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分析与减阻设计.ppt_第1页
阻力分析与减阻设计.ppt_第2页
阻力分析与减阻设计.ppt_第3页
阻力分析与减阻设计.ppt_第4页
阻力分析与减阻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阻力特性分析 与减阻措施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 2004.11,1、研究方法,采用N-S方程数值模拟和跨、超音速面积律设计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对基础外形阻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 分析流场特性,提出减阻措施; 采用跨、超音速面积律进行修形设计; 对修形外形进行阻力特性数值分析,验证 修形措施的可行性。,2.1 数值计算方法,1)控制方程 采用NS方程为控制方程。 2)湍流模型 采用两方程k-湍流模型模拟动力粘性。 3)网格 亚音速:非结构网格,约100万; 超音速:结构与非结构混合网格,约370万; 局部加密。,2.2 网格,亚音速对称面网格,2.2 网格,亚音速机身表面局部网格,2.2 网格,跨

2、、超音速对称面网格,2.2 网格,跨、超音速机身表面网格,采用N-S方程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气动力和流场计算, 可提供比面积律更为精准的气动力信息; 基于面积律概念,根据基本外形压力分布和流场特 性,分析计算结果与面积分布之间的联系,找出影 响气动力的因素,再依据工程实现的可行性,进行 飞机外形的修形。,2.3 面积率设计,高度:H = 11km; 速度:M = 0.6、0.8、0.95、1.05、1.1、1.3、1.5、1.8; 迎角: 亚音速:= -426、= 2; 跨音速:= -416、= 2; 超音速:= -412、= 2。,2.4 研究条件,3、结果与分析,3.1 外形对零升阻力影响,亚

3、音速:变化不大。 BDF: 跨音速67; 超音速3。 RSDF: 跨音速57; 超音速46。 Cd0最小,3.1 外形对零升阻力影响(截面积影响),两个极大S与极小值s (1.58.0m、521框) BDF: S1S2;s1不光滑; SDF: S1 S2;s1光滑; RSDF: S1 S2;s1光滑; S - s; S1 S2。,3.1 外形对零升阻力影响(压力),BDF RSDF,SDF,3.1 外形对零升阻力影响(压力),BDF RSDF,SDF,3.2 外形对升阻性能影响,RSDF SDF46%,RSDF SDF 跨音速25%; 超音速12。,RSDF SDF 24,3.2 外形对升阻性

4、能影响,3.2 外形对升阻性能影响,3.3 外形对俯仰性能影响,RSDF 提供+CM0,静稳定性:RSDF SDF,4、建议,1)对鸭翼根部进行修形。 鸭翼根部近平直段存在高压区, 带来阻力增加。,4、建议,2)进气道可进一步后移。 S1 S2;s1光滑; S2 - s凹坑 ; S1 S2。 跨超阻力特性明显改善; 升力与俯仰特性略有改善,至少没有变差。 3)减小进气道迎风面积, S1 S2;截面积分布更加合理。,4)腹部进气道布置 减小鸭翼、主翼、侧板与进气道之间干扰,截面积分布更合理。,1)零升阻力(与SDF比) 亚音速:差异很小; 跨音速:BDF降低67; RSDF减小57。 超音速:BDF增加3; RSDF减小46。 RSDF零升阻力最小。 2)进气道后移1330修形方案,跨超音速气动性能全面改善: 诱导阻力因子:减小46%; 升力线效率:跨音速增加25%,超音速约增加12; 最大升阻比:跨、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