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测试(三)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测试(三)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测试(三)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测试(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因素包括()冗官、冗兵导致冗费,出现严重财政危机北宋中期军队数量有所减少北宋军队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北宋大力削弱武将军权a bc 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养兵和养官是北宋朝廷的沉重负担,造成严重财政危机。北宋削弱武将兵权,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同时募兵大多素质低下,造成积弱局面。故正确,明显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2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这反映了()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

2、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可知,三代不仕者300人,父辈有官职者100多人中低等级的又占了一半以上,因此科举选官推动了社会下层向上层流动,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进士出身“含宗室”可知,贵族体制并未结束,a项错误;“科举制走向成熟”和“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c、d两项。3对于宋朝的评价,以钱穆为代表的我国学者大多以“积贫积弱”定位,而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却给以“商业革命”等较高的评价。这说明()a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b史料的缺失制约了对宋朝的研究c国内的定位体现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d研究视角影响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答

3、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学者关于“积贫积弱”的定位主要基于对北宋财政和军队战斗力的分析,而国外“商业革命”的评价主要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得出,也就是研究角度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分析结论,故d项正确。不同研究视角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说明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国内外的研究都体现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故c项错误。4“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聚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相传这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由此可以看出宋朝()a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4、 b大力加强中央集权c注意缓和民族关系 d鼓励发展海外贸易答案a解析材料意思是书中有粟(粮食)、有黄金(财富)、有颜如玉(美女)、有车马,故男儿应该勤奋读书。这表明宋真宗鼓励士人勤奋学习、参加科考,求得功名利禄,反映出宋朝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军队灭金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军队灭西夏a bc 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大蒙古国,其后,蒙古军队相继灭掉西夏和金,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间是1271年,故选a项。6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

5、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a加强控制地方 b扩大统治区域c发展地方经济 d缓和蒙汉矛盾答案a解析“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元朝“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使地方失去了山川屏障,不易形成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7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c宋元民族交融 d宋代经济文化繁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明上河图和交子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反映的是科技文化的进步。故

6、选d项。8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种墓葬风格的发现有助于我们研究()a礼乐文明的确立 b科举制度的沿革c生活习俗的变迁 d农牧文化的交融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辽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宋朝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可知,辽代公主墓葬的建造结构、浮雕风格受汉族文化影响,这体现出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的游牧文化有所交流和融合,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礼乐文明、科举制、生活习俗,a、b、c三项不符合题意。9针对汴京物资需要和富商乘机牟利、农民困于租税的情况,王安石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

7、赋税收入,根据供需情况,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又从国库拨出500万贯钱和300万石米,作为发运司的籴本。这反映了()a王安石开始在地方设转运使b政府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创收c王安石为解决农民贫困变法d政府积极扶植商品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转运使是宋太祖时设立的,排除a项;“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籴本”说明是从事商业经营,故b项正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故c项错误;“针对富商乘机牟利”,显然不是扶植商业发展,故d项错误。10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苏湖熟,天下足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

8、犹藏万家室答案c解析a项描述的是洛阳三月的春光,与经济无关,不符合题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现出南朝由于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寺塔颇多,故排除b项;宋朝“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表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故c项符合题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繁荣景象,故d项不符合题意。11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体现了人生观与宇宙观结合b反映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c颠

9、覆了汉代以来的儒学观点d是商品经济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凡生于天地之间者”“三纲”等信息可知,a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b、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12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c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的人们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说明当时学习风气浓厚。为这种浓厚学风提供技术条件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技术条件”不符,故排除。13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

10、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目的是()a尊敬农民 b指导农业生产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 d关注农作物生长规律答案b解析根据“敬授民时”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偏重实用,制定历法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14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a都是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d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上的文字并结合所学可知,契丹和西夏文字都是模仿汉字字形而创造的,契丹和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故选c项。a、b、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15.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后历

11、经唐、元、明三代扩建重建,始成现存规模。寺内有大量壁画,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旷世之珍。如图是其中的一幅壁画,可以用来研究()a汉代的丝绸之路b唐代的绘画水平c宋代的服饰文化d元代的杂剧表演答案d解析从图中文字“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可知,这反映的是元代的杂剧表演。再从图中人物看,有男、有女、有老年、有青年,手中拿着不同的道具;从着装看,有官员、有普通人、有不同民族的人。即角色不同,符合元杂剧特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2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

12、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选自初中教材中国历史材料二东京汴梁首次出现了专门的娱乐休闲场所“瓦子”。瓦子既是商业中心,又是娱乐中心,每个瓦子内设戏台、后台、观众席等。演出内容有说书、小唱、杂剧、皮影、散乐、舞蹈等。临安的游湖服务,是市民娱乐服务的重要方面。每逢节庆、假日,西湖游船如织,游人聚集。湖中专为游人提供商品的小船往来不绝,卖羹汤、卖时果、卖酒水、供菜蔬、供茶果等。一时间湖面热闹非凡,叫卖之声不绝于耳。选自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为何在退辽的情况下签订“澶渊之盟”。“澶渊

13、之盟”的签订有何影响?(10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现象对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6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9分)答案(1)原因:北宋政治上推行崇文抑武政策,担心长期战争武将权势增强;经济上,因冗官、冗兵等已造成财政开支过大,因此,担心军费问题;北宋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边患危机严重,不仅有辽的威胁,还有西夏等政权的威胁。(6分)影响:维持了宋辽边境的长期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但“岁币”增加了北宋的财政负担。(4分)(2)现象:宋代商业繁荣;娱乐生活丰富。(2分)影响:商业和娱乐生活的发展,推动了词、话本的繁荣,使书法更具个性化,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产生等。(4分)(3)民族关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文化上,科技文化全面繁荣。(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