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end-demo.ppt_第1页
tw-end-demo.ppt_第2页
tw-end-demo.ppt_第3页
tw-end-demo.ppt_第4页
tw-end-demo.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渭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兰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通渭县人民政府,通渭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的依据、期限与规划区范围,城镇性质,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主要内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布局结构,发展目标与策略,规划背景,主要内容,建设用地布局与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供电工程规划,供热工程规划,电信邮政规划,主要内容,环保及环卫设施规划,人防工程规划,风貌景观规划,消防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总体规划的措施,县城抗震防灾规划,通渭县城历史悠久,开发较早,距今已有四、五千年。西周以前属雍州之地,西周为羌戎地区,春秋为襄

2、戎邑,秦属陇西郡,汉初始置平襄县,属天水郡,隋为陇西郡长川县地,唐初属渭州,后属秦州,宋置通渭县,元属巩昌路,明、清属巩昌府。通渭县于一九四九年八月解放,建国后于1955年划归定西专区所辖至今。,历史沿革,通 渭 县 TM 遥 感 图 像,自然条件: 通渭县属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为1600米至2200米之间,牛营大山主峰蟾母山海拔2521米,为全县最高点。县城北部为笔架山,南部为南屏山,牛谷河由县城南侧流过,具典型河谷地貌特征。城区地形由北向南渐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1760m。通渭县属于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降水量少且集中,

3、变率大,年均降水量约432毫米,年蒸发量达1200毫米左右。县城多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日照时数2168小时,无霜期14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约0.80m。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风力一般为一至三级,最大风速约16m/s,主导风向为东南,次风向为北北西。,县城,行政区划 全县总面积2908.5KM2,东西长约78KM,南北宽约64KM。全县总人口454700人。全县现辖23个乡镇、330个行政村。通渭县城现有人口264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171人,下辖有15个行政村。,通渭县城(平襄镇),通渭县城全貌,地理概况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介于东经1044810539、北纬345

4、53530之间。东界秦安县,南临甘谷、武山两县,北接会宁、静宁县,西邻陇西、定西县。东西长约78KM,南北宽约64KM,总面积2908.5KM2(通渭县志)。通渭县城(平襄镇)距省会兰州170公里(直线距离),距行署所在地定西县城70公里。,通渭县城前一版总体规划19862000,上版规划是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咨询总公司和建华土建工程咨询公司于1985年完成,规划服务期限为1986-2000年,目前该规划法定期限已满。其对于调整县城用地布局、构建县城路网框架、促进通渭县城的城市化发展等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受当时社会经济水平、规划理论等到限制,上版规划带有人适应规划的特点,而没能体现县城为人服务的基本

5、职能。如:未进行城建用地的评定,城建主体位于老滑坡体,没有明显的商服中心,路网结构不尽合理,用地混杂,缺乏必要的县城安全保障体系,环保观念淡薄,规划区的农村居民点未纳入整个县城用地规划等。且限于通渭的实际情况,由于县财力有限,加之规划法制观念淡薄,规划管理制度不严、管理手段落后等,造成了上版规划未能得以有效实施,县城用地功能组织混乱,乱盖乱建现象突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上版规划回顾:,存在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县城的各项事业的发展。 供水不足,水质差,保证率低;目前无集中供热源,仍以小煤炉采暖为主;道路建设滞后,多“瓶颈”弯道,坡度大,交通不畅。排水和防灾制度不健全。 2人口

6、规模问题 人口的贫困面较大,县城的人口增长缓慢,不能形成规模,影响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 3县城用地空间布局 城区目前用地功能、性质不明确,用地杂乱,旧城改造难度大,县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约束。,规划的依据、期限与范围,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5)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 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 6、通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县委发(1996)16号) 7、通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7、8、与本规划相关的规范,规划区范围界定,规划区在镇域和县域中的位置示意图,东到盘纸厂;西至民通公司、味精厂西1KM处;北至笔架山山脊;南到南屏山、清凉山山脊。规划控制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实际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界定,规划区四至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同时考虑与国家、地方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衔接,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12020年,其中, 近期: 2001年2005年; 远期: 2006年2020年。,规划期限,规划的依据、期限与范围,规划指导思想,1、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

8、境建设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城形象,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加快县城发展速度。 2、规划突出“以人为本”这一哲学思想,切实协调好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关系。规划要利用现有条件,改善和优化用地结构,有序组织生产、生活、交通等基本功能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 3、继承上版规划的优点,摒弃其不足,积极探索县城发展的新动向、新特征和新趋势,既要体现县城的地域特色,又要适应县城发展的新要求;既要体现县城的“历史”,又要力求表现和确定县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4、坚持贯彻合理利用土地、节约土地的原则。规划中要充分挖掘建成区的潜力,绿化南北

