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广东肇庆2006年4月10日.ppt_第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广东肇庆2006年4月10日.ppt_第2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广东肇庆2006年4月10日.ppt_第3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广东肇庆2006年4月10日.ppt_第4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广东肇庆2006年4月10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钟绍春,引 言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竞争的核心。 信息化是一项基本国策。 国家在农村远程教育上投资几百亿元。 中小学校已经开展各种形式的应用,但存在着极大的浪费显现。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应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主要内容 整合的现状与问题; 整合的目标; 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支撑资源与软件架构; 整合的发展趋势; 东北师大整合研究简介;,谢谢大家!,一、现状与问题,(一)现状 1、十五期间主要目标是普及。 2、绝大部分教师尚处在摸索阶段,比较混沌。 3、大部分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率低,多数作为电子黑板。

2、采用多媒体手段,多数集中在内容展示方面。 4、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应用较少。 5、在教学反馈、教学测评、交流研讨方面应用较少。 6、在学科教学上缺乏可持续性的应用。 7、有相当数量教师存在厌烦情绪。,(二)主要问题 1、缺乏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方法体系,多数教师主要集中在一节课或某一专题思考应用问题,缺乏对学科整体的把握。 2、资源与软件设计方法不够科学,过于注重网络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资源和软件,教与学的关键困难解决不够理想。 3、信息技术优势发挥不充分,缺乏对信息技术核心理论及方法的了解,资源和软件往往仅使用了信息技术浅层次的优势。 4、缺乏有效的应用支撑体系。 5、缺乏有引导性的评价体

3、系,如什么样的课是好的整合课。,返回,二、整合的目标,整合的目标; 整合的基本特征; 整合课的评价指标体系。,返回,1、整合的目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常规教与学手段难以解决的困难,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教学、管理、沟通等的环境,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构建教与学的有效模式及方法。 1 ,2 ,3 ,4,5 ,6 ,7,8 ,9,返回,整合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学科脉络-学科教学安排应是合理的、优化的,在此基础上要找到学科当中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困难; 整合的基础-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 整合的关键-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解决学科当中的困难,不是

4、信息技术简单地应用到学科当中,而是要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思考教学问题; 整合需要一个过程-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整合在一起。 “整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2、整合的基本特征,返回,总体指标 采取信息技术手段的必要性 学生学习效果改变程度 具体指标 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重点、课程类型把握的准确性 每种课程类型教与学模式选择、过程安排、策略与方法确定的科学性,常规教学手段存在的困难确定的准确性 信息技术手段优势挖掘的全面性及解决困难的模式和方法的合适性 资源与软件设计的系统性、有效性、可行性及应用时效性 教师的艺术性、亲和力、逻辑性、系统性 教学资源、软件、网站选择是否

5、合适,运用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较优化。,3、整合课评价的关键指标,返回,途径一,从学科出发。基本方法如下: 准确把握学科脉络 规范教与学的过程。 寻找传统教学手段所存在的困难。 系统研究信息技术的优势及特点。 利用技术优势解决常规教学手段存在的困难,形成整合模式和方法体系,以及相应资源与软件的体系架构。 途径二,从信息技术出发。基本方法如下: 系统构思不同信息化环境下可能的教与学模式。 研究资源与软件体系架构。,三、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返回,学科内容类型 语文:阅读、写作、古诗词、拼音、识字、复习、模拟训练 物理:讲解、实验、习题、模拟训练、竞赛等 英语;,返回,1、学科内容类型

6、,教学模式分类依据 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自主、辅助、主宰 在教与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独立、协作 在教与学活动中学习内容引出方式:认知、探究。 教学模式分类 教师驾驭:认知讲授式、探究讲授式; 学生自主:自主认知、探究,自主协作认知、协作探究; 教师辅助:主体认知、探究,主体协作认知、协作探究; 以上方式的组合方式。 在探究式中,根据内容不同,可以采用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法、计算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等。 有些模式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是很难完成的,如独立探究、主体探究等。信息技术为这些教与学的模式提供了有效支撑。,2、学科教与学的模式,研究性学习,一种有效的探究模式 未知信息的获

