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视图21.1项目概述22沉降变形观测内容22.1观测点的布置22.2观察频率73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的布置83.1水准点的布置83.2工作基点布局84沉降变形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105观察精度116沉降观测的实施要求117沉降观测数据的整理和管理148质量保证措施158.1仪器质量控制158.2观察阶段15的质量控制8.3质量保证体系151概述1.1项目概况立交桥全长95米,最大跨度25米,采用直腹单箱双室结构。顶宽11.5-9.0m,底宽8.5-6.0m,梁高1.5m。箱梁翼缘宽度1.5m,翼缘根部0.45m厚,端部0.2m厚。桥梁横坡为2.0%,底板与顶板平行,基础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桥
2、墩结构为方形桥墩结构,桥台为直列式桥台。本工程1#、2#、4#、0#和5#桥台均设有承台和桥墩观测目标。根据该桥的实际工程情况。桥墩高度在5 5 6m之间。选择每个桥台设一个观测点,7个桥台设7个沉降观测点,5个承台,每个承台设2个观测点,10个桥台,每个桥台设2个观测点,每个桥台设4个沉降观测点。1.2沉降观测规则所依据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 (JGJ/T8-2007)2沉降变形观测内容丁山大道与胶带路交叉口跨丁山大道立交桥工程的观测范围主要是墩台沉降观测、梁的徐变变形和梁的变形。2.1观测点的布置2.1.1墩台沉降变形观测点应符合建筑
3、沉降变形测量规程 (JGJ/T8-2007)沉降观测点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承台观测点,另一种是墩身观测点。承台观测标准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第一次观测的观测点,是一个临时的观测标准。当墩身观测标准正常使用时,承台观测标准将不再随基坑回填使用。承台的两个观测点布置在左侧小里程角和右侧大里程角。在平台的四个角上设置了四个观察标记。桥台沉降观测标志布置见附图,墩身观测标志设在墩身一侧,高出地面1米。桥墩沉降观测标志布置见附图。图2 . 1 . 1 5号桥台沉降观测标志布置图图2 . 1 . 2 4号墩沉降观测标志布置图图2 . 1 . 3 3号墩沉降观测标志布置图图2 . 1 . 4 2号墩沉降观测标
4、志布置图图2 . 1 . 5 1号墩沉降观测标志布置图图2 . 1 . 6 0号桥台沉降观测标志布置图2.2观察频率表2.2.1墩台沉降观测频率观察阶段观测频率保留票据观测时期观察期(/周)在桥墩和桥台施工期间/设置观测点,进行第一次观测桥墩施工完成,直至预制梁架设或现浇梁制作完成全程每周1次现浇梁桥在梁体施工期间全程每次施工开始和结束一次附属设施建设全程负载变化前后一次桥梁架设完成在铺设桥面之前6个月每周1次岩石地基上的桥梁一般不应少于2个月在桥面铺装过程中全程每天1次桥面铺装完成后,24个月0 3个月每月1次工后沉降的长期观测4 12个月1次/3个月13 24个月1次/6个月注:墩台沉降观
5、测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和天气日照。3.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的布置3.1水准基点的布置沉降监测网的建立和精度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本节中的参考点图3.2埋设工作基点示意图(单位:mm)4沉降变形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4.1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参考点高度差的平均误差(mm)各站高差平均误差(mm)往返行程、附件或回路闭合不良(毫米)监测中测得的高度差很差(毫米)仪器和观察方法的使用要求三级1.00.30.6n0.8n表4.2二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毫米)水平等级每公里水准测量的意外中值误差每公
6、里水准测量的总平均误差(毫米)公差极限检测测量截面之间的高度差往返测量之间的不一致性附着路线或环线闭合错误左右路线高度差值不一致二等1.02.06L4升4升注:表中的L是指往返于测量断面、附属线路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表4.3二级水准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要求仪器类型视距前后视觉距离差任意站点前后视距的累积差异瞄准线高度数字水准仪的重复测量次数数字数字数字数字二等DSZ1DS13且501.56.02.8且0.552次注:下螺纹为靠近地面的视距螺纹,几何数字水准仪视距高度的高端公差允许为2.85米,对于上表中的数值,相位数字水准仪的重复测量次数可以减少一次。当地面剧烈震动时,所有数字水准
7、仪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表4.4垂直位移观测点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等级标高误差(毫米)相邻点高度差的平均误差(mm)观察法往返行程之间粘合不良或线圈闭合不良(毫米)二等1.00.5按国家二级水准测量0.60n5观察精度根据施工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丁山大道与胶带路交叉口立交桥沉降变形观测精度按二等水准观测要求进行。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观测精度为1毫米,读数为0.1毫米6沉降观测实施要求6.1水准基点在使用时应进行稳定性试验,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和变形的参考点,并有一定数量的稳定可靠点可供检查。沉降变形观测采用国家二级水准测量技术要求。采用单路往返观测,每一次观测
8、形成一个封闭的检查条件。每次观察前,应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并保存检查记录。6.2沉降变形观测网的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水准测量工作的基准应每6个月重新测量一次。6.3液位计采用Topcon DL101C仪表,配备2m和1m铟瓦找平人员,仪表和找平人员处于有效合格检验期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由相关法定检定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使用前和使用中,水平仪和水平尺应通过常规校准,水平仪准直轴与水平管轴的夹角不得超过15。仪器的各种设置都是正确的,其中有限差分所需的项目是按照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设置的,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这是不令人满意的根据需要在现场进行提示和重新测试。为了尽量减少观测中的系统