9、两山、荒沟、河漫滩,改善县城环境,提升县城形象。 5、优化县域城镇体系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城带乡,力求缩小城乡差别。,1、规划要从“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点出发,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创造优良生态环境空间。 2、重视文化内涵,表现其“历史”、“现在”和“未来”。 3、提升环境品味,营造绿色开敞空间,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4、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部分基础设施将适当超前规划。 5、县城规模适度,不刻意求大,要小而精,小而美。 6、在市场经济指导下,适应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城市建设新机制,发挥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的最大经济潜力。 7、做好抗震、防洪等安全规划

10、。 8、遵循“一次规划,重点建设,分期实施”的原则。 9、在充分协调县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同时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0、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11、强化规划的宏观作用和连续性,提高规划的弹性和适应性。 12、将规划区内的四个农村居民点纳入县城总体规划。 13、在用地空间的发展方向上,坚持“稳定东区,改造中区,发展西区”的方针。 14、正确处理好国道与县城发展之间的关系。,功能定位 : 将通渭县城建设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及信息等中心。充分利用已有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成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扩展源。,发展目标与策略,发展目标与策略,经济总量

11、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十五”末达到85342万元,年均增长10%,到2010年达到128013万元;农业增加值“十五”末达到33693万元,年平均增长5%,2010年达到42116万元;工业增加值“十五”末达到4912万元,年平均增长10%,2010年达到1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十五”末达到5918万元,年平均增长14%,2010年达到1亿元;财政收入“十五”末达到6000万元,力争达到6500万元,年均递增14.5%,2010年达到1亿元;粮食总产量“十五”末达到15150万公斤, 2010年达到2亿公斤;油料总产量“十五”末达到1380万公斤, 2010年达到2500万公斤;农民

12、人均纯收入“十五”末达到1790元, 2010年达到30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五”末达到17739万元,年平均增长10%,2010年达到42520万元;,发展目标与策略,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力争到2020年把通渭县城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富有现代意义的小城市。,环境发展目标,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全面绿化南、北两山,防止水土流失,全面整治牛谷河、西河河道,提高规划区的绿地覆盖率。,发展目标与策略,城镇建设发展目标,充分抓住城镇建设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全方位开放,增强县域城镇综合实力,完善

1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城居住和投资环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商贸、流通等职能的建设。,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策略,县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策略,1、 基本建成以中心区为中心,以主要路网为骨架,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为县城发展奠定基础。 2、 县城规划布局结构是总体规划一系列安排的基础,其特点是较为长久,三个功能小区的划分,将影响到县城发展的土地利用与配套设施的安排。并将对县城建设与发展产生长远影响。本次规划要建立能适应县城长远发展的布局结构,并在规划期内各项设施和用地规划中进行落实。 3、 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集约利用,在利用已有城建用地满足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用地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整治牛谷河、

14、西河河道。保护水源地并做好南北山的生态建设用地。将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纳入县城建设。 4、 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为居民提供充足的、符合居民身心健康需求的住宅和居住环境。 5、 建立健全完备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6、 继续发扬其文化传统,光大书画艺术和田径之长。 7、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开放格局,增强县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吸引、辐射作用,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实现县城建设目标的战略步骤: (1)近期(20012005年):增加县城建设资金投入,在改造中区的同时,积极开发西区,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县城的主体框架。 (2)远期

15、(20062020年):全面推进经济高迅增长,强化县城的各项职能,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富有现代意义的小城市。,县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策略,现状县域城镇体系,通渭县总面积2908.5 KM2,总人口454700人,人口密度较小(156.33人/KM2)。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居民点集中分布于川台沟谷地带。全县现辖23个乡镇,其中包括两个建制镇,即平襄镇(县政府驻地)和马营镇,此外,还有13个乡政府所在地设有集镇。,县城,马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通渭县域城镇呈现典型的河谷型带状分布。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开阔,310国道等主要交通线都沿河谷通过,经济较为发

16、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故主要城镇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沿河谷、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 2)城镇体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镇数目少,城镇体系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 3)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区域核心县城作用不明显,集聚和综合辐射能力弱。 4)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只有县城建制镇集镇三级,建制镇数量少,且规模也小。,城镇体系现状特点分析:,现状城镇体系总体构成,现状建制镇基本情况一览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城镇基础,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马营、鸡川为两翼,以其它集镇、乡政府驻地为支撑点的县域三级城镇发展体系。,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空间布局表现为“点轴”式。 建制镇发展

