或危险岗位设置摄像头 重点岗位设置浓度报警器 巡视人员佩带便携式报警器 双人巡视操作 配备急救用品、冲洗设备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泄险区,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存在

21、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职业危害告知,管理措施实施内容,应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卫生公告栏,管理措施实施内容,劳动合同告知。 职业健康

22、检查结果告知(用人单位及体检机构) 检测评价、日常监测告知。,职业危害告知,管理措施实施内容,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在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培训,管理措施实施内容,上岗前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离岗时或离岗后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

23、早期发现职业病,排除职业禁忌,及时发现职业损害或职业病,明确责任,跟踪职业损害或职业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急健康检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一) 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录用劳动者,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劳动者; (二)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劳动者(电工、高处作业、压力容器作业 、结核病、艾滋病、 肝炎病防治工作,职业机动车驾驶、视屏作业 、高原作业 、航空作业)。,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规定了铅、汞、锰等金属类金属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汽油等有机溶剂共57种有毒物质;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煤尘、石棉粉尘、其他粉尘及棉尘共5大

24、类粉尘; 噪声、高温、振动、高气压、紫外线、微波共6种物理因素; 布鲁菌属、炭疽芽孢杆菌共 2种生物因素;10种特殊作业,应急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 (二)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30日内组织劳动者进行,劳动者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健康监护结果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

25、实告知劳动者。 劳动者个体的健康检查结论可分为五种 (一)目前未见异常(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二)复查 检查时发现单项或多项异常,应明确复查的内容和时间。,健康监护结果报告,(三)疑似职业病 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或可能患有职业病,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并通知劳动者本人。 (四)职业禁忌证 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患者,写明具体疾病名称。 (五)其他疾病或异常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些检查指标的异常。,健康检查处理,(一)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二)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进行妥善安置; (三)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四)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五)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法定职业病种类,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条件,职业病种类及诊断,115种法定职业病,可变的,有资质的机构,3人以上有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集体诊断,1.病人职业史 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3.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特殊管理,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