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ppt_第1页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ppt_第2页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ppt_第3页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ppt_第4页
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从这个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 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 请思考: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儒家思想,2,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3,总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背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新发展,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张,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4,学法指导,(1)切入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 的产物;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2)演变规律:思想文化具有传承性、创新性;求同存异 互相批判、互相取代、互相融合,互相渗透,(3)把握原则:先局部,后整体 1.局部:代表人物的核心主张、特点 2.整体:知识结构法、时间线索法、比较法、图表法等知识系统化,整体化,(4)如何对待:珍视传统,古为今用 辩证取舍,发展创新,5,百家争鸣,第1课,6,

3、6,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2.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重难点: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7,8,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9,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知识梳理,生平思想文化教育成就,天人关系礼的思想,哲学政治思想,思想学说,思想学说,思想特点,仁政思想,10,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

4、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一、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11,12,二、儒家学派,1、代表 2、主张,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13,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

5、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孔子生平简要介绍,14,材料1,材料2,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材料3,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15,“仁”(

6、核心)和“礼” “为政以德”(德治) “敬鬼神而远之”,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 发展,言论被总结为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知识梳理,16,孟 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材料反映了孟子 的什么思想?,17,知识归纳:,主要思想,仁政:提出“政在得民”,民本:提出“民贵君轻”,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

7、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孟子,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 唯物思想;“君舟民水”.,19,荀子,主要 思想,政治:主张“仁义” , “君舟民水”,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知识归纳:,20,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仁,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中期,战国末期,同,异,奠定 基础,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21,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有教无

8、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探究,教育理论:,个人修养:,维护社会稳定:,伦理道德:,22,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部著作吗?,23,24,25,史记中关于老子的记载,老子者 楚 苦县 厉乡 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 名耳 字聃 周守藏室史也 史记,三、老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1、老子简介,道,26,道,?,27,道,?,28,。,道,?,29,。,道,?,30,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道,?,31,老子的思想 是天地万物的

9、根源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道,3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道德经,图文一,3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图文二,34,台风来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图文三,35,材料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材料二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老子,36,老子思想 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道,辩证法思想: 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政治观

10、点: 消极悲观,幻想“小国寡民”的社会,37,2、庄子的思想,崇尚逍遥,追求精神自由,齐物论:,万事万物没有界限差别,天地万物为一,道为根本,宣传自然无为,庄 子,38,庄子:,(二)道家学派,1.道是万物的本源 2.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天道”;“齐物”“逍遥”,知识梳理,39,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问题探究,40,四、法家学派,1、代表 李 悝 商 鞅 申不害 慎到 韩非,2、主张,41,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

11、 以严酷刑法确立集权政治秩序 法经,古代第一部完整法典,42,商鞅,废除世卿世禄,按军功授爵 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 重农抑商 加强中央集权 燔诗书、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43,韩非子,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阅读下列材料:,请思考:韩非子哪些思想主张?,44,韩非子,理论来源,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法、术、势三派,道家思想,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发展趋势,作 用,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知

12、识梳理,45,“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知识点拔,46,课堂探究: 结合韩非子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47,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参考答案,48,五、墨家学派,1、代表 墨翟(创始人),2、主张,墨 子(约前468-376年),姓墨名翟,鲁国 (今山东滕州

13、)人,49,墨 子,阅读下列材料:,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请思考:墨子有哪些思想主张?,50,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主张,非攻 尚贤 节俭,特点,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核心思想,知识梳理,51,。,五、墨家的主张,伦理观:“兼相爱,交相利” ,非攻,尚贤,节俭 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三表法”) 逻辑学:重视类比和推理,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52,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

14、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知识巩固,53,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

15、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54,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55,儒家的“仁政” 法家的法治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兼爱、非攻,“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反对战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古为今用,56,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