17、的重点为沿310国道这条轴线。 由西往东依次由华家岭马营平襄碧玉鸡川五个节点组成。 其次,选取常家河、陇山、义岗等乡政府驻地作为第二层次发展重点。,空间布局结构,主发展轴,充分抓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时机,全方位开放,进一步增强县域城镇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城居住和投资环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商贸、流通等职能的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开放格局,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吸引、辐射作用,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县城总体发展策略,通渭县城是通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体艺术之乡,是以农副产品加工和

18、商贸流通为主体的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兴小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方法一:相关系数法 我们利用19891999年通渭县城人口统计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 y=-3640279.94+1833.897*x 其中y为预测年份人口,x为预测年份 对其相关性进行检验,得出相关系数R=0.9325,相关性较好。根据该方程, 2005年县城人口为36684人,2020年县城人口为64192人。,人口规模预测: 方法二:灰色系统模型 单系列一阶线形动态模型,主要是根据人口的历史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变化,在国内目前的城市体系研究、城市规划、城市化水平预测等方面应用较广。再根据19912000年城镇

19、人口资料,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把历史数据加以处理,弱化其随机性,增强其规律性。,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预测,到2005年通渭县城城镇人口发展规模为4.0万人左右,2020年通渭县城城镇人口发展规模为6.5万人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5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暂住人口(一年以上)0.5万人。暂住人口是由于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根据现状统计数据(1999年底2135人,2000年底2648人),预计到2020年将至少达到5000人。,人口规模预测:,规划区总面积为1153.48公顷,建成区面积267.6公顷。其中工业用地27.4公顷,居住用地154.1公顷,行政办公用地25.8公顷,商业用地20

20、.8公顷,对外交通用地0.65公顷,仓储用地2.07公顷,公共设施用地21.36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02公顷,特殊用地3.63公顷,水域及其它用地881.3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0.7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0.98。,现状建设用地构成图,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通渭县城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平衡图(2020),县城建设用地规模发展的步骤是:前5 年主要为旧城改造并为西区开发打好基础,后十五年重点建设西区。2005年,人均用地125平方米,用地总量为500公顷。 2020年,人均用地115平方米,用地总量为867.21公顷。,总体布局的原则: 本次县城总体布局规划遵循建设多功能、开放型、生态型的现代

21、小城市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这一宗旨,坚持稳定东区、改造中区、发展西区的基本方针,县城用地组织规划坚持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大集中、小分散;点面结合;功能明确;突出重点;结构清晰;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总体布局结构,规划区自东向西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新农村示范区、中心区、西郊工业园区。各功能区在形态上相对完整,功能上联动互补发展,功能区间以景观性道路和绿带连接与过渡。,总体布局结构,建设用地布局与规划,建设用地发展目标:(一)严格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通过合理的布局结构与功能配置, 2020年县城建设用地为 867.21公顷。 (二)节约用地的条件下,确保土地的有效供给,满足县城在规划期

22、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县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公用配套设施用地予以优先保证。 (三)通过新农村示范区、西郊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中心区的旧城改造,使县城土地开发利用外延式与内涵式相结合,并以集约利用为重点,通过工业用地相对集中配套,居住模式和新农村示范区的建设等措施,使县城由“村镇型”向“城市型”转变。 (四)为保证县城的可持续发展,为县城发展预留土地空间。,居住用地规划,发展目标: 1)对住宅用地建设要严格按国家标准和政府有关规定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需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型的居住环境。 2)严格控制规划区的农村村民在非规划居住用地、私自

23、建房,以集约用地和提高居住环境为目标。 3)争取到2020年,县城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36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80%以上, 2020年80%的家庭拥有单元式住宅。,居住用地规划,(2)发展策略 1)住宅建设从小康型的居住标准和生态型的居住环境要求出发,农村居住示范区和中心区的改造相结合,实行住宅小区化,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并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采用不同的技术经济指标,使新区更具环境特色。 2)新住宅建设与旧城改造要确保基础设施与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生活配套设施同步建设,以政策吸引规划区的农业人口入驻新农村示范区。 (3)布局 1)居住用地结合县城商业、服

24、务业规划和旧城改造适当调整,相对集中,形成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空间。 2)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关、城西、中林、南河四个农村居民点纳入居住用地规划范围,按新农村示范区标准进行规划。 3)新农村示范区的住宅标准与设计要体现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对整个县城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统一布局安排,以免造成布局分散、结构单调、重复建设的弊端,这有利于协调平衡县城用地功能组织。规划区内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按县级(市镇级)、居住区级分别安排用地。,中央广场,文化中心,商业文化步行街,居住小区,县委大院,行政办公用地布局 县级行政办公建设用地集中,实行统一办公

