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汇总.ppt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汇总.ppt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汇总.ppt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汇总.ppt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汇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制作人:黄玉婷,目 录,一、物质的变化,五、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二、探索物质的酸碱性,三、几种重要的盐,四、金属的变化规律,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实质: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而物理变化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4、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具体事例: 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 量水分的吸收剂。 有关反应方程式为:CuSO45H2O= CuSO4+5H2O 蓝色 白色 CuSO4+5H2O= CuSO45H2O 白色 蓝色,1、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 酸的组成 氢离子酸根离子 2、常见的酸 盐酸HCI HCI = H+ + CI- 硫酸H2SO4 H2SO4 = 2H+ SO42- 硝酸HNO3 H

3、NO3= H+ NO3- 碳酸H2CO3 磷酸H3PO4 醋酸CH3COOH 3、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 其中,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性。,二、探索物质的酸碱性,酸,4、酸的通性 酸使指示剂变色,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酸 + 碱 = 盐 + 水 3HCI+ AI(OH)3 = AICI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2SO4 +2 NaOH= Na2SO4 + H2O 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I + CaCO3=CaCI2 + H2O + CO2 (

4、实验室制取CO2 ) HCI + AgNO3 = AgCI + HNO3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2SO4 + BaCI2 = BaSO4 + 2HCI (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I + Fe2O3 =2 FeCI3 +3 H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 = CuSO4 + H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 Fe + 2HCI = FeCI2 + H2 Zn + H2SO4= Zn SO4 + H2 (实验室用于制H2),5、酸的个

5、性 盐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 硫酸 浓硫酸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强腐蚀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硝酸 浓硝酸特性:挥发性、腐蚀性、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贮存在棕色瓶中) 其中,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时,分别取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 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1、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碱的组成 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2、常见的碱 NaOH = Na+ + OH- Ca(OH)2 = Ca2+ + 2OH- KOH = k+ + OH- Ba(OH)2 = Ca2+ + 2OH-

6、氨水、氢氧化铝、氢氧化锌 3、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 其中,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 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碱,碱,4、碱的通性 碱使指示剂变色,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碱 + 酸 = 盐 + 水 Ca(OH)2 +2 HCI = CaCI2 + 2H2O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CaCO3 + H2O

7、(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 )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气体) 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3NaOH + FeCI3 = Fe(OH)3 + 3NaCI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生成蓝色沉淀)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5、碱的个性 氢氧化钠 俗称:烧碱、苛性钠。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易潮解。 它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反应方程式

8、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氢氧化钙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 区分NaOH和Ca(OH)2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CO2 = CaCO3 + H2O 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三、几种重要的盐,1、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NH4 +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 (1)盐酸盐(氯化物) NaCI 、 CaCI2等 (2)硫酸盐 Na2SO4

9、 、 CuSO4等 (3)碳酸盐 Na2CO3 、 CaCO3 、BaCO3等 (4)硝酸盐 KNO3 、 Ba(NO3)2等 (5)铵盐 NH4CI 、(NH4)2SO4等 3、盐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盐酸盐中AgCI不溶;硫酸盐中BaSO4不溶; 碳酸盐只有Na2CO3、K2CO3可溶。,4、几种重要的盐 碳酸钠Na2CO3 :俗称纯碱。晶体化学式为 Na2CO310H2O ,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变成粉末。Na2CO3虽然是盐,但水溶液却显碱性,因而俗称纯碱。 碳酸钙CaCO3 :俗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做建筑材料。 氯化钠NaCI :俗称食盐。,5、盐的通性

10、某些盐和酸的反应; Na2CO3 +2 HCI= 2NaCI + H2O + CO2 某些盐和碱的反应;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盐和某些盐的反应; NaCI + AgNO3 = AgCI + NaNO3 Na2SO4 + BaCI2 = BaSO4 + 2 NaCI Na2CO3 + CaCI2 = CaCO3 + 2NaCI 6、复分解反应及其能否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如: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发生的条件:反应后只要有沉淀、水或

11、气体生成,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7、化学肥料(按含N、P、K等营养元素分类) 氮肥(N):NH4CI 、(NH4)2SO4等。能促使作物茎叶生长茂盛。 磷肥(P):Ca(H2PO4)2等。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旱和抗寒能力,蟪粒增多,子粒饱满。 钾肥(K):草木灰K2CO3等。能使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复合肥:含N、P、K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KNO3。,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1只有排在氢以前的金属才能和酸反应成盐和水; 2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四、金属的变化规律,2、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

12、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多”变“一” 2分解反应:“一”变“多”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3、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具有一定硬度和熔点。 4、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和氧气反应: 2Mg + O2= 2MgO 2Cu + O2 = 2CuO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Fe + 2HCI = FeCI2 + H2 Zn + H2SO4= Zn SO4 + H2 (实验室用于制H2) 金属和盐的置换反应: Fe + CuSO4 = Fe SO4 + Cu(我国古代湿法炼铜) Cu + 2AgNO3 = Cu( NO3)2 + 2Ag,五、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1、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