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第七章中学德育修改_第1页
中教第七章中学德育修改_第2页
中教第七章中学德育修改_第3页
中教第七章中学德育修改_第4页
中教第七章中学德育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扫码下载下面的手机APP,获取更多免费学习视频、题库等学习资料第七章中学德育大纲要求: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理解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

2、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精彩导读:在一个池塘边上,住着一只鼹鼠和一只青蛙。它们俩是邻居,也是很好的朋友。鼹鼠对青蛙很好,抓来的吃的总是想着分给青蛙一点儿。可是青蛙并不喜欢鼹鼠,他觉得鼹鼠样子傻傻的,动作也很笨,于是想捉弄一下它。这天,青蛙一大早就找到了鼹鼠,向鼹鼠讲起游泳的乐趣,鼹鼠听后非常羡慕,可是自己却不会游泳。于是青蛙担保说:“放心吧,朋友,

3、我会保证你安全的。我可以用一根绳子把我们连在一起,这样你就安全了。”鼹鼠听后放心了,跟着青蛙一起跳进了水池。然而一进到水里,青蛙就开始大展神威,它时而游得飞快,时而潜入水底。鼹鼠哪里能想到,一根绳子怎么能让它平安呢!鼹鼠在水里挣扎着,灌了一肚子水,泡胀了飘浮在水面上。这时,天空中一只正在觅食的鹞鹰看到了漂浮在河面的鼹鼠,于是它俯冲下来一把抓起了鼹鼠并吃掉了它。可是,那根相连的绳子把青蛙也带了起来。吃掉鼹鼠后,意犹未尽的鹞鹰因此也吃掉了青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青蛙存了害人之心,最后遭到了。因此,正直不仅仅是一种品质,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只有做到了真诚和问心无愧,才能找到人

4、生中真正的价值。这个故事教导我们每一个人要做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那么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吧。第一节品德发展考情分析:本节知识在往年考试中多以主观、客观考题的形式考察。一、品德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不仅反映了人的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年份2013 年上2013 年下2014 年上2014 年下2015 年上单选-1 题 2 分2 题 4 分1 题 2 分1 题 2 分辨析-1 题 8 分-简答题1 题 10 分-材料分析题-题型题量免费学教师

5、就上对啊网 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结果,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而且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一个人认识与行为的统一,是人的一贯行为表现。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道德是由社会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或驱使的行为规范的综合。道德是社会现象,是以社会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而品德是个体现象,是人对社会道德的主观反映,是自主调控的行为表现。二、品德结构(一)道德认识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二)道德情感指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观念去评定行为、

6、人品的善恶, 或由于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人对于道德,包括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所作所为都有反应。一般说来,凡是符合或实现个人已确立的道德准则、道德信念和道德需要的事,就会引起满意、欣慰、振奋、钦佩或喜爱等情绪体验;否则会引起不满、羞愧、颓丧、厌恶或憎恨等情绪体验。(三)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它能促使人们将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帮助人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和情感,克服内外部的各种困难障碍,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形成行为习惯。当人们坚持某种道德的正义性并决心实践它

7、的时候,就会在内心里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 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自觉地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就成为培养和造就个人道德品质的关键之一。(四)道德行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的培养主要

8、通过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途径来实现的。只有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2014年上半年真题)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成分,其中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根本标志。三、品德形成过程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阶段。(一)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

9、德建立的开端环节。(二)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行为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三)内化(2015 年上半年真题)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冷,王军冬天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A.道德认识水平B.道德情感水平C.道德意志水平D.道德行为水平王军虽然知道不能迟到,但是不能够坚持先去,这说明道德意志水平薄弱,对 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应在于提高其道德的意志水平。(2014 年下半年真

10、题)辨析: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 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不一定能形成和道德认识相应的道德行为,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参考答案】D。【真题链接】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www.d

11、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真题链接】(2012年上半年真题)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参考答案】D。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四、中学生