7、得,新的规律、方法的总结等学习任务的: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研究方法获得新的未知内容。 研究性学习模式 验证式研究:确定主题、提出假设、搜集信息、验证假设、交流质疑、成果评价、成果共享 推导式研究:确定主题、搜集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交流质疑、提炼升华、成果评价、成果共享,返回,要规范教与学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学生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1)学生为什么要学习? 原动力:来自于生存本能的需要和好奇心。 (2)学生到底学习什么? 目标 不是知识,而是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形成,并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 知识是能力中所涵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基本事实及概念等。 体系 如果将

8、各种各样知识按照知识体系组织在一起,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可能没有兴趣。,3、如何规范教与学的过程,(3)影响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年龄 年龄不同,基因不同,学习方式区别很大。 小学要通过直观感知规律,初中是学有背景的逻辑,高中则主要是学习符号逻辑。 人的基因后天可以培育,但有年龄限制,比如,多数人的语言基因在10岁前必须培育完成; 信息形式 五大感官系统,视觉 83%,听觉 11%,其他 6%。 视觉:最有效的信息形式是生动鲜活的画面; 学习内容与原动力吻合程度 学习方式的科学性,(4)如何规范教与学的过程: 让明白为什么学:从心理学和教育的角度,安排合适的学习内容,使之与学生的生存本能需要或

9、好奇心吻合; 使学生明白学什么: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体系。 使学生明白如何学:从生理学和教育的角度,安排合理的教与学过程及方式(对学科内容分类,对每种内容选择合适的教与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学:营造有效的环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 ;,(5)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每个学科到底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体系,缺乏明确的标准。 中高考训练及测试到底测什么,应该如何出题,缺乏系统研究。 缺乏来龙去脉,缺乏逻辑性,即为什么。 缺乏系统、连续、变化、多学科交叉思想。 语文春雨、祝福,数学圆公切线,三角形 ; 教师运用学科知识解释问题存在着不准确现象。,返回

10、,如何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支撑体系 抽象问题如何形象讲解 非正常观问题如何正常化 如何建立学科内容体系及学科间的动态交叉 如何动态实时获得、发布教学信息 如何动态实时获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反馈 如何高效、动态实时与外界交流研讨 教师之间动态共享信息、交流研讨,4、教学中传统手段普遍存在的一些困难,教学改革遇到的困难 学习个别化需求与“一齐化”教学形态的矛盾 内容广泛性与学生活动范围有限性的矛盾 间接知识的抽象性与直接经验贫乏的矛盾 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与教学功能的片面性的矛盾 教师学科能力局限性和教学实际需要系统性之间的矛盾,返回,对信息化环境分类; 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特性; 系统分析影响信息化环

11、境下教与学模式的因素; 研究不同信息化环境下可能的教与学模式;,5、系统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返回,信息化环境分类 电脑+显示设备(电视、背投、投影机) 计算机教室 学校计算机局域网络 互联网络(学校网站+家庭+社会场所+其他网站),返回,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1)信息技术的主要优势 交互性; 独立使用性; 变静为动; 变抽象为形象; 变微观为正常; 虚拟、模拟性; 展现过程; 零距离性; 快速传播性; 记录性; 实时性; 丰富性; 调动积极性; 激发兴趣; 传承方法; 整合智慧;,(2)信息技术的多种作用 教和学的支撑工具(函数、不等式、几何), 教和学内容的有效载体及动态呈

12、现手段; 教与学理论、思想及方法的传承手段; 教学效果动态获得的有效手段; 交流研讨的有效途径; 实现平等教育的有效手段; 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手段; 拓展学习空间、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学生及教师的学习对象;,返回,系统分析影响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因素 学习目标与内容:目标、知识、方法、过程、研究能力、情感、素质,不同内容学习方式及理论可能不同。 教与学的方式:认知方式和探究方式。 学生情况。 教师情况。 教学场地情况。 教学设备情况。,返回,研究不同信息化环境下可能的教与学模式 (1) 多媒体教室; (2) 计算机教室; (3) 校园网络; (4) 互联网络;,返回,研究不同