9、误差,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每次观测应使用相同的仪器和设备。前向和后向观测最好采用同一水平,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属或封闭路线,并应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来观测沉降变形观测点。6.4每个测量部分都是偶数6.6观测结果的复测和选择应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06)的相关要求进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电子);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电子);视线高度0.5m(电子);测量站公差:两次读数之差0.4毫米,两次测得高度差之差0.6毫米,测得间歇点之差1.0毫米: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位置:DL101C级,读数和记录为0
10、.01毫米(读数)和1毫米(距离)。6.7观测时,奇数站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偶数站按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6.8在每个连续站上放置水准仪时,使两英尺的螺旋平行于水准路线的方向。第三条腿螺旋地放置在路线方向的左侧和右侧。除了路线的弯曲处,仪器的三个位置以及每个站点的前后视距标尺通常都接近一条直线。6.9为保证水准尺在观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应选用重量为5公斤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的路面应坚硬牢固,尺垫应踩踏,以免尺垫在观测过程中下沉。同时,在观察过程中,避免将仪器放置在容易振动的地方。如果有暂时振动,确认振动源引起的振动消失,然后启动测量键。6.10在每次测量期间,记录负载状态、环境温度和
11、日照。6.11每次测量应使用同一仪器,有固定的观测者,观测路线和方法相同,观测应在清晰稳定的成像条件下进行。6.12确保各种原始测量记录真实、可靠、可追溯,计算结果和图表清晰、签字并妥善保存。6.13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在闭合差、中差等后进行调整计算。满足要求,对主要水准路线进行严格调整,选择合格软件。6.14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每次往返应读取两次初始值。对沉降观测组进行了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并确定了观测人员。观察组人员应熟悉仪器的操作程序,熟悉测量理论,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和程序,分析原因,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7沉降观测数据的整理和管理7.1一般要求7.1
12、.1沉降观测数据完整、详细、规范,符合设计和细则要求。7.1.2人工观测数据必须在观测当天及时输入计算机,并经核实后备份在计算机中;自动采集的观测数据应及时备份到计算机中,并配备专门的数据管理员建立数据柜和数据磁盘,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妥善的管理。如果设计单位或业主建立了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沉降观测数据将及时输入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相关单位在观测过程中进行监控。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沉降,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措施。7.1.3数据计算方法与计算工作基点一致。7.1.4根据提交资料的要求,及时组织、总结和分析,并按有关规定汇编成册。7.2数据整理7.2.1仪器测试和校准数据;7.2.2观
13、察记录簿;7.2.3调整计算和测量结果质量评价数据。7.3信息的提交7 . 3 . 1 xx特大桥墩台沉降观测,观测数据应按要求及时以数据库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给指定单位;从而分析项目中的沉降发展。7.3.2xx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e8.2.3观测结果和计算数据必须认真核对无误。8.3质量保证体系成立沉降观测小组,负责变形监测项目的实施。有6人从事现场监控,质量管理体系健全。操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个操作人员必须明确在此过程中要提交的内容、质量标准和材料,以确保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质量管理由事前指导、中间检验和产品验收三个环节管理,监控结果实行三级检验制度。沉降观测人员和设备见表8.3.1和表8.3.2。表8.3.1定居点观察员名单序列号姓名张贴评论1负责监控和实施的人员2领导者3观察者监测组4记录员5前视军官6前视军官8.3.2沉降观测仪器设备表序列号工具模型设定标称精度制造商量1电子水准仪DL101C0.3一套2铟瓦条形码尺2m、1m有资格的二9保护措施和系统9.1基准和工作基准应尽量埋在施工干扰范围之外,不易被基岩或稳定地层破坏。严禁在水准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地板采购合同范本
- 街巷路灯维修合同范本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作文 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 便宜仓库租赁合同范本
- 学校图书购书合同范本
- 服装数量采购合同范本
- 北京正规卖房合同范本
-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占道经营合同范本
- 2025标准版权合同模板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分数 北师大版
- 伽利略介绍-课件
- 企业服务质量管理流程图
-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 酸和碱《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教学设计
- DB37T 3862-2020 汽油清净增效剂技术要求
- Xxx水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 框架涵施工工艺标准
- 小学美术1《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ppt
- 病历书写奖惩实施办法
- BPZM-BDM-II注氮灭火说明书
- 住院患者探视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