12、品德发展的特点(一)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形成时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中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进行道德评价,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从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来看,中学生对于道德知识的理解水平逐步深化,道德观念也向稳定性发展,逐步形成比较明确的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1)道德信念的准备时期,大约在10岁以前;(2)

13、道德信念萌发期,大约在10到15岁;(3)道德信念确定期,大约在15岁以后。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与道德相一致、较稳定的道德习惯。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二)品德发展由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性初中生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随年龄增长,总的趋势是向稳定性发展,多变性减少。初中生在活动中,容易被“

14、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道德动机简单,情境性动机、情绪性动机、兴奋性动机突出,动机容易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化水平提高,理智性动机发展,兴趣趋向稳定,道德动机向稳定性发展。品德不良、违法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多发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真题链接】(2013 年上半年真题)简述品德的特征。【参考答案】通常来说,品德主要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包

15、括:(1)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形成时期。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五、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一)有效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

16、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通过说服也可以引发学生产生某些负向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等,这对于改变作弊、吸烟、酗酒等简单的态度有一定的效果。(二)树立榜样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 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他们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另外,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容易成为学生向往的、追随的对象,激发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希望通过学习这样的榜样来发展免费

17、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自我、完善自我。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的真事的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一般而言, 多种示范方式的结合是比较有效的。教师、家长作为学生的榜样,也应注意其示范作用,必须言行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也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坚决杜绝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三)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

18、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明白只有改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度的具体方法;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度;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真题链接】(2014 年上半年真题)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

19、的”,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A.有效说服B.树立榜样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C。群体约定是指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由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群体约定。(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

20、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一般来讲,应奖励爱护公物、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一些具体的道德【参考答案】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应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外部的物质奖励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过多使用。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做出道德行为后的愉、自豪感、欣慰感,以此转化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六、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

21、感的转化过程。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2.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22、。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他们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如果违背成人的法则,不管动机如何都应该受到惩罚,而且惩罚越厉害越公平。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意识到准则是一种保证共同利益、契约性的、自愿接受的行为准则,并表现出合作互惠的精神。开始以动机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认为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关于惩罚,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4.公正道德阶段(11、12

23、 岁以后)这时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此时才真正到了自律阶段。这 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他们基于公正感做出的判断已经不再是平等基础上的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关心的基础上判断道德,说明她处于公正阶段。(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

24、,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和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25、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受到惩罚。(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如他们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赞成者会说,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对者则会说,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2.习俗水平(915 岁)【真题链接】(2014

26、年下半年真题)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霞的道德发展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参考答案】D。公正阶段的表现主要有出现利他主义,小霞能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心、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寻求认可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也称“好孩子”定

27、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反对者则说,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名誉。(2)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28、,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但偷东西犯法。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

29、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2)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反对者认为,别人说不定也像他妻子一样急需这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真题链接】(2013年下半年真题)小青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

30、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A.惩罚和服从B.相对功利C.遵守法规D.道德【参考答案】C。小娜对学校校规处于绝对服从地位,并以此做出小青不是好学生的判断,因此属于习俗水平中的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知识拓展】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

31、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抓了起来。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

32、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水平阶段道德推理的特点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不该偷的理由该偷的理由前习俗水平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偷东西会被抓起来,受到惩罚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他不会受重罚2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习俗水平3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好孩子” 取向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家人(包括妻子) 带来麻烦和耻辱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4以法律和秩序

33、为准则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样做。的话,海因茨就没有尽到丈夫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第二节德育考情分析:本节知识在往年考试中多以客观、主观考题的形式考察。一、德育的含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

34、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真题链接】(2014 年上半年真题)辨析: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便其形成特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法治等年份2013 年上2013 年下2014 年上2014 年下2015 年上单选1 题 2 分2 题 4 分1 题 2 分1 题 2 分1 题 2 分辨析-1 题 8 分-简答题-1 题 10 分1 题 10 分-材料分析题-1 题 18 分-题型题量的义务

35、。后习俗水平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准则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的组成部分。海因茨已经为救妻子命尽了全力,无论如何都不该采取偷的办法解决问题,但他还是去偷药了,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行为。, 法律禁止人偷药,却没有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海因茨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稀有药品应该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6以普通的原则为准则海因茨设法救妻子的性命无可,但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