25、(统办楼),布局于县委、县政府周围,形成统一的行政办公区域;镇级机关、各厂矿企业的办公机关布局于镇政府及厂区周围,有利于统一办公,协调管理工作;街道和居住区级行政办公在其辖区范围内就近配套建设。,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县政府办公区,县委办公区,通渭商贸诚,公共设施用地规划,金融商贸行业建设,按照重点突出、配套完善和充实提高县级商服中心的职能原则,统一安排布局金融商贸业的建设用地,形成城区内分布合理、主次有序、系统完善的现代商贸贸易网络格局。从而形成通渭县金融商贸机构多元化的网络结构系统,最终建成通渭县城域现代型的商服业中心功能。,商贸金融用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商贸金融用地规划,商业文化步行街

26、,商贸城,规划期内继续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把经济发展真正纳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教育作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规划期内应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重点发展急需适用的矿业、建材、食品加工、轻纺等,专业设置应同地方经济发展相配套,形成一定的教育规模;同时大力发展电大及函授教育事业,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过程中,坚持中学、小学、托幼建设与县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先建后拆”的原则,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改善现有西湖、文庙街

27、、通河三所小学及通渭一中、二中的办学条件,留出足够的发展用地,合理安排与布局,在规划区新农村居民点兴办农民技术学校,为科技兴农和乡镇企业培养人才。到规划期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城区普及高中教育和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科技教育事业布局规划,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按照“合理安排、均衡分布、点面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相应配置其建设用地。为充分体现“文化艺术之乡”的特色,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好县级文化 中心及居住区社区级相应配套的文化设施,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系统,重点发展“两馆一院一站(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文化站)”建设,集中布局于现县文化馆周围,规划建成一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形

28、成较集中的文化区;为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文化娱乐设施布局规划,文化中心,通渭县城体育设施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和合理布局居住小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宗旨进行。规划期内城区重点建设南园运动场、灯光球场及其看台等配套设施,为举办全地区、全县大型体育比赛打好基础。并在居民小区安排一定量的开敞空间与街头绿地等共同构成全民健身运动空间。,南园运动场,体育设施发展布局方案,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继续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中西医并重发展的方针配置相应的建设用地。规划期内不安排医疗集中用地,但在祥细规划中必须安排社区级医疗卫生用地,力争“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出城”。实现医疗

29、卫生部门以医治为主向保健、咨询、医治等服务为主转变。,工业用地规划,规划期内工业用地集中布局于西郊工业园区。结合旧城改造,将城中心区的、需搬迁的企业用地并入西区工业区,新建工业企业应布局于本区,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安排,以提高工业园区的整体配套水平与服务水准。,西郊工业园区,(2)本次规划共安排工业用总面积92.48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8.02%。,仓储用地规划,规划仓储用地布局于工业用地北侧,面积15.03公顷。,仓储业中心,道路交通规划,1、道路基础条件差 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造成路面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路基下陷,部分路段长期积水;街巷路面大部分没有硬化,雨天泥

30、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的局面。 2、主干道功能不明。镇区交通混乱不堪,干道道路等级低,仅有10m左右宽的车行道,无绿化带和人行道,人车混杂;道路坡度大、弯道多,危险系数大。 3、过境公路从城区穿过,既不利于行车安全,也影响镇区的建设与发展。 4、交通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尚无一处交通岗亭,人流与车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杂一处,加之商贩侵道占道更加剧了交通的紧张状况。 5、缺乏公共停车场用地 随着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过境车辆及私人车辆的增加,应考虑在交通繁忙地段修建公共停车场,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县城道路系统的格局和畅通。,现状问题分析,规划原则,完善通渭县城交通格局,建立完整的交通体制,

31、完善县城道路系统,分清县城道路功能,提高县城道路与枢纽的通行能力,提高居民出行安全,为人流物流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交通环境。为此: 1)继承上版规划的优点,摒弃其不足。 2)规划要紧密结合城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各项设施条件,把握好动态与静态、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关系,做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经济实用,环境优美。 3)规划中应考虑道路本身及附属物以及与其它各项工程规划(给排水、排污、地下电缆、供热管道等)的良好配合与衔接,同时兼顾到县城防洪、抗震、消防、绿化等各项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4)规划原则上要严格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5)交通系统作为县城的骨架,一旦规划实施,变

32、动难度很大,所以道路系统规划应适当超前。,道路交通规划,规划指标: 道路规划指标是指规划区内道路长度、宽度等,反映了县城道路通达度。到2020年城区干道(主、次干道)总长度将达到20.1公里,道路总面积63.65万平方米,路网密度达到1.86KM/KM2,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区总用地的比例达到9.36%,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2.42%,人均占有道路广场用地达到9.37平方米。,路网体系: 根据地形条件,并考虑现有路网格局,规划路网布局形式选择不规则矩形棋盘式。规划县城干道、次干道(不含过境公路)空间上表现为“四横六纵”,干道间距200500m,路网密度1.86KM/KM2。 规划区内道路路面断面宽度