13、信息化环境下可能的教与学模式 (1)多媒体教室 比较适合的学习内容:知识认知学习,方法及过程的讲解。 比较适合的教与学模式: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为主要模式,媒体作为学习内容的有效呈现手段,在部分问题上,教师可以让个别学生参与媒体互动式教学。 能够有效支持的学习步骤:情景创设、讲解、引发思考及讨论、归纳总结、拓展思维、学科间交叉、学科体系化、系统训练、中高考模拟。 需要的支持条件:教学资源库、备课及讲课平台。,返回,(2)计算机教室 比较适合的学习内容:知识认知、探究学习,方法及过程的讲解与探究、运用与实践,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比较适合的教与学模式:教师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协作、

14、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模式,网络既作为学习内容的有效呈现手段及来源,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研讨、动态测评等的有效手段。 能够有效支持的学习步骤:学生间的交流研讨、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研讨、动态实时测评与反馈、学生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情景创设、讲解、引发思考及讨论、归纳总结、拓展思维、学科间交叉、学科体系化、系统训练、中高考模拟。 需要的支持条件:网络教学资源库,备课及讲课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协作学习平台,教学测评、评价及反馈平台,教学管理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主题性学习网站等。,返回,(3)校园网络 比较适合的学习内容:知识认知、复习、巩固与拓展、知识的探究学习,方法及过程的巩

15、固、探究与拓展、运用与实践,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等。 比较适合的教与学模式:教师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拓展学习空间,巩固学习内容,完善学科体系,开拓视野。 能够有效支持的学习步骤:学生间的交流研讨、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研讨、反馈、巩固提高、拓展思维、学科间交叉、学科体系化、系统训练。 需要的支持条件:网络教学资源库,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协作学习平台,教学测评、评价及反馈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主题性学习网站等。,返回,(4)互联网络 比较适合的学习内容:知识认知、复习、巩固与拓展、知识的探究学习,方法及过程的巩固、探究与拓展、运用与实践,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等。 比较适

16、合的教与学模式:学生利用网络拓展学习空间,巩固学习内容,完善学科体系,开拓视野。 能够有效支持的学习步骤:开放的学生间交流研讨、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研讨、巩固提高、拓展思维、学科间交叉、学科体系化、系统训练等。 需要的支持条件:互联网络主题性学习网站、论坛、交流研讨的支持工具等(;),返回,四、整合的支撑资源及软件(学校),资源体系结构,学习支撑系统结构图,学习支撑系统层次结构图,教学支撑系统结构图,动画工具:专向工具、二次开发工具,如: 解不等式平台 解方程组平台 化学编辑平台 四则运算平台 化学知识平台 动画工具 数学函数训练 几何讲解 化学实验训练 物理光学平台 物理电学平台 历史活动地图

17、,学科资源制作工具的研究与开发,返回,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研究性学习平台; 教学实施及评价平台; 学习资源与信息共享平台; 让全社会了解学校的平台; 教师培训、教科研平台; 家长、教师、学生、管理者互动平台。,最大限度地营造有效的教与学环境,返回,1、计算机及互联网络将普及到绝大部分家庭,将成为学生学习必要工具。移动电子设备也将成为学习的有效支撑设备。 2、网络及计算机将成为学生学习、交流、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3、计算机及网络为教师及学生搭建多级别信息共享的平台。 4、学校信息化教学将有效引导网络环境下学生家庭学习。 5、智能导学、个性化学习支撑系统将为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提供有效的

18、环境。 6、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和系统分析。 7、在网络环境下将实现学生学习动态实时评价。,五、整合的发展趋势,返回,研究性学习平台架构及其作用,作用与目的:为研究性学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撑环境和管理手段 教师功能 为学生发布信息、学习内容等 管理学生选择的研究题目 管理学生协作小组 管理学生搜集的信息、形成的结论 管理学生相互交流过程、相互评价结果 帮助学生将研究结果发布 管理学生进一步讨论的过程及结果 学生功能 组成小组、选择题目、搜集信息、组内讨论、发布成果、交流研讨、相互评价、深入讨论等的支撑与管理,返回,应建设下面四种类型的资源和软件 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 教与学支

