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1页
重庆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2页
重庆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3页
重庆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4页
重庆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3讲碳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轮 重庆基础知识研究,第一单元 常见的物质,第3讲 碳及其化合物,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2008-2017),命题点1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A卷10年7考,B卷5年3考),1. (2015重庆B卷8题2分)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 碳素墨水 B. 打印碳粉 C. 低碳生活 D. 石墨碳棒,C,【解析】碳素墨水中的碳指的是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打印碳粉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低碳生活指的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的“碳”不是针对碳单质;石墨碳棒指的是石墨棒。故选C。,2. (2014重庆A卷 8题2分)“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

2、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 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 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 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 碳海绵燃烧会产生CO2,C,【解析】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推测碳海绵有吸附作用,A正确;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推测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B正确;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而碳难溶于水,推测碳海绵难溶于水,C错误;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推测碳海绵燃烧是其中的碳和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D正确。,3. (2013重庆A卷 18题3分)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

3、粉不具有的性质是_(填序号)。 A. 黑色 B. 易溶于水 C. 可燃性 D. 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碳表现出_(填“氧化”或“还原”)性。,B,还原,【解析】(1)碳粉的物理性质: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B符合题意。(2)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在该反应中,碳粉是使氧化铜变为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而氧化铜则具有氧化性。,4. 2017重庆A卷20(1)题2分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第6题图,(1)干电池中含有较

4、多的碳粉和石墨,依据碳元素组成的物 质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 A. 石墨具有导电性 B. 碳纳米管是化合物 C. 金刚石与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冬天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_(填化学式)使人中毒。,B,CO,命题点2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A卷10年5考,B卷5年2考),5. (2012重庆13题2分)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O2分子间有间隔 B. CO2气体较易液化 C.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CO2增加会造

5、成温室效应,C,【解析】二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导致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C错误。,6. (2008重庆19题3分)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通常可以用来_。但镁却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RC,其中R的化学式是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反应。,灭火,MgO,置换,【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所以根据“一般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知CO2可以用来灭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得到R的化学式为MgO;此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

6、反应。,7. 2017重庆A卷22(2)题1分“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A. 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 水具有酸性 C. 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 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AD,8. (2008重庆20题空一2分)下面有组实验,请根据实验中的问题写方程式。,写出实验中“更高”的化学方程式:_。,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A处放置适量干冰,B处装入足量的NaOH溶液,量筒中加入

7、适量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乙中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乙中溶液倒吸入B中; _,说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B中有气泡产生,干冰升华,产生大量气体,命题点3 一氧化碳的性质(A卷10年3考,B卷5年2考),9. (2014重庆A卷 11题2分)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A. PM2.5与雾霾天气 B. 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D,命题点4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综合考查(A卷10年6考,B卷5年2考),10. (2011重庆14

8、题2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 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解析】C具有还原性,可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A正确;CO2与C在高温下反应可以生成CO,B正确;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二氧化碳不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C错误;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都是碳元素的单质,D正确。,11. (2010重庆17题3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

9、,这是因为_(填序号)。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 它们都有毒 D. 它们都能溶于水,B,(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CO可燃而CO2不可燃(或CO有还原性而CO2,无还原性、CO2能与碱溶液反应而CO不能与碱溶液反应,合理即可),【解析】(1)从宏观组成上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2)从微观组成上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所以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

10、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等。,12. (2015重庆A卷21题4分)如图所示的炼铁高炉中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就涉及到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通过进风口与原料中的焦炭充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 (2)由(1)中产生的气体与炽热的焦炭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 (3)生成生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填序号)。 AFe2O3BCOCFeDCO2,B,(4)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2、CO、CO2,如果将高炉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焦炭在进风口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生

11、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2)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O2 2CO。(3)物质在反应中得到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得到氧生成二氧化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选B。(4)高炉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Na2CO3H2O。,命题点5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A卷10年5考,B卷5年1考),13. (2010重庆3题2分)“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哪种成分的含量?() A. 氧气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12、稀有气体,B,14. (2014重庆A卷 3题2分)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A. O2B. N2C. SO2D. CO2,【解析】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引起气候变暖,A、B不符合题意;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但它并不会引起气候变暖,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从而引起气候变暖、冰川融化,D符合题意。,D,15. 2011重庆18(1)题1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属于“减排”对象的是_(填序号

13、)。 A. N2 B. CO2 C. O2,B,考点精讲,(注:“”表示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_; _; _; _; _; _; _;,C2CuO 2CuCO2,CO2C 2CO,_; _; _; _; _; _; _。,C2H5OH3O2 2CO23H2O,CH42O2 CO22H2O,碳单质,几种常见的碳单质,金刚石,物理性质: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用途:切割玻璃、作钻头、装饰品等,石墨 C60 石墨烯 【温馨提示】,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_,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深灰色固体、有滑腻感(作润滑剂)、熔点较高、具有优良的_性 用途:作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导电,石墨

14、,由C60分子构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用途:有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C60,石墨烯:它是一种由碳原子形成的薄膜,又称单原子层石墨,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石 墨 烯,木炭、竹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可以除去 色素和异味,它们均为黑色固体,且不易溶于水,能 够燃烧,温馨 提示,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如我国古代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可燃性,充分燃烧(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下同): _ 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_,还原性,

15、CO2 CO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_,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 学 性 质,还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C+CO2 _ 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置换 反应):C+2CuO _ 、2Fe2O3+3C _,2CO,2CuCO2,4Fe3CO2,还 原 性,CO,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用途:作气体燃料、用于冶炼金属,CO与CO2的转化:,可燃性,化学方程式:_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还原性,与CuO反应:_ 与Fe2O3反应: _,毒性:易与血液里的 _结合使之失去携 氧能力

16、,造成人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特别提醒】,11,血红蛋白,化学性质,【特别提醒】a.CO有毒,在实验中应特别注意尾气处理,用煤等含碳燃料取暖时,一定要 保持室内通风,防止CO中毒(即煤气中毒)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在做一氧化碳还原金属 氧化物的实验时,实验前需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CO2,性质,用途:作灭火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气体肥料、制作碳酸饮料等;干冰(固态CO2)用于人工降雨、作制冷剂、用于冷藏保鲜与运输等,制取,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_ 实验室制法(详见P8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7、CaCO3 CaOCO2,低碳生活,【特别提醒】,实验视频,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物理性质: _色、无味的气体、 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_ ,加压时易液化,14,13,15,无,能,大,化学性质,a.不能供给呼吸,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b.不支持燃烧,c.与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_(H2CO3使石蕊溶液变红),d.与碱反应,e.与碳反应:CO2+C 2CO,性质,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结论:CO2密度比空气大,CO2既 _,也不 _,17,16,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澄清石 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 _ 化学方程式: _ 实验中可用于 _,氢氧 化钠,

18、化学方程式: _ 实验中可用于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22,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与碱反应,实验视频,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自然界中CO2的循环:,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产生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不断减少,防治,减少使用 _ 开发新能源,如 _等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太阳能(或风能、地热,化石燃料,能等),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概念:指日常生活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特别是CO2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 日常做法: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袋购物、教科书循环使用、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少开私家车、使用节能灯等,低碳生活,【特别提醒】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它只是影响环境,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会造成酸雨,一 CO和CO2的检验、除杂(难点) 考向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鉴别 例 1(2017重庆巴蜀中学模拟)下列方法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 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倒入紫色石蕊溶液 B. 闻气味 C. 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