33、主干道为30m、40m,次干道为20m,支路1020m。,道路交通规划,规划主次干道一览表,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规划道路断面示意图,道路交通规划,道路功能分工,1)、外环路系统。快速疏导过境车辆,实现与城区内部道路系统分离。锦屏大道、滨河大道、发展路、富强路共同构成闭合式环城公路。 2)、城区内部路主要功能为连接规划区内部各功能性用地,提高其交通便捷度。 3)、过境公路。原则上过境车辆不经过市区,国道由原来的经过市区的华双公路,改行沿笔架山前缘新310国道;其它往甘谷、秦安等地过境车辆改行环城路。 4)城市广场。本次规划中城区布局两处广场用地,即:锦屏绿色广场、中央广场。锦屏绿色广场:

34、在新310国道进入城区的入口,修建大型花坛、灌丛、乔林等大面积绿地,布置大型雕塑,与国道口的盘旋路相结合,面积约7万平方米。中央广场:位于县委西侧,文化中心南侧、中央大道路南,面积约2万平方米,。,交通设施规划,1)社会公共停车场 在国道入口西侧修建中央停车场一处,用以缓解城区内因车辆增加而造成车流的失控,且有利于客运的调整,进而改善整个县城道路系统的格局,保证交通畅通,规划面积约5750平方米。 2)加油站保留原有加油站1处,此外,规划在车辆流量大、出入便捷的经四路入口和经五路与纬二路交口处增设2处加油站,用地面积控制在0.30.4公顷。 3)公用型客运枢纽站 进出镇区的客流主要通过通达大道

35、和310国道,规划于上述两条路交叉口处设公用型汽车站一处,用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4)公共交通规划 镇区内部公交运行线路呈环状,到2005年可开通循环公共小巴,沿民主路、通达大道、建设路和中央大道运行;远期在环状循环公共小巴的基础上,线路调整扩展为全城运行。公交场站按照以公交首末站和公交停靠站两级设置。安排首末站2处,结合公交枢纽站及镇区社会公共停车场设置,面积各按0.10.15公顷控制;公交停靠站宜采取港湾式停靠站,应至少有2个停车位。,县城供水主要由锦屏水库水厂锦屏供水管网承担,锦屏水厂是通渭县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修建的一座城乡联建供水工程。该水厂日供水能力约3200立方米/

36、日,受益人口4.74万人。目前,锦屏水厂供水尚不能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水厂受水源的限制,供水保证率低,供水水质水理难以保证,供水安全性与可靠性差。具体表现在管网建设滞后,输、配水管少,且用水十分紧张,部分地段尚无给水管网,布局不合理,管网覆盖范围小,供水管径小,水头低,水厂净水能力低,水质差;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过低(40L/人日);而且作为地表取水方式,水源地缺乏有效的卫生保护措施。,给水工程现状,水资源条件 县城的地表引水水源主要是牛谷河及其支流,牛谷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部牛营大山南麓,干流长75.6KM,流域面积884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2870万m3。牛谷河年平均流量为0.91m

37、3/s,枯水期的流量为0.13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0万m3。在该河上游黑窑峡段修建有锦屏水库。设计总库容1200万m3, 有效总库容1030万m3,现库容控制在500万m3。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水量较有保证;承担部分县城生活供水,是目前县城主水源。 通渭县城地下水源水质差,矿化度高达2.7g/L,属硫酸盐、钠、镁型水,水味苦咸,严重超过生活用水标准。城区部分居住区及厂矿企业自备地下水井。,日总用水量预测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公式Q=K(生活+生产+市政用水量消防),其中K为水量系数,一般采用1.11.2则: 通渭日总用水量=1.1(85003000510500)13760m3/d,1)、

38、水厂布局 锦屏水厂布局于水源地库区,输水干管距主供水区14.6KM。,2)给水管网规划 为了充分利用城区地形特点,主管网宜采用环状形式,树枝状配水管网布局形式。一旦管道局部发生故障,供水区不易断水,供水安全可靠。安装总长度19KM。 干管方向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干管间距500800m。管网自由水头一层建筑物为10米,二层建筑物为12米,三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4米,高层建筑自备加压设备。,3)实施对策 加快输配水管网的建设,尽快提高管网覆盖度,加快新水源地的建设,改进水厂处理工艺,提高供水水质。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水源地及干渠环境保护措施。为了确保水源不受污染,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切实加强库

