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震灾难中自救与互救.ppt_第1页
第一章 地震灾难中自救与互救.ppt_第2页
第一章 地震灾难中自救与互救.ppt_第3页
第一章 地震灾难中自救与互救.ppt_第4页
第一章 地震灾难中自救与互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灾难事故之逃生与急救,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王金全 邮箱:solo_ 电话第一部分自然灾害自救第一章 地震灾难中自救与互救,前言:自救知识的重要性 实例: 彭国华是一名矿工,地震前曾经接受过自救常识培训,5.12大地震中被困矿井中,主要靠喝自己的尿液和吃几张草纸,在矿井中生存7天7夜后成功获救。,第一节 地震的危害 事件链接:【我国最著名的八大地震 】 地震名称 日期 时间 震级(Ms) 震中烈度 1. 河北邢台地震 1966.3.8 05:29:14.0 6.8 10 2. 云南通海地震 1970.1.5 01:00:37.0 7.7 83. 四川炉霍地震 197

2、3.2.6 18:37:08.3 7.9 10 4. 云南昭通地震 1974.5.11 03:25:18.3 7.1 105. 辽宁海城地震 1975.2.04 19:36:06.0 7.3 12 6. 云南龙陵地震 1976.5.29 20:23:18.0 7.3 127. 河北唐山地震 1976.7.28 03:42:53.8 7.8 I 28. 四川汶川地震 2008.5.12 14:28 8.0 12,掩埋在淤泥中的遇害者,汶川地震后的废墟,汶川地震不幸遇难的同学,失去孩子的母亲!,“5.12大地震-北川纪实”-回忆(17min) 5.12大地震-北川纪实地震后十分钟真实视频(3min

3、) 四川地震灾区视频集1(5min) 四川地震灾区视频集2(3min) 1976年唐山大地震视频资料1(8min) 1976年唐山大地震视频资料2(20min) 1976年唐山大地震视频资料3(18min),第二节 地震相关知识 一、地震与震源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震源(focus):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二、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划分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

4、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一个6级的地震释放的能力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个震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

5、般分为12度,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烈度小于3度人无感觉;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910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三、地震起因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

6、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第三节 地震的逃生与自救方法,地震时的正确自救措施视

7、频 1.地震时如何自救逃生1 (1min) 2.地震时如何自救逃生2 (6min) 3.地震时如何自救逃生3 (4min) 4.地震时如何自救逃生4 (8min) 5.地震时如何自救逃生5 (23min) 6.地震时如何自救逃生6 (21min),一、地震时的正确自救措施,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1、学校人员避震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最新自救建议:不要躲

8、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十条中,第一条就明确的写着“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所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 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2、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床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9、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家庭避震三要素: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

10、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3、地震时,在街上行走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4、乘电梯时如何避震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

11、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5、车间工人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6、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避震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

12、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7、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8、在商店遇震应急避震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

13、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二、地震后的正确自救措施,1、地震后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

14、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2、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3、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三、震后互救,震后,外界

15、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

16、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四、救人的方法,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 (一)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 (二)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三)应尽快

17、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 (四)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

18、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地震时的正确自救措施总结,第四节 临震前的准备 一、震前准备工作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1.备好临震急用物品, 地震发生之后,食品、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都会受到影响水塔、 水管往往被震坏,造成供水中断。为能度过震后初期的生活难关,临震前社会和家庭都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水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2.建立临震避难场所 住的问题也是一件大事。房舍被震坏,需要有安身之处;余震不断发生,要 有一个躲藏处。这就需要临时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种帐篷都可以利用,农村储粮的小圆仓,也是很好的抗震房。,3.划定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 城市人口密集,人员避震和疏散比较困难,为确保震时人员安全,震前要按街、区分布,就近划定群众避震疏散路线和场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 资及时转运到城外存放。,4.设置伤员急救中心 在城内抗震能力强的场所,或在城外设置急救中心,备好床位、医疗器械、照 明设备和药品等。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