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jta疗法》PPT课件_第1页
《Vojta疗法》PPT课件_第2页
《Vojta疗法》PPT课件_第3页
《Vojta疗法》PPT课件_第4页
《Vojta疗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ojta疗法,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赵梦霞,概念,1、概念:诱导疗法 是通过对患儿身体一定部分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的协调的发射性移动运动,通过这种运动的形式及期间对全身肌肉的赋活作用来促进和改善运动障碍患儿的运动功能,又称诱导疗法。 2、由捷克的小儿神经教授Vaclav Vojta创建,主要用于早期治疗以脑性瘫痪为主的运动功能障碍患儿的治疗。,移动的构成因素,1、姿势调节能: 实质上是另一个角度去认识矫正反应和平衡反应。 2、相运动能 : 3月追视5月上方伸手抓物5-6月翻身移动7月腹爬8-9月四爬坐位转换10月抓站11月扶站12-14独行 3、抬起结构和支持性: 抗重力能力的不断形成 4、

2、身体的重心转移 5、支持点与三维运动 Vojta疗法是通过赋活肌肉和恢复运动学的构成的方式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的。,Vojta治疗原理,1、应用手技刺激诱发带 2、形成反射性的移动运动 3、给予形成的移动运动以抵抗形成反射性移动运动 4、反射性移动运动中的肌肉由等张收缩变为等长收缩 5、持续维持出发体位,使等长收缩形成时间聚集、保持对诱发带的刺激 6、对反射性移动运动形成抵抗、强化肌肉的等长收缩 周而复始地、反复的相互作用,不断产生治疗效果。,反射性移动运动在运动疗法中的作用,1、赋活肌肉的作用 2、促进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及调节运动中身体重心的转移 3、促使原始反射的消失 4、肌群前伸张状态有

3、利于肌肉的赋活 5、运动模式在CNS存在与活化 6、对诱发带刺激的时间与空间积聚 7、正反馈机制通路 8、反射性移动运动的相关作用,反射性的移动,反射性移动运动(RL)是在Vojta疗法时通过压迫身体的一定部位(诱发带)而产生的一种反射性的移动运动。 分类: 1、反射性腹爬(RK):腹卧位 2、反射性翻身(RU):仰卧位、侧卧位,RK主诱发带,诱发带 部位 方向 1、颜面侧上肢 肱骨内上髁 背侧、尾侧、内侧 2、后头侧上肢 桡骨远端 上肢的纵轴上向背、外、头侧 3、颜面侧下肢 股骨内上髁 与 髋关节内收方向相对抗 4、后头侧下肢 足跟,RK辅助诱发带,诱发带 部位 方向 1、头部 后头侧后头部

4、、下颌部 与头向侧回旋的力量相对抗 2、躯干 后头侧肩胛下角 腹侧及向胸骨(内侧) 3、颜面侧肩胛带上 肩胛骨内侧缘下1/3 外、头、腹侧 肘部方向 4、颜面侧骨盆带上 髂前上棘 背侧、尾侧、内侧 5、后头侧肩胛带上 肩峰 背侧、尾侧、内侧 6、后头侧骨盆带上 臀中肌中1/3,RK出发体位和诱发带,RU诱发带,主诱发:前图示 辅助诱发带 方向 后头侧肩峰 同主诱发带 后头侧肩胛下角 同主诱发带 头部诱发带 后头部 与头不正中位 下颌角 头回旋方向相抗,RU出发姿势及诱发带,患儿呈仰卧位,头向一侧回旋30度,治疗在颜面侧实施手法。,RU变法出发姿势和诱发带,压迫发力,1、以缝被子的进针手法注入力

5、 2、用0-15秒的时间缓慢注入力 3、产生反射运动,保持恒力到3分钟 4、缓慢的撤力,操作性质,1、RK法治疗师在患儿的后头侧 2、RU法治疗师在患儿的颜面侧 3、RK法哪侧重哪侧刺激次数时间加强 4、 RU法哪侧重刺激对侧次数时间加强,RK临床操作,出发姿势:小儿俯卧位,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颜面向一侧回旋 30度,头稍前曲,前额床,颈部伸展,肩胛部、髋部与床面平行。 注意:要摆正出发姿位,确保后头侧额结节着地,颈肌伸展,两肩 胛带、骨盆带间呈水平位,必要时可加垫。,RU临床操作,出发姿势:小儿仰卧位,头向一侧回旋30度,四肢呈自然伸展状态置于躯干两侧。 主诱发带:颜面侧乳头下方二横指处。

6、5和6(或6和7)肋之间。,RU变法临床操作,适合侧卧位到俯卧位转换较差的患儿。,RK刺激后的运动,1、颜面侧的上肢,肩胛带的反射性运动,肩胛带: 向上方抬起,并被固定。 肘关节: 在出发体位进一步的屈曲,同时出现支撑动作,并成为移动中的支撑点,也可以是固定点。 腕关节及手部: 在肘关节支持身体的体位上,产生桡侧背曲,手指屈曲握拳状,掌骨出现外展。,2、后头侧上肢、下肢与骨盆的反射性运动,1、上臂与肩关节外展、外旋,并举向头侧 2、肘关节处产生前臂旋前 3、腕关节桡侧背屈、掌骨外展 4、髋关节外旋、外展,骨盆抬起、伸展 5、下肢伸展,由支持相到迈步相 6、踝关节中间位,足外旋,足趾屈曲,3、头部、躯干的运动,1、头部: 回旋,至中间位时出现伸展运动 2、胸部: 扩张,因此可强化胸式呼吸(赋活竖脊肌的缘故) 3、腰腹部: 赋活了躯干的伸肌,进而使腰部腹侧肌肉产生共同收缩,这种肌肉的共同收缩可以阻止脑性运动障碍儿特有的骨盆屈曲位和腰椎的后弯。 增加腹压,加深呼吸,促使肛门、括约肌收缩。 4、眼球运动和口腔运动,反射性腹爬运动中的颜面侧上下肢运动,腰方肌,背阔肌,RU刺激后的运动,RU反射性运动,1、头部与脑神经领域的运动 2、躯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