39、区及干渠沿线的绿化建设。,概况及问题:1)、城区内仅有1.8km的南北向盖板雨水暗渠,城区内三层以下的楼房均无排水管道,无市政排水系统,排水基础设施严重滞后。2)、生活污水沿明渠或就近排放,工业企业的废水只经过简单沉淀处理或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牛谷河,污水排放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见附表二),致使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3)、排水制度不合理,雨污同流。4)、没有污水处理厂。,雨后泥泞的街道,(1)污水量预测到规划期末最高日污水量为7225吨/日。 (2)污水处理厂布置在牛谷河下游,规划区东缘,河道北侧“U”型湾处的河滩地上,根据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建成区面积、人口及污水排放状况,规划污水处理能

40、力为5000m3/d,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约36亩。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参考) (3)污水管网规划 主管采用扇形布置,支管采用枝状管网低边式布局。污水干管布置在主要道路较低一侧,利用地形自然坡降靠重力流入污水收集管道;污水干管沿东西主街道布置,采用管径为DN200DN300mm,南北向为次干管,管径DN200DN300。,实施方案,污水处理厂,规划目标 建立适度超前的电力输配系统,满足城区快速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变电站及其配套电力设施用地,充分合理预留高压走廊,避免电力设施与城建的矛盾。保证供电电量、满足负荷增长需求。保证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网络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相协调。电源建设

41、逐步达到人均装机1KW到1.5KW。简化电压等级、减少变压层次,避免重复降压,简化变电站电气结线。合理布局网架、各级电压电网容量之间,有功与无功容量之间比例协调。,电力需求预测: 、多层住宅楼按4050瓦平方米设计 高层住宅楼按50-60瓦平方米设计 、住宅小区用电负荷指标:2030W/平方米。 宾馆5060 W/平方米,办公楼4060 W/平方米。 生活用电一般按每户24KW计算。 用电负荷预测方法:采用人均电量法、回归分析法及负荷密度法。 预测到2020年通渭负荷密度将达到35W/平方米。则通渭2020年用电总负荷将为: 总负荷=3万KW5万KW,实施方案 1)、定西变电站在确保城区内用户

42、供电需求外,随着城区向西扩展,向西郊工业园区增容发展。2)、规划高压走廊走向:10KV出线不再经过城区,由定西变电站北出,行至北山,自东向西出规划区。3)、原经过城区部分未利用的10KV高压线应协同供电部门予以拆除。4)、市区主要道路两侧的供电线路一律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方式。5)、加快城区电网改造,配电线路及户内线路的容量要适应用电量增加的需要。,现状概况 县城目前尚无统一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仅政府机关和个别单位及其家属住宅区采用小锅炉房供热形式,大多数居民仍采用小火炉取暖;且城区内农业户和城镇户居民交错混杂居住,实施联片供热难度较大。 本县能源供应紧张,能源结构单一,热源以燃煤形式为主,部分农业

43、户仍以植物秸杆充当生活燃料。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供热面积小,热源分散,供热水平、集中供热普及率低,供热设施陈旧落后,难以适应县城发展的需要。 2)、小锅炉房及小火炉的大面积使用,经济效益不高,燃料严重浪费,产生的大量烟尘加剧了县城大气环境的污染。,热源选择及供热方式 热源选择 据县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情况,近期供热仍以采用燃煤供热为主,远期可考虑煤制气、太阳能、电能等,居民生活燃料以液化石油气、沼气、燃煤为主,利用光照条件优势,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电能。 供热方式 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人民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节约用地规模,宜采取集中连片供热的形

44、式,严格取缔分散式锅炉房,限制居民家庭小火炉。,4)、热负荷量计算 采暖热负荷:在采取室外计算温度下,每小时需要补充的热量称为采 暖热负荷,通常以W计。 Q=KF(ti-t0)a (W) F 某种围护结构的面积()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K) ti 室内计算温度() t0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实施方案,1)、城区实行集中供热的方针,加快城区区域性热力网建设。,2)、积极改造和减少小型锅炉房和居民采暖小火炉,加速发展集中联片供热。,3)、采用新技术,逐步开辟新的热源,积极推广“省柴灶”、“节煤灶”,开发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考虑沼气等适合农村

45、住区的燃料形式。争取到2010年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5%以上,2020年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管网敷设方式:规划期内亦应采用无沟敷设方式,可以在主要道路采用地沟敷设方式。,供热站布局 1)、中区供热(一期供热工程)。中区西部,县政府以北修建供热中心一处即:1#供热站,建30吨集中锅炉房一座,基本可以满足中区的供热问题。(单台容量10吨,供热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2)、西区供热(二期供热工程)。随着县城向西拓展,在西郊工业园区,新农村住区西侧修建2#供热站,布置一台10吨集中供热锅炉,实现西区供热集中化。3)、东区供热(三期供热工程)。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在东区新农村住区修建3#供热