36、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多个方面。因此德育不仅仅是道德品质教育,故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二、德育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以激发爱国情感,树立自尊心和自豪感为核心内容,也包括热爱中国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同时,应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增进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以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2.理想和传统教育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传统是历史中继承下来的、大众认可的思想主张和行为习惯。理想教育重在让学生心中有明天,传统教育则在于使学生不忘昨天。二者结合,给学生以使命感,不断努力超越自我。3.集体主义教育

37、基本内容为教育学生要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教育,服从集体决定,遵守集体规则。核心内容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4.劳动教育教育学生认识劳动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分,掌握各种基本劳动技能,养成积极探索、勤于动手的习惯,要求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素养。5.法制与纪律教育重在教育学生熟知现代社会中合格公民应遵守的基本法律,以及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校规校纪,认清权利与义务、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确立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这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规划人生,在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38、的关系时,能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取向,选择正确的路径,不断提升并实现人生的价值。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动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

39、开始,或从锻炼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学生不断做出反应,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者应当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根据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

40、中的主观能动性。(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有目的地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设计实施活动,能加快个体品德的发展速度,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精心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和交往。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多方面教育影响广泛多样,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学

41、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的、不断前进的过程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要使德育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就需要在德育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加以调整、补充。其次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最后在领域里,不同的思想长期存在,必然会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的过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

42、品德过程中的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中逐步前进。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长期、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善于抓,抓,引导学生在中不断前进。【真题链接】(2013年下半年真题)“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

43、.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参考答案】D。在对学生德育教学中,有着诸多途径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2013 年下半年真题)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参考答案】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相互转化的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性的规律。四、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的原则1.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1)含义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

44、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2)基本要求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2.疏导原则(1)含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又称循循善诱原则。(2)基本要求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导,循循善诱;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真题链接】(2013年下半年真题)“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

45、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参考答案】B。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3.长善救失原则(1)含义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2)基本要求“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1)含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与依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基本要求尊重和依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5.因材

46、施教原则(1)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2)基本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6.集中教育原则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1)含义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47、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含义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2)基本要求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作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达到最佳状态。【真题链接】(2013年上半年真题)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

48、极因素B.理论联系实际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参考答案】C。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体现的是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2014 年下半年真题)简述贯彻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要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校长、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全体职工,要形成教育的合力。(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及时或定期交流情况,研究学生的教

49、育状况,制定相互配合的方案,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控制和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影响。(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要防止时紧时松,时宽时严,断断续续。(二)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1.德育途径(1)教学教学不仅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德育最经常、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实施德育是其他途径所无法比拟的。(2)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品德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学校德育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课外、校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进行全面发展教

50、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4)团组织的活动团是青少年学生自己组织的集体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荣誉感、上进心,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培养优良品德。(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政策学习校会是指全校性学生,是对全校学生集体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它有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如开学典礼、节、“五四”青年节、校庆日等。班会是一个班学生的。有一周一次或隔周一次的固定性班会,也有不定期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明确主题举行的班会。周会每周举行一次,主要用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和政策教育。晨会每天早晨举行,时间短,能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学生的政策学习是

51、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政策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联系实际及时而经常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6)班主任工作做好班级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其他德育途径所不能代替的。2.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含义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方式。基本要求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2)情感陶

52、冶法含义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方式。基本要求a.创设良好的情境;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3)实践锻炼法含义实践锻炼法是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方式。基本要求a.目的明确,计划周密;b.坚持严格要求;c.调动学生的主动性;d.注意检查和坚持。【真题链接】(2014年上半年真题)班主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参考答

53、案】C。实际练习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其优秀思想品德的方法。(2013 年上半年真题)孟子说:“天将降大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 实际锻炼法B. 个人修养法C.情感陶冶法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D.榜样示范法A 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4)自我教育法含义自我教育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的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自我教育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慎独等方式。基本要求a.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和自觉性;b.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c.引导学生积极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