19、撑工具软件 资源制作工具软件; 应分对象建设资源与软件; 教师:备课、讲课;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学习;引导学生训练、测试; 学生:自主学习、训练、测试; 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研讨,作业,答疑,远程指导、测试与评价; 学生之间:交流研讨,信息共享等;,资源与软件的结构化建设,返回,资源体系 教材体系,多种版本教材分别建设; 公共资源体系 宇宙、地球、动物、植物、人类、物质; 社会各个侧面、文化、科学、技术、精神等; 学科基本支撑体系; 基本资料库及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工具系统; 专题性学习资源: 资源制作工具等; 中高考体系 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什么样的体系 四部分构成及调度体系:正

20、向建模、反向建模、特征提取、推理及总体调度体系。 历史资源。,返回,专题性学习网站的架构,目的与作用:围绕某一专题开展深入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 架构(分教师使用功能、学生使用功能、其他人参与功能) 专题学习内容体系(可以分级浏览) 自我测试(智能诊断) 学习过程引导、记录与管理(智能导学) 协作学习(小组、校际、随机组合等) 问题咨询(寻求帮助) 学习内容、相关信息管理(编辑、扩充、修改、删除等) 通知、学生发布信息、论坛 联系方式、群发信息 专题网站简介及使用指南 初期建设:教师先建设基本的学习内容 运行与维护:教师独立负责或组织学生共同负责,返回,六、东北师大整合研究简介,研究目的 系统研

21、究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相应支撑资源与软件的体系结构与建设方法,以及在教学上应用的方法,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整合提供系统的具有引领性的方法; 研究内容 教师培训、资源与软件、应用技术支持、课题研究指导 研究形式:区域性研究,以学校为基本单位; 研究参与人员 专家230多人,专职220多人,全国600多所研究基地校 当前研究情况 全国20多个省,近300多个地市、县市区,3500多学校。 形成了中小学及教育局不同环节所需要的资源、软件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资源及软件应用、区域性课题指导、区域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进合作、农远资源及软件开发。,返回,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及应具备能力; 学科教

22、师应具备的教育信息化能力;,七、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信息化能力,返回,1、信息化环境的规划与建设; 2、信息化环境管理与维护; 3、开设信息技术课; 4、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 5、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技术支持; 6、与教师共同建设及完善教学资源及支撑软件; 7、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标准,并基此开展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评估; 8、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评估; 9、建立学生、教师及家长等资源及信息交流平台; 10、开展课题研究、成果出版及评奖工作等;,(一)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及应具备能力,返回,教学设计与资源建设; 教学实施与管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合作与交流;,(

23、二)学科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信息化能力,返回,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系统研究学科体系,学生培养目标。 系统研究学科课程类型,每一种课程类型的教与学过程,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找出传统教学手段存在的困难。 营造教学环境,以优化教学过程。 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 建设专题性学习网网站。 建设必要的学习支撑软件。,返回,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在教学中对教

24、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返回,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 针对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返回,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 利用网络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利用网络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利用网络与教育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 利用网络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利用网络与学科

25、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返回,谢谢大家!,春雨:到底学习什么?安排什么样的教与学过程? 语文到底学什么? 文章结构、语句用词、可替换性、敢于否定,返回,素质:到底哪些是教师的学科素质? 语文、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的学科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为什么有水平的教师不管用什么教材都能把课 讲好?,返回,有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为什么要定义有理数呢? 数学的本质、界定、系统性等 方程: 什么是方程?解方程是怎么回事? 应该怎样引入解方程概念? 为什么有时候有根,有时候没有根? 集合、映射、函数: 为什么学习集合?应该怎样引入集合概念? 为什么学习映射?应该怎样引入映射概念? 为什么学习函数?应该怎样引入函数概念?,返回,适合网络课的一些情况: 学生搜集、选择内容,独立与计算机交互; 教师与学生借助网络分别交流; 学生之间借助网络分组交流; 借助网络进行测评、反馈、评价等;,返回,研究性学习,已纳入高中必修课。狭义上:它是一门独立的、与学科并列的课程形态;广义上: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教育理念、学习方式。他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