46、站,布置一台10吨集中供热锅炉房,实现东区供热集中化。规划在城区北部,靠近夏官营氮肥厂,占地面积为36亩。,实施方案,电信邮政规划,现状分析: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通渭的邮电通讯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通渭邮政电信网络基本形成,铺设了光缆通讯线路,建有一座邮电综合生产楼,市话已实现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可直拨国内、国际长途电话。开通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及DDN数字数据网,已并入全国网,实现了BP机、移动电话漫游和向客户提供中、高速数据传输通道。能满足县城近中期发展的需要。,规划目标: 电信业务完成由窄带业务向ADSL宽带业务过渡的各项工作;开通数字宽带业务和IP电

47、话业务,大力发展可视电话和宽带数据业务;建成以光缆为主要手段所构成的基础传输网,基本覆盖规划区,形成以有线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组成的电信网。 规划期内电话普及率达到45部/百人,无线寻呼普及率达到60%,行政村电话普及率10部/百人,普及公用电话覆盖率。,电信邮政规划,电信规划,电信发展目标规划一览表,规划目标: 提高邮政服务机构、设施的密度;完善网点布局;提高投递速度和城区内通邮率;开办新业务,如扩大涉及领域;开办多种国际业务;加快技术改造,提高邮政业务自动化水平。,电信邮政规划,邮政规划,规划措施: 1增加邮电局所数量,提高邮政服务半径,到2020年城区内服务半径达到0.5公里,

48、服务人口2万人;郊区达到1公里,服务人口12万人。为此在新建两个邮电所的同时,适当增加布局合理的邮政代办点。2提高投递速度,争取到2020年实现信函报纸当日到达,城区内通邮率达到100%。3充分利用已有邮政投递网络和无形资产,开办新业务,扩大经营范围。4开办国际商业信函,国际电子信函,国际邮政汇兑,国际速递查询等业务。5加快技术改造,提高邮政业务自动化水平。实现信函自动化分拣,包裹堆式悬挂机械分拣,建立电视检控系统,商业信函自动处理系统。,电信邮政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目前,通渭城区民用燃气气源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尚无煤制气,民用燃气普及率不高。规划期内随着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城区的燃气气源应争

49、取以煤制气为主要气源,石油液化气仅作为民用的辅助燃气气源使用。 规划期内通渭城区燃气工程应该着重加强燃气管网、中低压调压站(柜)、储罐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工作,按照从民用到工业和先普及后提高的顺序,建设完整的城市燃气供应管网体系。近期2005年内按照每人每年七十万大卡耗热供应燃气,争取煤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远期到规划期末(2020),按照每人每年八十万大卡耗热定额的标准供气,燃气气源以管道天然气为主,争取城区的煤制气普及率达到50%左右,石油液化气的普及率保持在30%左右。,现状分析:通渭县城地处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十分严酷,绿色资源较贫乏。为此在规划中,营造一个宜居的、可持

50、续发展的县城生态环境是本次总体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绿化用地正是组成县城生态体系的主要环节。通渭县城现状绿化用地基本为零,即是所谓的南山公园,也仅有零星乔木,县城绿色景观缺乏,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1、根据县城实际,绿化用地的布局,集中表现在四个结合,即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合理规划布局绿地景观,营造“春有胜雪桃梨,夏有映日碧荷,秋有泣露丹枫,冬有长青松柏”之美景,构成有机的公共绿地体系。 2、重点并集中建设“一园一廊两场一线三带”,即:南山公园、牛谷河绿色长廊、中央广场和锦屏绿色广场、公路线林带、防护林卫生林和沿河林(渠)三带。 3、公共绿

51、地在布局上应方便居民的游憩休闲活动。 4、规划期末城区绿地面积将达到159.2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2.68公顷。,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目标,布局结构,北山防护林带,锦屏绿色广场,中央广场,牛谷河绿色长廊,1、加强管理,切实落实“门前三包”绿化责任区条例,使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居民居住小区的现有绿地得以保持并得到改善和加强。 2、扩大市政绿地范围,加强绿化管理,将原有的行道树、防护林带(防风、沙、水土流失)、水源地及污水厂等的卫生林带、小区绿地、苗圃等加以延伸扩展,形成一定的绿色景观规模。 3、加快建设步伐,改善县城环境。将规划区内的现有农业用地有序地利用改造。现有果园建成“观光果园”

52、,在果园内修建一些亭、台、楼、馆、长椅、长廊等供游人休憩娱乐所用。 4、凡今后改建或新建的单位,绿地面积用地比例应为20%3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不应低于20%;医院、学校、疗养院、公共活动中心等的绿地面积不低于35%;新建的居住小区绿地应占总面积的30%以上,现有居住小区应根据情况适当增设绿地。,规划实施策略,规划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积极进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协调,使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创造适宜的发展及人居环境。 到规划期末,要努力使通渭县城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污水排放严格控制,使生产、生

