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四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四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四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四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四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导单(湘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和发展条件。3.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原因。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美国本土大部分属_和_,水热条件较好。(2)地形分为_大纵列带,在_山脉与_山脉之间是广阔的_,约占本土面积的_。(3)地势_,土壤_,有利于农业_和_。2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_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其中,_对农业区域_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还有_条件、国家的_等影响。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

2、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2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_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_,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_,以取得最大的_。3美国农业带的特征和分布(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_,便于充分发挥农业_,大规模使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_,提高农业_。(2)美国主要的农业带:_、_、_、棉花带、_、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等。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目的:寻求适宜的_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_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2措施(1)发展_农业,有机农业、_农业、精确农业、“_”农业等。(2)制定一系列_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_,采取了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促进了

3、生态环境的保护和_的可持续发展。3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_政策、休耕政策、_政策和_政策探究点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探究材料】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受世界小麦价格上扬的利益驱使,大幅度开垦西部地区土地,种植小麦。1930年前后连续干旱,引发了一场著名的“黑风暴”。1引发“黑风暴”的地区是图中_处。2图中两个B处,作物一样,但B1处种植_,B2处种植_。3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处,因为该处具备发展乳畜业的两个主要区位条件:一是_,二是_。4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特点是()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5美国农

4、业生产特点的好处是_。【规律总结】美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生产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自然条件气候本土大部分属温带、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适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形本土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效益(首要)促进生产的集约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交通运输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发展政策与法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巧学速记】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反思小结】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检测单主备人:张莉 2013-11-23【考例探究1】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示

5、意图”,回答问题。(1)对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进行比较,两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2)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3)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4)美国东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都是所在国著名的工业基地,试比较两者发展条件的相同点。(5)与我国相比,美国的小麦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价格优势,为什么?(6)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 。不同之处是: 。【考例探究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2)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3)、区所

6、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越自然条件是什么?(4)区除种植谷物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产品加工成精饲料来发展养畜业。试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探究点二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究材料】材料一为了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美国政府在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和“处方”农业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材料二在灌溉技术方面,美国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所有农场主,都聘有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每天都要对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定点定时测定和记录,包括需求量和补给量,并根据气象资料对补给量进

7、行计算,真正做到了按需灌溉、精量灌溉。材料三 “处方”农业是指农场主在购买化肥、农药之前,请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的程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施用化肥、农药的“处方”。1美国最早选择在加利福尼亚州发展节水农业,取得成功后逐步向其他地区推广。试分析为什么最早选择在加利福尼亚州发展节水农业?2有同学认为,“处方”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不再受化肥、农药的污染。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3美国的农业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温带亚热带三落基阿巴拉契亚平原1/2平坦开阔肥沃机械耕作大规模经营追求效益经济效益专门化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客观要求合理布局经济效益

8、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自然资源优势农业装备劳动生产率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混合农业带生产方式消费者生态节水处方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新技术农业限耕补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E2.春小麦冬小麦 3A该地气候条件等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接近消费市场4.A5能够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考例探究1(1)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热量不足;水源不足(3)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4)这两地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条件便利;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消费市场广阔。(5)美国小麦生产的机械化、农业技术、专门化水平高,

9、各项补贴政策高,滥施化肥、农药的现象很少,农作物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我国。解析两地区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都位于平原区,为黑土和黑钙土,水源较为充足,限制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条件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机械化水平和专门化程度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和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影响作物质量;农业政策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探究点二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口稠密,旧金山洛杉矶一带是美国仅次于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的第三大城市群,也是最缺水的城市群,而且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很大;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水资源紧缺,发展节水农业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2不对。根据“处方”农业的定义和特点可知,

10、“处方”农业只是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用,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程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化肥、农药污染问题。3美国农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是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做好规划,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采取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针对措施,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例探究2(1)春小麦冬小麦(2)B (3)商品谷物农业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湿润。(4)玉米与大豆、牧草和麦类轮作,可调节土壤养分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高产。农作物又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料

11、,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解析本题以美国本土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形成的区位条件等知识。准确判断出图中、各区表示的代表性农作物,并联系美国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这些是解答好本题的关键。(1)地区为玉米带,和是小麦带。区因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种植的是春小麦,区则是冬小麦。(2)我国的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应从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方面分析。(4)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7解析: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本题以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为例,对比区域差异,并分析各自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