53、活污水全部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对水质和下游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固体废弃物有固定的堆放场。,规划指导思想,环保及环卫设施规划,环保规划原则: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现县城建设与规划的可持续性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县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 1)将县城环境保护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坚持“三统一”和“三同步”的原则。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目前主要抓大气和水环境的治理工作。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环境保护对策: 1)、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尽快建成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排放

54、许可证制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原则;2)、大气污染的防治。加强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废气排放总量以及排放指标;控制汽车尾气污染,限时施工等措施减少建筑工地扬尘污染。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研究并颁布县城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减少排放量;近期建立垃圾卫生填埋场。4)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实施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建设,使工业、生活、建筑施工噪声尽量达到国家噪声控制指标以内;加强交通噪声的管制工作;在道路两侧设立绿化带,工业区设置防护绿地。5)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增加植被覆盖,特加是县城南北两山的绿化,控制水土流失。加强城区内的绿地建设,对于城区

55、内的建筑工地,做好现场水保。,环保及环卫设施规划,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建立垃圾填埋焚烧制度,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部分资源化。,规划目标:,街头垃圾收集,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实施方案,1、设立垃圾卫生填埋场,地址规划于城北笔架山一封闭小盆地中。 2、在县城东、中、西三区分别设置一个垃圾转运站。 3、增加垃圾转运、收集等所必须的机械设备。 4、重视县城公厕配套建设。做到数量达标,布局合理。已建成区要增设公厕。公共厕所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争取到2020年,城区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到60%,到2020年,水冲式公厕达到90%以上。 5、基层环卫机构、工作场所、垃圾收集台

56、站的设置要纳入下一层次的规划,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设。 6、特种垃圾均应在环保要求下作特殊处理。,风貌景观设计规划,本次规划要从通渭县的总体环境入手,分析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并对景观构成要素进行有意识的组织,既要以西北小城的传统格局为底蕴、传统建筑文化为特征,又要适应城镇发展的巨变,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手段来表现城镇的现代意识。,规划目标:,风貌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原则:,仿古建筑组群,1)尊重现状自然条件和建设基础,利用地域自然环境特色,体现北方城市特色; 2)将现代的景观和传统的格局相结合,创造现代的城市景观; 3)以人为本,提供多样性服务和活动的可能,力求逐渐形成多样性的城镇空间特性; 4)

57、突出城镇的文化特色,使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风貌景观设计规划,实施方案:,1、基于对通渭县城的自然地貌和拥有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之乡”的理解,将艺术的渴望转化为县城的风貌,以城市文艺活动中心即广场和公园建设为中心,以凸显文化色彩的建筑风格为衬托,以各类小品为点缀,形成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城市风貌。 2、南山公园建设是本规划期的建设重点,以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依山造势;在中央广场建立通渭书法艺术长廊。 3、切实加强对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县城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中国近代史在县城的重要体现。对文庙小学、南园运动场、平襄镇卫生院等红军活动场所要依文物保护法严格保护。

58、树立文物保护标志,在其周围的一切建筑和建设活动必须考虑文物的历史价值的保护以及协调性,任何单位划定历史文物保护范围,不得侵占文物保护用地,不得有损文物的任何行为。 4、对现有革命历史文物必须修缮、配备必要的保护人员。 5、通过对牛谷河两河河道的治理,裁弯取直和滨河道路的修缮,营造良好的景观轮廓。,防灾减灾规划,灾害预测、预防与治理是保障县城安全的重要有效措施。据对通渭县城不安全的因素的分析,本次规划的内容涉及抗震、防洪、消防、人防四大部分,构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县城防灾规划体系。,防灾减灾规划抗震工程,通渭县地处陇中地区,属于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貌梯级带上和区域性地壳厚度

59、、重力异常梯级带上,新构造运动相当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TM遥感图像,(1)建立防震抗震领导小组,提高指挥机构的应变能力;加强群众防震知识教育,提高其抗震对抗震的认知能力。(2)对现有生命线工程按七度设防标准进行抗震鉴定,对未达标的建筑物要尽快加固,对新建建筑严格按七度设防。(3)对生命线工程的骨干力量,加强管理,严格岗位责任制。(4)所有新建筑物均根据GBJ1189进行规范、设计和施工。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对生土建筑进行有效的抗震加固。(5)对划为抗震危险区的地段,不宜建设永久性建筑,对危险区内的已有建筑,应安排搬迁,对不能搬迁的房屋及工程设施,应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6)对建设项目用地开展选址抗震评价、加强建筑、构筑物的设计、施工的抗震审查。(7)利用广场、公共绿地、学校操场等作为避难场地,城市主干道作为震时疏散通道,务必保持畅通。,防灾减灾规划抗震工程,抗震规划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